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七在望,香港一些有權力的人,紛紛贊成硬性推行中文(指母語)教學,亦即從中、小學起,老師們要以中文授課、中文考試。這樣的建議不難理解,但卻很有諷刺性。上海有幾家學府,以英語授課為榮,北京有好幾位領導人曾經告訴我,他們希望香港的教育能保持英語的重要地位,甚至加強英語(教學),雖然他們不便公開說出來。
中文教學是敗筆,很多在香港的有識之士都明白,但他們都不願意站出來說幾句衷心話。(政治的可怕,這又是例子。)那就讓我在這裡說說吧。
(一)英文很難學,比中文難得多。主要原因,是英文的實用字彙大約比中文的多五倍;而英語動詞的運用,高深莫測。這是說,英文要學得似模似樣,文章寫出來算得是達意、可讀的,要下多年的苦功才行。香港學生在家裡及社會中慣用母語中文,要學好英語英文談何容易!推行中文(母語)教育,他們的英語水平就不可能有什麼前途了。
(二)因為英文的字彙及動詞千變萬化,在精確上說,其語言的表達能力比中文的勝一籌。這一點加上計算機與訊息傳播的發達,近二十年來英語成為標準的國際語言。美國學府的外文系日漸式微,而歐洲的好些高級學府也早以英語教學了。香港是一個國際城市,以服務國際而賺錢,怎可以在語文的教育上背道而馳呢?
(三)有很多科目,以中文(母語)教學會弄得一塌糊塗。經濟學是一個例子。到圖書館去看看吧。經濟學的文章,千分之九百九十以上不是中文之作。老師口授用母語中文,學生的讀物卻是英文,怎麼辦呢?若中文教學被硬性推行,那麼經濟學的老師就必定會用半中半英的「教授法」混成一體了。我一向認為最劣的語言,是百鳥歸巢的那一種。
寫到這裡,我應該發點牢騷。我認為香港現在的學生不管是讀中文還是英文的,一般地說,其語文水平實在是中不成,英不就!我回港任教八年多,沒有見過多少個學生的英文或中文可登大雅之堂,更勿論中、英兼優了。這些學生很聰明,辦事能力很強,就是語文水平低落。不僅學生如此,香港眾多的中文刊物,除了三幾份之外,中文的水平是不堪提的。
百鳥歸巢、雜牌式的語言,使余英時大罵香港沒有文化。但余老兄誤中副車,罵錯了。香港的文化很特別,自成一家。但特別的文化有好的一面,也有令人捧腹大笑的一面,余教授顯然是從足以令我們尷尬的那一面下筆。
我們不能否認中文是一種很優美的語言,有其重要之處;也不能否認今天香港學子的中文往往令人發笑,是應該急起直追的。但這是誰之過?那些因為見到學生的中文不成話而熱衷地主張中文教學的君子們,不知就裡,以為以中文(母語)教學就可以改進中文水平,也是「天真」得可以的。
是的,中文水平不善,不能歸咎於英文教學。反證的例子不勝枚舉。以我所知的為例,今天在太古城搞環境園藝的韋子剛,在中文大學教生化的江潤祥,是五十年代初期我在灣仔書院及皇仁書院的同學,都是「番書仔」;友人中如年長的舒巷城,也是在香港讀「番書」出身的。但他們的中文水平,好得令人羨慕。而我自己呢,說來慚愧:我是因為中文作文不及格而要離開皇仁之校門的。
顯而易見,今天香港學子的語文水平低落,是近二十年來急走下坡所致,與什麼中文、英文教學扯不上關係。我認為急走下坡的主要原因,是在於香港的教育制度。香港政府對中學課本的規定,課程的限制,考試的約束,是學語文的大忌!幾年前我看過一些中學的中文試題,吹毛求疵地問些關於成語的解釋,還有一些斷章取義的問題要學生回答。總之,求「甚解」而不求大意,不論神韻,也不知文采為何物,這算是什麼語文教育呢?管制語文教育的人對語文真諦的認識顯然不多,他們定下來的各種管制,扼殺了學生對語文的興趣,學生於是為考試而學語文。其結果是,在他們的百鳥歸巢、不中不西的語文中,混雜一些不倫不類的成語。悲乎!
