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世的思想》一文內,我談到一個足以傳世的思想不一定是聰明之作,但一定要有想像力。愛因斯坦有一句名言,直指想像力(Imagination)比任何思想重要。我沒有聽過有關「想像力」的定義,或讀過有關的闡釋。很顯然,「想像力」不容易具體地說清楚。但正因為不知道他人之見,我倒可以無約束地說一下,讓讀者考慮。有些人可以在數學上算得很快,快得驚人——這不是想像力。有些人可以一目十行,或過目不忘——這不是想像力。有些人智商奇高,其推理及理解能力叫人拜服——但這也不是想像力。那是說,聰明才智之士,不一定有想像力。胸有實學的人的想像力也不一定是超人一等的。那是說,想像力是很特別的一種天賦,是創作思維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但往往被一般人漠視了。
什麼是想像力呢?先舉一個例子吧。我認為以花比美人很有想像力。發明這比喻的人不一定聰明,而頂級智商的可能窮整生之力也作不出這比喻來。且讓我舉出一些中國詩人的「想像」例子吧。
單舉唐人就夠了。李白:「雲想衣裳花想容」;「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賀:「天若有情天亦老」;「今古何處盡,千歲隨風飄;海沙變成石,魚沫吹秦橋」;杜牧:「落花猶似墜樓人」;白居易:「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李商隱:「蠟炬成灰淚始干」。
從以上的詩句或文句可見,那所謂想像力都是以引用例子而成,妙不可言,恰到好處,很有新鮮感。那是說,善用例子的人,其想像力總會有點瞄頭,而智商奇高的不一定善用例子。
科學上,善用例子(有想像力)而創立石破天驚的理論的,首推愛因斯坦。屢見經傳,此公的「相對論」是以例子想出來的。愛氏用例子之說容易相信,因為在當時,他不可能以觀察到的事物或現象為依歸。他只是以例子來想像。古往今來,以例子推理的成就來衡量,沒有誰比得上愛因斯坦。
在其它科學上,以例子推理而有大成的例子數之不盡。以我熟知的經濟學來說吧。在那所謂社會與私人成本分歧這個大題材上,經濟學者用上三個如詩如畫的例子。米爾(J.S. Mill )的燈塔,使夜間的船隻避開礁石,但船主不付費用而逃之夭夭。庇古(A.C.Pigou )的禾田大地如茵,但火車從中經過,火花飛到稻穗上,損害而不負責。米德(J.E.Meade )的蜜蜂翻飛,到百花齊放的果樹採蜜,但卻沒有給果園主人付蜜漿之價。這些有名的例子都很有想像力,足以令人神往的。問題是這些大師以為舉出的是實例,但其實與真實世界是脫了節的。這樣一來,這些例子引導出來的理論,雖然傳世甚久,卻是錯了。
觸發高斯定律——那站在產權經濟學中心的——所用的例子,不僅富想像力,近於幻想,但卻是真的實例。該例子是二十世紀初期,美國東北岸上的人與出海的船隻通訊,大家用上同一的波音頻率,引起混淆。高斯(R.H. Coase)問,波音頻率的產權誰屬?以看不見的頻率來論產權的界定,新奇過癮,而跟著發展的產權理論就一日千里。
在實證科學上,有想像力的例子重要,但同樣重要旳是要用實例。這不是說在推理時我們不可用空中樓閣的例子,而是推出來的理論的驗證,遲早都要用實例。因此,一開始推理就用上實例,可以省卻一重功夫。
用上精彩、恰當而又有啟發性的例子,是想像力的表現了。然而,有些富於想像力的成就,其所用的例子過於直接,使人覺得沒有用例子。
奧國和尚門德爾(G. J. Mendel )在百多年前發現的遺傳三大定律,是在教堂的後園種豆,觀豆的高矮與豆花的顏色變化而想出來的。令我最心折的科學發現,門德爾的遺傳定律僅次於相對論。作學生時我讀到門德爾的貢獻,好幾個晚上睡不著,不停地想,這個和尚怎會無端端地到後園種起豆來的?當時的世界,是相信由血遺傳或其它怪誕不經的見解。門德爾的想像力使我越想越佩服。他以種豆推理,是用上一個大有想像力的實例。
上文所談的想像力,都是與「例子」有關的。例子可以是實例,也可以是虛構。說一個人有強的想像力,是說例子選得恰當,扣人心弦,有啟發力,往往轉換了一個角度,使人看到一個新的局面,另有天地,可以看得更遠、更廣闊的。
有些造詣的想像力是用不著例子的。說下象棋吧。這玩意主要是推理,但高手的神來之著,往往表達著不凡的想像力。有時我們可以說下棋的想像是前人走過的例子,但國手胡榮華在文革期間所走的棋,常有前無古人的著法,而這些無跡可尋的,似乎不是推理那麼簡單。無以名之,我稱之為「想像」。美國昔日國際象棋天才費沙(Bobby Fischer )走得天馬行空,專家的評論認為不可能是推理想出來,故又稱之為「想像」。數學的天分與下棋的不同,而一些超凡的數學天才,不用例子而無端地想出一些定理,驚世駭俗,又被稱為想像。用例子的想像力已不容易具體地說明,不用例子的更是無理說不清。
想像力是一種天賦。但那不是智商,不是推理,不是記憶。當然,有了想像,以智商推理是很自然的事,但想像力的本身卻與智商無關。以花比美人,與智商有什麼關係呢?
