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經濟系的研究院發明了「工作室」(workshop)這項玩意,非常成功,舉世知名,不少其他大學相爭競效,但總是遇上困難,搞不好。芝大的工作室是唯一有大成的例子,極盛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其後大師們去的去,退的退,死的死,紅極一時的工作室就有點退化了。
不是說早期的大師退出後沒有新血大師補上,但戴維德、高斯、佛利民、史德拉、夏保加、舒爾茲、莊遜、蒙代爾等人是不可以填補的。學問上的填補已不容易,性格的填補更困難。一個偉大學派的興起要講機緣巧合,能在半個世紀出現一個偉大學派算是奇跡了。
芝大的工作室是經濟系內每類重要科別有一個,每星期聚會研討(工作)一次。六十年代最著名的有貨幣工作室(佛利民主理),工業組織工作室(史德拉主理),農業經濟工作室(舒爾茲主理),經濟發展工作室(夏保加主理),對外貿易工作室]由莊遜、蒙代爾主理),此外還有計量經濟、數學經濟、經濟歷史等工作室。有那麼多不同的工作室,加上每星期總有一兩位外來學者作學術報告,其氣氛的緊張刺激難為外人道。一九六七至六九我在那裡兩年,分身不暇,疲於奔命。
芝大的工作室分兩種。一種是封閉室(close shop),另一種是開放室(open shop)。只有佛利民的貨幣工作室封閉,其他都開放。佛老的「封閉」,是指每個參與的人,在一個學年之內,必須提供一篇自己的文章作研討。每個參與者規定要先讀好準備研討的文章才能進室。
其他的工作室都是開放的,任何研究生及教授皆可參與,但規定先要有人提供值得研討的文章,而參與者必須先讀。大約兩個小時一次的研討,提供文章的主講者只有十五分鐘作開場白,跟著就是大吵大鬧了。有一次我提供文章到史德拉的工作室,開場白時間只有三分鐘。
芝大工作室的成功是奇跡。研究生參與是得不到學分的。這與一般大學研究院(graduate school)的研習班(seminar)的性質不同。後者是算學分的。沒有學分,為什麼參與的研究生那樣踴躍,那樣熱情,願意花時間先讀講者的文章?
一九八一年,洛杉磯加大替戴維德與高斯的榮休舉行聚會,被邀請的大約三十人,大都是從四方八面而來的曾經與芝大有關的前輩名宿。我是比較年輕的被邀請者。會中前輩談往事,說當年,作為後輩我只在聽。但後來我還是問:「為什麼芝大的工作室搞得那樣熱鬧、成功,而其他的大學卻沒有那樣的經驗呢?」
這問題引起他們的趣興,因為大家都知道倣傚芝大工作室的研究院不少,但搞得成功的只有芝大。佛利民、史德拉等人紛紛提出他們的解釋,但只能回應問題的一半。要解釋芝大工作室的成功不難,但為什麼他人辦不到?他人的也是名校,有名家,也有上選的研究生,但為什麼工作室的成就差那麼遠?我想,那應該是學術文化不同吧,而文化這回事是不容易說清楚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