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十三日《蘋果日報》有大字標題:《中國入世三年農民更苦——世銀促改制,平衡城鄉利益》。細讀內文,一頭霧水,不知所云。
沒有誰不希望中國農民的生活好起來。自己曾經在中國的農村挨饑抵餓,在大學教過農業經濟,關注之情更是溢於言表了。這些年讀過聽過不少關於中國農民的苦況,也盡己所能為改進他們的生活寫文章。但中國農民的生活真的像世銀說的那樣苦,國家入世後害了他們嗎?如下八點是反證:
(一)不嚴格的,年多來為了攝影我多次到中國的農村奔跑,與農民的傾談中知道他們的生活不斷改進。
(二)關心中國農民而又知得比我更多的周其仁教授,認為農民的生活的確有了明顯的改進。
(三)十多年來,中國從農轉工的人口上升得快。轉往工業的生活一定有改進,否則不會轉,而剩下來的農民耕地,以人均算,一定有增加。
(四)半農半工的人口多得很,而中國的工業發展再不限於沿海一帶了。這些「半工」的收入,統計上不容易算進他們的生活指數內。
(五)年多來中國農產品之價的升幅,遠高於非農產品的物價。更要注意的,是這時期農業大豐收。
(六)年多來中國的工業有民工荒,提升工資百分之十也不容易聘請勞工。這含意著農業的收入大有改進:農產品價格上升,政府減農業稅,補貼農植。我不贊同政府鼓勵農民留於農業。長遠地改善農民的生活,要鼓勵他們轉到工業那邊去。
(七)三年前到四川的大學講話,知道大約百分之三十的大學生是農村子弟,增加了不少。這是農民生活有改善的一個證據。
(八)攝影最忌有電視接收器在農居頂上。拿起照相機我非常敏感,見到該「器」就頭痛。今天,農居有此器的觸目皆是,農民說是七八年來急速增加的結果。難道電視不是用錢買的嗎?難道接收器是聖誕老人贈送的嗎?
當然還不滿意農民的生活水平,但世銀說世貿害了農民,使農民生活水平下降了,邏輯不通,事實不符,不是胡說八道是什麼?
胡說歸胡說,但世銀提出建議,要增加農轉工的什麼失業保障網云云,是劣著。工業有民工荒,是說要聘請也不容易。在這樣的情況下增加失業保障網,難道要倣傚香港,建議農民跑到城市去領取綜援金嗎?
中國的經濟發展得快,舉世嘩然。但問題非常複雜,有好些政策令我悲觀。我少看統計數字,更少管他家之說,但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朋友及同學們給我的報道無日無之。對中國的改革發展跟蹤了四分之一個世紀,寫過數百篇文章,不能說是門外漢。然而,為了一點關心對中國的改革提出一些建議,我老是日思夜想,想得心驚膽戰。不久前對一位朋友說,內心深處,提出建議不是希望北京接受,而是擔心他們接受,因為如果建議出錯,被接受,害了勞苦大眾,一死不足以謝天下。困難是關心這回事,不婆婆媽媽一番過不了日子。
中國的發展史無前例,目前的制度整體與西方的很不相同,某方面優於西方。希望世界銀行能像我那樣,以學習的態度來理解中國的情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