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November 30, 2010

《重尋無處》的序言

(五常按:這期因為事忙,用剛出版的《重尋無處——五常行遊錄》的短序替代一下。

茲有難題徵詢同學意見。《經濟解釋》的卷二《供應的行為》修好了六章,其中三章是新加的。跟著而來的第七章的原題為《交易費用》,決定改名為《制度的費用》。這章牽涉到的話題複雜,但重要。「制度」屬卷三,但交易費用不能不在卷二先作介紹。然而,如果不從制度的廣角看,交易費用的介紹容易誤導。原來的處理,是卷二說一部分,卷三再說另一部分,但最近想了多天,認為這樣分割總有點不妥,因為不從廣角的制度費用來處理交易費用,同學不可能真的明白「市場」,而市場是卷二的核心話題。還沒有完全決定怎樣處理,但決定以制度費用取代交易費用作為卷二第七章的名目,大致上我是決定了增加廣角度來博一手。問題是「租值消散」應該是卷三的話題,而從廣角看,租值消散是交易費用。卷二與卷三的某些部分因而要重迭了。

交易或制度費用這個題材我想了半個世紀,心領神會,跟他家之見有很大的分離。陳述的格式應該怎樣沒有前車可鑑。這裡提出,希望同學能作點建議——表達一下他們要讀哪種安排。

以下是《重尋無處》的序言。)

在為關愚謙寫的一個題為《歐風歐雨話當年》的序言中,我說自己不喜歡遊覽。有點恐懼感:六歲開始逃難,二戰後居無定所,搬來搬去,要到三十三歲才安定下來。我這一輩的人差不多都這樣,從小不用走來走去的要不是家境富裕,有辦法安居,就是窮得要命,要走也沒有錢走。

年輕時我走得特別多,累了,四十年來我喜歡足不出戶。住所要面積大的,喜歡在家中行來行去,想著些什麼。不喜歡遊覽,可不是說我到過很少地方。到處走是游,而在走游中當然也覽。一九八二年回港任職,又開始再走,走神州。不是消閒的游,而是經濟研究要作實地調查。為了跟進中國的發展我走了三十年,其中兩年加進攝影,十年加進跟同學們講話,走得更賣力了。這些行程我寫下了一些簡略的「遊記」,偶爾寫些童年的片段回憶。

朋友說,我寫的中語文章,關於經濟的有時過於專業,讀不懂。他們說最喜歡讀的是我寫事件──例如寫北京奧運,寫人物,寫遊覽。最少讀者是寫藝術,包括攝影與書法。我最愛寫藝術。不是詩人,恨不得是詩人,寫藝術是一個接近的替代吧。

其實寫遊記我屬門外漢。憑著的本領是從小愛觀察,好想像。長大後作經濟研究,不斷地到街頭巷尾跑,觀察力與想像力皆與日俱增,五十歲後幾達化境。是不值錢的玩意,但好玩。在拙作《新賣橘者言》的結集中,我頻頻把外人看來是無足輕重的小現象誇張放大,推出經濟解釋。這本算是「遊記」的結集的處理手法也類同,只是不著重於經濟解釋,轉談個人的主觀感受。然而,專業所在,行遊中經濟解釋這裡那裡我還會涉及一下。

寫遊記與分析經濟有一點不同:前者要有點真「學問」!我是說學術之外的學問。不管你是何方神聖,或是什麼學術大師,雜學不夠多,或對一個地方的文化掌握不足,可讀的遊記寫不出來。嚴謹的學術過於專注,寫遊記不管用。管用的是博學,但因為不需要樣樣皆精,算是雜學了。在象牙塔操作慣了的君子們寫遊記是不及格的。

在這本結集裡,除了開頭寫斯德哥爾摩的兩篇,我不放進寫神州之外的「游」,因為恐怕讀者不習慣,而自己雖然在外地生活過多年,總是比不上年幼時曾經捱飢抵餓的地方那麼親切。背得出中國的詩詞,知道文化歷史的背景,對古文物有點認識,有自己親歷其境的回憶──這一切,是寫遊記的必備條件吧。

年逾古稀,回顧已往,夢裡依稀。人的一生可走的路就是那麼遠,或者說就是那麼短暫。我不由得想到蘇東坡的《永遇樂》,其中幾句寫到詞中化境:

紞如三鼓,鏗然一葉,黯黯夢雲驚斷。夜茫茫,重尋無處,覺來小園行遍。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

蘇子是寫自己的生命吧。我有同感。遊記是游自己的一生,彷彿是夢,到過的地方若有若無,弄不清楚了。生命倒是真實的,只是到過的地方,以感受來說,重尋無處。

張五常

Tuesday, November 23, 2010

內地價管山雨欲來乎?

