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September 8, 2005

艾師九十矣!

那天阿豐提點,是艾智仁(Armen A. Alchian)的九十大壽。本想掛個電話到艾師正在慶祝的家,但這些年他老人家很婆媽,尤其是談到我的女兒,怕他問長問短,擾亂了他的高興日子,給他電郵祝賀算了。一時間我想到他在洛杉磯的房子,不知多少年他還住在那裡。



不大的房子,很平民化的。第一次到他家時,見到他女兒房中有一幀相片,相中女孩只幾歲。他說昔日帶女兒漫步海灘,遇到一位自稱懂攝影的,替女兒拍下該照,寄給他。我看著相片,說:「這是莫天申的作品,是大師,不是懂攝影那麼簡單。」艾師把鏡框拆開,見到照片的背後果然有莫氏的簽名,很奇怪我能一看就知道攝影者是誰。莫氏的戶外人像自成一家,識者一目瞭然。一九五五年我拜讀過一本由香港攝影家鄧雪峰翻譯的莫氏著的關於戶外人像的書,知得清楚。



艾師的女兒Arline是我在研究院的同學,像她父親一樣,溫文、智慧兼而有之。後來有機會到艾師的家替他和女兒攝影,在屋後的小園,見到父女情懷,互相含情脈脈,一時間不知怎樣處理才對。當天聽到Arline說:「爸,你的頭髮開始斑白,過不久是五十歲了。」這樣就過了四十年。最近給艾師祝壽的電郵中,我就提到四十年前他女兒說的這句話。



艾師沒有回覆這電郵,卻在同一時間把另一電郵傳到花千樹出版社那裡轉給我。機緣巧合,只不過早一星期,我把自己搞了一年多的英語論文結集——完整地編好了頁數但還要多校對一次——的文稿寄了給他,厚厚的,說明是獻給艾智仁、巴賽爾及赫舒拉發。剛好在艾師九十大壽的那天寄到,可謂神助。



老人家對後輩是仁慈的。四十年前的艾智仁溫文有禮,謙謙君子,但思想敏銳,智商超凡,不容易聽到他稱讚一句。認為某些偉論錯了,他只是笑一笑,搖搖頭。二十多年前他有了改變,開始讚賞後輩。九十歲的今天,他讚得更慷慨了。最近給我的電郵,說老早就知道我的文章滿是思想,變化多,每篇要讀幾次云云。



有一點艾師從來不變。五十歲時他有五歲小孩的好奇心,今天九十也如是。我寄給他的那部英語論文結集文稿,高斯的短前言之後是三十多頁的中文長序,其中有些英文名字,也有一句英文。在電郵中他就為了只看得懂的十多個英文字左問右問,要知道附帶



的中文內容在說什麼。他以自己的想像力來跟我幽默一番,問文中有沒有含意著不懂中文的都是barbarians!看官須知,這是二百多年前乾隆皇帝給拜訪神州的英國欽差大臣帶給英皇佐治的信中說得清楚的。那封信是難得一見的奇文典故。今天中國的經濟大有起色,艾師就想到「乾隆盛世」的有趣往事了。



多次提及過影響我思想的師友,但如果只選一個,那是艾智仁:沒有他不會有我這個經濟學者。不可能有更巧妙的際遇。我開始聽艾師的課時,他四十八,如日方中,思維高處頂峰。我呢?還有兩個月二十八,腦子開了,思想入了軌道,而更重要的是熟讀了當時所有重要的關於價格理論的文獻,每試必列前茅,在傳統的基礎上沒有什麼欠缺的。



聽艾智仁的課把我嚇得魂飛魄散,覺得自己在價格理論上還沒有真的入門!他不用方程式,也不用圖表,只是行來行去,提出小孩子的問題,淺得我答不出來。何謂價格?何謂功用?何謂競爭?何謂成本?



所有書本都教價格是怎樣決定的,艾師卻說價格怎樣決定不大重要,重要是價格決定什麼。所有書本都說功用是量度快樂或享受,艾師卻說與快樂或享受無干,功用是武斷地以數字排列選擇。所有書本都說有壟斷就沒有競爭,艾師卻說凡有社會必有競爭,而競爭與缺乏、產權等理念相同。所有書本都說成本是放棄了的機會,艾師卻說是最高的代價,而重點是「最高」,跟著把成本的理念推到天際那裡去。



我這個人沒有什麼真的創意,但學得快,可以舉一反三,有本領把假的創意與真的魚目混珠。得到艾師「何謂價格」的提點,我後來推到不用市價會導致租值消散,發表了受到重視的《價格管制理論》。得到艾師「何謂功用」的提點,我後來提出可以觀察作為驗證理論的重要性,從邊際替代的方法入手,以財富量度,解釋了中國的兒女產權與盲婚合約。得到艾師「何謂競爭」的提點,我後來把局限條件慎重地作為競爭條件處理,於一九八一年推斷了中國會走今天的路。得到艾師「何謂成本」的提點,我後來在租值的處理上殺出重圍,成功地再闡釋上頭成本,替生產成本找到完滿的解釋。



任何人的一生都曾經受到外人的讚賞。這可能是上蒼規劃下來的鼓勵人類生存的法門了。我平生給外人彈的讚的不計其數。上蒼可能不知道,我對彈的聽而不聞。讚的呢?那要看贊者是誰了。艾師的感染力,是每次讚我半句,輕輕的,我到今天還記得,如數家珍。三十年前他寄我一封信,起筆無端端地說:「親愛的史提芬,你是個天才!」中了小搖彩,這封信我今天還保存。



這次艾師傳來的電郵,讚的主要不是我,而是我的孫兒。事緣我的太太於去年攝了一歲大的孫兒的照片,以每兩個月一幀製造了一個日曆,寄了給艾師。在電郵中他是這樣說的:



The picture nearest the Steve I first met, was the one for May and June. So all month long I see and "talk" to "Steve." He's showing brilliance, as you did.



有師若此,不枉此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