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February 23, 2006

銀幣真贗說

本性難移,凡是遇到有趣而又難明的經濟現象,我必試行解釋,彷彿上了鴉片煙癮,願意付出高代價。

要研究中國古老的貨幣制度有三十多年了。朝代複雜,演變繁多,一九七一年讀過一本中國貨幣史,亂七八糟,不知是作者差勁還是歷史就是這樣,於是不敢問津。一九七六年,一位加州大學的朋友說要研究中國古時的貨幣制度,因為聽說中國曾經出現過自由銀行制,求教於我。我不懂,只知道中國的貨幣歷史複雜無比,無可奉告。

對自由銀行制有興趣的學者不少。海耶克屢次建議自由銀行是最可取的貨幣制度。但海大師思想多多,實證工作少少,後者近於零。既然大師建議,後學的當然要研究一下。要找實例入手,就想到舊中國那邊去。自由銀行制是說任何人,不用政府批准可以設立銀行,供應貨幣,正當的爭取聲譽而圖利,走偏門的但求短暫欺騙。中國在明清時代的無數銀號、錢莊等就是自由銀行的例子,與政府發行的貨幣並駕齊驅也。

我要從清代的銀幣入手調查有好些日子了。十年前,在香港的地攤選購了數百枚清代的銀幣,一位自稱是專家的說全部假,贗品也。八年前,在揚州的一個大地攤上見到不少清末民初的紙幣,包括一些錢莊發行的錢券,認為大部分是真,於是盡花身上帶著的數萬元,差不多全部買下來。回家後研究了幾個晚上,花多眼亂,只發表過一篇文章,過癮的,但沒有理論可言。

最近豪情頓發,在國內購買了不少從清初到民初的銀幣,價格每枚二元到百元不等,是真是假當然格外留神。不是那麼容易。首先是二元的可能是真,百元的可能是假。拿著十多枚真真假假的到處考問出售的人,竟然沒有一個考合格!這怪現象我終於找到答案:不少銀幣是真銀假幣!用真銀仿製的是真銀假幣,對收藏者來說是贗品,不可取也,但真銀值錢,昔日在市場持久流通可以理解。

怎樣鑒別是真銀製造還是非銀金屬鍍上銀色呢?我不是專家,但認為鑒別不太難。首先是多番考慮,鋁太輕,錫或鉛太軟,皆容易鑒別;鎳過硬而價高,也不易鑄幣,而五十年代時鎳幣大都被廠家收購作為電鍍用途了。餘下來以非銀鍍銀仿製得幾可亂真的只有鐵與銅。鐵可用磁石一試而知——試過不少是鐵造鍍銀的。最頭痛是銅。但以銅鍍銀,銀面很薄,細看舊幣的表面花痕不難看出銅色,再不成就磨掉少許可見銅。(磨而見鐵很像銀,以磁試之萬無一失。)其次是真銀必定帶黑色,所謂銀黑是也。就是以洗銀的藥物擦得光亮,總有點「黑」的感受。

我怎知道有真銀假幣的存在呢?首先是一位女人提點。她是賣古物的,我見她在讀考古書籍,店裡有銀幣出售,於是向她求教怎樣鑒別銀幣的真真假假。她吞吞吐吐的說了一陣,突然說:有真銀假幣這回事。一言驚醒夢中人,因為我見過不少擺明是贗品,但銀怎樣看也是真的。

我怎知道是「假」幣呢?找到幾枚應該是真銀的,幣的一面說菲律賓,另一面說美國一九○三年。好些銀幣一面英文說雲南省,另一面中文說湖北或江南或黑龍江等。類似的說不通的用真銀製造的屢見不鮮。

中國用銀本位制起碼有幾百年是可以肯定的。我找到的銀錠,庫房的,最早說明是康熙——更早的銀錠可能存在。另一方面,在揚州購得的清代錢莊錢券,很多說明憑券取銀。

中國早就有銀錠,但銀幣的鑄造是一八八九年(光緒)才開始,很遲。光緒之前中國流通的銀幣,全部進口,始於明代,清代進口量大,極盛於乾隆。絲與茶的出口引進不少銀幣,但乾隆之後鴉片進口急升,跟著銀幣外流,鴉片戰爭之後變本加厲,導致十多年後的太平天國之亂。

清代大量進口銀幣,百鳥歸巢,起碼數十種,其中最常見的是日本明治,英國,西班牙,墨西哥,美國,也有香港的。

看官須知,神州大地當年沒有電鍍技術,而「先進」如香港,電鍍行業只是八十年前由我的父親張文來搞起來的。不懂得電鍍銀面,贗造銀幣只能以真銀從事。既然一樣是銀,為什麼還要贗造呢?有幾方面。一方面是進口的真銀真幣造得較為精緻,但這些進口的成本較高。另一方面,我把多枚看似一樣的真銀真幣與真銀假幣以電子儀器量度,規律是後者較輕大約三公克。那是意圖欺騙百分之十三左右。然而,當年的銀幣很值錢(市面一般用銅錢),欺騙談何容易。於是,真銀真幣與真銀假幣一起流通,正如二十年前人民幣與外匯券在國內一起流通,面值一樣,價值不同,懂得議價的用外匯券,購物有較大折頭,不懂的就中了價格分歧之計。真銀假幣是劣幣,真銀真幣是良幣,二者一起流通,劣幣沒有把良幣逐出市場,證明那大名鼎鼎的葛森定律(Gresham』s Law)是錯了的。早就分析過這定律蠢得可憐,這裡只是多補一項證據。

真銀假幣的存在(我認為曾經相當盛行)還有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是進口的銀幣不夠用,而光緒起的政府自鑄也不夠用。真銀假幣於是有真實的需求。中國有銀礦,不多,但中國早與西班牙貿易,而後者佔領盛產銀礦的墨西哥,中國大可進口而以真銀贗制。

本文分析的只是初步探討。刻意地不參考書籍,要先無師自通地過癮一下才找書籍比較。想錯了沒有什麼大不了,而回報可能是前所未聞的新觀點。困難是時間與金錢的投資相當高。

朋友,不要說我不知道眾所周知的聽聲辨銀的方法。以一根手指托著銀幣而用另一幣敲之,或以兩個指甲執著銀幣的中央而用口大力吹之,試過無數次,銀的與銅的分別聽不出來。自己的耳朵有毛病,請耳朵好的朋友屢試,也聽不出來。朋友,算你有莫扎特的耳朵,敢賭一手嗎?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