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北京兩會的研討中,三農(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受到重視,而要減少農民人口的聲浪似乎是提升了。在此同時,糧食安全問題的聲浪提升得更大。後者是二百多年前歐洲重農主義的思維,「糧食安全」的表面解釋是一個國家的農產品需要自供自給,不靠進口。報道說,這幾年中國的農地減少,自產的糧食下降,中國成為一個糧食進口國,是以為憂。
我曾經指出,作為人口最多的大國,比例上優質的耕地實在少,要成為經濟強國,中國一定要讓大量的農民人口轉到工業去。這樣一來,大量進口糧食無可避免。目前的情況,是好些地區工業用地的回報率比農業用地的高出十倍以上,而一部小電視機出口可以換取大約一公噸非優質的白米進口。農轉工可圖之利可謂大矣。
年多來,可能由於政府對農業與農民的多方協助,農轉工的速度顯然不足,因為工業大叫民工荒。雖然目前的經濟整體發展還算好,但路線是走錯了。繼續下去,這路線的不良效果會明顯化。要記著,提升協助農民容易,要收回很困難——農民動亂的可能性不能低估。愛護農民是鼓勵他們轉往工業;協助他們留於農業,早晚害了他們。
我們今天不容易估計中國的農民究竟是人口的百分之幾。官方的數字是百分之六十九,但半農半工的人口多得很,而不在市區的工廠越來越多。以全職農業算(例如兩個半農算一個),農民的人口百分率應該低於百分之六十九。不這樣,直覺的判斷是中國不會有見到的驕人工業發展。縱觀外地的經驗,要成為經濟強國,中國的全職農民要下降至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五左右。這含意著中國的糧食要大量進口了。
安全嗎?我曾經指出,沒有任何供應,能比讓他人賺錢的供應來得安全。就算國與國之間有政治糾紛,有禁運的可能,有錢可賺商人總有辦法,何況世界上有那麼多農業出口國要互相競爭。要走向經濟強盛之途,中國沒有其它選擇。但我可以提供三點,增加糧食供應的安全性。
(一)政府全部開放糧食進口,讓私營(國內稱民營)的商人處理,絕不限制牌照數量。這是毫無農業的香港從來沒有缺糧的主要原因。數之不盡的零散糧食商人,互相競爭,各出奇謀,各有門路,有什麼戰爭或政治上的風吹草動,他們總有辦法。前年上海缺米,我一聽就認為是政府處理失誤。
(二)在海上以浮籠養魚與在海灘殖蚝、蛤等,有利可圖的例子早有前科。政府要把所有宜於人工繁殖海產的海岸與海灘,以招標的形式租出去,讓民營投資者博一下。
(三)界定與保護農民的土地權利重要,但同樣重要的是容許有權利界定的農地有自由轉讓權。當然,不少地區政府要靠土地租出或賣出為生計,而農、工、商、住的土地用途的劃分是一門湛深的學問,篇幅所限,這裡不說了。
客觀地看,中國需要的知識進口、石油進口、鐵礦進口等,比農產品進口更重要,但為什麼北京兩會不討論這些進口的不安全呢?我的答案是:不能不進口的,無可奈何,於是忙顧左右而言他。客觀地看,農產品也是不能不進口的,而外地的供貨商人遠比石油或鐵礦為多。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