上文談及的三岸大勢有兩個局限重點,這裡要重複再說而又補充一下。
(一)三岸文化語言相通,只要大陸一律開放,經濟統一無可避免。這是因為大陸的生產成本與生活物價,今天大約是香港或台灣的四分之一。促成這價格分歧結構的延續有兩個因素。其一是匯率不自由浮動:港幣與美元掛,人民幣與台幣有政府的干預與維護。其二是大陸還有數之不盡的管制。單論設廠生產成本,驟眼看來大陸的數字十分可愛,但一旦下注,其手續、關係費用不菲。新加坡在蘇州搞的工業村全軍盡墨,是另一個故事,但也是與這些費用有關的。此外,出入口管制、外匯管制、來料加工等規例,都是延續價格分歧結構的因素。
(二)香港盛產金融人才,但大陸的青年今非昔比,一旦解除匯管,開放金融市場,他們會學得很快。另一方面,科技人才的訓練可要比金融人才困難得多。科技人才是台灣的優勢。七、八十年代,在美國學成的科技人才大量地回流台灣,促成了台灣大有看頭的科技工業發展。今天,美國加州硅谷的華裔科技人才,絕大部分是台灣人。是的,出自台灣的科技人才多而精,長遠來說,這是中國之幸。
且讓我先談價格與匯率的結構吧。在經濟學上有一個大名鼎鼎的定律,叫作比較優勢定律(the law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這定律說,兩個分隔之區,兩種物品,若一區生產甲物品的成本較低,那麼另一區生產乙物品的成本就必定會是較低的。這樣,每區都有自己的比較優勢產品,不可能有一區所有產品的成本都比較低。在物品換物品(barter)的情況下,這定律一定對。
問題是若不同之區有不同的貨幣,而不同貨幣的匯率違反了購買力相等(purchasing power parity)的準則,那麼一區可能沒有成本較低的產品。驟然提出,這觀點不容易接受。但不久前張滔給我看一篇三十年代倫敦經濟學院L.Robbins教授的講義,也類似地這樣說。
香港有聯繫匯率,與美元掛;大陸的人民幣匯率有政府左右。這樣,香港與大陸的物價與生產成本的大差距,是不能以匯率調整來減少的。餘下來的調整只有兩條路。其一是香港的物價有通縮(目前正是這樣),但這種調整為時甚久,代價也大。其二是香港的工商業與人口北移。香港有人口北移,大陸也有人口南下,是否打個平手我不知道。商業也有北移及南下,但工業北移卻是一面倒的。
君不見,今天香港數之不盡的工業樓宇,其市價低於建築成本!昔日香港稱霸天下的幾類產品——成衣、手錶、玩具、首飾等--今天蕩然無存。印刷香港也曾稱雄於世,要不是一些印刷在香港從事比較利便及不用審查,這行業也應盡去。
台灣呢?那裡的工業北移比香港來得慢,有兩個原因。其一是台灣人投資大陸沒有香港人那麼方便,而對大陸的手續運作香港比台灣人多知一點。其二——這點重要——是台灣的科技工業遠超香港。科技工業北移是比較困難的。要在大陸訓練高科技人才需要長時間,而要台灣的科技人才北上,其工資不能下降。這是因為台灣的科技人才不難在美國找到高工資之職。那是說,在目前,大陸工業羅致高科技人才,要與美國競爭。
我不懂科技工業,不知道在大陸搞高科技產品所需的專業人才的百分比。可能在這行業中低職的也需要有長期的訓練,又或者科技所需的文化與氣氛不容易搞起來。數之不盡的地方也想搞一個硅谷,但搞得起來的絕無僅有。若台灣的高科技工業大量北移,對台灣的打擊甚重。
如下的結論應該是對的:
(一)大陸若解除匯管,開放金融市場,上海會在十年之內超越香港。大陸若大事開放,台灣的科技工業大量北移的機會不小,但因為人才的問題,而更重要的是科技文化與氣氛的培養,台灣有機會維持中國硅谷的地位。機會存在,但因為台灣是一個島,要打個折扣。
(二)我們不能希望大陸不懂得怎樣做,繼續左管右管,來維護香港與台灣的利益。這種想法是望天打卦,蠢也。
(三)要是大陸今天一律開放,迫使三岸經濟統一,香港及台灣人的實質收入應該上升。不少大陸朋友今天的生活很不錯,而經濟統一後他們的收入會急升。另一方面,香港及台灣人有資產,大陸全放後資金的回報率會相當可觀。我認為,大陸以全放而促成的經濟統一,對香港及台灣來說,會比今天的情況好。不能肯定的因素,是大陸全放後三岸的匯率怎樣算。香港的聯繫匯率可以守得住,但要等到香港人的資產跌得七零八落時才經濟統一就太遲了。
(四)今天的情況若繼續下去,台幣的匯率會永無寧日。台灣不適宜採用聯繫匯率,更不應該以外匯儲備支持台幣。以後者從事,有什麼風吹草動,外匯儲備可能在幾日之內輸清光。英國的經驗是前車可鑒。目前的形勢,台灣應該採用佛利民(M.Friedman)多年來的建議:劃定一個固定的貨幣增長率,大手地簡化金融、貨幣政策。這簡化政策不能穩定匯率,但可以減少大幅度的波動。
(五)政治統一我既不懂,也沒有意見。但台灣要盡早考慮與大陸經濟統一。舉棋不定會是一個致命傷。無可避免的事,早點決定是上策。當然,話事權不在台灣。但台灣今天似乎還有一點政治本錢,找北京的頭頭談談是上策:談經濟統一,政治統一過後再談吧。我認為台灣今天的政治本錢是靠經濟本錢支持的。到了本錢盡失就沒有什麼可談的了。
最後,讀者很想知道的,是肥佬黎的命運將會如何?答案是:若中國真的全放,肥佬會是個大發其達之人。《壹週刊》進軍大陸,第一期不賣三百萬本才怪!