說了這麼久,那麼想像力究竟是什麼呢?我認為想像力是一種聯想。以例子想像當然是聯想,不用例子的下棋或數學的神來之筆,智商再高也不一定想得出,推理推不到,但聯想卻可以別開生面。
聯想有一種特異功能。風馬牛不相關的事,可以被扯到同一問題上去。你說李賀,我想到愛倫坡;你說徐渭,我想到梵高;你說辛棄疾,我想到法國的印象派。這些聯想是想像力,雖然很平凡。你提出任何經濟上的問題,我都想到產權那方面去。這是高一點的想像力。不知奧國當年的那個和尚,憑什麼會想到以種豆為例子的?愛因斯坦怎會想到以一個人飛行快過光來作比喻?
高斯曾經對我說:「不管你說什麼,我總是想到馬鈴薯那方面去。」這聽來是很蠢的吧!高斯的成就,以想像力勝。
Thursday, December 28, 2000
Thursday, December 21, 2000
《五常談學術》——序
話說十多年前,鐘祖文醫生(今已故)請我到他的家吃晚飯,主要的賓客是一位退了休的老教授,來自劍橋,是研究生理與心理的。席上老教授談到基因,只說了幾句我就知道是遇上了一位頂級人物。面對大師,怎會放過求知的機會呢?我於是跟老教授研討基因的問題,再轉到R. Dawkins 的《自私基因》那本書上去。大家談得很投入,一下子就用盡整晚的時間,在座的鍾醫生及黃醫生也聽得入神,大家覺得盛筵難再。到最後,我對老教授說:「聽說這些年來英國的大學被美國的比下去了。今晚我才知道,劍橋名不虛傳!」這是衷心話。
朋友,想想吧。我對基因只知皮毛,怎可以與專於此道的高人辯論呢?任何選修過幾科生物的學生,會說得我完全不懂。但老教授說得清楚明白,觸發了我的好奇心,使我能反駁,提出質疑,甚至建議基因研究應走的路。那是什麼原因呢?無他,老教授對自己所學融會貫通,知的與不知的分得清楚而又有膽直說,他知道我是門外漢,就深入淺出地介紹了自己的學問。頂級的學術,是可以做到這樣的。
你要我把經濟學說得你完全不懂,易如反掌也。你沒有讀過經濟,我要向你說得清楚明白,倒要用上三幾個層次之上的功夫。實不相瞞,今天我在《蘋果日報》寫《經濟解釋》,算是有恃無恐,有點狂而傲了。但如果一門學問怎樣說外人也不明白,又算是什麼學問了?
我討厭那些老氣橫秋,或道貌岸然,或沽名釣譽,或故扮高深的所謂學者。學術是那樣有趣的事,可以那樣迷人,怎可以搞得不明不白的?懂說懂,不懂說不懂,有誰會因為我說不懂而小看了我?要是我說來說去你也不懂,你會不會拍案叫絕,回家對老婆說:「張教授高深莫測,果然了得!」以我之見,高深莫測易過借火,也難怪在學術界中這種人多的是。
純真的學問很迷人。有時我們要搞得很深入,但迷人之處永遠都是從淺中現出來。像我這種次一級的腦子,通常要向深處走一段時期才能以淺的創作,而在求學的三十多年前,我要來來回回好幾次。四十歲後,深的層面我越來越少涉及了。這是進步。我認識佛利民、高斯、史德拉、艾智仁等高人時,覺得他們的思維永遠都是那樣淺,使我覺得他們勝我一籌。後來我又自我安慰,認為他們作學生時也可能像我一樣,深呀深的搞過一段日子。
學術與藝術有好些地方不同。這裡我要說的,是藝術的欣賞不難學,但若要親自動手製作,總要花幾年功夫學習。欣賞是享受,但深入地享受還是要自己動手才能達到的。好些朋友像我一樣,聽到某鋼琴家演奏就恨不得自己也可以。看到林風眠或梵高的畫,我真想自己動手去試畫幾筆,但最後還是不敢嘗試。十年前我看到周慧珺寫書法,忍不住就索性自己也動手了。