為了香港的前途——也為了中國的前途——我們應該堅持英文教學。但香港的教育制度需要大事修改,尤其是關於語文那方面的。中文重要,但因為(尤其對以中文為母語的人來說)比較容易學,也可以使學生很有興趣地學,所以只要制度一改,成績就可以大為改觀。
我認為在學生時期要改進中文水平,不是太難的事。下述數點可以考慮。第一,老師不妨花點時間(不超一課的時間)教學生中國傳統(字「聲」)的「平」與「仄」之分別。第二,要他們多背誦一些可以琅琅上口的詩詞歌賦與古文。第三,要他們利用空餘時間(或看電視時播廣告的時間),多看一些課外讀物,包括文采斐然的金庸或梁羽生的武俠小說。
Friday, February 22, 1991
Friday, February 15, 1991
我是怎樣思想的
兒子到美國進了大學,讀完了一個學期,成績很好,我當然高興。他回港度假,父子相聚,倍加親熱了。他選修了一科心理學,我見他成績名列前茅,就好奇地問:「你從心理學學到些什麼?」他說:「我也不知道。」我想,他真的是下過一點功夫!通常一知半解的學子,對自己所知總會偉論滔滔,但多知一點的,往往一時間無從說起。
但過了一陣,兒子說:「爸,你思想時腦中是用文字還是畫面的?書本上說,天才思想時大都用畫面。」我這個傻兒子,一向認為父親是個天才,所以預期我的答案是「畫面」。他把我難倒了,因為我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既然他問及,我就細想自己思想時究竟是用什麼的。想了好一陣,我回答說:「我什麼也不用,真的什麼也不用!」兒子聽得張大了嘴,跟著喃喃自語地說:「怎可以『無中生有』?」
我曾經寫過《思考的方法》(見《賣桔者言》),很受學生歡迎,但那是說方法,可不是說在思考時用什麼「媒介」。是的,我不知道在思想時自己是用什麼的。寫文章,我當然心裡在想文字,但在文字之前想內容,我既不用文字,也不用畫面。思想時內容是怎樣形成的,不得而知也。
談談下象棋吧。閉目下棋時,在腦海中我當然有一個棋局的畫面。但開眼對弈,面對棋盤,按棋路推理,腦海中就沒有什麼文字或畫面了。轉談數學吧。想「數」,腦海中當然有方程式。攝影呢,思考時當然想著一個畫面。就是最笨的蠢才也會那樣想,與天才有什麼關係呢?
可能我兒子所談的心理學課本所說的是指抽像的推理吧。抽像的思想,我想時真的是什麼媒介也沒有。想時像魂遊,如夢如幻,哪管它什麼文字或畫面?我腦海中若有文字,通常只是一個還未有答案的問題。有時覺得問題不夠清楚,我就盡力把它弄清楚再想。
有了問題,我找答案時的思想就沒有什麼媒介了。通常的過程是,模模糊糊地想著一個問題,想得久了,另一個問題在腦海中浮現,跟著再模糊了一陣,又得到另一個問題,如此在一陣一陣的模糊中,一層一層的問題演變,原本的問題答案就莫名其妙地跑了出來。有了這答案,我才再以邏輯推理來考證這答案是否對的。
一九六六年,我思考佃農理論時,腦海中的問題是:「既然傳統認為佃農制度大有浪費的地方,地主所收的租金下降,那麼地主為什麼要選取佃農制度?」模糊了幾天,我問:「假若傳統錯了,那麼前輩們忽略了什麼?」如此又模糊了一陣,答案就出來了:「佃農制是一種合約,其內容條件與其它合約一樣,可以千變萬化,是由交易者商議而定出來,傳統的佃農制分析是忽略了這合約的條件。」有了這答案,要在邏輯上斷定在競爭下佃農合約應有的條件,就易如反掌了。
一九六八年推翻了當時家喻戶曉的「界外效果」理論時,我問:「若有界外,什麼是界內呢?」一九六九年推翻了當時的公產理論時,我問:「每個人都爭取私利,無意損害他人,那麼為什麼公產的租值會下降至零?」一九七三年推翻了價格管制理論時,我問:「被管制的價格低於市價,那麼這二者的差額是誰擁有的?」一九八二年推翻所有的公司原理時,我問:「假若我請人替我提供某種服務,究竟我和他是同一家公司還是兩家的?」