近來集中火力修改《經濟解釋》的卷二,是大修,沒有評論中國發展的情況久矣,不少讀者問何解。三卷本的《經濟解釋》是十年前開始動筆的,寫了兩年,成書出版只是把在報章上發表過的一百期排版照印,沒有修改過。今天回顧有好些不稱意的地方。我刻意地等一段長時期才修,想不到修起來有那麼大的麻煩。卷一今年三月修好了,很滿意。說過卷二會修得較多,卷三會更多,但沒有想到修卷二是那麼艱巨的工程。日以繼夜地想想修修三個月,只修了一半。很滿意,打算休息十多天才繼續。永遠幻想著跟著而來的會較易,但輪到卻見而生畏。一位同學今早說未修改的卷二關於生產成本那章很難讀,我縱聲大笑,說自己重讀也不懂!這次修得清楚了。大致上該章的內容沒有改,只是題材本身不淺,加上當時寫得急。隔了九年重頭再想不可能沒有長進。

也是今天(十一月十七日)早上,一位朋友給我電話,說內地要推出價格管制了,為什麼老人家還不動筆呢?他知道我曾經發表過三篇關於價格管制的英語論文,也知道價管如果真的搞起來會是災難,促我立刻動筆。我不認為在目前中國的發展中,價管可以大行其道。這種管制殺傷力太強,效果太明顯,何況八十年代中國價管惹來的禍,北京的朋友應該記憶猶新。

另一些朋友傳來刊物報導,讀了,認為不是那麼嚴重,但可以發展成為非常嚴重的,讓我分點陳述吧。

(一)中國的通脹加速,是意料中事。兩年前雷曼兄弟事發後北京把銀根放寬得厲害。他們沒有做錯,但這种放寬要做得適當難於登天。今天看,通脹還會繼續,不容易的調控需要一段時日,但整體看我認為不是那麼嚴重。

(二)十月份中國的消費物價指數上升百分之四點四,主要由食品物價帶動,後者上升了百分之十點一。可能把溫家寶先生嚇倒的,是十八種主要蔬菜的平均批發價每公斤人民幣三元九角,按年上升了百分之六十二點四!有報導說這急升是游資炒作的效果。炒作會增加市價的波動,但農業的蔬菜類是競爭非常激烈的產品,炒作不會導致這類產品的市價遠離沒有炒作之價。話雖如此,我認為蔬菜之價將會回落一點,因為農民的反應會轉到增加蔬菜的種植。

解釋過幾次,中國農產品之價上升得比工業產品之價為速是好現象。若要馬兒好,讓馬兒吃草。讓農產品的相對價格上升是最可取的幫助貧困農民的方法。這些年那麼多的農民轉到工、商業去——工作年齡的四個轉了三個——農產品的相對價格怎會不大幅上升呢?我認為目前的上升還不足夠:長遠一點看,蔬菜批發均價人民幣三元九角一公斤還是偏低。我的估計,要讓農民的生活水平追上城市的中等人家,非農產品之價不變,農產品之價還要上升大約一倍多。說過多次,農民的生活搞不起,中國的經濟改革算不上是成功。要幫助農民,天下沒有比多花幾塊錢購買他們的產品更好的方法。

(三)農產品的相對價格上升是好事,而蔬菜之價急升是大好特好。這是因為種植蔬菜每畝所需的勞動力大約是植稻所需的八倍(見拙作《佃農理論》一六七至一六八頁)。蔬菜的培植是勞動力密集的玩意,灌溉、施肥頻密,而中國人的口味苛求,某些蔬菜他們要吃鮮的,菜農要在天還未亮起床,拔菜清洗應市。因為需要密集的勞動力,蔬菜之價是個重要指數,其急升反映著農民勞動力之價升得好。三年前我對一位同學說,衡量農民的生活改進,不要多管其他數字,重點是看蔬菜的批發價變動。這是經濟學。

(四)蔬菜之價急升,市民當然投訴,甚或怨聲載道,但受益者是中國的農民。中國的經濟改革是為苦了數千年的農民而改的。今天投訴菜價的市民,大部分不到三十年前也是農民。我們知道來自農村的市民的生活還不是很好,但有了大改進,回頭幫一下還在種菜的老弱人家是他們應該做的事,怎會學得過橋抽板那樣沒出息?炎黃子孫的文化不是教道義的嗎?沒有其他方法能比多付一兩塊錢買一斤蔬菜更合乎經濟發展原則的幫助。

(五)自公元二千年起,中國農民的收入上升大有可觀,我在《中國的經濟制度》中說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兩大奇蹟之一。今年升得特別快,有兩個原因。其一是北京兩年前推出新勞動法後,月是故鄉明,回鄉歸故里的流動人口多,跟著北京反應快(讚一讚),促成鄉鎮工業加速發展。其二是泰國的政局出事,加上越南等地亂來,一時間中國沿海一帶的接單工業忙得不可開交,工資提升得快。農民的收入於是得到接單工業加薪的協助。

(六)一九七四年我發表的、今天在行內受到重視的《價格管制理論》,是一篇難讀的文章。簡化到最簡我是這樣說的。如果一件物品的市價值七元,政府管制只准賣五元,那兩元的差額沒有清楚的權利界定,在競爭下租值消散會出現。這消散會通過市場採用市價之外的其他決定競爭勝負的準則,例如排隊輪購。但排隊的時間成本對社會什麼貢獻也沒有,只在邊際上替代了那兩元的所值,所以是租值消散的浪費。

我跟著問:可以替代市價的其他準則有多種,市場會採用哪種呢?我的答案是市場會採用在侷限約束下,租值消散得最少的競爭準則。巴澤爾認為這是整個交易費用范籌中最重要的一句話。這重點,行內的朋友讀得懂的不多,但北京的朋友應該是專家。他們會記得上世紀八十年代,因為價管的普及而引起的倒買倒賣及其他說之不盡的貪污行為,或走後門、搞關係等。這些行為,以我一九七四年提出的價管理論看,是用上在枱底界定權利的法則來減少租值消散。

(七)歷史上,價管最早的實例出現在公元三○二年的歐洲,很搞笑,是悲劇。香港昔日的租金管制是我知道的最長久的價管,我曾經花了三年作研究,發表過兩篇長文(其中一篇獲美國某機構贈予「最佳法律論文獎」,也搞笑,他們把獎狀寄到華大的法律學院去)。最大規模的價管可能是美國七十年代初期因為見到通脹來得急而推出的:動員五萬人,法例小字印刷兩呎厚(今天我還存著一套),導致美國的經濟不景足十年!

