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February 28, 2012

三七三:捆綁銷售變化多


(五常按:本文是《受價與覓價》第七章《價格分歧與捆綁銷售》的第三節。)


經濟解釋的一個困難,是要對需要解釋的現象觀察入微。細節重要。雖然把現象簡化是無可避免的程序,但我們要先知得相當詳盡才有機會選出這簡化不能漠視的重點。看錯了,指鹿為馬,拿不準重點,推出來的理論假說會是白費心思。我們可以修改理論,但不可以修改事實。能正確地掌握細節的重點是分析捆綁銷售(tie-in sales)的大麻煩,有些到今天我還沒有足夠的掌握。

嚴格來說,市場的所有物品皆捆綁銷售。購買汽車,輪胎與電池是與車捆綁著的。我在分析公司性質時指出,只要交易費用容許,任何物品中的任何一小部分都可以分部獨立成交,而把所有部分組合起來的「工程」也可以有自己獨立的成交價。為什麼我們在市場見到的物品會是這樣或那樣的捆綁組合一般是淺常識,但這裡要分析的是奇哉怪也的捆綁:普通常識說應該分開銷售,卻被捆綁著一起銷售。本節分析的是兩奇,下節分析的全線逼銷也是捆綁銷售,也有兩奇,合共起來是四奇了。


捆綁紙卡第一奇

第一奇是捆綁銷售這個話題的「始作俑者」:一九三六年萬國商業機器(IBM)被美國反托拉斯起訴。該機構出租他們持有專利的電腦時,規定租用者一定要購買他們供應的電腦使用的紙卡。但紙卡他們可沒有專利,於是被政府以反托拉斯起訴。官司打了二十多年,萬國商業敗訴,不能再捆綁。

捆綁銷售可能是反托拉斯對經濟學的最大貢獻,因為指出了一個奇怪而又有趣的市場安排,行內一直吵到今天。得益最大的應該是我:得到該官司的啟發,思考佃農理論時我從合約結構那方面想,跟著是一系列約十二篇關於合約的英語文章,最後一篇是二○○八年發表的《中國的經濟制度》了。數十年前的今天還活著。

當年萬國商業機器租出電腦規定用戶一定要購買他們供應的使用電腦時必需的紙卡。電腦是捆綁之物(tying good),紙卡是被綁之物(tied good)。細節上有兩點重要。其一是這二物的比率不固定,常有變動——即是說同樣一部電腦,不同的用戶使用的卡量不同。其二是電腦有多項專利,是有壟斷性的物品,但紙卡則毫無專利可言,天下所有造紙卡的廠商皆可以提供。把電腦的租賃捆綁著紙卡,美國司法部以反托拉斯起訴萬國商業,主要是指控後者把電腦的壟斷專利伸展到沒有專利的紙卡去。


壟斷伸展不成理

那所謂「打孔紙卡」(punch card)在西方的工業有悠久的歷史,初時主要用於紡織業。到了上世紀二十年代,萬國商業推出七點五吋乘三點二五吋的紙卡,每卡有八十行可以用打孔機打穿小孔,讓電波通過,而電腦要計算或要整理的資料是存在這些小孔的位置上。記載說,同樣的紙卡,萬國商業提供的比競爭市場的價高百分之十強。在聆訊中萬國商業說他們的紙卡比市場的質量好。顯然不成立:任何人見到那些紙卡都知道容易造,而萬國提供的也是從競爭市場買回來。

把電腦的壟斷專利伸展到紙卡去言不成理!有三點。一、那麼容易製造而又有悠久競爭歷史的紙卡,供應者無數,要伸展壟斷是伸之不盡的。二、如果壟斷可以那麼容易地伸展到其他競爭產品去,天下所有產品會被壟斷產品捆綁著。三、擁有壟斷產品的人要賺取最高的壟斷租值,單憑壟斷產品爭取會比捆綁著任何其他自己沒有壟斷權利的產品為高。這第三點芝加哥學派在分析全線逼銷時似乎持著不同的看法,是後話。


戴維德的巧妙思想

既然以電腦捆綁著紙卡不會多賺壟斷租值,為什麼萬國商業要捆綁呢?芝大戴維德的口述傳統答案是兩方面的合併,有趣精彩。一方面,戴老認為這捆綁是利用紙卡的使用量來量度電腦使用的頻密度。是神來之見吧。當年量度使用密度的計量器不先進,用之於電腦不易,而據說當時的計量器容易被外人倒撥調校。以捆綁紙卡替代計量器想得巧妙瀟灑,我拜服。但為什麼要量度電腦使用的頻密度呢?戴老的傳統說是為了價格分歧。這第二方面我不同意,因為同樣型號的電腦,不同用戶的租金相同,而紙卡之價也相同,何分歧之有哉?我在第一節指出:售價要是直接地與量聯繫著的價。脫離了這直接聯繫,間接地算,所有市場物品皆可算出價格分歧。

間接地算,萬國商業當年的捆綁銷售起碼可算出兩種價格分歧。電腦的租金很高,紙卡的價格很低,如果以每個計算(per calculation)論價,用紙卡愈多「計算」的平均價愈低。這顯然不是戴老傳統的算法。其二是如果每張紙卡賺取一分錢,加進電腦的租金去,那麼月用十萬紙卡的等於多付電腦月租一千,而月用一千紙卡的只多付電腦月租十元。後者是戴老傳統的算法。我不認為是價格分歧,問題是萬國商業為什麼要把紙卡捆綁呢?

當年困擾著我的,是如果要憑這捆綁多賺錢,把電腦廉價租出去,大幅提升紙卡之價,萬國商業賺取的總租金會較高。或者萬國可以不收電腦租金,收更高的紙卡之價,但規定每月要有一個最低的紙卡使用量。然而,事實上,當年萬國商業收取的電腦租金很高,而紙卡之價微不足道,高出市價百分之十強是微乎其微的收入增加。龐大如萬國商業這個層面的機構,為什麼要採用捆綁紙卡的麻煩來增加一小點租值呢?為什麼紙卡之價不提升?換言之,電腦租金與紙卡收費的比例不合情理。過後分析今天的打印機、噴繪機等捆綁銷售時,所有實例顯示生產出售者皆把賺錢的重點推到被綁的墨盒或碳粉那邊去!


