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聽過沈文裕的鋼琴演奏,無從評論。兩年前聽到四川出了一個天賦不低於郎朗的鋼琴神童;幾天前在報章讀到一個十六歲的鋼琴天才在美國嶄露頭角,出自四川。我想,雖然歷史上四川盛產天才,但鋼琴天才鳳毛麟角,應該是同一人吧。
天才小友的名字是沈文裕,上月十七日在美國洛杉磯的第二屆拉赫曼尼諾夫國際鋼琴比賽獲第一名,獎金美元三萬,附帶著的更大的獎賞是會被邀請到卡耐基音樂廳演奏。我想,這兩個獎加起來不得了,拉赫曼尼諾夫這個國際鋼琴比賽是有份量的了。
細讀報道,沈文裕這位小友的狂放與高傲竟然在我之上!他說:「莫扎特也是神童,他是有史以來最天才的作曲家,我是最天才的鋼琴家。」高傲是天才的專利權。郎朗高傲,李傳韻也高傲——高傲得不得了,但似乎比沈文裕略遜一籌。我曾經說過,一個有大成的人無論怎樣高傲,總要比一個一事無成的人批評一個有大成的謙卑得多。
寫這篇文章,絕對不是反對沈文裕高傲,而是他說要繼續參加國際鋼琴比賽,彷彿要打遍天下無敵手。我想,一個天才往往有蠢才的另一面,沈文裕還要繼續參加比賽,是反映著他的「蠢才」那面了。理由如下。
(一)音樂演奏比賽這回事,贏得一次有國際份量的冠軍,再鬥下去輸不起!得些好意須回手,如果沈文裕再比賽下去,每賽百分之九十九機會獲第一也博不過。只要有一次碰中那百分之一的第二,沈小友的聲譽就插水下降:天才?天才怎會是第二的?老外的好事之徒可能給他起個別號:第二天才!輸不起,絕對輸不起。
(二)蠢才!小友看來是相信國際比賽是公正嚴明的了。無知透頂:這類比賽歷來是政治與本領平分秋色,一旦被政治殺下馬來,氣他不死才奇怪。
(三)歷史上任何藝術比賽,只鼓勵技術及傳統品味,對個人風格的發展有很大的殺傷力,對創意更是大事壓制。理由簡單不過:藝術比賽必須顧及的,是評審員的品味。如果沈天才認為某曲的某節要如此這般地闡釋較好,前人沒有嘗試過,他敢在比賽時彈出來嗎?要賭一手嗎?得個第三輸身家!藝術比賽從來不鼓勵創意,不鼓勵純真的感情表達。昔日倫敦與巴黎的學院繪畫比賽如是,今天的攝影沙龍比賽也如是。
郎朗十三歲時在日本參加柴可夫斯基少年組比賽,以蕭邦的第二鋼琴協奏曲獲第一名,之後深造跑天下,不再比賽了。不久前讀到一位大師教授的評論,說郎朗做得對的是當年不再參加比賽,因而沒有受到「政治」的蹂躪。這方面,天才對天才,郎朗是勝了一籌了。
以演出難度極高的拉赫曼尼諾夫第三鋼琴協奏曲而獲大獎,僅十六歲,沈文裕無疑是天才,技術超凡用不著證明書。他需要爭取的是學問與藝術的修養,要從自己有了修養的音樂品味中自然地發展出個人風格。這方面,他的老師應該對他說過無數次了。作為炎黃子孫,我個人的經驗,是把中國藝術文化的深度與品味,融合在西方的藝術媒介中,會有很好的效果。我不喜歡把中國的樂曲譜入鋼琴去,但恨不得聽到莫扎特的音樂能以李清照的詩意感情奏出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