以上及其它的例子,我問時當然腦海中是用文字——畫面怎可以問?但有了問題後的思想,我就不用文字或畫面了。很明顯,非用文字不可就用文字,但以攝影的例子來說,非用畫面不可就用畫面。其它的思想,什麼也可以不用。
心理學課本的作者顯然沒有想過這些問題。我想,人們在思想時究竟用文字還是畫面,不能一概而論;更不可以用上述二者(媒介)來分別誰是天才,誰是蠢才的吧。
但過了一陣,兒子說:「爸,你思想時腦中是用文字還是畫面的?書本上說,天才思想時大都用畫面。」我這個傻兒子,一向認為父親是個天才,所以預期我的答案是「畫面」。他把我難倒了,因為我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既然他問及,我就細想自己思想時究竟是用什麼的。想了好一陣,我回答說:「我什麼也不用,真的什麼也不用!」兒子聽得張大了嘴,跟著喃喃自語地說:「怎可以『無中生有』?」
我曾經寫過《思考的方法》(見《賣桔者言》),很受學生歡迎,但那是說方法,可不是說在思考時用什麼「媒介」。是的,我不知道在思想時自己是用什麼的。寫文章,我當然心裡在想文字,但在文字之前想內容,我既不用文字,也不用畫面。思想時內容是怎樣形成的,不得而知也。
談談下象棋吧。閉目下棋時,在腦海中我當然有一個棋局的畫面。但開眼對弈,面對棋盤,按棋路推理,腦海中就沒有什麼文字或畫面了。轉談數學吧。想「數」,腦海中當然有方程式。攝影呢,思考時當然想著一個畫面。就是最笨的蠢才也會那樣想,與天才有什麼關係呢?
可能我兒子所談的心理學課本所說的是指抽像的推理吧。抽像的思想,我想時真的是什麼媒介也沒有。想時像魂遊,如夢如幻,哪管它什麼文字或畫面?我腦海中若有文字,通常只是一個還未有答案的問題。有時覺得問題不夠清楚,我就盡力把它弄清楚再想。
有了問題,我找答案時的思想就沒有什麼媒介了。通常的過程是,模模糊糊地想著一個問題,想得久了,另一個問題在腦海中浮現,跟著再模糊了一陣,又得到另一個問題,如此在一陣一陣的模糊中,一層一層的問題演變,原本的問題答案就莫名其妙地跑了出來。有了這答案,我才再以邏輯推理來考證這答案是否對的。
一九六六年,我思考佃農理論時,腦海中的問題是:「既然傳統認為佃農制度大有浪費的地方,地主所收的租金下降,那麼地主為什麼要選取佃農制度?」模糊了幾天,我問:「假若傳統錯了,那麼前輩們忽略了什麼?」如此又模糊了一陣,答案就出來了:「佃農制是一種合約,其內容條件與其它合約一樣,可以千變萬化,是由交易者商議而定出來,傳統的佃農制分析是忽略了這合約的條件。」有了這答案,要在邏輯上斷定在競爭下佃農合約應有的條件,就易如反掌了。
一九六八年推翻了當時家喻戶曉的「界外效果」理論時,我問:「若有界外,什麼是界內呢?」一九六九年推翻了當時的公產理論時,我問:「每個人都爭取私利,無意損害他人,那麼為什麼公產的租值會下降至零?」一九七三年推翻了價格管制理論時,我問:「被管制的價格低於市價,那麼這二者的差額是誰擁有的?」一九八二年推翻所有的公司原理時,我問:「假若我請人替我提供某種服務,究竟我和他是同一家公司還是兩家的?」
以上及其它的例子,我問時當然腦海中是用文字——畫面怎可以問?但有了問題後的思想,我就不用文字或畫面了。很明顯,非用文字不可就用文字,但以攝影的例子來說,非用畫面不可就用畫面。其它的思想,什麼也可以不用。