Thursday, June 28, 2001
Thursday, June 21, 2001
話說三岸大勢(三之二)
概括而言,中國大陸開放,香港與台灣所遇到的困境,是價格與匯率的結構出現了問題。一九九○年起我看三岸大勢,就以這局限為出發點。一九九一年十二月,我到瑞典參加高斯(R.H.Coase)的獲獎典禮,遇到佛利民(M.Friedman),在這個價格結構的問題上與他談了兩個小時。像我一樣,他認為三岸的經驗史無先例,不容易推斷會怎樣發展下去。
試看下列的幾個論點:
(一)大陸人口比香港多二百倍,比台灣多五十倍。要是人口自由流動,隨意定居,香港與台灣可能在地圖上消失。
(二)三岸是同一民族,文化語言相通,只要大家一起全部開放,經濟統一立刻成事。這是說,三岸經濟不統一,是因為有管制:你管你的,我管我的,他管他的。問題是,要是大陸一律開放,在經濟壓力下香港及台灣要管也管不了。這是因為大陸的生產成本與生活物價只有我們的四分之一。
(三)如上所述,經濟統一是可以由大陸單方面決定的。而只要經濟統一,你說三岸是一國、二國、三國、三十六國都沒有多大關係。前年在北京講話,被問及統一的問題,我說只要大陸廢除所有外匯管制,開放金融,取消關稅,採用簡單的低稅制,取消所有無謂的工商業管制,讓台灣人自由到大陸定居,那麼台灣人會怎樣做,資本會向哪方面走,毋庸細說。這樣,北京要怎樣統一就怎樣,沒有誰管得。這分析贏得掌聲雷動,顯出聽眾都明白了。
從上述看,今天香港及台灣的生產成本及生活物價與大陸的大差距,主要是政府管制促成的。八十年代中期,這差距在十倍以上,今天大約是四倍。按照原則,若中國開放得快,這差距收窄得快;開放得慢,差距收窄得慢。可是,這原則在八十年代有一個特別的因素,使香港人受寵若驚。這就是在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香港人因為服務中國的改革發展而增加收入。金融是一例,管理是一例,資訊也是一例。可以說,沒有香港,大陸在那個時期的發展不會那樣快。香港人賺錢是應該的。這樣,生產成本與生活物價的差距,怎樣收窄香港人可以承受而有餘。換言之,當時物價與成本的大差距對香港沒有明顯的不良影響,是因為香港有的人才大陸沒有。
我第一次感到香港的形勢不妙,是一九九○年。該年我到上海南京路某大廣東菜館進晚餐,味道不及香港,但菜式陳列大有可觀。我問該菜館的老闆是不是香港廚師,他說不是,所有職員都是本地人。「有多少個員工呀?」我問。「六十五個。」「總工資每月是多少?」「大約三萬五千元人民幣。」這把我嚇了一跳,因為一個香港到大陸工作的廚師或菜館經理,工資是二萬五千加一萬住宿津貼。那剛好是三萬五千。一個等於六十五個,那是怎樣的市場均衡了?
讀者會記得,八十年代中期,香港的菜館經理及廚師到大陸工作的不計其數,而不少大陸菜館高舉香港廚師為招徠之道。一九九○年在南京路所見,我想,大陸學得八成就「炒」得你!不出所料,一九九一年起,香港的酒家經理及廚師大量班師回朝,如喪家之犬。
一九九三年我在香港大學的一次公開講話中,雖然對香港服務中國發展有錢可賺還看好,但提出香港廚師的不幸,然後問:香港金融資訊等行業人才今天那麼值錢,會不會有一天遇到廚師的命運?
老實說,我當時認為廚藝大陸的人不難學,但金融與資訊是不同的。後二者要識英文,懂電腦,知世事,有學識,明白市場。這樣的人才香港盛產,大陸要追上談何容易?
殊不知到了一九九六年末,我遇到的中國青年迫我改變了想法。大約是一九九三年起,不知是哪家機構樂善好施,出錢給港大每年邀請數十位優秀的大陸學子到香港訪問。那些學子往往要求見我,大家傾談一下。我這個老教授,見到後生學子,大喜之餘,有意無意地考他們一下。偶爾說幾句英文,拋兩個英語字彙,看看他們懂不懂。又或者舉出一些西方經濟學必讀的文章,問他們有沒有讀過。九六年末那一次,大陸優秀學子的回應使我意識到大陸優秀的比我們平均的高得多。我問:「你們是被選出來的數十個大陸狀元吧。」回應道:「不是的,有我們水平的為數不少。」「你們拿碩士後的工資多少?」「留在大學工作大約二千元,外間市場有三千多。」
百年樹木,十年樹人。近十年來,雖然大陸對「思想」還有管制,但只要不談政治或宗教,不低貶某些重要人物,思想大可自由。大陸的學子,不十年就「樹」起來了。君不見,今天的上海,西裝筆挺,英語流利,一表人才的青年絕不難找。君不見,電腦上的所謂「個人主頁」(HomePage),大陸數量之多應該是亞洲之冠。
十年前我想,工資的分歧不論,要是人才我有你沒有,你怎樣也要給我賺點錢。然而因為電腦的發達,今天大陸的資訊人才有的是。金融呢?大陸的金融行業不夠開放,訓練人才總有困難。但有英文根底、懂電腦、有學識、讀過外間的財經刊物,只要金融大事開放,在市場補課只是朝夕之間。
我有你也有,你的工資比我的低得多,是一件很頭痛的事。
試看下列的幾個論點:
(一)大陸人口比香港多二百倍,比台灣多五十倍。要是人口自由流動,隨意定居,香港與台灣可能在地圖上消失。
(二)三岸是同一民族,文化語言相通,只要大家一起全部開放,經濟統一立刻成事。這是說,三岸經濟不統一,是因為有管制:你管你的,我管我的,他管他的。問題是,要是大陸一律開放,在經濟壓力下香港及台灣要管也管不了。這是因為大陸的生產成本與生活物價只有我們的四分之一。
(三)如上所述,經濟統一是可以由大陸單方面決定的。而只要經濟統一,你說三岸是一國、二國、三國、三十六國都沒有多大關係。前年在北京講話,被問及統一的問題,我說只要大陸廢除所有外匯管制,開放金融,取消關稅,採用簡單的低稅制,取消所有無謂的工商業管制,讓台灣人自由到大陸定居,那麼台灣人會怎樣做,資本會向哪方面走,毋庸細說。這樣,北京要怎樣統一就怎樣,沒有誰管得。這分析贏得掌聲雷動,顯出聽眾都明白了。
從上述看,今天香港及台灣的生產成本及生活物價與大陸的大差距,主要是政府管制促成的。八十年代中期,這差距在十倍以上,今天大約是四倍。按照原則,若中國開放得快,這差距收窄得快;開放得慢,差距收窄得慢。可是,這原則在八十年代有一個特別的因素,使香港人受寵若驚。這就是在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香港人因為服務中國的改革發展而增加收入。金融是一例,管理是一例,資訊也是一例。可以說,沒有香港,大陸在那個時期的發展不會那樣快。香港人賺錢是應該的。這樣,生產成本與生活物價的差距,怎樣收窄香港人可以承受而有餘。換言之,當時物價與成本的大差距對香港沒有明顯的不良影響,是因為香港有的人才大陸沒有。
我第一次感到香港的形勢不妙,是一九九○年。該年我到上海南京路某大廣東菜館進晚餐,味道不及香港,但菜式陳列大有可觀。我問該菜館的老闆是不是香港廚師,他說不是,所有職員都是本地人。「有多少個員工呀?」我問。「六十五個。」「總工資每月是多少?」「大約三萬五千元人民幣。」這把我嚇了一跳,因為一個香港到大陸工作的廚師或菜館經理,工資是二萬五千加一萬住宿津貼。那剛好是三萬五千。一個等於六十五個,那是怎樣的市場均衡了?