(八)用貨幣政策(例如調整利率,調整銀行儲備金率等)來調控經濟或調控物價真的不是那麼容易,闖禍的機會不小,而如果這調控失誤惹來價管,是拿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三年前謝世的弗裡德曼是百年難得一見的經濟學天才。他對貨幣數據的掌握與統計分析的本領,歷史上沒有一個比得上他──相近的也沒有。這個人從來不說假話,視我如弟弟,教我很多。弗老知道他維護的無錨貨幣制度(fiat money),在調控上有不少困難,而謝世前幾年,他知道這困難近於無從解決。

弗老是贊同貨幣下一個錨的,但認為一個大國找不到一個可取的錨。一九八三年他認為我建議的以一籃子物品為錨比金本位遠為可取,但也認為費用太高,不划算。我要到一九九七年,考查朱鎔基的貨幣政策,才想到人民幣可以用一籃子物品的可以在市場讓市民自己成交的物價指數為貨幣之錨的方法,其費用甚低。當時沒有提出這建議,因為認為人民幣鉤著美元是正著。這幾年的形勢是大為不同了。

以一籃子可以在市場成交的物價指數作為人民幣之錨我解釋過多次,不再說。這樣的貨幣制度可以一次過地解決通脹問題,永遠解決,可以安全地解除所有外匯管制,也可以讓浦東跟華爾街一較高下。後者,老人家認為比北京奧運與廣州亞運的開幕式還要好看。下了一個通脹不侵的錨,央行的任務是守住,讓匯率自由浮動,讓利率由市場決定,以貨幣政策調控經濟的權力要放棄。

弗裡德曼昔日批評美國聯儲局的貨幣調控政策,批評了數十年。後來他認可的只有格林斯潘一個,但今天一般之見,格老還是闖禍收場。今天,美國的無錨貨幣制度跟他們的政治經濟的整體結合著,沒有多大選擇的空間。中國呢?這些年政策上的靈活變動是經改有成的一個主要原因,要更改貨幣制度我看不到有什麼沙石。

(九)價格管制真的會在內地出現嗎?我認為機會不高。曾經滄海難為水,價管帶來的禍北京的朋友不可能忘記得那麼快。另一方面,當年內地的價管是管國營,今天要再管是管民營。後者,要推出算是到位的價格管制,像中國那麼大、那樣人多,市場的變化遠比西方靈活,懂得出術的天才所在皆是的一個國家,其費用會高到天上去!我賭動員百萬大軍也管不了(一笑)。

Tuesday, November 16, 2010

代序:一個古文化可以復興嗎?

梁柏力要出版一本題為《被誤解的中國》的書,請我寫序。我問他:要長的還是短的?長的兩三千字,短的幾百字。他說要長的。老朋友,他要怎樣就怎樣。我想到不久前在成都講的一個要點:文化搞不起,一個發展得很好的經濟早晚會塌下來。今天經濟發展得大有看頭的中國,學術上的發展令人尷尬。學術是文化中最重要的一環。何況是進入了二十一世紀,地球一體化,文化的發展不僅重視學術,也要把西方的學問引進與中國的傳統文化結合起來。這是大難題。

不久前美國的一些老人家朋友,震撼於中國的經濟奇蹟,認為中國的文化復興已成定局,是更大的奇蹟。他們指出人類歷史曾經有五個重要的古文化,皆曾雄極一時的:巴比倫、希臘、埃及、羅馬帝國、中國。他們指出除了中國,其他的倒下去後沒有一個復興。中國顯然是唯一的例外。我認為中國的文化正在復興沒有疑問,但離「定局」還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最頭痛是學術上的發展太不成話。學術搞不出大成,中國的經濟奇蹟不可能持久。

中國的文化曾經倒了下去嗎?我認為是。唐、宋的驕人文化可以不論,元代是倒退,明代是復興,清代的十七世紀中國的藝術發展了不起。乾隆後期開始走下坡,那是二百多年前。跟著炎黃子孫多災多難,偉大的古文化變得夢裡依稀了。今天回顧,我不認為上世紀六十年代後期開始的、長達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中國文化發展的災難。將來的歷史學者回顧,客觀的,可能認為「文革」是中國文化復興的起點!從講道德倫理與學而優則仕的傳統到民不聊生到今天的以科技掛帥的地球一體化,中國竟然一下子成為主角,近於不可思議,但談何容易哉?事實上,我們有理由相信,今天見到的地球一體化是由中國帶動的。然而,如果中國沒有出現過那代價高得令人流淚的「文革」,我們要怎樣看才對呢?「二戰」時我在廣西的一個小村落住了一年,是幾十戶人家的小村,村與村之間口音不同,不交往,不論婚嫁。時移世易,三十年前深圳的人口只十多萬,今天一千四百萬,沒有誰管你來自哪裡。沒有文革這樣的現象多半不會出現,於是無從「現代化」。我沒有說那高代價是值得的。我不知道。