維修保養的解釋

當年我想到的萬國商業的捆綁銷售的解釋——今天還認為是對,不需要改——是捆綁紙卡賺取不多的錢是維修補養的費用。當年萬國的電腦體積龐大,需要佔用一整間房子。只租不賣,因為發明專利之外還有商業秘密,不讓外人拆開來研究。他們也不讓外人維修,要用自己訓練出來的。於是,把電腦租出時萬國擔保凡有故障必免費修理。這裡有點像賓館收每天房租或酒店式公寓收月租時,很多瑣碎的事項或服務皆由業主負責,而昔日萬國的龐大電腦不是他們的專業技術人材不懂得保養維修。

這裡的問題是同樣的電腦不同的用戶可以有很不相同的使用頻密度,租金相同不能處理使用頻密度不同帶來的維修保養的不同需要。如果萬國商業按期出售維修補養的合約,認為自己使用頻密度大幅偏低的客戶會投訴。如果萬國按修理員工的時間收費,究竟時間用了多少、零件之價是否合理等可有爭議。捆綁紙卡,在紙卡之價上賺取一點來幫補租金之外的保養費用,可以解決不同用戶的使用頻密度有大差別的困難。

當年我嘗試找尋支持萬國是為了維修保養而捆綁紙卡的證據,參考過一些該反托拉斯的檔案,也跟一位熟知該案的同事研討過,得不到肯定的結論。維修的問題在案中雖然有提及,但反托拉斯這回事,牽涉到「擴張」是辯方的大忌:你要把電腦的壟斷擴張到修理那邊去嗎?你有什麼秘密需要保護呀?


被綁之物是純競爭物品可能天下獨有

一九六二年我開始跟進捆綁銷售與全線逼銷。五十年後的今天再寫這話題時,竟然想到昔日萬國商業的著名紙卡捆綁可能是歷史上獨有的現象,之前之後可能沒有出現過性質一樣的。捆綁之物與被綁之物,二者之量的比率自由變動是常有的現象,但被綁之物像紙卡那樣純屬競爭市場物品——沒有專利,沒有秘密,也沒有特殊品味或過人之處——可能是萬國當年的電腦獨有。下節可見,全線逼銷往往捆綁著競爭市場的物品,但互相綁著的量的比率是固定的。換言之,比率自由變動的捆綁,其中一物毫無壟斷性質,可能只是昔日的萬國商業獨有。

當年與同事們研討萬國的紙卡捆綁,提到其他兩個大家認為是相同的例子。例一是為皮鞋穿帶的打孔機,有專利,捆綁著看來沒有專利的鞋孔用的小銅圈。這裡要注意:該打孔機是打孔與鑲上銅圈一起完成的。例二是有專利但今天不再用的油印機,捆綁著看來沒有專利的蠟紙。今天老人家有了下文打印機及噴繪機的新觀察,回頭看,上述的小銅圈及蠟紙可能有專利,更有可能是小銅圈與蠟紙刻意地造得不宜用於其他有類同功能的機器。也要注意是上世紀六十年代我在美國寫文稿時,用油印機蠟紙再不捆綁,用家可在市場自由購買其他牌子的。


第二奇被綁之物價高

這就帶到捆綁銷售的第二奇,沒有紙卡那麼奇。我想到故老的打孔機與油印機可能是捆綁與被綁的皆有專利或有點壟斷性,跟萬國商業的紙卡不同,是因為最近考查了先進的小型打印機(包括三或四合一的)與大型噴繪機,一律是有著物品量比率可變的捆綁。所有的實例都是機器之價相宜,近於產出的直接平均成本,但綁著的碳粉、彩墨、感光鼓等,不同用家的用量變化大,價格高,是這些機器賺取租值的主要來源了。

激光打印機用的碳粉本身顯然沒有什麼專利,感光鼓據說也不一定有,但裝載碳粉與感光鼓的盒子則專利滿佈。不止此也,這些打印機頻頻更換型號,幾個月一次,每次換型號裝載碳粉及感光鼓的設計不同,略有變動,務求新型號一定要用新盒子。紙張由用家自己自由購買,不論感光鼓,只論碳粉,顧客的打印或複印成本約人民幣十二分一張。相比之下,「非法」地把碳粉加進舊盒內的成本約十分之一。裝載碳粉的盒子的製造成本顯然遠比碳粉高,據說有些空盒子從外地以貨櫃運到中國內地去。打印機賺錢主要是賺我這種人,懶得處理可以弄得一團糟的舊盒,只用原裝有碳粉的新盒。另一方面,舊盒只可再用兩次。


多少通吃與捆綁定律

這裡有兩個問題。其一是為什麼打印機的製造商要把租值的賺取全部推到碳粉那邊去。答案有相關的兩方面。第一方面是如果把兩種或更多的有專利的壟斷物品捆綁,全部收壟斷之價會流失顧客。要先有顧客才可以捆綁出術的。只要顧客用得夠多,免費送機出去也無所謂。但沒有這保證打印機的本身不能不以近於平均成本出售。第二方面是集中於數量自由變動的被綁之物賺取租值,訂價之後顧客多用多收,少用少收,是通吃的處理。

這就帶到老人家要提出的捆綁定律。這定律說:母體、子體二物相綁,通過被綁的量可自由變動的子體物品來賺取母體的壟斷租值,會賺得比單憑母體訂價出售為高,但被綁的子體物品一定要有專利或特性,否則把子體之價提升不僅競爭者會殺進,而母體的顧客不會管什麼捆綁不捆綁。

但我推斷這種捆綁不可以持久。科技會老化,過了一些時日只要有一間製造商能提供水平足夠的母體物品,容許甚至鼓勵顧客自由地在競爭市場選購子體物品——例如一間有水平的打印機製造商設計碳粉容易加進的法門,鼓勵顧客在競爭市場購買碳粉——這製造商可以把母體物品之價大幅提升而還可以把其他施行捆綁的製造商殺下馬來。今天先進難明的科技,到了明天小孩子會認為是淺玩意。我也推斷雖然這邊廂打印機的捆綁早晚會瓦解,那邊廂另一些物品的類同捆綁會出現。換言之,這裡提出的捆綁定律是不會成為歷史的。