讀者會記得,八十年代中期,香港的菜館經理及廚師到大陸工作的不計其數,而不少大陸菜館高舉香港廚師為招徠之道。一九九○年在南京路所見,我想,大陸學得八成就「炒」得你!不出所料,一九九一年起,香港的酒家經理及廚師大量班師回朝,如喪家之犬。
一九九三年我在香港大學的一次公開講話中,雖然對香港服務中國發展有錢可賺還看好,但提出香港廚師的不幸,然後問:香港金融資訊等行業人才今天那麼值錢,會不會有一天遇到廚師的命運?
老實說,我當時認為廚藝大陸的人不難學,但金融與資訊是不同的。後二者要識英文,懂電腦,知世事,有學識,明白市場。這樣的人才香港盛產,大陸要追上談何容易?
殊不知到了一九九六年末,我遇到的中國青年迫我改變了想法。大約是一九九三年起,不知是哪家機構樂善好施,出錢給港大每年邀請數十位優秀的大陸學子到香港訪問。那些學子往往要求見我,大家傾談一下。我這個老教授,見到後生學子,大喜之餘,有意無意地考他們一下。偶爾說幾句英文,拋兩個英語字彙,看看他們懂不懂。又或者舉出一些西方經濟學必讀的文章,問他們有沒有讀過。九六年末那一次,大陸優秀學子的回應使我意識到大陸優秀的比我們平均的高得多。我問:「你們是被選出來的數十個大陸狀元吧。」回應道:「不是的,有我們水平的為數不少。」「你們拿碩士後的工資多少?」「留在大學工作大約二千元,外間市場有三千多。」
百年樹木,十年樹人。近十年來,雖然大陸對「思想」還有管制,但只要不談政治或宗教,不低貶某些重要人物,思想大可自由。大陸的學子,不十年就「樹」起來了。君不見,今天的上海,西裝筆挺,英語流利,一表人才的青年絕不難找。君不見,電腦上的所謂「個人主頁」(HomePage),大陸數量之多應該是亞洲之冠。
十年前我想,工資的分歧不論,要是人才我有你沒有,你怎樣也要給我賺點錢。然而因為電腦的發達,今天大陸的資訊人才有的是。金融呢?大陸的金融行業不夠開放,訓練人才總有困難。但有英文根底、懂電腦、有學識、讀過外間的財經刊物,只要金融大事開放,在市場補課只是朝夕之間。
我有你也有,你的工資比我的低得多,是一件很頭痛的事。
Thursday, June 14, 2001
話說三岸大勢(三之一)
一九八一年我白紙黑字地推斷中國大陸會走資本主義的路,舒爾茲(T.W.Schultz)讀文稿後來信譴責,說經濟學不可以推斷制度轉變這種事。後來我還是讓文稿在英國以小書的形式發表。
一九八六年我在香港某刊物發表《日本大勢已去》。那時日本的股市與地產如日方中,不少讀者朋友說我發神經。不久後日本某大報章譯了該文,放在頭版,股市下跌,在日本有投資的朋友歸咎於我(其實跌勢已成,與我的文章無關)。
一九八七年一位加拿大女記者以長途電話問:「加拿大的經濟何時才會復甦?」我回應道:「可能要等到下個世紀!」這句話發表後,加拿大的朋友罵我一頓。
一九九七年初香港某報章訪問,那時香港的股市樓市皆達頂點。我說香港的經濟會有十年以上不景,但那與幾個月後的「回歸」無關。觀點刊登後,一些讀者從那天罵到今天!有幾次輿論說香港經濟怎樣急速回升,地產怎樣見底,我被批評為「冇料到」;跟不靈,又說我不應該「唱衰」香港。
說好言不由衷,說壞招來非議,最高明還是不說。說實話,我事前意料不到九七年的亞洲金融風暴,自己也規避不了,中了計。但我想,要是我看股市有看經濟大局轉變一半的準確性,今天用不寫稿賣文章。
是的,市場或股市的走勢,短線的局限條件太多、太複雜,不可能搞清楚,而若真的有天才能把所有局限因素譜入電腦,算出有錢可賺的方程式,大手下注,市場的走勢就會被改變了。另一方面,一個制度的大勢轉變,沒有誰可以左右,而有關轉變的局限往往簡單得多。這不是說我們一定可以把大勢轉變的局限拿得準,容易地作出轉變的推斷,但有時是可以的。一九八一年我對中國大陸的大勢發展作出準確的推斷(連小節的發展也準確地推斷了),是因為當時看得清楚局限轉變的重心所在。這些年來,中、港、台三岸所走的大勢,其局限息息相關,而又是比較簡單而清楚的。主要的是:在文化語言沒有交易費用的情況下,價格與匯率的結構出現了問題。這是後話。
《壹週刊》進軍台灣,黎智英親自指揮,一起步就搞得滿颱風雨。只出了兩期,肥佬給我電話,說阿扁訪美回台後說了幾句搶救台灣經濟的話,把他嚇得魂飛魄散,希望我為文回應,並作些建議,救救台灣。我想,肥佬搞週刊搞得思維不清,誤把我看作上帝。他跟傳真來一些台灣的刊物報導,我告訴他的女秘書傳真讀不清楚,無從評述,不寫了。跟阿康又傳來數十頁關於台灣經濟的文字。我問太太:可不可以說傳真機壞了,收不到!
