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September 23, 2004

奧運精神與奧運經濟(三之三)

太空船神舟五號成功地把楊利偉送上太空,前前後後的研究及製作共耗資人民幣一百八十億。朋友問:沒有看得到的經濟回報,政府應否花那樣大筆的錢呢?我數一下手指,說沒有問題吧。這把朋友嚇了一跳,因為政府投資與我歷來的經濟觀背道而馳。但我是個市場經濟專家,深知市場之能與不能。



我的解釋,是就算太空船毫無可以看得到的利益,但中國人喜歡見到這科技上的成就,驕傲一下。炎黃子孫十三億,平均每人是否願意出十三元八角過一下這驕傲之癮呢?不知道李嘉誠、霍英東等富君子願意出多少,但區區在下願意出二千,足以補貼一百四十多個不願意出一分錢的人。



問題是這種驕傲之癮是共用品,有搭順風車(free ride)的問題,拿個袋子去募捐不會有好結果。還有,第二艘太空船的驕傲價值下降得很快(雖然再造的成本不到十億),而繼續製造下去就要論過癮驕傲之外的經濟收益了。



奧運的經濟收益與太空船有類同之處。雖然神舟五號我數幾下手指就夠膽說博得過,但一般而言,驕傲過癮的價值只有上帝才知道。中國的政權有好大喜功的傾向,對奧運金牌與北京奧運的投資,受到非議不難明白。霍英東先生的私人贊助救一救,神舟五號的經濟觀也救一救,但能減少多少非議不得而知也。



上期提及,中國政府是賺了姚明、劉翔等體育明星的錢,但我相信,整體培訓的總收入是低於總成本的。奧運這回事,不容易讓私營培訓參與比賽,而就算可以,要賺錢不容易。美國職業體育的私營培訓可以賺錢,但不是從奧運中賺取。換言之,從社會經濟收益的角度看奧運的培訓投資,像神舟五號那種大眾過癮、驕傲的價值要算進去。但這種價值有多高只有天曉得。神舟五號我敢與上蒼賭一手,但奧運培訓的成本沒有數據在手,不敢說。



讀到的數字可能印錯了,但一上一下地除一下,北京舉辦奧運的總投資額比雅典的高六倍!有冇搞錯?不管是真是假,奧運賺錢不容易。歷史上似乎只有一九八四年洛杉磯的奧運賺過大錢,其他的不容易打個平手。數字的真真假假不知道,但可以肯定北京的奧運投資不菲。收益呢?除直接的門票外,其他有四項,每項都比門票為高。



一、無從估計,但神舟五號那種驕傲價值,奧運也不低。要靠王岐山市長把奧運辦得有聲有色。如果搞得錯誤頻頻,笑話百出,就會有神舟五號上不到太空就掉下來的效果。二、廣告收入,北京奧運有條件打破歷來的紀錄。要聘請國際專家協助辦理才對。那樣大的投資,出點小錢求教於人沒有面子的困難吧。三、旅遊、外資引進等界外效應(國內稱外部性),可以是很大的社會經濟收益。這方面,王市長不要單顧北京本身,而是要從整個神州大地作衡量。看來市長要召集各地的有關人士洽商合作的安排。四、北京投巨資建設的奧運場地,將來可以再辦奧運而再用。八四年洛杉磯辦奧運賺大錢的一個原因,是該市曾經舉辦過奧運,不用再多建造。



北京二○○八的奧運,社會整體的收益會高於投資成本嗎?有可能,但無從估計。如果兩屆後有機會再辦,直接與間接的收益加起來,有利可圖的機會是較高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