昔日萬國商業的紙卡無疑是冤案,而與今天的打印機及噴繪機的捆綁安排互相輝映,照亮著問題,教我們很多。


先覓價然後出術的效率觀

第二個問題是捆綁或被綁的物品既然皆有專利壟斷性,無效率的死三角會出現嗎?答案是不會的。傳統的死三角出現源於邊際收入等於邊際成本,先決定產量才找上頭的需求曲線之價。我考查打印機所得,是製造商倒轉過來,先問打印或複印一張應該收何價才決定怎樣捆綁及產出多少的。市場不同類別的打印機無數,不計紙張用家的成本一律環繞著人民幣十二分一張加感光鼓久用後要更換。雖說有專利壟斷,價可變而使出售量或增或減,但製造商的心目中是先有一個每張打印的大約之價才決定在下面怎樣出術。先覓了價才調校下面的出術,價是邊際收入,製造商會調校他們在製造上哪方面可以加哪方面可以減,務求邊際成本最後等於價。

轉到大型的打印機(又稱複印機),不是家庭用的,我得到的香港資料如下。製造商免費提供機器給客戶,每月收費港元一千三百,有外人無法倒撥調校的計量表,每月印一萬張不收費,超過一萬張每張之價減半。紙張顧客自理,算起來又是環繞著人民幣十二分一張。供應商提供所有維修及碳粉、感光鼓等。大機複印得快,耐用。每月用不足一萬張,每張之價當然高過十二分。但這種大型機主要是為做複印生意的商店用的。超過一萬張每張之價減半是意圖鼓勵多用了。六分一張製造商也有可觀的租值進帳。


噴繪機的捆綁類同

轉談噴繪機,今天神乎其技,上佳的微噴效果比正規的彩色攝影相紙沖洗出來的效果還要好。這些龐大的噴繪機只約人民幣五萬,但彩墨價高,噴繪出來的作品,同樣大小,比攝影的彩色相紙作品價高約一倍。但噴繪的作品可以很大,而且可在多種不同紙料或布料噴上。

我細看裝載噴繪彩墨的墨盒,遠比打印機的碳粉盒簡單易造。噴繪機的製造商當然說他們捆綁的彩墨超凡入聖,有獨到之處,但我的考查所得不是這樣。他們獨到之處不在彩墨,而是在噴繪機的軟件設計。這軟件是為他們提供的彩墨而設計的。用家在市場購買他家供應的彩墨,不管質量如何色彩有少許差別噴繪出來的作品差很遠。


賭同學猜不中

過癮的捆綁銷售變化多,不限於上述的例子。香港的酒家賣一元一隻雞是捆綁銷售,因為顧客不能只吃雞不吃其他,也不能購買多只帶回家。我認為這是噱頭,不是生意之道:沒有見過可以持久地這樣做的。昔日西方的租金管制帶來鑰匙的捆綁。政府法例說我要廉價租公寓給你,你給我數千元購買該公寓的鑰匙吧。還是香港人的想像力比較瀟灑。二戰前香港的租金管制,業主收鞋金,因為行來行去找租客行破了多雙鞋子。二戰後,香港的租金管制帶來另一個層面的想像力。市租與管租差距太大,不可能行破那麼多的鞋子,業主於是轉收租客建築費:政府指明我要收廉租,那是指房子還沒有建造好的租金吧!同學們可以想出為什麼打起官司業主必勝嗎?我賭同學猜不中。


(未完待續)

Tuesday, February 21, 2012

三七二:價格分歧的原因


(五常按:本文是《受價與覓價》第七章《價格分歧與捆綁銷售》的第二節。)


價格分歧有三等之別。第一等(first degree)又稱無瑕價格分歧(perfect price discrimination)。這是上章第三節提到的搾取消費者盈餘,但所有消費者的所有盈餘全部被搾取了。這裡要注意,不同的消費者同樣地被搾取不是價格分歧。無瑕價格分歧是指不同的消費者有不同的需求曲線,每個要付的沿著該線下降的價格排列跟著不同,或每個消費者要按他們各自的需求曲線而付不同的「全部或零」之價。生產覓價者當然難以估計不同顧客的不同需求,所以在真實世界無瑕價格分歧難以執行。最接近的實例,是我曾經提到的昔日美國的迪士尼樂園收不同組別的遊客不同的入場費。是價格分歧。因為不同組別的顧客被搾取不同的消費者盈餘,很有點「無瑕」的味道。

明顯地,無瑕價格分歧在真實世界近於不存在。經濟學者對這話題感興趣,主要是以之示範那無效率的死三角可以怎樣剷除。他們要示範剷除死三角的困難吧。可惜我掃了他們的興,在上章解釋了為什麼該三角根本不存在。

第二等(second degree)價格分歧有點無聊,同學們不學算了。這是無瑕的第一等加上一點瑕疵:與其沿著不同顧客的需求曲線每小量降價(第一等),第二等是按量部降價,例如量單位一至一百每單位是一個價,一零一至二百每單位是較低的另一個價。價格分歧是指不同顧客的同量部分的單位價格不同。有些國家的工業用電這樣算,而不同工業的量部單位之價不同。


三等分歧的理論邏輯

最常見而經濟同學必學的是第三等——third degree price discrimination是也。這是上節提到的那類:同樣物品,不同市場或不同顧客付不同的價,任由顧客購買多少的。傳統提供的解釋是因為需求彈性係數不同,所以價格不同,彈性係數較低的付較高的價。是邏輯井然的推理,清楚明確,這理論被行內毫無疑問地接受不止一百年了。讓我們看看這理論的結構吧。