昨天肥佬再給我電話,說台《壹》已為我開了天窗,要我在星期一交稿。老闆有命,為米折腰,就作一次今天的陶淵明吧。
我坐下來,翻閱那近半英吋厚的傳文,三十分鐘就不再看了。這些文字對台灣經濟困境的分析都有水平,但沒有分析大勢所趨的局限。另一方面,我不可能在短期內對台灣的經濟有深入的瞭解,細節更不用說了。然而,大勢我還是可以一談的。三岸大勢的局限,十多年前我認為自己看得準,現在補充一下,試把三岸混為一談吧。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台灣今天的困境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說什麼美國經濟不景、什麼核電風波、什麼陳師孟一言喪邦,只反映久病體虛,到今天虛不受補。十多年來,台灣的經濟政策,除了在一九八九年大手放寬外匯管制外,其他的大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有效,但只是短暫地買時間。台灣沒有正面地接受中國大陸開放的必然影響。統一問題吵啊吵的,說來說去都是政治統一或那所謂國家統一的問題,漠視了與大陸經濟統一隻不過是或早或遲的事,基本上無可避免。
是一九八八年吧。在台北我遇到了一位很漂亮的女士,她的名字是郭婉容,大家暢談甚歡。她問我對台灣與大陸的經濟關係怎樣看。我回應道:「生產的成本相差那麼遠,台灣的工業北移勢在必行。要是政府禁止他們去,他們就坐以待斃。權衡輕重,還是讓他們北上吧。」郭女士不僅明白,而且同意。我當時的感覺是,郭女士名不虛傳,這問題她想得比我還要清楚。
困難是,這邊廂讓他們去,那邊廂要他們留;這邊廂放開匯管,那邊廂維護匯率。工業發展政府領導;金融方案五花八門。
台灣的基本問題只有一條:怎樣應付中國大陸的經濟開放。是同一民族,同一文化,文化語言的交易費用是零,經濟統一的話事權在北京(見本文之二),台灣政府所能做到的只是買時間,但要買多久呢?要怎樣處理才對?我自己沒有高明的答案,但我認為台灣政府低估了商人的智慧。
不是有意低貶美麗之島,但拿同樣資金,今天的生活享受與工業生產,美麗之島比不上蘇浙一帶。後者天氣好,交通發達,名城古跡所在皆是,菜式可口,而生活費用與生產成本不到台灣的三分之一。大陸目前的困難是還有外匯管制,其他規條數之不盡,貨品進出口要講章法,買「好處」要知門路。這些若一旦清除,人們就會想:
江南江北舊家鄉, 五十餘年夢一場。
一九八六年我在香港某刊物發表《日本大勢已去》。那時日本的股市與地產如日方中,不少讀者朋友說我發神經。不久後日本某大報章譯了該文,放在頭版,股市下跌,在日本有投資的朋友歸咎於我(其實跌勢已成,與我的文章無關)。
一九八七年一位加拿大女記者以長途電話問:「加拿大的經濟何時才會復甦?」我回應道:「可能要等到下個世紀!」這句話發表後,加拿大的朋友罵我一頓。
一九九七年初香港某報章訪問,那時香港的股市樓市皆達頂點。我說香港的經濟會有十年以上不景,但那與幾個月後的「回歸」無關。觀點刊登後,一些讀者從那天罵到今天!有幾次輿論說香港經濟怎樣急速回升,地產怎樣見底,我被批評為「冇料到」;跟不靈,又說我不應該「唱衰」香港。
說好言不由衷,說壞招來非議,最高明還是不說。說實話,我事前意料不到九七年的亞洲金融風暴,自己也規避不了,中了計。但我想,要是我看股市有看經濟大局轉變一半的準確性,今天用不寫稿賣文章。
是的,市場或股市的走勢,短線的局限條件太多、太複雜,不可能搞清楚,而若真的有天才能把所有局限因素譜入電腦,算出有錢可賺的方程式,大手下注,市場的走勢就會被改變了。另一方面,一個制度的大勢轉變,沒有誰可以左右,而有關轉變的局限往往簡單得多。這不是說我們一定可以把大勢轉變的局限拿得準,容易地作出轉變的推斷,但有時是可以的。一九八一年我對中國大陸的大勢發展作出準確的推斷(連小節的發展也準確地推斷了),是因為當時看得清楚局限轉變的重心所在。這些年來,中、港、台三岸所走的大勢,其局限息息相關,而又是比較簡單而清楚的。主要的是:在文化語言沒有交易費用的情況下,價格與匯率的結構出現了問題。這是後話。
《壹週刊》進軍台灣,黎智英親自指揮,一起步就搞得滿颱風雨。只出了兩期,肥佬給我電話,說阿扁訪美回台後說了幾句搶救台灣經濟的話,把他嚇得魂飛魄散,希望我為文回應,並作些建議,救救台灣。我想,肥佬搞週刊搞得思維不清,誤把我看作上帝。他跟傳真來一些台灣的刊物報導,我告訴他的女秘書傳真讀不清楚,無從評述,不寫了。跟阿康又傳來數十頁關於台灣經濟的文字。我問太太:可不可以說傳真機壞了,收不到!
