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居海外的中國學運領袖李錄最近在台灣說了一些話,似乎有「擦鞋」之嫌。他說:「王朝將盡,大廈將傾,台灣在一夜間會成為中國的巨人。」從任何一個角度看,我認為這句話是值得商榷的。
據說李錄言下之意,是指在中國大陸,「三民主義將會取代馬列主義」,所見何其淺也。馬列主義在中國兵敗如山倒,可不是今天或將來之事。遠在八年前,我在廣州參觀一家書店,巳見到書架上馬、列或有關的書籍舖滿了灰塵,好像是被冷落於一角的古書似的。至於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是我們的「國父」當年在美國募捐而不得意時,閱讀了二流經濟學者亨利·佐治的《進步與貧窮》後,抄襲過來的。如此這般,這「主義」就在台灣流行了數十年。其實如今私下裡,台灣的知識分子漠視三民主義,而多年來中了「口號」之計的北京人士,痛定思痛,還哪有什麼閒情逸致去拜孫文為師?
無庸諱言,中國大陸今天人們所信奉的新主義,是「香港主義」。可不是嗎?今天大陸暢銷的書,不是馬克思的《資本論》,更不是孫中山的《三民主義》,而是梁鳳儀的財經小說!香港的菜式與歌星所唱的時代曲,在大陸風行之勢,與毛澤東昔日的口號可以相提並論。因此,在思想與品味上,香港應該可說是中國的「巨人」了吧。
假若李錄所指的,不是思想的巨人,而是經濟發展上的,提出台灣將會成為中國的巨人,那就更錯得離譜了。在這後者的問題上,今天的台灣實在是啞子吃黃蓮,有苦自己知也。我認為,近兩年來中國大事開放——正由於這樣的形勢——使台灣人手忙腳亂,也將會使台灣的經濟黯然失色。
沒有誰會低貶台灣二十多年來的經濟增長。但六四事發後一年,大陸的經濟開放日漸加寬,台灣的商人一窩蜂地跑到那裡投資,那麼台灣的本土又怎麼辦呢?要大量引進廉價勞力嗎?台灣本土的壓力團體那一關怎樣過?禁止廠商「轉移有利陣地」嗎?台灣本土的產品怎能長久地在國際市場上與大陸的競爭?香港的工業大舉北移,非無因也。進軍中國大陸的外資機構,若非以香港作為後勤基地,香港的物業會正中港府的下懷,炒家半個也沒有。
日本沒有台灣的政治約束,所以春江水暖鴨先知,但吃了一大口苦水。兩年多來,大阪的高級商業樓宇,其價格下降了百分之八十。兩年前日本地產市價過高是一個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勞工薪金高出中國的十多倍。於是,見勢頭不對而到廉價勞力地區投資設廠的日商數之不盡。「行得快,好世界。」大致上,日本「好世界」的資本家是「行得快」的。但日本本土分明是大勢已去——這點,我四年前在《資本》雜誌推斷過是將會發生的。日本如是,台灣也必將如是。兩年來台灣的地產價格下降了百分之二十。不過,這只是冰山的一角耳!
說台灣是半個巨人,在某方面說是對的。那就是,台灣的一些執政者與商人,的確有「巨人」的眼光。年多前我在台灣跟這些人談論天下大勢,他們對台灣本土將會受到中國大陸開放的困擾,看得很清楚。他們屢次問我有什麼解救台資外移以及工業不振的妙方,我的回應是:除了大量引進廉價勞力,別無善策,而這一著在政治上卻是行不通的。
無論怎樣說,真正的巨人是中國大陸。在歷史上中國本來就是巨人,然而,自清朝的乾隆皇帝歸西後,一代不如一代,到了四人幫時的文化大革命,更加一塌糊塗,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恥辱。想不到,中國只要在經濟上大事開放,巨人的形象稍有立足之地,也就威不可擋。
寫到這裡,我不由得想起百多二百年前拿破侖的話。他說:「中國嗎?那裡臥著一個正在睡著的巨人。不要吵醒他,因為他一旦醒過來就會震撼世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