曾經倒了下去的中國古文化正在復興有幾個原因。其一是這文化倒了下去的時日不是那麼久。其二是我說過幾次的,中國的傳統文化純而厚。其三是中國的文字是好的,今天可在計算機打字,打得快,有大助。其四是中國人的先天智慧了不起,肯拚搏,刻苦耐勞。我不懷疑炎黃子孫有其劣根性,無知的行為魯迅等大師們批評得多了。但我認為這些行為上的不幸,只要能吃得住得好一點,多受一點教育,會改進。

這些年不少朋友向我指出中國農民的行為的多種不是,我知道,回應永遠是多給他們自力更生的機會,態度的改進大家不用操心。中國的貧困農民的感受我怎會不知道?我曾經是他們的其中一個。今天,中國農民的生活水平比「二戰」期間我在廣西農村見到的好很多,而這些日子到內地講話,天南地北,遇到的農村子弟不少的智商與學習態度皆大有看頭。

人類歷史的經驗說,藝術與學術永遠是由經濟發展帶動的。不是窮而後工,是富而後工。中國的經驗這樣;我教過西方藝術史,他們的經驗也這樣。另一方面,倒了下去的文化難以復興,皆因藝術與學術的發展跟不上經濟上的繁華。

讓我來一次沙場秋點兵吧。開放改革以還,藝術上中國的發展是沒有多大問題的。藝術家的收入二十多年前就開始急速上升;今天彈得一手好鋼琴的中國孩子數以十萬計。繼續下去,我的水晶球說,凡是要講手指靈活的樂器,有朝一日炎黃子孫必雄視天下。繼續向前看,在地球一體化的發展下,東歸東、西歸西的意識已是日暮黃昏,中、西結合的發展無可避免。這方面,中國佔了先機。說過了,讀書識字的中國青年沒有一個不知道有莎士比亞這個人,但西方的學子卻找不到幾個聽過蘇東坡。結論是明顯的:只要學術的發展跟得上,三十年後中國雄視地球是理所當然的事。

今天看,我認為中國繼續發展的主要困難,是學術的進度太不成話,跟不上。雷鼎鳴今年七月十九日在《信報》發表的《中國應嚴厲打擊學術腐敗》,是大文,八月三日我以《腐敗不是學術失敗的原因》作回應,力陳中國學術發展的不足處,網上的讀者沒有一個不同意。幾位朋友說,在鼎鳴老弟發表該文的同時,英國的《經濟學人》也發表文章指責中國在學術上的腐敗。

改善教育制度及提升學術氣氛是千山萬水的艱巨工程,我不想在這序中多說不愉快的問題。我要指出我們有樂觀的一面。那是如果北京真的要客觀地推廣學術,中國的資源非常足夠。這是指炎黃子孫的能耐了。有厚而純的古文化為基礎是大著數,更重要是中國人的先天智慧是大本錢。中國佔地球人口五分之一,我不懷疑從搞學術的天賦衡量,地球上一半以上的天賦在中國:賦高五斗也。換言之,如果中國的學術發展能有經濟發展的勢頭,人類歷史將會打開新的一頁。

這就帶到梁柏力的《被誤解的中國》。我認識作者多年,知道他有學問,客觀,觀察力強,但我從來沒想到他讀過那麼多的書。他心繫神州。《被誤解的中國》是我見過的引用外間之見最詳盡的書。這是從一個獨特的角度看中國:外間的學者們怎樣看。主要從明、清時代說起,外間的中國專家們的看法不是那麼一致,提供的經濟數據也往往有別。然而,綜合起來讀者不難得到這樣的看法:從不太古的歷史衡量,外間的學者怎樣看中國是有其一般性的。客觀嗎?他們是客,當然「客」觀。正確嗎?作者的書題是《被誤解的中國》。

是個有趣的角度,所以是本有趣的書。對中國的發展來說,柏力的書有兩方面的貢獻。一方面,知道外間的學者歷來怎樣看神州,多多少少可教炎黃子孫應該怎樣發奮圖強。另一方面,這本書是從一個此前沒有人提供過的角度——或提供過但沒有那麼全面——來衡量在風雷急劇演變的今天,炎黃子孫究竟是站在哪個位置。

幾個月前一位芝大的舊同事Robert Fogel在美國發表了一篇關於中國前途的文章,樂觀得西方嘩然!這位十七年前與諾斯一起拿諾獎的經濟史學家,推斷三十年後地球上四成的財富在中國!我沒有細讀該文,但一位朋友說該文的思維是基於我的《中國的經濟制度》(兩年前科斯舉辦的中國研討會議,Fogel老兄與蒙代爾評論拙作)。

我自己的水晶球怎樣說呢?兩年前我推斷,只要北京不大步行差踏錯,以實質收入算,二十年後中國的經濟實力會等於十個日本。不久前報導說,中國的總國民收入開始超越了日本,在地球排行第二。那是以美元算。日本的物價奇高;利益團體的壓力所在,日元奇強。以實質的總國民收入衡量,中國早就超越日本是沒有疑問的,超越很多。到今天我的水晶球還沒有失靈。

我沒有問梁柏力他的水晶球怎樣說。這些日子每個看中國的人都有自己的水晶球,此球之價非暴跌不可。貝克爾等大師的中國水晶球三十年前就跌到一文不值,頻頻更換此球的君子無數。三十年來我只用一個中國水晶球,從來不失靈的水晶球是不需要更換的。不知拍賣值多少?