昨天肥佬再給我電話,說台《壹》已為我開了天窗,要我在星期一交稿。老闆有命,為米折腰,就作一次今天的陶淵明吧。
我坐下來,翻閱那近半英吋厚的傳文,三十分鐘就不再看了。這些文字對台灣經濟困境的分析都有水平,但沒有分析大勢所趨的局限。另一方面,我不可能在短期內對台灣的經濟有深入的瞭解,細節更不用說了。然而,大勢我還是可以一談的。三岸大勢的局限,十多年前我認為自己看得準,現在補充一下,試把三岸混為一談吧。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台灣今天的困境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說什麼美國經濟不景、什麼核電風波、什麼陳師孟一言喪邦,只反映久病體虛,到今天虛不受補。十多年來,台灣的經濟政策,除了在一九八九年大手放寬外匯管制外,其他的大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有效,但只是短暫地買時間。台灣沒有正面地接受中國大陸開放的必然影響。統一問題吵啊吵的,說來說去都是政治統一或那所謂國家統一的問題,漠視了與大陸經濟統一隻不過是或早或遲的事,基本上無可避免。
是一九八八年吧。在台北我遇到了一位很漂亮的女士,她的名字是郭婉容,大家暢談甚歡。她問我對台灣與大陸的經濟關係怎樣看。我回應道:「生產的成本相差那麼遠,台灣的工業北移勢在必行。要是政府禁止他們去,他們就坐以待斃。權衡輕重,還是讓他們北上吧。」郭女士不僅明白,而且同意。我當時的感覺是,郭女士名不虛傳,這問題她想得比我還要清楚。
困難是,這邊廂讓他們去,那邊廂要他們留;這邊廂放開匯管,那邊廂維護匯率。工業發展政府領導;金融方案五花八門。
台灣的基本問題只有一條:怎樣應付中國大陸的經濟開放。是同一民族,同一文化,文化語言的交易費用是零,經濟統一的話事權在北京(見本文之二),台灣政府所能做到的只是買時間,但要買多久呢?要怎樣處理才對?我自己沒有高明的答案,但我認為台灣政府低估了商人的智慧。
不是有意低貶美麗之島,但拿同樣資金,今天的生活享受與工業生產,美麗之島比不上蘇浙一帶。後者天氣好,交通發達,名城古跡所在皆是,菜式可口,而生活費用與生產成本不到台灣的三分之一。大陸目前的困難是還有外匯管制,其他規條數之不盡,貨品進出口要講章法,買「好處」要知門路。這些若一旦清除,人們就會想:
江南江北舊家鄉, 五十餘年夢一場。
Thursday, June 7, 2001
衡量經濟科學只有一個準則
前些時到廣州中山大學的嶺南學院講話,遇到一位青年,是在深圳大學的經濟學系畢業的。他說已花了兩年多的時間翻譯我老師艾智仁的一本書,快譯好了,洋洋近百萬字,是艾老以自己的舊作經濟學課本改寫的。青年說,目前還未譯完,因為艾老還在左改右改,改之不盡,不知要改到何年何日才算是完工。艾老八十七歲了,還有這樣的精力與興致,真令我羨慕。
奇怪,艾老沒有向我提及他還在動筆寫巨著。前年在加拿大溫哥華見到他,相聚了幾個小時,暢談甚歡。他的智力顯然還是超人一等。今年初在舊金山與佛利民相聚,他八十八歲了,智力不如往昔,但也還是超人一等。這可見幾年前佛老對我說過的「智力理論」是可靠的。他的簡單理論是:思想是一種運動,要是一個人不停地想,智力的退化會退得很慢。當然,患上了什麼老人癡呆症是例外。
佛老的「運動」見解對我是有鼓勵的。我什麼其它運動也不做,只是天天不停地想。想了那麼多年,成了習慣,要停也停不了。我認為艾老與佛老也像我一樣,不是刻意地要去想什麼來運動一下腦子,而是思想成了習慣,要停也停不了。高斯今年九十一歲了,還是天天想,也是停不了。我希望這個應該是對的觀點能給年青的學子一點啟發:試行天天想,養成一個思想不停的習慣。
回頭說那位翻譯艾老的書的青年,要求中譯本出版時我能替該書寫個「序」。我一口答應了。替人家寫「序」我是老手,但往往勉為其難。這一次會是例外地容易。我不僅是艾老的學生,而且是他的入室弟子。我不僅對他的學說瞭如指掌,也衷心地歡喜這個人。十多年前英國出版的經濟學百科全書,關於艾老那個項目是由我執筆的。
在廣州那次講話,一位學生問我對今天經濟學盛行的博弈理論怎樣看。我的響應,是經濟是一門科學,目的是解釋現象或人的行為,但我就是看不出博弈理論是解釋了些什麼的,沒有人能給我一個例子,一個博弈理論解釋了的現象實例。我不要多,只要一個。要是一個例子也沒有,我就無法衡量博弈理論的科學用場。
我要求一個博弈理論可以解釋的實例,是因為你若能舉出來,我會立刻用傳統的經濟理論試行解釋。如果我解釋不了,而我又滿意你的解釋,那我就會同意博弈理論有科學的內容。但要是我的傳統解釋比你的解釋簡單,那我就勝了。然而,你連一個實例也舉不出來,尷尬之極,那我就只能說你搞的是遊戲,與科學無關。
幾經轉折,數天前收到兩位大陸同學傳真來的信,有好幾張紙,是關於他們讀了中譯《佃農理論》的一些質疑。我沒有細讀,因為發表了的文字我是從來不作響應的。論著發表了,有它自己的生命,於我何干?這好比自己的兒女長大了,離家而去,有著他們自己的生命,偶爾傾談,互相慰問,皆大歡喜,我還能再作什麼干預呢?