學術的欣賞比藝術困難,但入門卻容易得多。搞學術不需要什麼天分,你要嘗試就立刻可以動工。想想吧,你要彈鋼琴或寫書法,總要有一段時期自己耳不堪聽,目不忍睹。這一關不容易過,而若沒有少許天分你可能很失望,甚至悲從中來。學術是另一回事。一用功,幾個小時後你就多知一點,有點收穫。當然,在學術上要有成就絕不容易,是要下苦功的。但我們不需要為了成就才搞學術。多知一點,思想上得到一點啟發,並不困難,任何人都可以做到。
問題是若要欣賞學術,要得到學術的享受,可不像聽音樂或看油畫那樣容易。要享受學術,你總要親力親為地搞一下。不一定要進什麼大學,但要老老實實地搞一段日子。你可以完全不會彈琴而欣賞琴音,不會繪畫而熱愛畫作。但學術就沒有那樣方便了。
學術是要親學其術才能欣賞,才能享受的。可幸的是,可以享受的學術永遠是淺的而不是深的。要是你苛求一點,要自己創作學術,那你很可能要像我一樣,先苦後甜,要在深處鑽研一段日子。享受學術不一定要自己創作,但要知道學者所說的是什麼。
有高人指點迷津,欣賞學術當然事半功倍。高人難遇,不得已而求其次,你還有兩個法門。其一是讀一點書。不需要讀很多,但需要找精彩的來讀。不知道自己的興趣在哪方面的話,你可以找些關於多項學術的書籍,尤其是那些關於各項學術高人的生平事跡與他們的思想的簡介。讀後再選其中自己較有興趣的入手。其二是結交一些對學術了迷的朋友,談天說地。這後者在美國很容易,在香港則比較困難了。
《五常談學術》這本書是《五常談教育》的姊妹結集,是應國內朋友的要求,選出有關的舊文再補加一些新的。目的是給國內的青年讀,先在香港出版繁體字,國內簡體繼之。
書中的文章內容,是自己的經驗,自己的觀察。任何個人的經驗都是與眾不同的,不值得勒碑誌之。我的經驗比較幸運,也比較過癮。誇張一點地說,比較精彩。
生長在人類歷史上學術發展最快的二十世紀,問津經濟學於該學問最熱鬧的二十世紀的六、七十年代,一個少年時讀書不成的中國學生,糊里糊塗地跑到北美去碰運氣。此碰也,遇上一番景象。
是為序。
朋友,想想吧。我對基因只知皮毛,怎可以與專於此道的高人辯論呢?任何選修過幾科生物的學生,會說得我完全不懂。但老教授說得清楚明白,觸發了我的好奇心,使我能反駁,提出質疑,甚至建議基因研究應走的路。那是什麼原因呢?無他,老教授對自己所學融會貫通,知的與不知的分得清楚而又有膽直說,他知道我是門外漢,就深入淺出地介紹了自己的學問。頂級的學術,是可以做到這樣的。
你要我把經濟學說得你完全不懂,易如反掌也。你沒有讀過經濟,我要向你說得清楚明白,倒要用上三幾個層次之上的功夫。實不相瞞,今天我在《蘋果日報》寫《經濟解釋》,算是有恃無恐,有點狂而傲了。但如果一門學問怎樣說外人也不明白,又算是什麼學問了?
我討厭那些老氣橫秋,或道貌岸然,或沽名釣譽,或故扮高深的所謂學者。學術是那樣有趣的事,可以那樣迷人,怎可以搞得不明不白的?懂說懂,不懂說不懂,有誰會因為我說不懂而小看了我?要是我說來說去你也不懂,你會不會拍案叫絕,回家對老婆說:「張教授高深莫測,果然了得!」以我之見,高深莫測易過借火,也難怪在學術界中這種人多的是。
純真的學問很迷人。有時我們要搞得很深入,但迷人之處永遠都是從淺中現出來。像我這種次一級的腦子,通常要向深處走一段時期才能以淺的創作,而在求學的三十多年前,我要來來回回好幾次。四十歲後,深的層面我越來越少涉及了。這是進步。我認識佛利民、高斯、史德拉、艾智仁等高人時,覺得他們的思維永遠都是那樣淺,使我覺得他們勝我一籌。後來我又自我安慰,認為他們作學生時也可能像我一樣,深呀深的搞過一段日子。
學術與藝術有好些地方不同。這裡我要說的,是藝術的欣賞不難學,但若要親自動手製作,總要花幾年功夫學習。欣賞是享受,但深入地享受還是要自己動手才能達到的。好些朋友像我一樣,聽到某鋼琴家演奏就恨不得自己也可以。看到林風眠或梵高的畫,我真想自己動手去試畫幾筆,但最後還是不敢嘗試。十年前我看到周慧珺寫書法,忍不住就索性自己也動手了。