是為序。

張五常

(五常按:梁柏力的書剛在內地出版;香港十二月出版。)

Tuesday, November 9, 2010

財富累積3:有產出的資產

資產的價值是財富;這價值的變動是財富累積的變動。市場有價,社會的財富一律算進資產的價值上。一般而言,在知識與科技發達的今天,社會價值最高的財富是知識資產。然而,沒有奴隸買賣,人力(包括知識)不能像房子那樣以產權易手之價算財富。我們只能把預期的年金收入或租值以利息率折現來作一些大概的估計。如果政府頻頻干預利率,財富的估計更為困難。開放改革前的中國,資產一般沒有市場,租值難以估計,加上利率模糊,財富的估計大概地對也辦不到。發明專利與商業秘密的知識資產是可以買賣的,很複雜,這裡不多說。

在今天大家熟知的市場經濟中,原則上所有資產都是財富累積的倉庫。資產升值是財富累積上升了。我們在上節討論的「虛無悖論」是個重要的理解財富累積的起點。我指出以古物收藏品作為財富累積的倉庫,只是「藏」,沒有產出的收入或租值。藏品升值是希望的回報,利息的放棄是代價。這些收藏品不僅值錢,在某段時期——甚至長時期——其升值大有可觀。歷史的經驗說這種倉庫往往長存不破,可以是上選的財富累積的地方。是市場的參與者的互相需求,願意出價,促成沒有產出的收藏倉庫的頑固存在。需要的四個條件我解釋過了。

敏感的財富變動

如果我們轉到今天還可以繼續增加的收藏品,例如還健在的藝術家的作品,或鑽石、首飾之類,也是財富累積的倉庫。這裡我要補加一個定律:凡是續有產出愈多的收藏品,收藏者對該品的欣賞或享用的需求一定愈大。你可能花巨資購買一件自己不喜歡的古物,但還會繼續增加的你要遠為著重自己的欣賞才下注。這定律同學們可以自己想出解釋吧。

有產出能力的資產——例如一塊土地——是國民收入的根源。虛無悖論所說的資產是沒有產出收入的。沒有產出的資產倉庫不可能獨自存在,要靠有生產力的其他倉庫的支持。市場的君子、仕女們要購買古物收藏,促成這些沒有生產力的財富累積的倉庫存在,要靠其他有生產力的資產倉庫給他們帶來收入。這解釋了沒有生產力的收藏品的市值,對國民收入的增長是格外敏感的。日本的經驗我說過了。中國呢?自八十年代中期起還健在的藝術家的收入上升得快,而二○○○年通縮終結,數量不會再增加的收藏品的價值上升速度驚人。這樣的上升速度可以持續多久很難說,要看國民收入的持續增長率,也要看利率與人民幣值的變動。最困難的估計,是人口十三多億的中國,今天(二○一○年)好收藏的可能只是很小的一撮人。收藏是有傳染性的玩意。有錢的人多了,知識與文化的欣賞增加了,收藏的人馬會增加多少我不知道。附庸風雅是有錢人的玩意,歷史來來去去那樣說。

說到有生產力的財富累積的資產,我們可分三大類。一、土地及房產;二、企業或公司機構;三、知識資產。這裡要先說的,是上節提到的收藏倉庫的四個必需條件,有生產力的資產倉庫近於完全不需要。以有產出的土地為例,我們不需要專家鑑別真假,不需要有適當的土地總量,不需要有夠多的問津者,也不需要論什麼風格。有產出收入是足夠的支持。當然,企業可以做假帳,或知識可以弄假名頭,但這些有數據可查,用不著苦學多年而還有問號的專家。

財富可以按時增長

先談土地資產吧。我只用簡單的農地說。簡化,讓我假設沒有通脹,人口與收入不變,農產品的每畝產出是永遠一樣的。這樣,減除耕耘費用餘下來的是農地的租值,永遠不變。這租值年金除以利率(折現)是農地的價值,也是持有該農地的人的財富,永遠一樣,不加不減,是增長率為零的累積倉庫。租值的年金收入與利息相等,即是租值與地價的百分比與利率相同。

現在假設人口或收入按期增加,預期準確的農地收入按期增加,有一個固定的增長率。這樣,農地的租值會按年增加,年金收入是預期的租值折現後乘以利率。因為租值每年增加,遲一年折現的財富會比早一年折現的高。農地的市值或財富於是按時增長。每時期看地價乘利率等於預期的年金收入,但財富的累積在上述的假設下按時上升,反映著農地之價按時上升。這是說,收入預期的失誤可以導致財富的變動,但財富的變動不一定代表著預期失誤——因為財富可以跟著準確的收入預期而按時變動。這樣看,如果你肯定樓價會按時上升,但這預期升幅加上可收的租金低於利息,你不會搶著購買。

轉談企業或公司,也是財富累積的倉庫,其股票之價的上升或下跌代表著財富累積的變動。原則跟農地一樣,但這裡的問題比農地複雜很多。新產品的銷售前景如何,管理問題如何,政府朝令夕改的法例如何,就是狀元也不容易拿得準。簡單地說,一間上市公司的股票的市盈率(price-earning ratio),是反映著市場對這間公司的前景預期。不同公司或不同行業的市盈率的差距可以很大,而此率的大幅變動有幾種不同的闡釋,這裡不說了。