但那兩位大陸同學,提到我寫的《佃農理論的前因後果》內的一個例子。那是我小時在廣西逃難,在江上坐的船是由多個勞工在岸上以繩拉著行,有個拿著鞭子的人在約束拉船者的行為。我說拿鞭子的人可能是勞工聘請的。這個例子在國際上成了名。兩位同學說,依照他們的博弈理論分析,拿鞭子的人應該不是勞工聘請的。
問題是,誰聘請誰只有天曉得,不是一個真實的現象,無須解釋。我們知道的事實,是有人拉船,有人拿鞭,有人付錢,有人收費,有白紙黑字或口頭上的合約,而船行載客是多人組合的生產。我們要解釋的是為什麼生產那樣組合(什麼情況組合會不同),為什麼有人拿鞭子(什麼情況下拿鞭子的人會不出現)等現象,而不是誰是僱主,誰是被雇,因為這些不是現象。
我說勞工是僱主,不可能錯;你說拿鞭子的是僱主,不可能錯;他說某第三者是僱主,也不可能錯。究竟是一間大學的校長聘請教授,還是教授聘請校長?就是教授的聘請信上說明教授是被雇,我們要解釋的是該信為什麼那樣寫。說不定,是教授們聘請校長,授權於他寫聘請信。
作為一門科學,經濟學的主旨是解釋現象。要解釋現象,我們首先要肯定現象的存在。我說過了,最蠢的學者,是那些試行解釋沒有發生過的事。同學們要記著這一重點。
很不幸,古典及新古典經濟學的傳統,主要不是要解釋現象,而是要怎樣改進社會。「改進」是倫理或工程的問題,任何人都可以問,可能也應該問,但這樣的工程與科學所問的「為什麼」無關。純從科學那方面看,「改進」社會是經濟學之外的事。話得說回來,我自己寫過不少文章,建議中國的改革應該怎樣做。但那些是經濟科學工程化的言論,不是經濟科學的本質。是相關的,但我們要分清楚。
學經濟的重點,是問「為什麼」,那是解釋現象了。有了這個基礎,你要改進社會可能比較有份量。表面上,這關連頗為明確。問題是我生活了那麼多年,見過那麼多的經濟學者參與政府的顧問工作,認為大部分都是為私利發言。這是人之常情,難以厚非。
衡量一門科學的準則只有一個:解釋了什麼現象?至於什麼算是解釋,我在《經濟解釋》的第一章——《科學的方法》——說得清楚了。
五十年代起,得到芝加哥學派的啟發,從古典及新古典的理論基礎上,經濟學轉向解釋現象那方面發展,盛行了二十多年。這是經濟科學的黃金時代。今天,我愈來愈不清楚後起之秀是在解釋什麼。不僅博弈理論如是,數學方程式如是,術語一大堆的也如是。
奇怪,艾老沒有向我提及他還在動筆寫巨著。前年在加拿大溫哥華見到他,相聚了幾個小時,暢談甚歡。他的智力顯然還是超人一等。今年初在舊金山與佛利民相聚,他八十八歲了,智力不如往昔,但也還是超人一等。這可見幾年前佛老對我說過的「智力理論」是可靠的。他的簡單理論是:思想是一種運動,要是一個人不停地想,智力的退化會退得很慢。當然,患上了什麼老人癡呆症是例外。
佛老的「運動」見解對我是有鼓勵的。我什麼其它運動也不做,只是天天不停地想。想了那麼多年,成了習慣,要停也停不了。我認為艾老與佛老也像我一樣,不是刻意地要去想什麼來運動一下腦子,而是思想成了習慣,要停也停不了。高斯今年九十一歲了,還是天天想,也是停不了。我希望這個應該是對的觀點能給年青的學子一點啟發:試行天天想,養成一個思想不停的習慣。
回頭說那位翻譯艾老的書的青年,要求中譯本出版時我能替該書寫個「序」。我一口答應了。替人家寫「序」我是老手,但往往勉為其難。這一次會是例外地容易。我不僅是艾老的學生,而且是他的入室弟子。我不僅對他的學說瞭如指掌,也衷心地歡喜這個人。十多年前英國出版的經濟學百科全書,關於艾老那個項目是由我執筆的。
在廣州那次講話,一位學生問我對今天經濟學盛行的博弈理論怎樣看。我的響應,是經濟是一門科學,目的是解釋現象或人的行為,但我就是看不出博弈理論是解釋了些什麼的,沒有人能給我一個例子,一個博弈理論解釋了的現象實例。我不要多,只要一個。要是一個例子也沒有,我就無法衡量博弈理論的科學用場。
我要求一個博弈理論可以解釋的實例,是因為你若能舉出來,我會立刻用傳統的經濟理論試行解釋。如果我解釋不了,而我又滿意你的解釋,那我就會同意博弈理論有科學的內容。但要是我的傳統解釋比你的解釋簡單,那我就勝了。然而,你連一個實例也舉不出來,尷尬之極,那我就只能說你搞的是遊戲,與科學無關。
幾經轉折,數天前收到兩位大陸同學傳真來的信,有好幾張紙,是關於他們讀了中譯《佃農理論》的一些質疑。我沒有細讀,因為發表了的文字我是從來不作響應的。論著發表了,有它自己的生命,於我何干?這好比自己的兒女長大了,離家而去,有著他們自己的生命,偶爾傾談,互相慰問,皆大歡喜,我還能再作什麼干預呢?