假設一個覓價者產出的一種產品有兩個分隔著的市場,售價一樣兩個市場都有顧客,但如果這兩個市場的價格需求彈性係數(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不同,價格分歧可讓這覓價者獲得較高的總租值。推論如下。兩個市場有兩條不同的需求曲線,因而有兩條不同的邊際收入曲線。把後二者向右橫加,得到的是兩個市場的總邊際收入曲線,生產覓價者的產量是邊際成本等於總邊際收入。然而,要賺取最高的總租值,兩個不同市場的邊際收入要相同。這樣,覓價者給每個市場的供應量是按著彼此的相同邊際收入而供應的兩個市場的量,在各自上頭遇到的需求曲線那一點就是各自的價。如果二者的需求彈性係數一樣,兩個市場的價會相同,沒有分歧,但如果彈性係數不同,彈性係數較低的價會較高,彈性係數較高的價會較低。這就是價格分歧了。


邏輯對不等於真理對

這裡有一個科學上的麻煩:邏輯推理對不一定代表著解釋對,而頭痛是錯的解釋可能因為邏輯推理對而被認為是對了。以不同的需求彈性係數來解釋價格分歧這個現象,在邏輯推理上不僅對,而且經濟學不容見到那麼清晰地對的邏輯。可惜還有最重要的一關要過:要用可以觀察到的事實或現象驗證。凡是牽涉到彈性係數的理論皆難以驗證:不是真實世界沒有彈性係數這回事,而是難以觀察及量度。一般而言,我們只能大略地猜測彈性係數是高還是低,而有時我們可以相當肯定地說甲情況的彈性係數比乙情況的為高或為低。

嚴格來說,以需求彈性係數不同來解釋價格分歧是一個沒有驗證過的理論假說。隨意的觀察到處都是問號。入住頭等病房的富人的醫生診金是入住普通病房的窮人的四倍,是因為富人的需求彈性係數較低嗎?還是富人的需求彈性較高,需求曲線近於平線,但高到天上去?香港的地鐵收學生半價是政府及納稅人的仁慈,但昔日芝大校園鄰近的電影院收學生近於半價不是仁慈之舉,我們怎可以肯定學生對電影的需求彈性是比較高呢?


傾銷的解釋

一般之見,是以需求彈性係數解釋價格分歧,最具說服力是一個國家的出口貨往往比產出國之內的格價為低,理由是出口貨要面對國際競爭,所以需求彈性係數較高。應該對吧。是嗎?這些日子中國的產品出口到香港市場,質量較高價格較低是事實。質量較高是因為需求曲線向右下傾斜,我在《科學說需求》的第六章解釋過了。價格較低呢?我考查所得是因為中國有出口退稅這優待政策。

上世紀七十年代,我發覺同是日本產出的照相機,同牌同型號,在日本市場比香港市場價高。但當時日本的租金與工資比香港的高很多。更為明顯是香港屢有日產照相機的水貨出現。水貨相宜不少但不是假貨,也不是次貨,而是沒有通過正規代理進口的真貨。雖然沒有香港代理的保證書,但質量一樣,很少失靈,而偶爾失靈廠方也是照「保」的。我當年考查所得,水貨是傾銷貨,dumping是也。

一個牌子的照相機快要出新型號,但日本的廠家發現舊型號存貨太多,怎麼辦?他們不要在本土市場賤價推出這些貨尾,以免影響形象及本土市場的大局,於是推到國外去。因為價低,有時低於歷史成本,日本的廠商不會明目張膽地傾銷於香港市場,以免代理的商人投訴。有隱瞞性的傾銷是水貨,其實往往也是通過作為代理的商人,有時代理的老闆明知卻漠視,讓員工賺取一些外快。水貨久不久出現,但同樣的水貨不會持久。

水貨之價通常遠比同樣的正貨為低。算是價格分歧,但用不著需求彈性係數作解釋。大手割價賣貨尾最好賣到國外去不難明白,老外稱傾銷,炎黃子孫稱水貨,後者比較生動過癮,而反傾銷的西方君子的學問欠奉,不知道真正的傾銷是不會持久的。當然,政客或競爭生產的敗軍之將會見人家價低就大呼傾銷,要求法律協助。


不敢打賭等於沒有解釋

除了上述,我們要注意有些國家的出口貨是專為入口的國家設計的,有小量留在本土銷售,但入口國家因為量大其價較低。我們也要注意瑞士的名牌手錶在瑞士本土市場往往比競爭激烈的香港相宜。更為起眼是德國製造的天下第一名牌的施坦威鋼琴,在德國本土之價比沒有進口關稅的香港相宜很多——其差距遠超運輸費用。這些觀察皆不支持以需求彈性係數不同來解釋價格分歧這個傳統接受了逾百年的理論假說。

我在本土市場與國際市場大花筆墨,因為傳統老是喜歡以這兩個市場來示範價格分歧。我沒有說這兩個市場沒有價格分歧,而是找不到支持不同彈性係數這個假說的證據。我也沒有說彈性係數較低價格會較高沒有出現過。當然出現過,但偶爾的出現算是什麼推斷或解釋呢?牛頓說蘋果會掉到地上,你敢打賭不會嗎?但如果你以邏輯推出需求彈性係數是這樣那樣,所以價格分歧會是這樣那樣,以實證為憑,我賭你錯。


訊息費用與資源空置

我要在這裡介紹自己對價格分歧的解釋,其贏面跟賭牛頓的蘋果會下跌是一致的。這解釋說,在沒有政府干預的市場下,有訊息費用,加上有資源空置,價格分歧會出現。這是侷限轉變導致行為轉變的理論,簡單的,雖然在下章分析討價還價時一些小節還要加進去。

在附錄的《賣橘者言》中我提到訊息費用的存在導致同時同地同樣的橘子不同的顧客可能付出很不相同的價。這是價格分歧。一般而言,訊息較差的顧客要付出較高的價是近於定義性的了。當年我試圖挽救傳統的彈性係數假說,問:訊息費用較低的顧客會有較高的需求彈性係數嗎?答案是可能,但不一定。當時我用簡單的時間成本來代替訊息費用,時間寶貴的顧客大致上會付出較高的價,也是近於定義性。困難是我們怎可以肯定時間寶貴需求彈性係數會較低呢?這關係我推不出來!