學術的欣賞比藝術困難,但入門卻容易得多。搞學術不需要什麼天分,你要嘗試就立刻可以動工。想想吧,你要彈鋼琴或寫書法,總要有一段時期自己耳不堪聽,目不忍睹。這一關不容易過,而若沒有少許天分你可能很失望,甚至悲從中來。學術是另一回事。一用功,幾個小時後你就多知一點,有點收穫。當然,在學術上要有成就絕不容易,是要下苦功的。但我們不需要為了成就才搞學術。多知一點,思想上得到一點啟發,並不困難,任何人都可以做到。
問題是若要欣賞學術,要得到學術的享受,可不像聽音樂或看油畫那樣容易。要享受學術,你總要親力親為地搞一下。不一定要進什麼大學,但要老老實實地搞一段日子。你可以完全不會彈琴而欣賞琴音,不會繪畫而熱愛畫作。但學術就沒有那樣方便了。
學術是要親學其術才能欣賞,才能享受的。可幸的是,可以享受的學術永遠是淺的而不是深的。要是你苛求一點,要自己創作學術,那你很可能要像我一樣,先苦後甜,要在深處鑽研一段日子。享受學術不一定要自己創作,但要知道學者所說的是什麼。
有高人指點迷津,欣賞學術當然事半功倍。高人難遇,不得已而求其次,你還有兩個法門。其一是讀一點書。不需要讀很多,但需要找精彩的來讀。不知道自己的興趣在哪方面的話,你可以找些關於多項學術的書籍,尤其是那些關於各項學術高人的生平事跡與他們的思想的簡介。讀後再選其中自己較有興趣的入手。其二是結交一些對學術了迷的朋友,談天說地。這後者在美國很容易,在香港則比較困難了。
《五常談學術》這本書是《五常談教育》的姊妹結集,是應國內朋友的要求,選出有關的舊文再補加一些新的。目的是給國內的青年讀,先在香港出版繁體字,國內簡體繼之。
書中的文章內容,是自己的經驗,自己的觀察。任何個人的經驗都是與眾不同的,不值得勒碑誌之。我的經驗比較幸運,也比較過癮。誇張一點地說,比較精彩。
生長在人類歷史上學術發展最快的二十世紀,問津經濟學於該學問最熱鬧的二十世紀的六、七十年代,一個少年時讀書不成的中國學生,糊里糊塗地跑到北美去碰運氣。此碰也,遇上一番景象。
是為序。
Thursday, December 14, 2000
《五常談教育》——序
國內的朋友要求我把發表過的有關教育與學術的文章選出來,結集分為兩本書。這些文章大部分在我其它的結集出現過,結完又結,集了再集,豈不是有欺騙之嫌?但朋友們認為我應該這樣做,因為我的教育、學術觀點對中國的青年有用處。雖然這樣說,我認為他們要求的主要原因,是我出版過的中語文章結集,每一本總有三幾篇文章,或有些詞或句,不能通過北京有關部門的審查。比起十多年前,中國對言論的確是開放了不少,但還有沙石。朋友們認為我談教育及學術的文章,在國內可以暢通無阻。為了數之不盡的像我四十多年前發奮求學的今天的中國青年,這兩本結集的建議我就接受了。我打算先出版繁體字的,簡體字在國內繼之。
永遠都失望,但也永遠還有希望。數十年來,我老是想,只要中國的青年有好的學習機會,中國就會富強起來了。可不是嗎?昔日中國的青年,主理今天的中國,而明天的中國,是今天中國青年的天下。這是上帝定下來的邏輯,怎樣也錯不了。問題是他們沒有好的求學機會,又或者是長大於一個以政治、主義掛帥的國家,近墨者黑。一年一年地過去,我的希望皆成泡影。
然而,自從六歲在國內逃難起,我沒有見過中國的青年有今天那樣好的學習機會。不是大好特好:他們不夠求學的錢,師資不足,讀物難求——要不是買不起就是被禁——而又還要上什麼思想教育的課,比起四十年前我在美國的際遇,有天淵之別。但說六十年來,中國青年的學習機會最好是今天,卻是對的。
