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y 22, 2009

[五常問答室]我反對公共養老金製度

采采問:

請問教授如何看待現代社會的公共養老金製度,古代社會好像是沒有這些制度存在的。


答:
答案其實不困難。沒有強迫性的養老金製度,人們會自行儲蓄而養老。香港十年以前是沒有這種養老金製度的,情況不差。而那些養老金製度強迫人們通過政府投資,回報率一般是低的。有很多專家作過統計,自己積蓄投資養老的回報率,比政府代替人們投資養老的回報率高很多。這是普遍的情況。

有些人因為自己不積蓄,到老時就有問題。但是,在正常的天倫發展下,我個人是反對強迫養老金的。因為一個人可以自己積蓄,而如果他有自己的兒女就更安全,可以有兒女養老。所以我在1984年的時候發表《沒有兄弟姊妹的社會》,極力反對一家一孩的政策。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將會需要很多老人院。現在由於有了一家一孩政策實施多年的後果,養老就成為社會問題。

另一方面,如果政府大肆推行養老金製度,人們的自主積蓄就會減少。這是很明顯的。美國的儲蓄率就很低,據說是低於GDP的2%,這是拜強迫養老金所賜。而最近的金融風暴影響了養老金,加重了美國金融危機的嚴重性。新加坡的強迫養老金很高,聽說在這次金融危機中輸了很多錢。


附:美國微觀經濟學教材《價格理論及其應用》(赫舒拉發編)中的一個關於公共養老金回報率的文獻例子

社會保障是一項好投資嗎?

美國的社會保障制度向數以百萬計的美國人提供老年退休金。與私人的退休金合約不同,參加社會保障是強制的。部分是由於這個原因,這一計劃幾乎每個方面都持續地備受爭議。
其中一個質疑是,社會保障作為一項儲蓄計劃,它對參加者來說是否一項「好投資」。也就是說,把它看作一項個人的儲蓄項目的話,其現值是否為正?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因為社會保障已經進行了很多改變,而且肯定還會繼續變化,如所需的稅費(工資的多大比例用來交納社會保障稅)、受益水平(可以獲得多少退休金)、資格規則(如人們到什麼年齡時才能退休,變成受益人)。
回顧以往,人們可以檢驗早期參與者的結果。社會保障制度始自1935年,早期的參加者的確很不錯。有些早期的參加者只交了幾年社會保障稅,但獲得的退休福利卻好像他們早已參保,終其一生都在交納社會保障稅!(這個因素大大地增加了這項計劃最初在政治上的接受度。)另一個最初的有利特徵是在職納稅人對退休者的比率很高。但這種非同尋常的有利條件只是暫時性的。到了現在,幾乎所有受益人都必須終其一生地交納社會保障稅,即使現在才加入的新人也是如此。而美國人口的老齡化也減少了納稅人相對於受益人的比例。
展望未來,從現值的角度看社會保障是否還是一項好投資,要取決於很多關於未來情況的有爭議的假設。雖然預計不會有一個評估能解決這些爭論,但李利群(LiqunLee)和安德魯·J·瑞坦梅爾(AndrewJ.Rettenmeier)提供了幾個有趣的結果。[1]
作者估計了未來的稅收水平與福利,還估計了參與者的預期收益、退休選擇和壽命。下表列出了一些解釋性的結果,裡面的現值是根據4%這相對較低的貼現率來計算的。(如文中所述,貼現率低能提高投資項目或儲蓄計劃顯示出來的現值。)
對單身男性來說,表中顯示的現值是負數!單身女性、已婚而不工作的男性的結果只是略好一點:在這類群體中,只有出生年份最早、教育水平最低的工人的現值才是正的。
結果相對更有利的是那些出生年份較早的人,反映了開始時的社會保障稅較低。壽命延長,以及領退休金的人對納稅人的比率越來越高的不利情況導致稅率急劇增加。社會保障制度從一開始就加入「累進」的因素,以確保低收入的工人也能獲得體面的最低標準的福利。因此相對於高收入的納稅人,社會保障制度總是對低收入的納稅人更有利。但是,下表顯示,對表中列出的所有群體來說,現值都是負的。

社會保障投資的預期現值——單身男性
出生年份 高中畢業 大學畢業 研究生
1940年 $-27,000 $-33.000 $-33,000
1950年 -32,000 -45,000 -49,000
1960年 -34,000 -53,000 -59,000
1970年 -33,000 -58,000 -75,000
1980年 -32,000 -63,000 -93,000
資料來源:根據李和瑞坦梅爾的文章的圖2目測估計。

評論
雖然這些結果的細節會受到質疑,但它顯示,對大部分的參加者來說,社會保障在財務上是一項糟糕的投資。確實,社會保障的目的不是要成為一項從保險精算的角度來看是完美的退休金計劃,而是總會涉及再分配的因素。但是,即使對受益最大的參加者來說,社會保障作為一項儲蓄計劃,其現值最多也只是勉強為正。正是這種情況激發了人們提議改革社會保障制度,要求它更接近基於保險精算而制定的退休金計劃,讓參加者更好地控制他們個人交納的社會保障稅的分配。
[1]LiqunLeeandAndrewJ.Rettenmeier,「SocialSecurityandEducation,」NationalCenterforPolicyAnalysis,PolicyReportNo.240(January2001).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