無論怎樣說,我們不需要用上需求彈性係數不同來解釋價格分歧。訊息費用的引進有時需要有時不需要。這種費用不容易處理,我會在第八章以整章分析。我認為資源空置是更為重要的解釋價格分歧的侷限轉變,通常需要,但也有不需要的例外,因而要補加訊息費用。


房間與座位空置

從賣橘的經驗可見,資源空置對價格分歧有重要的決定性。當年我帶著學生在香港街頭賣橘,如果客似云來,要排隊輪購,價格分歧會急速下降甚至消失。上文提到的水貨或傾銷的例子也類同。更為明顯的例子是賓館的房價,有很多空置房間時價格分歧常用,尤其是高檔次的。二千多元一天的房間,被譽為貴賓的可能只付數百元。然而,當賓館近於全滿,則改為貴賓不貴。空置導致飛機座位票價的分歧也明顯。十年前我在《供應的行為》的舊版中寫道:

「凡是空置常出現而又有辦法瞞天過海的行業,價格分歧司空見慣。二十多年前我坐飛機回港,坐普通位。因為『關係』非凡,買到半價之下的機票。在機艙內我好奇地向前後左右的乘客查詢,竟然發覺票價最高是我!」

飛機票價是海鮮價,容易出現價格分歧,中國內地的處理更為明確:普通客位可從沒有折頭減到一折。同機的打折變化通常沒有那麼大,也不小,是價格分歧。我沒有作過深入的考查,隨意的觀察是二○○五年左右,內地機票的折價幅度比二○一一年為大。也是隨意觀察,二○一一年取消班次的頻率比二○○五年為高。如果這些不嚴謹的觀察是對的話,那麼取消乘客人數太少的航班,把乘客擠進其他班次去,是減少座位空置的另一個法門。這支持座位空置導致價格分歧:取消班次的頻率上升與票價打折幅度下降的聯繫是證據。好些西方國家,乘客有法例保護,沒有故障取消班次航空公司要賠錢給顧客。不知同學們認為哪種處理對社會整體有較大的利益呢?

說到機票折價,我又要給同學出個試題。中國內地的機票打折只限於普通客位,頭等或商務艙永不折價,就是空空如也也不折。那是為什麼?昔日曹子健七步成詩,今天老人家有朋友作證,用不著七步想出答案(一笑)!


成本定律再顯神通

為什麼資源空置會促成價格分歧的行為呢?答案是上章提出的成本定律:直接成本是可以按量支付的成本。資源的空置量增加,上章提到的灰色地帶擴大,直接成本算不出來,邊際成本曲線於是畫不出,生產銷售的覓價者無從以成本的指示訂價。好比飛機座位的例子,有空置,傳統的分析說服務多一個顧客的邊際成本近於零。這看法不對:一張機票一千五百元,說多招待一個顧客的邊際成本只二十元有什麼意思呢?正確的看法是空置座位多我們無從算出邊際成本,但當擠迫開始出現,甲願意出的票價就是供應座位給乙的成本,而當擠迫度上升,座位的機會成本也上升,是直接成本,而這就是邊際成本曲線了。

現在的問題,是當飛機有大量座位空置,招待顧客的邊際成本變得模糊,或無從算出,主理的航空公司要怎麼辦呢?可以選擇停飛,但如果要飛,公司的選擇是可收盡收。如果公司只訂一個價——整班機的需求彈性係數等於一之價——有兩個困難。其一,該彈性係數之價為何難以估計;其二,就是容易估計只訂一個價的總收入會比採用價格分歧的為低。換言之,從九折減到一折而使機艙全滿的總收入,會比任何單收一個價的總收入為高。中國內地的航空公司顯然很懂得利用擠迫度的變化來調校折頭的變動:普通艙座位通常是全滿的。

賓館有大量房間空置的分析類同。不同之處是賓館不可以關一天開一天,但飛機有偶爾停飛的選擇。停飛一班改作其他用途,或改作與其他客機合併擠迫,一班機的飛與不飛的直接成本之別大致上可以算出來。採用可以停飛跟他家合併的處理會提升起飛的擠迫度,而這提升會使打折的範圍縮小,也即是價格分歧下降。


訊息費用與資源空置不能二者皆缺

我恨不得能只用訊息費用或只用資源空置來解釋價格分歧這個現象,但不成。昔日芝大鄰近的電影院收學生近於非學生的半價,是價格分歧,但標價明目清楚,訊息費用不存在。是因為有座位空置嗎?那當然:昔日的美國有不少次級的電影院這樣的分歧標價,用小鏈把兩個價牌掛在售票的窗口,但當演出的電影是大熱門,他們會把學生的價牌取下來。

只用資源空置可以解釋所有價格分歧嗎?也不成。英國倫敦的音樂劇場場爆滿,同劇不改可以爆幾年,但通過黃牛黨的精明處理,價格分歧的普及是結果。我在《炒黃牛的經濟分析》寫過,此文也會放在本章之後作為附錄。倫敦的黃牛老兄們手法高明,我拜服。他們是利用喜歡看音樂劇的外來遊客有訊息費用的困擾,推出價格分歧而為生計的。


(未完待續)

Tuesday, February 14, 2012

三七一:價格分歧不易辨識


(五常按:本文是《受價與覓價》第七章《價格分歧與捆綁銷售》的第一節。)



價格分歧(price discrimination)是經濟學的一個熱門話題,本科與研究院必教,可惜到今天還滿是問號。有關的分析起自度比(J. Dupuit, 1844),經過陶西格(F. W. Tausig, 1891)與庇古(A. C. Pigou, 1920)的耕耘,魯賓遜夫人(Mrs. J. Robinson, 1933)全面分析,再由施蒂格勒(G. J. Stigler, 1946)推廣普及。來頭可真不小。



第一節:價格分歧不易辨識



傳統的定義,價格分歧是同樣的物品,在不同的市場以不同的價格出售。要把市場隔離是重要條件,因為價格不同,在同一市場沒有誰會購買價高的,或者以低價購得的可以轉售而獲利。顯淺嗎?一九六七年施蒂格勒在課堂上對學生說:「我敢打賭,你們不可以在地球上見到在一間店子之內,同時出售同樣的物品但價格不同。」一位在座的學生舉手回應:「就在校園隔鄰的電影院,同時同片同店,門票成年人收二元,學生收一元二角五分。」施大師在講台上行來行去,行了良久,突然說:「告訴你吧,今天晚上我會把那電影院燒掉!」