這兩年來我到國內對學生講話十多次了,每次都很欣賞他們的求知意識,而在多種還未能清除的約束下,我在他們的校園中感覺到有思想自由的氣氛。這判斷我是個專家了。在學術上打滾那麼多年,一踏進任何大學校園我就可從空氣中有所感受。
四十多年前,我知道只要自己有知識,生活是不愁的,而學問的本身可以享受,於是一發勁,知識就像黃河之水天上來。雖然今天中國青年的際遇遠不及我當年的,但他們的求知意識與我當年的一樣。他們知道知識有價,可以享受,而更重要的是他們看得到明天。
去年我想,自己在學術上搞了數十年,興趣比一般學者廣泛,而在國際上的學術朋友也算是不少的,我應該將自己餘下來的日子,介紹重要而又有趣味的西方學術給中國的青年。我於是想到在國內辦一家出版社,有系統地請人翻譯,或找同好的著作,或購買版權等,以刊物推廣知識。中國青年還需要讀的精彩的書,實在是太多了。
殊不知托幾位朋友查詢在國內辦出版社的手續,得到的響應,一致地說不可能拿得牌照。我不知道那是因為國家的領導人要控制知識的傳播,還是國營的出版社要維護他們的特權利益,又或是二者的合併。有這樣的局限,我想,上文所說的兩本結集是應該嘗試的。
我是搞學問的,無論科學、哲學、文學、歷史、藝術、中外文化等,我都嘗試過,下過一點功夫。搞得不太精,但很懂得怎樣搞。然而,我不是一個教育專家。正相反,我的教育方法是自己想出來的,與專家之見相去十萬八千里。
令我驚喜的是,去年我在《信報》發表了一篇題為《不是專家談教育》的文章,被各地轉載了數十次,而聽說有些地方為該文開研討會。國內的朋友說,他們歷來重視我對教育的看法。這倒有點奇哉怪也,因為我主張的是鼓勵學子以興趣求學,讓他們自由發展,毫不勉強。國內的朋友喜歡聽到這一套,可能是因為他們歷來所受到的教育,皆在權威定下來的框框之內。一代一代地被約束了那麼久,讀到我的教育言論就彷彿「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香港的朋友反而沒有這樣的感受。有一天,一位女秘書說要趕回家,因為明天兒子要交功課。我說:「你這樣管他是害了他;要兒子將來學有所成,你要讓他自由地找尋自己求學的興趣。」秘書小姐聽而不聞,急步回家去矣。
好些香港朋友讀到我的關於教育的文章,說:「你主張的教育方法聽來很合理,但只適用於你自己。我們的孩子沒有你的天分,這種方法是用不的。」胡說八道。七十年代,有十多位在香港沒有大學收容的學生,是朋友或朋友的朋友的子女,得到我少許幫忙,到美國西雅圖讀大學。我對他們簡略地說一下求學之道,久不久見他們一次。這些學子一般地讀得好,成了專業人士;今天年長了,還健在,可以作證。
回頭說我「炒」舊文(其實有些是新的)來結集這本談教育的書,左選右選之後,入圍的加起來竟然達三百多頁。這大概是我以中語下筆寫過的九分之一的文字,雖然算不上是洋洋大觀,但也頗具「威勢」。
《五常談教育》選取的文章是關於讀書、拜師、思考、文章、教養、制度等幾方面的。都是個人的經驗、個人的看法。這些文章是從一九八四年一月三日發表的《讀書的方法》起,到最近發表的,為期整整十七年。我把這些文章從頭細看一遍,覺得前後大致沒有矛盾。這樣,不管是好是壞,是對是錯,總算是一家之言了。
世界上沒有任何作者不喜歡多些讀者的。但要爭取讀者,談何容易。所以雖然是結集,要下的功夫倒也不少。書要美觀,既要向智英老弟借一張黑蠻替我畫的但被他佔為己有的畫作書面,又要周老師題字。(我自己的書法可以應付,但朋友說周老師的沒有那樣「狂」,與「教育」比較接近!)搞好了「門面」,內容要分類安排,文字要修改一下,要校對,又要補加一些「後記」。
讀者盍興乎來!