心理學課本的作者顯然沒有想過這些問題。我想,人們在思想時究竟用文字還是畫面,不能一概而論;更不可以用上述二者(媒介)來分別誰是天才,誰是蠢才的吧。
Friday, February 8, 1991
觀雞血石有感
不久前到大陸購買石章,朋友給我看一塊難得一見的雞血石。他認為我是個專家,很想聽聽我的意見。那石塊大約有三公斤重,是很大的雞血石了。石質柔軟,看來是昌化上品;石中的血色多而鮮,甚為難得。
我把那石觀賞、摩挲了十多分鐘,放下,喟然而歎,說:「這塊石是假造的,但造得這樣天衣無縫,我差不多看不出來。」朋友說:「果然厲害!但你要知道,這塊石的成本要幾萬塊錢呀。」「成本既然那樣高,為什麼還要造假的?」「我也不大清楚。據說一位高手花了不少時間造了兩塊,這是其中之一,另一塊一位台灣客用高價買去了。」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我花了點錢請他把這塊「假」的讓給我。
這塊假雞血石,說起來,似真實假,說假還真。為什麼呢?原來石是真的昌化雞血,石質是上品。石上的「血」有些是原石所有,但不多;其它的「血」也非假的,卻是從其它的昌化雞血石移植過來。移植的方法不是用石粉與膠水的那一種平庸之作,而是像補衣裳那樣以石片填補,補得半點痕也沒有。
我曾經在《資本》雜誌上寫過一篇文章論雞血石,說該品種的名石是比較容易鑒別的。雖然假造的雞血石多的是,但一般而言,要鑒別並不困難。大約一年前,我知道大陸的高手發明了以真石移植的填補方法,但通常還是不難看出有人做過手腳的贗品。然而據最近所見,知道這方法已大有改進,達到了爐火純青之境!
這使我想起少小時讀書「偷睇」的往事。當年,與一些懶於讀書但大有天才的小同學研究「偷睇」的辦法,勤力得不得了,而研習出來的辦法也真是天衣無縫,運用起來時得心應手。問題是,考試成績還是欠佳。後來有機會進了加州大學,老師們根本不知道有「偷睇」這回事,少小時的發明應該大有用場了。但年紀大了,對當年的過癮事一笑置之;我又想,偷睇的準備時間比真正讀書的時間還要多,所以偷睇實在是一門蝕本生意,不作也罷。
是的,像我最近所買的假造雞血石一樣,偷睇的勞力與腦力是真的代價,是真的心血,以之運用到正途上好好地讀書,既可應付考試,也可增加知識,豈非兩全其美?
以真的昌化雞血移植而成為一塊比較可觀的「假」雞血石,若以劣石從事,賺取所「增」的市價,不難理解。但這移植方法是做得好,需時甚久,也需要高手才能辦得到。因此,這種移植的「假造」要用上選的石材。原本已值數萬元的石料,加上移植工夫的成本,不能等閒視之。好石之徒過不多時總會找出鑒別的辦法,那豈不是「血」本無歸?另一方面,好石者知道市場上有難以鑒別的假雞血石存在,有了戒心,這對雞血石的一般市價會帶來一定的不良影響。問題是,造假雞血石的人為了圖私利,他們是不會顧及一般市價如何受影響的。
中國人看來有一種很特別的能耐,也有一種很特殊的天才。專家們若有機會看到我最近所收藏的「假」雞血石多半會同意;該石塊是天才之作,也需很高的技巧與耐力才能「假」得如此逼真。若說穿是贗品,其市值比其原來的石料還低。
這使我不禁聯想到中國的政治那方面去。是的,在中國搞政治的人,其天分決不能低估,而他們多年的苦心孤詣,每天的心驚膽戰,其代價也高得驚人。然而,一次又一次地高呼著「為人民謀幸福」之類的口號後,人民的生活究竟怎樣呢?若說穿了,這些浪費了幾許大好光陰的政治勞力與天分,所換取到的真正價值,遠不及一個在街頭擺賣的個體戶。
我認為,既然掛羊頭,就無須賣狗肉。雞血移植既然可以造得那樣神乎其技,那樣近乎十全十美,又何妨坦然說出:那是以不同的真正雞血石料移植合併而成的新「品種」。這樣言明,就沒有人會說那合併了的石是「假」了。石料是真的,移植也是真的,何假之有?這樣市場對它總會有另一種真正的需求。長遠一點來說,這才是生意的經營之道。