當然,學生要出示證件是隔離非學生的方法,正如香港的地鐵學生收半價也要拿出證件。真的需要嗎?一九八四年的農曆年宵之夜,我帶十多個學生在香港街頭賣橘。同一場地,橘子盆盆一樣,我教學生跟顧客討價還價時不要說得那麼大聲,儘可能把顧客帶到少人的角落去。結果是同樣橘子的成交價很不相同。為此我發表了今天還有不少人記得的《賣橘者言》,該文會放在本章之後作為附錄。是的,在同一商場,不同攤檔出售同樣的名牌假貨,有時甚至同一攤檔出售同樣的物品,經過討價還價之後不同的顧客付出很不相同之價。討價還價不可能沒有價格分歧的出現——沒有價格分歧不會討價還價——我會在第八章處理。



包裝與成本惹來武斷

辨識一種物品出現不同售價是否價格分歧不是那麼容易,往往困難。產品當然要相同,但有些製造商把基本上是相同的產品用上不同的包裝,或加上「豪華」的型號,而把價大幅提升。是價格分歧嗎?不容易判斷。一九六四年赫舒拉發和我嘗試以同類物品的產出成本與售價的比率的不同作為價格分歧的鑑別,沒有成功,因為成本與售價的比率不同是任何製造商都會用上的經營手法。

另一方面,絕對相同的產品,成本不同因而價格不同不算是價格分歧,但成本要相差多遠才算是不同呢?數碼科技盛行之前,國際長途電話在繁忙時間高出不少。這不是價格分歧,因為繁忙時間有擠迫,電話公司的機會成本比不繁忙時間高出很多。同樣一隻手錶,型號一樣,不是假貨,在租金很不相同的商店出售,租金高的可能賣較高的價,應該不是價格分歧。然而,好些時價格之別與租金之別是脫了節的,是否價格分歧難判也。跑市跑廠跑了那麼多年,好些價格有別的情況是否價格分歧我不敢肯定。有時肯定是同樣物品,也肯定成本較高,但售價卻較低,有這樣的現象,不是沒有解釋,但是否價格分歧很難判。

武斷成分有時免不了。多年前我讀到某課本說長程飛機的頭等票價是普通票價的三倍是價格分歧。應該不是,因為頭等艙每客位的空間是普通艙的兩倍多,而服務也遠為優勝。同樣,醫院的頭等病房收費約普通房四倍,也不是價格分歧。然而,香港及好些城市的醫院,醫生收費是按著病房收費的升降比率變動:同樣的病,住頭等房的病人的診金約普通房的四倍。雖然不懷疑醫生看頭等病人會多花幾分鐘,我的武斷是價格分歧。一位好友(R. Kessel,一九七五年謝世)一九五八年發表的《醫療的價格分歧》(Price Discrimination in Medicine)是精彩文章,同學們要找機會細讀。



蘋果每口算價的謬誤

關於價格分歧最重要的一點,是售價一定要是直接地與量聯繫著的價才算。兩個同樣同價的蘋果,你一個我一個。你吃三口就丟掉,我吃五口,每口之價你比我高。不是價格分歧,因為蘋果是同價。淺嗎?不一定。阿爾欽說銀行發信用卡是價格分歧,因為不同的用戶付錢的時間不同,有些早付,有些推到要交利息的前一天才付,二者賺取的利息不同;有些過期的被罰款加利息。這不是價格分歧:不同用戶的付息與罰款條件一樣。到餐館進膳,餐館送顧客優待券,再光顧的可獲優待,阿師會說是價格分歧:你回頭再光顧我不回頭,餐價因而有別。不是價格分歧,因為你和我受到同樣優待,只是我不領情而已。

昔日美國的超級市場及好些其他商店,通過發行印花的機構,按顧客的消費贈送印花。顧客把這些印花積蓄起來,貼在一本規定的冊子上。貼滿了,一本一本的,可以拿到印花機構的店子換取物品。以印花換取的物品一般實用,質量好。阿師之見,是贈送印花屬價格分歧,因為有些人貼冊子換物品,有些人把印花隨手扔掉,所以大家在超市購物的真實價格不同。我說不是價格分歧,因為超市對所有顧客同樣收費:售價一樣,按消費贈送的印花量也一樣。你扔掉印花是你的自由,正如上述的蘋果你只吃三口也是你的自由。

為瞭解決阿師之見跟我的有別,當年我派助手去搜查購物印花回贖(換領)的數據,即是印花公司發放了出去的印花有多少回頭贖物品。得到的數據是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印花回贖,不支持價格分歧之說。然而,就算有高的百分率不回贖,我也不認同價格分歧之說,因為購買同樣物品,不同顧客的買價與按價收到的印花量是一樣。



印花現象深不可測

我到今天對贈送印花這現象還想不到解釋。這種印花當年在美國普及,不限於超市,而發行印花的機構顯然是賺著不少錢:他們設立的印花回贖物品的店子的地點租金貴,裝飾華麗,僱用人手不少。為什麼超市要搞這些麻煩呢?簡單地折價不是遠為方便嗎?我不懷疑有些家庭主婦認為把印花貼在冊子上是好玩意,但好些朋友認為麻煩:貼之無趣,棄之可惜。為什麼這些朋友不到不送印花價格應該較相宜的超市購買呢?因為差不多所有超市皆送印花,含意著不送印花的超市會在競爭下敗退。顧客不要印花當然可以,但物品不折價。

不是小玩意,也不是短暫的時興。始於一八九六年,後來有兩家龐大機構從事,一家的印花綠色,一家藍色。在全盛的上世紀六十年代,其中一家發行的印花總量是美國郵票總量的三倍!七十年代美國經濟不景印花生意下降,九十年代中期起不再普及了。我想不出解釋,但聽過的解釋無數,皆不成理。類似上述的印花現象,出現三幾個月甚至一兩年不奇怪,但九十年是另一回事,那麼普及也是另一回事。



重點還是價與量的聯繫

我要再說一次:售價是直接地與量聯繫著的價;價格分歧是指同樣物品同樣的量,其價有別。蘋果之價一樣,不同的人的每口價不同不是價格分歧。看似淺白:以每口價不同算,所有物品必可算出價格分歧。你和我買回家的電視機同價,但你看得比我多,算是價格分歧嗎?如果是,所有物品都是,價格分歧再不是個需要特別處理的現象了。淺嗎?信用卡、餐館優待劵、贈送印花等你怎樣看呢?

