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rch 16, 2004

向曼昆致意

今年四十六歲的哈佛經濟學教授曼昆(G. Mankiw)我不認識。一九九八年他出版了一本教科書,洛陽紙貴,得享大名。後來布殊總統委任他為白宮經濟顧問團的主席,舉足輕重。美國的貨幣政策以格林斯潘為首,經濟政策則以曼昆為首。聯邦儲備局的獨立性強,格林斯潘的自主權比較高。曼昆的顧問團管貨幣之外的經濟多方面,上頭要聽就聽,要不聽就不聽,權力不大。

幾個月前美國對中國的外貿有大逆差,議員們大吵大鬧,好些主張壓制中國貨品進口。曼昆力排眾議,高舉經濟學的比較優勢定律,半步不移。算是過了一關。最近曼昆「闖大禍」。在美國製造業有二百八十萬人失去工作的情況下,他公開支持工作外流:產出外判及美商投資到外地設廠。這也是信奉比較優勢定律:美國的產出成本高於外地,那就到外地產出好了。這一回,議員群起而攻,曼昆被罵得厲害。他道歉措辭不當,但堅守原則,半步不移。可幸布殊與格林斯潘都支持他。

相信自己學得的容易,但在政治壓力下要堅持自己的信念非常困難。曼昆是個有氣節的人,我佩服。回想七十年代初期,佛利民作本科生時的老師A. Burns經不起壓力,支持價格管制,弄得他兩師徒反目。

我懷疑曼昆可以堅持很久。他的推理答辯不夠說服力。他可能是第一個美國的首席經濟顧問,意識到一九九一年我在瑞典對佛利民提出的重點:多國開放改革,舉世的廉價勞力暴升,世界的經濟結構將會有大變。這大變今天就在眼前。曼昆堅守的原則只對一大半,錯一小半,所以答辯不容易。

他錯的小半,是在匯率與工資不易迅速調整的情況下,比較優勢定律可以在一段時期失靈。他對的大半是這定律遲早是經濟民生之道,愈早放開,市場調整愈快。如果引進議員們要求的保護主義,痛苦的日子來日方長也。

香港大搞福利經濟,公務員薪酬高企難下,又有聯繫匯率——這些增加了調整的困難。但如果香港的工業不老早就大部分北移,今天在國內賺到錢,效果不堪設想。同樣,台灣不景,但如果十多年前郭婉容不讓台商紛紛到大陸設廠,台灣今天恐怕不容易找到飯吃。

日本糊塗得很,信奉保護,調整期長達十七年。今天有起色,輿論變為感謝中國,也有人提出了我曾經寫過的「日日貿易」論。韓國保護較少,而工資也較低,所以調整得快。朋友說,韓國佬提到中國就笑容滿面了。

不一定要到中國投資才可以賺錢的——廉價勞力之區多得很。俄國的經濟大有起色,印度開始見到一點光澤,東歐據說也有進境——這些都與先進之邦的產出外判有關。落後之區先得甜頭,先進之區要經過一段不舒適的、有爭議的調整期,但以開放加速調整,是正著。

曼昆先生,你的堅持沒有錯。美國不僅地大物博,而更重要的是人材鼎盛:頂級的專材多而精,新興之邦要很多年後才能追近。堅持開放,這些專材會精益求精,發展新行業。廉工外判,腦子我留,是堅持開放下美國會發展的方向。問問日本仔吧。工會的頑固是困難,最低工資也是困難,這些先生是要盡早處理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