永遠都失望,但也永遠還有希望。數十年來,我老是想,只要中國的青年有好的學習機會,中國就會富強起來了。可不是嗎?昔日中國的青年,主理今天的中國,而明天的中國,是今天中國青年的天下。這是上帝定下來的邏輯,怎樣也錯不了。問題是他們沒有好的求學機會,又或者是長大於一個以政治、主義掛帥的國家,近墨者黑。一年一年地過去,我的希望皆成泡影。
然而,自從六歲在國內逃難起,我沒有見過中國的青年有今天那樣好的學習機會。不是大好特好:他們不夠求學的錢,師資不足,讀物難求——要不是買不起就是被禁——而又還要上什麼思想教育的課,比起四十年前我在美國的際遇,有天淵之別。但說六十年來,中國青年的學習機會最好是今天,卻是對的。
這兩年來我到國內對學生講話十多次了,每次都很欣賞他們的求知意識,而在多種還未能清除的約束下,我在他們的校園中感覺到有思想自由的氣氛。這判斷我是個專家了。在學術上打滾那麼多年,一踏進任何大學校園我就可從空氣中有所感受。
四十多年前,我知道只要自己有知識,生活是不愁的,而學問的本身可以享受,於是一發勁,知識就像黃河之水天上來。雖然今天中國青年的際遇遠不及我當年的,但他們的求知意識與我當年的一樣。他們知道知識有價,可以享受,而更重要的是他們看得到明天。
去年我想,自己在學術上搞了數十年,興趣比一般學者廣泛,而在國際上的學術朋友也算是不少的,我應該將自己餘下來的日子,介紹重要而又有趣味的西方學術給中國的青年。我於是想到在國內辦一家出版社,有系統地請人翻譯,或找同好的著作,或購買版權等,以刊物推廣知識。中國青年還需要讀的精彩的書,實在是太多了。
殊不知托幾位朋友查詢在國內辦出版社的手續,得到的響應,一致地說不可能拿得牌照。我不知道那是因為國家的領導人要控制知識的傳播,還是國營的出版社要維護他們的特權利益,又或是二者的合併。有這樣的局限,我想,上文所說的兩本結集是應該嘗試的。
我是搞學問的,無論科學、哲學、文學、歷史、藝術、中外文化等,我都嘗試過,下過一點功夫。搞得不太精,但很懂得怎樣搞。然而,我不是一個教育專家。正相反,我的教育方法是自己想出來的,與專家之見相去十萬八千里。
令我驚喜的是,去年我在《信報》發表了一篇題為《不是專家談教育》的文章,被各地轉載了數十次,而聽說有些地方為該文開研討會。國內的朋友說,他們歷來重視我對教育的看法。這倒有點奇哉怪也,因為我主張的是鼓勵學子以興趣求學,讓他們自由發展,毫不勉強。國內的朋友喜歡聽到這一套,可能是因為他們歷來所受到的教育,皆在權威定下來的框框之內。一代一代地被約束了那麼久,讀到我的教育言論就彷彿「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香港的朋友反而沒有這樣的感受。有一天,一位女秘書說要趕回家,因為明天兒子要交功課。我說:「你這樣管他是害了他;要兒子將來學有所成,你要讓他自由地找尋自己求學的興趣。」秘書小姐聽而不聞,急步回家去矣。
好些香港朋友讀到我的關於教育的文章,說:「你主張的教育方法聽來很合理,但只適用於你自己。我們的孩子沒有你的天分,這種方法是用不的。」胡說八道。七十年代,有十多位在香港沒有大學收容的學生,是朋友或朋友的朋友的子女,得到我少許幫忙,到美國西雅圖讀大學。我對他們簡略地說一下求學之道,久不久見他們一次。這些學子一般地讀得好,成了專業人士;今天年長了,還健在,可以作證。
回頭說我「炒」舊文(其實有些是新的)來結集這本談教育的書,左選右選之後,入圍的加起來竟然達三百多頁。這大概是我以中語下筆寫過的九分之一的文字,雖然算不上是洋洋大觀,但也頗具「威勢」。
《五常談教育》選取的文章是關於讀書、拜師、思考、文章、教養、制度等幾方面的。都是個人的經驗、個人的看法。這些文章是從一九八四年一月三日發表的《讀書的方法》起,到最近發表的,為期整整十七年。我把這些文章從頭細看一遍,覺得前後大致沒有矛盾。這樣,不管是好是壞,是對是錯,總算是一家之言了。
世界上沒有任何作者不喜歡多些讀者的。但要爭取讀者,談何容易。所以雖然是結集,要下的功夫倒也不少。書要美觀,既要向智英老弟借一張黑蠻替我畫的但被他佔為己有的畫作書面,又要周老師題字。(我自己的書法可以應付,但朋友說周老師的沒有那樣「狂」,與「教育」比較接近!)搞好了「門面」,內容要分類安排,文字要修改一下,要校對,又要補加一些「後記」。
讀者盍興乎來!