同學們要記住價與量的直接關係重要。在過後第三節可見,對我影響很大而又非常有趣的捆綁銷售的分析,是我歷來敬仰的芝大元老戴維德的口述傳統。老師阿爾欽曾經說戴老的捆綁銷售傳統是芝加哥學派的唯一獨特之處。然而,芝大的朋友提供的捆綁分析,卻嚴重地犯了價與量沒有直接聯繫的失誤。八十年代初期,我有機會向戴老解釋為什麼芝大的捆綁分析是錯了。他不僅立刻同意,而且說當年他總是覺得有些什麼不對,但想不出困難在哪裡。

去年在給巴澤爾的信中,提到不少人認為我的佃農理論是受到科斯定律的影響,但其實主要的影響是戴維德的捆綁銷售。科斯對我的影響無疑重要,但捆綁銷售把我帶到合約結構與合約選擇這些重要話題去。

重要的思想不需要是對的。



(未完待續)

Tuesday, February 7, 2012

三六四:邊際成本的擠迫效應


(五常按:本文是《受價與覓價》第六章《成本定律與覓價行為》的第四節。)


上節分析一個生產覓價者可以通過搾取消費者盈餘的方法來減低甚至剷除那因為消費者的邊際用值高於生產者的邊際成本而出現的無效率死三角。覓價者是從消費者的需求那方面找尋有利可圖的門徑。有前人分析過,但不夠全面,變化也不夠多。同學們細讀上節後可以多想出其他變化。

本節提出前人沒有說過的擠迫理論,老人家的發明,是從覓價者的供應那方面剷除那無效率的死三角。即是說,一方面覓價者可從顧客需求那方面出術,另一方面可從自己供應那方面出術,二者只用其一死三角可去,雖然二者合併使用的雙管齊下在真實世界常有。

左出術右出術,都是覓價者出的術,消費者豈不是被欺騙了?不是的。在市場,生殺大權永遠在消費者之手:不買是市場中最大的權力。生產者要千方百計討好消費者,不出術不容易生存。尤其是做廠,可以生存的我一律佩服。

我從一個造錦盒的朋友的例子想出一個擠迫理論。先有多年的思維。首先,我歷來不清楚傳統的公司理論假設資源或生產要素的空置或閒置是什麼,又或者這傳統暗地裡假設滿負荷(full capacity),即是沒有空置資源。但這滿負荷的定義是什麼呢?傳統沒有說,是不知道吧。跟著是我在本章第二節提出的成本定律。有了這定律,我提出的上頭成本概念在實際用場上可以操作了。一個晚上,半睡半醒中我把資源空置與成本定律合併起來,翻來覆去,突然想起一九七七年自己發表的關於座位票價的思維,加進去後一個完整的擠迫理論冒出來了。


擠迫理論是座位票價的延伸

回頭說那位製造小錦盒的朋友。他製造的錦盒是為印章或花瓶之類用的。造得特別好,所以生意興隆。應接不暇,他要顧客排隊等候。說明是趕急的他可能加點價,但一般而言他要顧客排隊。他說加價顧客會流失,當然對,但他認為顧客排隊重要。製造商一般如是,希望有顧客排隊,所以生意好時一般不加價。

製造錦盒的朋友無疑是個覓價者。解釋他希望顧客排隊因而不加價,我們要注意他擁有或僱用的生產要素之量怎樣算。經濟學有兩種算法。其一是天然單位(natural unit),即是一平方廠房就是一平方,一個工人就是一個。這是傳統的算法。其二是魯賓遜夫人提出的效率單位(efficiency unit),以同樣生產效率算生產要素的單位,很少人用,而在卷四分析件工合約時,我會指出夫人是用錯了。這兩種算法皆忽略了另一個去處。以傳統的天然單位量度生產要素,其量不變,運作的擠迫度增加在某階段可以增加產量,跟著總產量達到一個頂峰,再擠迫產量會下降,邊際產量下降定律使然也。我在這裡要提出的擠迫理論,可不是邊際產量下降那麼簡單,而是在有交易費用的情況下,空置或閒置的資源或生產要素,傳統的分析沒有處理好。我因而想到一個生產的老闆可以用價格的調校來調控生產的擠迫程度,讓顧客施壓。這是把我一九七六年發表的關於座位票價的思維與邊際產量下降定律及成本變化這三者合併的理論了。


邊際成本的擠迫效應

上述造錦盒的朋友只有一間不到一百平方米的小廠房,擠迫,但還可以增加產量。工具可以用得較為頻密;小廠房可以多擠進一兩個人;工人可以提升拚搏,密不停手。換言之,擠迫雖然會使邊際產出下降,但有一個階段總產量與總租值會增加。我跑過工廠無數,知道工開三更的其生產要素或資源通常還有某程度的空置,或多或少擠迫可以擠出一點產量增加。不是說產量要增加到最高點,而是老闆要爭取的是租值升到最高點。後者比前者先到。

再看造錦盒這個簡單例子吧。因為不同的盒子變化多,不能以件工算工資。本章第二節說過,時間工資,不是短暫的,容易出現灰色地帶。灰色地帶愈大,直接成本愈難界定,邊際成本曲線愈是畫不出來。然而,擠迫出現這灰色地帶開始消失!擠迫愈甚,直接成本愈清楚,邊際成本於是變得清楚了。這是因為有擠迫容易衡量工人的時間產量。我在第二節提出的成本定律成立:雖然時間是委託之量,有擠迫可以容易地按產量算時間工資。