學問要用生命換取

最後談知識資產。今天的社會知識資產是最重要的財富累積的倉庫。百多年前的馬歇爾與七十多年前的費雪早就這樣說。知識是共用品,可能錯,但死不掉,可以一代傳一代,一層一層地累積。知識投資是我初出道時的熱門話題。複雜,這裡不能多說。可以指出的,是我們今天在比較現代的家庭中,目光所及之處,不容易看到一件物品不是曾經有多項發明的支持。盤古初開的人住在山洞中。我曾經花幾年時間,用了一個基金不少錢,研究發明專利與商業秘密及這些知識資產的租用合約。得到的成果寫了一篇長報告,二○○五年收進自己的《英語論文選》中。

也要說的是除了專利知識與秘密知識,求學通常是風險低回報高的投資。問題是錢再多也不能把學問知識收購為己有。金錢之外,學問要用生命換取。花時間,要放棄今天的收入來換取明天的收入,而借錢求學不是舉手之勞。說實話,求學是苦事,要有成就苦得很。可幸是有趣的玩意,而學問有成帶來的驕傲金錢買不到。我在《吾意獨憐才——五常談教育》那結集中談到求學的多方面。

第四節:結語

一個國家的財富是所有資產的價值加起來的。財富累積歷來是經濟學的大難題。前輩們沒有從「倉庫」的角度看,要不是忽略了資產價值的變動,就是忽略了一些重要的資產。虛無悖論說的沒有產出收入的資產倉庫重要。除了我說的「古」物收藏之外,很多其他資產在某程度上都有一點收入的「虛無」,但協助了財富的累積。不考慮這方面,我們不可能從收入增長的角度找到財富累積的均衡點。在第二節我們指出了一個要點:單靠有產出的資產作為財富累積的倉庫,財富的上升不能超越產出的預期收入折現的上限,雖然市民有時過於樂觀,把未來的收入或租值的預期高估了。不管如何高估,財富的上升是被資產的收入上升約束著。然而,從沒有產出收入的收藏倉庫看,財富的上升沒有這種收入約束。

引進虛無悖論,財富累積的社會均衡點就變得簡單了:扣除了不同的喜好、不同的管理麻煩,等等,均衡是不同資產的回報率相同。沒有產出的資產要從升值看回報。回報通常基於預期,後者看不到、摸不著。然而,均衡本身也只是概念,不是事實。找到均衡點是說推理有了一個完整的邏輯架構,也是說我們可以從侷限的變動推出可以驗證的假說。當然,交易費用的存在會使分析變得遠為複雜,但畢竟我們是有了一個完整的分析架構。

自二○○○年中國的通縮終結到寫此章的二○一○這十年間,中國的房地產與收藏品(後者包括還健在的藝術家的作品)的價值上升得非常快,反映財富的累積有著驕人的增長。其他資產的升值數據我們或是沒有,或是難明(例如股市)。這就再次帶到沒有產出收入的收藏品給我們的啟示。這個財富累積的倉庫是全靠有收入的資產倉庫的支持,其升或降對國民收入的變動很敏感。可惜我們無從猜測好於收藏的人數是否到了一個飽和點,也不知道還會增加多少。

還是以乾隆皇帝收筆吧。二○一○年十月,三件乾隆物品在香港拍賣成交。一個玉璽一億二千多萬;一對琺瑯瓶一億四千多萬;一個葫蘆瓶二億五千多萬。據一個識者提供的數據算,其中一件的市值五十多年上升了四十萬倍——平均每年的復息增長逾二十三釐!這可見沒有產出收入的資產的財富累積近於沒有上限。或者說這上限是受到其他資產的收入的約束。至於上述的不同資產回報率相等的均衡,沒有收入的資產可以隨時由市場重估所值,然後以重估後預期的升值看回報。有收入的資產,收入是回報,而我們解釋過這樣的資產可以按時升值。

邏輯上,不引進虛無悖論,財富累積的理論推不出來。以產出為主的資產,作為財富累積的倉庫,有收入預期以利率折現的上限。如果社會只有這類資產,沒有空置,產出的收入消費後餘下來的,不容易找到地方累積。虛無悖論說的倉庫,本身沒有產出,沒有收入折現,容納累積的上限不存在。任何社會,有生產力的資源就是那麼多,愈是運用得宜,收入增長愈快,財富的累積愈需要沒有上限的倉庫的協助。本章第二節解釋了,後者倉庫的形成及穩固是要講條件的。

(倉庫之三,完)

Tuesday, November 2, 2010

財富累積2:虛無悖論

「悖論」是英文paradox的中譯。有幾種解法,都有點模糊。用在這裡的意思,是一組言辭彷彿互相矛盾,說的卻是真理。我以「虛無」來形容這悖論,是說一些累積財富的倉庫可以持久地穩固,內裡藏著的很值錢,但沒有產出,看不到給擁有者帶來什麼租值或收入。只是市場有足夠的人認為值錢,有需求,就值錢了。既然值錢,利息的放棄是擁有的代價。這樣的倉庫藏著之物的市值會變動。這市值的上升是回報,下跌是損失,二者的變動代表著財富累積的變動。財富的變動對人的行為有重要的影響,某程度帶動著經濟發展的進或退。當一個人無端端地有了錢,或變得富有,他面對的侷限約束是放寬了,行為的選擇範圍於是增加,為了爭取更富有,在制度可取的社會中會多做一些增加國民收入的投資。