但那兩位大陸同學,提到我寫的《佃農理論的前因後果》內的一個例子。那是我小時在廣西逃難,在江上坐的船是由多個勞工在岸上以繩拉著行,有個拿著鞭子的人在約束拉船者的行為。我說拿鞭子的人可能是勞工聘請的。這個例子在國際上成了名。兩位同學說,依照他們的博弈理論分析,拿鞭子的人應該不是勞工聘請的。
問題是,誰聘請誰只有天曉得,不是一個真實的現象,無須解釋。我們知道的事實,是有人拉船,有人拿鞭,有人付錢,有人收費,有白紙黑字或口頭上的合約,而船行載客是多人組合的生產。我們要解釋的是為什麼生產那樣組合(什麼情況組合會不同),為什麼有人拿鞭子(什麼情況下拿鞭子的人會不出現)等現象,而不是誰是僱主,誰是被雇,因為這些不是現象。
我說勞工是僱主,不可能錯;你說拿鞭子的是僱主,不可能錯;他說某第三者是僱主,也不可能錯。究竟是一間大學的校長聘請教授,還是教授聘請校長?就是教授的聘請信上說明教授是被雇,我們要解釋的是該信為什麼那樣寫。說不定,是教授們聘請校長,授權於他寫聘請信。
作為一門科學,經濟學的主旨是解釋現象。要解釋現象,我們首先要肯定現象的存在。我說過了,最蠢的學者,是那些試行解釋沒有發生過的事。同學們要記著這一重點。
很不幸,古典及新古典經濟學的傳統,主要不是要解釋現象,而是要怎樣改進社會。「改進」是倫理或工程的問題,任何人都可以問,可能也應該問,但這樣的工程與科學所問的「為什麼」無關。純從科學那方面看,「改進」社會是經濟學之外的事。話得說回來,我自己寫過不少文章,建議中國的改革應該怎樣做。但那些是經濟科學工程化的言論,不是經濟科學的本質。是相關的,但我們要分清楚。
學經濟的重點,是問「為什麼」,那是解釋現象了。有了這個基礎,你要改進社會可能比較有份量。表面上,這關連頗為明確。問題是我生活了那麼多年,見過那麼多的經濟學者參與政府的顧問工作,認為大部分都是為私利發言。這是人之常情,難以厚非。
衡量一門科學的準則只有一個:解釋了什麼現象?至於什麼算是解釋,我在《經濟解釋》的第一章——《科學的方法》——說得清楚了。
五十年代起,得到芝加哥學派的啟發,從古典及新古典的理論基礎上,經濟學轉向解釋現象那方面發展,盛行了二十多年。這是經濟科學的黃金時代。今天,我愈來愈不清楚後起之秀是在解釋什麼。不僅博弈理論如是,數學方程式如是,術語一大堆的也如是。
Wednesday, June 6, 2001
博弈理論的爭議
一個多月前,我在廣州中山大學講了一次話,惹來意想不到的非議!主要原因,是一個學生問及博弈理論(theory of games),我說還看不到這理論對解釋現象有什麼用處。
那次講話被整理後(我沒有看過)在《21世紀經濟報道》評論版分上下兩期發表,後來被轉載到北大的網上論壇,跟著的爭議風起雲湧,罵我的及替我辯護的大約一半一半。
首先要說兩件事。第一是我認為學生罵我是很好的現象。幾年來我屢次說內地的學生了不起,但私下裡每次都受朋友質疑。這次內地的學子反對我的觀點,是很明顯的進步。這不是我認為他們對,而是他們不管我是什麼教授。
第二件事是不幸的。那是在這次爭議中,有些學生說我是憑著大名發言,有點浪得虛名也。這不對。我最討厭大名。我的「大名」是你們學生強加於我的,我啞仔吃黃蓮,有苦自知。這裡我要鄭重聲明:任何學生若再說我憑什麼大名,就是看我不起。
學術上的行規你們怎可以不知道。你要批評我的學術,找我發表了的學術文章來出氣好了。我是不會回應的,但文章既然發表了,你們大可手起刀落——不要斬我,要斬就斬我的文章。不要斬他人對我的引述或詮釋,翻譯的也作不得準,要斬我親手寫出來的才算是英雄好漢(一笑)。
閒話休提,言歸正傳。說我不懂博弈理論,雖不中亦不遠矣!我只是在1962年花過幾個星期的時間研讀J. von Neumann與O. Morgenstern的名著:《博弈理論與經濟行為》。不是我喜歡讀,而是在研究院內選修的一科規定要讀。其後在有關博弈理論的幾個題材上跟了好一段日子,一無所獲。這後者是我今天不認同這理論的一個原因。且讓我舉出四個我「跟」過的例子。
例一是duopoly與oligopoly,即所謂寡頭(指三幾個賣家)競爭。這是博弈理論的大題目。只幾個人競爭,各出其謀,不是博弈是什麼?問題是,雖然只有看得到的兩三家在生產出售同一物品,但可能有數以千計的在旁觀望,見有利可圖才加入。博弈的不單是看得到的三幾個人,而還有看不到的數以千計。競爭從來不是指看得到的競爭者,而是包括所有可能的競爭者。博弈理論要算多少個?
大約是1966年吧,我從賭城拉斯維加斯駕車到舊金山去,路經之地全是沙漠。天大熱,攝氏40多度,汽車沒有冷氣,口渴之極。車行了很遠都四處無人。後來到了一個地方,見有五六人家,其中一家門前掛著可口可樂的招牌。我急忙跑進去,買了一瓶冰凍的可樂,只25分錢。我想,要是賣者叫價5元一瓶,也是相宜之極,為什麼只售25分?
離開時,我見到有幾個鄰家的孩子在地上遊玩,恍然而悟。我想,要是賣可樂的人把價格提升,這些孩子就會叫父母替他們購置冰箱,大做可口可樂的生意。
例二是Hotelling paradox,也是有名的博弈遊戲。這個怪論說,一條很長的路,住宅在兩旁平均分佈。要開一家超級市場,為了節省顧客的交通費用,當然要開在長路的中間點。要是開兩家,為了節省顧客的交通費用,理應一家開在路一方的1/3處,另一家開在另一方的1/3處。但為了搶生意,一家往中移,另一家也往中移,結果是兩家都開在長路的中間,增加了顧客的交通費用。
這個兩家在長路中間的結論有問題姑且不談,但若是有三家,同樣推理,他們會轉來轉去,轉個不停,搬呀搬的,生意不做也罷。這是博弈遊戲了。但我們就是沒有見過永遠不停地搬遷的行為。
例三是市場的討價還價。經濟學的課本是不容許討價還價的,但這種行為觸目皆是。怎樣解釋真的是頭痛了。1963年我開始想,好幾次認為得到答案,但還是兩年前想到的答案算是滿意的。我的答案姑且不論,傳統上有些朋友試以core theory作解釋,也有以博弈理論作解釋,都沒有收穫。我自己的解釋是一個大秘密,想了30多年,讀者要再等幾個月,讀完我正在《21世紀經濟報道》連載的《經濟解釋》才知道。到時你可能不同意,但我可預先告訴你,我的解釋不用博弈理論。是的,討價還價是最常見的博弈行為,要是博弈理論連討價還價的存在也不能解釋,那又怎能自圓其說?