Thursday, December 7, 2000
傳世的思想
如果你搞學術,希望有些思想可以傳世,你要有什麼條件呢?這問題似乎沒有人提出過,而我也沒有作過研究。但在學術上我是過來人,尊重傳統,對前賢的思想視如葡萄美酒。因此,這問題我可以試答一下。在經濟學歷史上,最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的應該是史德拉(G.J.Stigler, 1911-1991 )。有些人會選熊彼得(J. Schumpeter, 1883-1950 )作答,但我還是選史德拉。熊氏雖然在經濟思想史上下過不少工夫,但他對理論的認識不夠深入,算不上是高手。足以傳世的思想當然要有新意,有啟發力,影響後來的學者。有些思想發表後,聲名甚大,或紅極一時,但十多年後就不知所終。這些算不上是傳世。有三幾十年持久性的算有點份量,但我認為比較安全的傳世定義,是要有半個世紀以上才可以勒碑誌之。這是不容易的成就了。
有些思想足以傳世,但給外人抄襲了,襲者成了名,而原作者只有很少的人知道。也有一些經天緯地的思想,很多年後才被人發現而傳世。奧國和尚門德爾(G.J. Mendel, 1822-1884 )的遺傳學研究,在他身後五十八年才被發現,而他定下來的三大遺傳定律,今天還是有口皆碑。
頂級的傳世思想大都有一個特徵。那就是我們不知道作者是怎樣想出來的,很有點神秘感。牛頓如是,達爾文如是,門德爾如是,愛因斯坦也如是。但有一個重要的例外。那是基因結構(DNA Structure )的發現。半個世紀前,生物學家都預先知道有DNA 的存在,大家都同意若其結構被發現了,是生物學上最重要的貢獻。因此,好些學者競爭去找尋。兩位合作的發現者之一的J. Watson 將整個研究過程寫了一本書,書名The Double Helix 。這本書是難得一見的精彩之作,緊張刺激兼而有之。對科學有興趣的學子,是非讀不可的。(英文書局應該有售,讀者無需懂生物學。)
回頭說作出傳世思想的條件,像門德爾那種頂級思想不需要談了。我們這些凡夫俗子是沒有資格問津的。還是說一下那些可以傳世五十年或以上的思想吧。
我認為幸運或碰彩的機會是不大的。傳世思想的作者一定要日思夜想,費盡移山心力,然後才有機會得到突破。這突破不一定是作者日思夜想的——可能是題外有關的思想,在不經意中跑了出來。
我也認為高智商是不需要的;需要的是想像力(Imagination )。想像力高的人不一定很聰明。不能太蠢,但中等或以上的智商,只要想像力好,就有機會作出傳世的思想。是的,以傳世而論,想像力比智商重要得多。我大肆批評香港的教育制度,因為我認為這制度抹殺了學子的想像力。
傳世的思想要有創意。然而,創意千萬不可強求。刻意創新是大忌。創新這回事,有就有,沒有就沒有,思想要順其自然。人的腦子各各不同,順其自然,有時你想不創新也不容易。強作創新,務求與眾不同,得出來的永遠是些不倫不類的怪物,不可能傳世。
我寫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個少有被提及的、作出傳世思想的重要條件。那就是作者要知道問題是否重要。這關於品味,是很特別的天分了。不管你智商多高,想像力多大,但品味不成而在不重要的題材上下工夫,怎樣也不可以傳世。
試想一下吧。任何學術,每個人的黃金創作時期大約二十年,特別長的可達三十年。找了一個題材下工夫,動不動要三、五年,而又不一定可以找到可取的答案。若不懂得找重要的題材下注,轉眼之間就日暮黃昏。
我不容易說清楚題材的重要性是怎樣衡量的。要是能預先清楚地知道,我在經濟學上發表的學術文章不會超過五篇——孤注一擲地五年寫一篇是正。
有一位獲諾貝爾獎的經濟學者朋友,發表了數以百計的文章。他告訴我因為自己不能預先知道文章的重要性,就一於多寫,多發表。這位朋友認為想錯了無傷大雅,就採用撒網政策。
在我所認識的朋友中,高斯(R.H. Coase, 1910- )對重要性的判斷最高明。問他為什麼事前能知道問題重要,他說從來不知,只是一種感受。你相信不相信?
我是相信的。一九九一年高斯在他的諾貝爾獎演說中提到我。他說不知道自己一九六○年發表的關於高斯定律的文章是重要的。他要到六十年代後期跟我研討才知道該文的重要性!
數十年來,每次找研究題材,我總要花一段時間來衡量其重要性才決定下注。很不幸,我還是中計的多,傳世的少。所以你若要我教你怎樣衡量重要性的問題,我最好的答案是:要有高斯的感受。
要具體地說一下還是可以的,但幫助不大。重要的思想必定有兩個特徵。其一是有趣味,其二是有廣泛的用場。問題是,這二者在事前怎可以知道?我認為很有趣味的,其它的人不一定同意。至於用場的廣泛性,大都是作品發表後多年才可以比較肯定地說。
據說門德爾當年全然不知道自己的遺傳研究是重要的,他只是埋頭在後園種豆看花。這觀點我不同意。門德爾種豆種了很長的日子,若沒有高斯的感受,他豈不是傻佬一名?像基因結構那種在發現前就眾所周知其重要性的研究,是很少有的。