跟著出現同樣重要的觀察,是擠迫會導致邊際成本上升得快——邊際產量下降只是其中一個原因。邊際產量轉變之外,一般的情況是擠迫會導致工資在邊際上升:趕工及加班等會提升邊際工資,或要加點分紅或獎金,而在中國,老闆提供的膳食會豐富一點。這些增加也是直接成本,促使邊際成本上升得更快。然而,因為生產要素在程度上有空置,在一個階段擠迫導致邊際成本的上升會帶來上頭成本的總租值上升。那是廠房、工具、老闆名頭等租值。也是直接成本的水、電、材料等的平均成本通常不會變。如果再增加擠迫邊際成本的上升使總租值下降,老闆不會再提升擠迫——加價為上也。這裡要補充:刻意地用擠迫的方法來賺取的最高租值,不會比課本教的工資等於邊際產量那種沒有交易費用因而沒有物資空置帶來的租值那麼高,但考慮到因為有交易費用而出現的物資空置的問題,在一個階段擠迫會提升租值。

話得說回來,在資源或生產要素空置的話題上,我不知傳統的分析究竟怎樣看,也不肯定該分析是否假設沒有空置。但我在這裡提出的要點是清楚的:滿負荷或沒有空置的定義,是擠迫程度使總租值達到最高點。換言之,資源的負荷永遠有彈性,而滿負荷的定義只能從經濟收益那方面看。說過了,傳統的公司理論(theory of the firm)是沒有什麼值得保留的。

擠迫程度是選擇的結果。造錦盒的老闆是個覓價者,知道他訂的價可以高一點或低一點,或生產要素可增可減。調校擠迫的方法主要是調校價格。擠迫的程度跟價格的變動反方向走。老闆會訂哪個價呢?會訂與邊際成本會合之價!可收之價高於邊際成本,沒有理由不增加產量,減一點價,顧客施壓,擠迫度上升,邊際成本上升得快。換言之,擠迫的一個效果,是把邊際成本擠到售價或顧客的邊際用值那裡去。是的,只一種產品擠迫也會擠出這樣的效果。價等於邊際成本,廠房、工具等的租值會達到最高點,均衡點是邊際成本等於價等於顧客的邊際用值。租值的邊際升幅是零,但在有交易費用的情況下,總租值會比沒有擠迫為高。這租值增加是上升得快的邊際成本曲線之上與售價之下的另一個三角。無效率的死三角不存在。這是邊際成本等於邊際用值等於邊際收入的均衡。


有利可圖雙管齊下

讓我們回頭看問題。代表供應的邊際成本曲線向右上升,代表顧客需求的邊際用值曲線向右下降,二線相交是邊際成本等於邊際用值的均衡,滿足了帕累托。說壟斷覓價無效率,不能滿足帕累托,是說產量因為邊際收入與邊際成本的相交點在價或邊際用值之下,使邊際用值高於邊際成本。死三角出現,但這死三角的存在是說消費者與生產者皆有利可圖而不圖。

上節提到的搾取消費者盈餘是生產供應者沿著消費者的需求曲線出術,可以有幾種變化。本節提出的擠迫理論是生產供應者沿著自己的邊際成本曲線出術,減一點價會提升擠迫,邊際成本上升快得,因為邊際產量下降之外其他直接成本(例如加班工資、分紅或獎金等)會在邊際上升。生產出售者所獲的最高租值是把邊際成本擠到與價格會合那點去。

沿著消費者的需求曲線搾取盈餘或沿著生產者的邊際成本曲線提升擠迫,二者只滿足其一整個死三角消失。前者賣家的利益較大;後者買家的利益較大。二者的混合使用常見。前者可讓消費者保留大部分盈餘——要點是在邊際上搾取;後者可讓員工分享租值。無效率的三角消失會使老闆、員工、消費者三方面得益。這分析容許交易或監管費用存在,但通過價格調校的安排這些費用是被壓下去了。

以調校價格來調校擠迫度是我一九七七年發表的關於座位票價的思維的延伸。昔日不少行內朋友質疑,今天盡皆喝彩。不知他們對老人家新發明的擠迫理論怎樣看。不是擠到無可再擠,也不是擠到產量最高,而是擠到租值最高的邊際成本等於售價。一種產品如是,一家機構多種產品會有一種或以上的產品如是。這裡的困難,是交易費用的存在往往導致合約的安排鎖住了資源或生產要素調動的靈活性,例如簽了長期合約,租金與工資不能下調。這樣,當生意不景,資源出現了嚴重的空置,產品的售價沒有以下調來提升擠迫與租值的空間!我認為這是生意虧蝕需要關門倒閉的一個主要原因。


擠迫調校與工作發放

離開了造錦盒的小老闆,跑到較有規模的製造廠去,本節提出的分析依然適用,只是略為複雜。製造廠通常有多種產品,原則上價高於邊際成本老闆會爭取製造,有時見過於擠迫導致邊際成本過高,不接單,有時因為有空置或不夠擠迫而求客。同樣的產品在不同擠迫度之下可有不同的價。有時趕工要立刻砌出生產線,協助舒緩擠迫,員工辛苦,不補貼一點中國的小廠要多買幾隻雞做菜了。一廠之內,不同的產品有些租值可觀,有些租值是零。說某產品在邊際上有零租值是說邊際成本等於邊際用值,滿足了帕累托,而廠商要爭取的是邊際之內其他產品的租值總和達到最高點。

我也要提出工廠之間互相發放工作的現象。中國的工業以地區集中知名,除了原料及專才因為集中易得之外,互相發放工作對調校擠迫有助,是價格之外的另一種調校,可以減少擠迫度的大幅波動。更要提及的是那些所謂山寨小廠的出現,是跟著大廠搵食的。不是嗟來之食,而是好些瑣碎工作大廠不勝其煩,要發給山寨小廠造。這種發放由大廠監管質量,但山寨小廠無疑是協助著大廠的擠迫調校。

引進搾取消費者盈餘與擠迫效應,傳統的壟斷覓價無效率之說是站不住腳的。但我要問的可不是什麼好什麼不好,也無意改進社會。重要是這裡提出的分析可以解釋大家觀察到的市場現象。這才是經濟科學。從有解釋力的角度看,邊際用值等於價等於邊際成本根本不重要,真實世界是否有這種均衡無關宏旨。重要的是這分析提供了一個推理架構,教我們怎樣想與怎樣觀察才對。


(第六章完。本章原本打算推出價格分歧這話題,但細想後認為價格分歧與捆綁銷售合併較為合理。這二者是第七章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