例四是我在1969年推出的「卸責」問題了。這是博弈理論捲土重來的導火線。我不認為「卸責」及好些有關或類同的概念,在解釋行為上有大作為。我自己的老師及一些朋友不同意這個觀點。我曾經幾次細說我的立場,不再說了。不同意是很有趣的事,就讓大家不同意下去吧。
例子歸例子。我不走博弈理論的路,不是因為我認為人是不博弈的。人當然會博弈,但我們要怎樣解釋人的行為呢?我不走博弈理論的路,是因為我認為在科學方法上這條路走不過。那是維也納學派傳下來的科學方法。可能不對,但那是我所知的而又認為是可取的。這些年來,我自己想來想去,認為驗證理論的含意時,在原則上可以觀察到的才算是事實,而驗證一定要以事實從事。我因此在抽像理論與事實驗證的轉接中下了多年功夫,滿足了自己的好奇心。
博弈理論的困難,是太深奧了。我看不到,或不能肯定,博弈專家所說的事實是事實;看不到,或不能肯定,博弈理論有什麼含意可以明確地被事實推翻。
以科學解釋現象或行為,我說過了,不是求對,也不是求錯,而是求可能被事實推翻。被推翻的可能要很明確,被推翻了就是推翻了的,然後我們把手指打個「十」字,跪下來禱告,希望上蒼保佑,事實不會推翻那驗證的含意。
那次講話被整理後(我沒有看過)在《21世紀經濟報道》評論版分上下兩期發表,後來被轉載到北大的網上論壇,跟著的爭議風起雲湧,罵我的及替我辯護的大約一半一半。
首先要說兩件事。第一是我認為學生罵我是很好的現象。幾年來我屢次說內地的學生了不起,但私下裡每次都受朋友質疑。這次內地的學子反對我的觀點,是很明顯的進步。這不是我認為他們對,而是他們不管我是什麼教授。
第二件事是不幸的。那是在這次爭議中,有些學生說我是憑著大名發言,有點浪得虛名也。這不對。我最討厭大名。我的「大名」是你們學生強加於我的,我啞仔吃黃蓮,有苦自知。這裡我要鄭重聲明:任何學生若再說我憑什麼大名,就是看我不起。
學術上的行規你們怎可以不知道。你要批評我的學術,找我發表了的學術文章來出氣好了。我是不會回應的,但文章既然發表了,你們大可手起刀落——不要斬我,要斬就斬我的文章。不要斬他人對我的引述或詮釋,翻譯的也作不得準,要斬我親手寫出來的才算是英雄好漢(一笑)。
閒話休提,言歸正傳。說我不懂博弈理論,雖不中亦不遠矣!我只是在1962年花過幾個星期的時間研讀J. von Neumann與O. Morgenstern的名著:《博弈理論與經濟行為》。不是我喜歡讀,而是在研究院內選修的一科規定要讀。其後在有關博弈理論的幾個題材上跟了好一段日子,一無所獲。這後者是我今天不認同這理論的一個原因。且讓我舉出四個我「跟」過的例子。
例一是duopoly與oligopoly,即所謂寡頭(指三幾個賣家)競爭。這是博弈理論的大題目。只幾個人競爭,各出其謀,不是博弈是什麼?問題是,雖然只有看得到的兩三家在生產出售同一物品,但可能有數以千計的在旁觀望,見有利可圖才加入。博弈的不單是看得到的三幾個人,而還有看不到的數以千計。競爭從來不是指看得到的競爭者,而是包括所有可能的競爭者。博弈理論要算多少個?
大約是1966年吧,我從賭城拉斯維加斯駕車到舊金山去,路經之地全是沙漠。天大熱,攝氏40多度,汽車沒有冷氣,口渴之極。車行了很遠都四處無人。後來到了一個地方,見有五六人家,其中一家門前掛著可口可樂的招牌。我急忙跑進去,買了一瓶冰凍的可樂,只25分錢。我想,要是賣者叫價5元一瓶,也是相宜之極,為什麼只售25分?
離開時,我見到有幾個鄰家的孩子在地上遊玩,恍然而悟。我想,要是賣可樂的人把價格提升,這些孩子就會叫父母替他們購置冰箱,大做可口可樂的生意。
例二是Hotelling paradox,也是有名的博弈遊戲。這個怪論說,一條很長的路,住宅在兩旁平均分佈。要開一家超級市場,為了節省顧客的交通費用,當然要開在長路的中間點。要是開兩家,為了節省顧客的交通費用,理應一家開在路一方的1/3處,另一家開在另一方的1/3處。但為了搶生意,一家往中移,另一家也往中移,結果是兩家都開在長路的中間,增加了顧客的交通費用。
這個兩家在長路中間的結論有問題姑且不談,但若是有三家,同樣推理,他們會轉來轉去,轉個不停,搬呀搬的,生意不做也罷。這是博弈遊戲了。但我們就是沒有見過永遠不停地搬遷的行為。
例三是市場的討價還價。經濟學的課本是不容許討價還價的,但這種行為觸目皆是。怎樣解釋真的是頭痛了。1963年我開始想,好幾次認為得到答案,但還是兩年前想到的答案算是滿意的。我的答案姑且不論,傳統上有些朋友試以core theory作解釋,也有以博弈理論作解釋,都沒有收穫。我自己的解釋是一個大秘密,想了30多年,讀者要再等幾個月,讀完我正在《21世紀經濟報道》連載的《經濟解釋》才知道。到時你可能不同意,但我可預先告訴你,我的解釋不用博弈理論。是的,討價還價是最常見的博弈行為,要是博弈理論連討價還價的存在也不能解釋,那又怎能自圓其說?
例四是我在1969年推出的「卸責」問題了。這是博弈理論捲土重來的導火線。我不認為「卸責」及好些有關或類同的概念,在解釋行為上有大作為。我自己的老師及一些朋友不同意這個觀點。我曾經幾次細說我的立場,不再說了。不同意是很有趣的事,就讓大家不同意下去吧。
例子歸例子。我不走博弈理論的路,不是因為我認為人是不博弈的。人當然會博弈,但我們要怎樣解釋人的行為呢?我不走博弈理論的路,是因為我認為在科學方法上這條路走不過。那是維也納學派傳下來的科學方法。可能不對,但那是我所知的而又認為是可取的。這些年來,我自己想來想去,認為驗證理論的含意時,在原則上可以觀察到的才算是事實,而驗證一定要以事實從事。我因此在抽像理論與事實驗證的轉接中下了多年功夫,滿足了自己的好奇心。
博弈理論的困難,是太深奧了。我看不到,或不能肯定,博弈專家所說的事實是事實;看不到,或不能肯定,博弈理論有什麼含意可以明確地被事實推翻。
以科學解釋現象或行為,我說過了,不是求對,也不是求錯,而是求可能被事實推翻。被推翻的可能要很明確,被推翻了就是推翻了的,然後我們把手指打個「十」字,跪下來禱告,希望上蒼保佑,事實不會推翻那驗證的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