上節提及,資產的升值代表著財富累積的增加,因此,所有資產皆可以看為財富累積的倉庫。問題是,在費雪的傳統中,資產有生產力,帶來租值或收入,而這些收入以利率折現是資產的價值,稱財富。這也是說,靠預期收入折現的資產財富,收入的上限約束著財富累積的上限。另一方面,本身毫無生產力的資產也是資產,但我們無從以其產出的收入折現。這類資產的主要用場是累積財富,而正因為本身沒有產出收入,作為財富累積的倉庫這類資產是沒有上限的。這後一類當年費雪沒有分析過。以「倉庫」來描述這類資產是恰當的,雖然其他有生產力的資產也是財富累積的倉庫。

古物收藏是倉庫

我說的是收藏品:藝術、古玩、文物等收藏。為求一個完整的「虛無」構思,這裡我集中在那些數量不會再增加的「古」物或作者已經仙逝的作品上。這些物品不像土地,不是生產要素,本身不會產出。讓我再假設這些收藏品不是掛在牆上欣賞的那種——收藏只是為了「藏」,希望升值。好些花巨資購買這些收藏品的君子、仕女們,對這些藏品毫無研究。在神州大地,自二○○○年起,他們一般沒有猜錯,買中馬而大有斬獲的可真不少。

上述的收藏品是財富累積的倉庫。雖然在第二章我細說了復息利率的殺傷力,持久地收藏不容易斗得過利息代價的蹂躪。然而,收藏品的市值上升不是平穩的,可以有大幅的波動,機緣巧合,市值的上升可以有一段長時期高於利息的代價。上世紀八十年代,因為日本的經濟不濟,法國印象派的畫作下跌得急,但十年後回升。今天回顧,六十年前收藏印象派的畫,選擇得對,其升值高於以復息算的利息。

雖然持久的收藏不容易斗得過利息的放棄,只為藏而下注的收藏品可以是很好的財富累積的倉庫。歷史上,這類倉庫,只要形成得穩固,沒有出現過荷蘭鬱金香那種破裂現象。然而,沒有產出收入的支持,倉庫的穩固形成可不容易,要有如下四個條件的支持。

訊息費用惹來贋品

條件一。收藏品之價上升得夠高,贋品一定湧現,而中國人的假冒本領了不起。可靠的倉庫的形成是市場要有足夠而又可信的鑑證專家的存在。訊息費用歷來是收藏品的重要話題。一九七五年我調查玉石市場得到的一個結論,是沒有鑑證專家,玉石不會有微小的優劣排列,市場不容易搞起來。這裡說的收藏品鑑證跟玉石不同:玉石主要是鑑別優劣,藝術古物主要是鑑別真假——後者的孰優孰劣主要是由收藏者自己判斷的。

收藏品的真假鑑別遠比玉石的優劣鑑別難度高,可靠的專家少很多。這是高檔次的收藏品往往由拍賣行處理的原因。基本上,大有名堂的拍賣行靠鑑證生存,雖然一些朋友認為那裡的專家不怎麼樣。不見經傳的拍賣行一般賣假貨,有時誤把真貨作假貨賣。大名鼎鼎的拍賣行也屢有贋品,而有時頂級專家認為是真他們卻說是「傳」,即是打上問號。有時拍賣行說是真,好些專家也說是開門見山地真,但拍前另一些專家說是假,導致其價暴跌。

總言之,鑑別真假是非常頭痛的事。我的觀察,是不親自收藏不容易學得鑑別,而學會了可能秘技自珍。這裡的要點是,以收藏品作為財富累積的倉庫,提供訊息的專家費用高,且不一定有確實無誤的判斷,某程度有懷疑的收藏品有高價成交的實例。可以肯定的,是訊息費用愈高,收藏品作為財富累積的倉庫的用途愈小。

數量要適當

條件二。收藏品的數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要適當。何謂「適當」是有著複雜的層面。二○○九年,一小幅宋代曾鞏的墨寶在北京拍賣,成交價逾一億人民幣(該作九十年代中期在紐約拍賣四十七萬美元成交)。拍出逾億高價,一個原因該作是孤本。不能說是數量太少,因為這作品歸屬的倉庫是古書畫的整體。二○○九年北京的拍賣市場「炒宋」,即是說所有宋代的書畫一時間大熱。一個龐大的書畫倉庫之內可以分書畫,可以分時代,可以分作者等。是大大小小的不同倉庫,一間包一間,有關連,互相協助。任何一件作品的本身是一個小倉庫,孤本亦然。因為遠為龐大的古書畫倉庫引來顧客,數得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的孤本賣逾億不誇張。拍賣行喜歡把收藏品分門別類,意圖把不同收藏品的倉庫分開,使有興趣的問津者可以分開地集中,務求「成行成市」。

這裡順便一提。在同類的收藏品中,那些所謂「精品」的,在市價一般上升時其升幅的百分率通常比較高,而市價一般下降時其跌幅百分率比較小。不是永遠如是,是或然率如是。有兩個原因。其一是精品通常不多,其存在市場通常知道。比較平庸的不僅遠為量大,其總量究竟有多少市場通常不知道。其二,稱得上是精品的,假冒遠為困難,出現贋品的機會比較少。