最後不妨說一下自己的經驗。經驗上,凡是自己認為重要而用心寫的關於理論或概念的學術文章,傳世三十年並不困難,甚至可說是十拿九穩。能否超越五十年我可能看不到了。另一方面,無論怎樣用心寫,凡是重於事實考查的,傳世的機會很小。我只有一篇考查的文章——一九七二年發表的《蜜蜂的神話》——是歷久不衰的。
如果我個人的經驗是一般性的話,艱巨的考查工程的回報率,實在是偏低了。
有些思想足以傳世,但給外人抄襲了,襲者成了名,而原作者只有很少的人知道。也有一些經天緯地的思想,很多年後才被人發現而傳世。奧國和尚門德爾(G.J. Mendel, 1822-1884 )的遺傳學研究,在他身後五十八年才被發現,而他定下來的三大遺傳定律,今天還是有口皆碑。
頂級的傳世思想大都有一個特徵。那就是我們不知道作者是怎樣想出來的,很有點神秘感。牛頓如是,達爾文如是,門德爾如是,愛因斯坦也如是。但有一個重要的例外。那是基因結構(DNA Structure )的發現。半個世紀前,生物學家都預先知道有DNA 的存在,大家都同意若其結構被發現了,是生物學上最重要的貢獻。因此,好些學者競爭去找尋。兩位合作的發現者之一的J. Watson 將整個研究過程寫了一本書,書名The Double Helix 。這本書是難得一見的精彩之作,緊張刺激兼而有之。對科學有興趣的學子,是非讀不可的。(英文書局應該有售,讀者無需懂生物學。)
回頭說作出傳世思想的條件,像門德爾那種頂級思想不需要談了。我們這些凡夫俗子是沒有資格問津的。還是說一下那些可以傳世五十年或以上的思想吧。
我認為幸運或碰彩的機會是不大的。傳世思想的作者一定要日思夜想,費盡移山心力,然後才有機會得到突破。這突破不一定是作者日思夜想的——可能是題外有關的思想,在不經意中跑了出來。
我也認為高智商是不需要的;需要的是想像力(Imagination )。想像力高的人不一定很聰明。不能太蠢,但中等或以上的智商,只要想像力好,就有機會作出傳世的思想。是的,以傳世而論,想像力比智商重要得多。我大肆批評香港的教育制度,因為我認為這制度抹殺了學子的想像力。
傳世的思想要有創意。然而,創意千萬不可強求。刻意創新是大忌。創新這回事,有就有,沒有就沒有,思想要順其自然。人的腦子各各不同,順其自然,有時你想不創新也不容易。強作創新,務求與眾不同,得出來的永遠是些不倫不類的怪物,不可能傳世。
我寫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個少有被提及的、作出傳世思想的重要條件。那就是作者要知道問題是否重要。這關於品味,是很特別的天分了。不管你智商多高,想像力多大,但品味不成而在不重要的題材上下工夫,怎樣也不可以傳世。
試想一下吧。任何學術,每個人的黃金創作時期大約二十年,特別長的可達三十年。找了一個題材下工夫,動不動要三、五年,而又不一定可以找到可取的答案。若不懂得找重要的題材下注,轉眼之間就日暮黃昏。
我不容易說清楚題材的重要性是怎樣衡量的。要是能預先清楚地知道,我在經濟學上發表的學術文章不會超過五篇——孤注一擲地五年寫一篇是正。
有一位獲諾貝爾獎的經濟學者朋友,發表了數以百計的文章。他告訴我因為自己不能預先知道文章的重要性,就一於多寫,多發表。這位朋友認為想錯了無傷大雅,就採用撒網政策。
在我所認識的朋友中,高斯(R.H. Coase, 1910- )對重要性的判斷最高明。問他為什麼事前能知道問題重要,他說從來不知,只是一種感受。你相信不相信?
我是相信的。一九九一年高斯在他的諾貝爾獎演說中提到我。他說不知道自己一九六○年發表的關於高斯定律的文章是重要的。他要到六十年代後期跟我研討才知道該文的重要性!
數十年來,每次找研究題材,我總要花一段時間來衡量其重要性才決定下注。很不幸,我還是中計的多,傳世的少。所以你若要我教你怎樣衡量重要性的問題,我最好的答案是:要有高斯的感受。
要具體地說一下還是可以的,但幫助不大。重要的思想必定有兩個特徵。其一是有趣味,其二是有廣泛的用場。問題是,這二者在事前怎可以知道?我認為很有趣味的,其它的人不一定同意。至於用場的廣泛性,大都是作品發表後多年才可以比較肯定地說。
據說門德爾當年全然不知道自己的遺傳研究是重要的,他只是埋頭在後園種豆看花。這觀點我不同意。門德爾種豆種了很長的日子,若沒有高斯的感受,他豈不是傻佬一名?像基因結構那種在發現前就眾所周知其重要性的研究,是很少有的。
最後不妨說一下自己的經驗。經驗上,凡是自己認為重要而用心寫的關於理論或概念的學術文章,傳世三十年並不困難,甚至可說是十拿九穩。能否超越五十年我可能看不到了。另一方面,無論怎樣用心寫,凡是重於事實考查的,傳世的機會很小。我只有一篇考查的文章——一九七二年發表的《蜜蜂的神話》——是歷久不衰的。
如果我個人的經驗是一般性的話,艱巨的考查工程的回報率,實在是偏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