我把那石觀賞、摩挲了十多分鐘,放下,喟然而歎,說:「這塊石是假造的,但造得這樣天衣無縫,我差不多看不出來。」朋友說:「果然厲害!但你要知道,這塊石的成本要幾萬塊錢呀。」「成本既然那樣高,為什麼還要造假的?」「我也不大清楚。據說一位高手花了不少時間造了兩塊,這是其中之一,另一塊一位台灣客用高價買去了。」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我花了點錢請他把這塊「假」的讓給我。
這塊假雞血石,說起來,似真實假,說假還真。為什麼呢?原來石是真的昌化雞血,石質是上品。石上的「血」有些是原石所有,但不多;其它的「血」也非假的,卻是從其它的昌化雞血石移植過來。移植的方法不是用石粉與膠水的那一種平庸之作,而是像補衣裳那樣以石片填補,補得半點痕也沒有。
我曾經在《資本》雜誌上寫過一篇文章論雞血石,說該品種的名石是比較容易鑒別的。雖然假造的雞血石多的是,但一般而言,要鑒別並不困難。大約一年前,我知道大陸的高手發明了以真石移植的填補方法,但通常還是不難看出有人做過手腳的贗品。然而據最近所見,知道這方法已大有改進,達到了爐火純青之境!
這使我想起少小時讀書「偷睇」的往事。當年,與一些懶於讀書但大有天才的小同學研究「偷睇」的辦法,勤力得不得了,而研習出來的辦法也真是天衣無縫,運用起來時得心應手。問題是,考試成績還是欠佳。後來有機會進了加州大學,老師們根本不知道有「偷睇」這回事,少小時的發明應該大有用場了。但年紀大了,對當年的過癮事一笑置之;我又想,偷睇的準備時間比真正讀書的時間還要多,所以偷睇實在是一門蝕本生意,不作也罷。
是的,像我最近所買的假造雞血石一樣,偷睇的勞力與腦力是真的代價,是真的心血,以之運用到正途上好好地讀書,既可應付考試,也可增加知識,豈非兩全其美?
以真的昌化雞血移植而成為一塊比較可觀的「假」雞血石,若以劣石從事,賺取所「增」的市價,不難理解。但這移植方法是做得好,需時甚久,也需要高手才能辦得到。因此,這種移植的「假造」要用上選的石材。原本已值數萬元的石料,加上移植工夫的成本,不能等閒視之。好石之徒過不多時總會找出鑒別的辦法,那豈不是「血」本無歸?另一方面,好石者知道市場上有難以鑒別的假雞血石存在,有了戒心,這對雞血石的一般市價會帶來一定的不良影響。問題是,造假雞血石的人為了圖私利,他們是不會顧及一般市價如何受影響的。
中國人看來有一種很特別的能耐,也有一種很特殊的天才。專家們若有機會看到我最近所收藏的「假」雞血石多半會同意;該石塊是天才之作,也需很高的技巧與耐力才能「假」得如此逼真。若說穿是贗品,其市值比其原來的石料還低。
這使我不禁聯想到中國的政治那方面去。是的,在中國搞政治的人,其天分決不能低估,而他們多年的苦心孤詣,每天的心驚膽戰,其代價也高得驚人。然而,一次又一次地高呼著「為人民謀幸福」之類的口號後,人民的生活究竟怎樣呢?若說穿了,這些浪費了幾許大好光陰的政治勞力與天分,所換取到的真正價值,遠不及一個在街頭擺賣的個體戶。
我認為,既然掛羊頭,就無須賣狗肉。雞血移植既然可以造得那樣神乎其技,那樣近乎十全十美,又何妨坦然說出:那是以不同的真正雞血石料移植合併而成的新「品種」。這樣言明,就沒有人會說那合併了的石是「假」了。石料是真的,移植也是真的,何假之有?這樣市場對它總會有另一種真正的需求。長遠一點來說,這才是生意的經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