問津者要夠多

條件三。成行成市重要。有適當的數量之外,有興趣的問津者愈多幫助愈大。拍賣行是喜歡大搞宣傳的。多問津者這個條件,中國九十年代中期起的發展得天獨厚。中國人口多,經濟發展快,有深厚的文化與收藏傳統。另一方面,這些年北京喜歡打壓樓市,偶爾又打壓股市,但收藏品之市是難以打壓的。要在內地打壓收藏品的拍賣嗎?隱君子會轉到香港的拍賣行去。收藏品的進出口有大麻煩嗎?我賭海關的高尚士見到曾鞏的孤本不會知道是何物。我提到拍賣行是為了示範,他們處理的收藏品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跟這裡有關的,是某倉庫內收藏品的分佈重要。例如博物館的收藏跟民間的收藏,性質不一樣,二者的比例如何對市價有影響;又例如要是民間的收藏過於集中在一小撮人的手上,對倉庫不利。

風格或個性重要

條件四。以收藏品作為財富累積的倉庫有幾個層面,大小不齊,然而,一個稱得上是健全的倉庫,其藏品通常有該倉庫的風格或個性,或有自己的派別。外行人可能不知道,拍賣行不一定分得對,但慣於收藏或善於鑑賞的通常可以一看就知道是哪種風格,屬哪個年代或哪一類。這些老手不一定是鑑證真假的專家,但他們懂得品嚐。稱得上是健全的收藏倉庫,必定有一群這樣的品嚐專家支持著,然後帶動其他未入門的走進門內去。

從上述的四個需要的條件看,一個健全的收藏品倉庫的形成可真不易,而正因為得之不易,失之也難。一個健全的收藏倉庫可以長存不破。

印象畫派對乾隆皇帝

要舉出收藏倉庫的成功例子,西方應該首推法國十九世紀的印象派畫作。中國呢?今天看我選十八世紀的乾隆皇帝。乾隆不僅是神州歷來最大的收藏家,也可能是人類歷史的收藏一哥。此帝也,有點發神經,收藏興趣廣泛,工程之巨屬天方夜譚。我個人認為乾隆自己指導炮製的物品有點俗氣,但風格明確。(他的書畫收藏有他的題跋、璽印風格。)不亂來,乾隆凡事苛求:瓷器華麗,玉雕精絕。魄力雄強,這個皇帝寫過逾萬首詩;手癢,到處題字,遺留下來的墨寶無數。好印章,有著錄的逾二千件,其他跟他有關的無數。別的我沒有研究,但有點研究的印章鈕雕,我認為乾隆御用的來來去去是同一組人,不僅風格相同,刀法也差不多。這樣的皇帝日理萬機,六下江南,竟然活到八十八歲。

促成乾隆物品(他的收藏品、炮製品、墨寶等)成為今天收藏品的一個極為成功的財富累積的倉庫,量大而又風格明確之外,他的慎重處理也重要。書法有《三希堂法帖》的搨本傳世,而三希堂收藏書法之外還多有其他;其他著錄有《石渠寶笈》、《乾隆寶藪》等。這些著錄重要,因為協助了減低鑑證的訊息費用。其他沒有著錄的乾隆「物品」無數。

如果中國的人口不是那麼多,這些年經濟增長不是那麼快,今天作為財富累積的收藏倉庫,乾隆物品可能因為太多而使這倉庫降為二等。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吸收了好一部分,可能是大部分。然而,九十年代初期,乾隆的書法及其他與他有關的物品不是那麼值錢。當時你花一兩百萬港元可購進多件,今天肯定發了達。這可見一個財富累積的倉庫的形成以至達大成之境,要講時日與幾種條件的結合。這些條件,乾隆物品近於拿滿分。論收藏,有朝一日這些物品組成的「乾隆倉庫」會雄視地球。回顧人類的收藏歷史,從不成氣候轉為有大成的倉庫的例子不少。好些收藏的朋友喜歡猜測哪些藝術作品有大幅升值的前途。我認為他們應該擴大考慮的範圍,考慮他們有興趣收藏的會否打進一個健全的財富累積的倉庫。

虛無悖論的主旨

回頭說虛無悖論,我要說的主旨是累積財富的倉庫不需要是有產出回報的資產,不需要是公司機構,不需要是今天的產品,也不需要是書本說的生產要素。需要的是市民有錢購買,在上文提到的四個條件的維護下,他們的共同興趣可以促成一個健全的倉庫的形成,有持久不破的能耐。

本身沒有產出功能的收藏品,可以用作抵押借錢投資,或因為對收藏者的生計給予保障,會鼓勵多作有產出的投資。收藏的市場是你看著我,我看著你,你要我藏的,我要你藏的,在滿足上述的四個條件下,累積財富的倉庫就堅固起來了。不是說市價不會下跌,而是說不是荷蘭昔日的鬱金香。

說過了,收入增長帶來的財富增加總要找些地方累積起來。可靠的倉庫愈多對經濟發展愈有利,因為選擇的範圍擴大了。原則上,市場對不同倉庫或資產的取捨的均衡點,是扣除了擁有者的不同快意、管理的不同麻煩、倉庫的破裂有不同的機會等,其預期的回報率應該一樣。除了非法行為,政府打壓任何一種倉庫,對經濟發展的整體皆不利。

(倉庫之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