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December 29, 1995

報業淘汰賽的經濟分析

最近《東方日報》為了針對新出而銷量又蒸蒸日上的《蘋果日報》,把報價減至美國的give away水平(二元可算是每份報章的發行及零售費用,因此報章本身的收入是零)。此舉無疑把香港多年來報業的卡特爾(cartel)瓦解,引起無可避免的報業淘汰賽,緊張刺激兼而有之。若繼續下去,其效果很可能像美國各大城市那樣,綜合性的普及大報,只有一家獨存。這是因為文字內容是共用品(public goods),而一份綜合性報章大可包羅萬有。比較專業性的報章,如《信報》,則大可隔岸觀火,置身事外也。

在這次淘汰大賽的序幕中,有一件事前所未聞。那就是綜合性的《蘋果日報》,減價至四元後,天天以大字標題說明跨越九七不變。使《東方》在短期內難走回頭路,而其它綜合性的報章不能不因此感到夜長夢多。《快報》與《聯合報》在一星期內決定壯士斷臂,似乎是對前途如何有所肯定而下的決策了。

淘汰序幕開始了一星期(我下筆寫此之際),《東方》的銷量激增起碼一倍(三十萬份升至六十萬以上),而《蘋果》實際銷量雖然只下降百分之三(三十一萬至三十萬份),但潛在的下降可能達百分之二十(三十一萬份是印刷機不足的頂點,減價前供不應求)。假若從今天到跨越九七或更長的時間內,情況不變(銷量不變、價格不變),那麼鹿死誰手呢?(事實上,銷量會變的,因為以後還有壯士斷臂的情況,但報章價格可能不變。只要價格不變,鹿死誰手就有答案。)

這是一個耐人尋味的經濟學問題。朋友一般的推測,是《東方》勝。他們指出,這是一項斗錢多的淘汰賽,而《東方》的前、後台資金,似乎比《蘋果》的雄厚。他們又指出,《東方》銷量倍於《蘋果》,廣告不僅會增加,且收費大可提升。《蘋果》呢?在減價前每天廣告收入要增加五十萬元才可收支平衡,減價後每天廣告收入要多增三十萬元才行。但是,其它減價報章銷量大升,廣告可選的地盤有的是,如此一來,《蘋果》要在財政上打個「和波」,遙遙無期也。

對這個鹿死誰手的問題,我驟然聽來是同意朋友們的觀點的。但三天前的晚上,我坐下來拿起紙筆,以三十多年前學過的一套經濟理論引證,其結論是:《蘋果》會勝。

這理論說來,真的有點話長了。

十九世紀的經濟學大師馬歇爾(Alfred Marshall),因見「羊毛出在羊身上」而提出這樣的問題:牧人養羊,既產羊毛,又產羊肉,若二者產量有固定的比率,毛價與肉價從何而定?後來的學者,把這問題改得複雜一點。他們問:假若同一的生產過程中,獲得幾種不同的產品,而不同產品的比率不固定,致富之道為何?其答案是:幾種產品一起生產,每種產品的平均成本不可能知道,但每種的邊際成本是知道的;致富之道,是務求每種產品的邊際成本與該產品的邊際收益看齊。到了我們那一代,這理論有一點改進:在有交易費用(生產之外的費用)的情況下,每種產品的邊際成本與收益可以有差距,但其差距不應該大於其邊際交易費用。

一份報紙是一隻羊,但其毛與肉沒有固定的比率,而「報」價可算毛價或肉價,但卻非羊價(因為還有廣告的收入)。在有競爭的情況下,適者生存的條件,是毛與肉的邊際收益,要與其邊際成本相若。若有交易費用,這些「邊值」可以有某程度的分離,但不可以脫節而求存的。

是的,一份報紙,其實是多種產品的合併:紙張可多可少,印刷、設計可優可劣,新聞、評論、娛樂……各有各的變化,各有各的優劣與頁數的多少。在這多種產品合併的情況下,無論競爭如何激烈,是不能把一項重要的產品的邊際收益,與其邊際成本大大的脫節而分離的。

在報章行業中,從「邊際」的角度看,報章售價的收益顯然是與紙張及印製成本相連的。廣告收益與內容成本的相比較為抽像(內容的多少或優劣比較難於量度),但各項「產品」的邊際收益與成本還是有轍可循。如今《東方》等報章把售價減至零(二元只算是發行、零售的費用),而《新報》減至零下,其與紙張的邊際成本脫節之大,是遠超任何想像中的交易費用。在有競爭下,這些報章是不可能找到生存的均衡點的。(美國的give away,頁數少而紙質極劣,廣告多而內容少,否則難以生存。)

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看。在淘汰賽開始之前,《蘋果》似乎比《東方》略佔優勢。雖然《蘋果》的收入還不足以平衡收支,但這僅是時間(與不受政治干擾)的問題。那是說《東方》及其它綜合性報章的盈利遲早會下降。考慮到這個因素,把「報」價下降至零,就算《東方》的廣告收費能與增加銷量一起照比率上升,在收支上也不容易找到一個收支的平衡點。事實上,廣告收費是不能按銷量的上升率提升的。這是因為:一則是廣告的邊際價值會由於報章的增銷而下降;二則是大部分的廣告(及其讀者),都有階層及地區性。

《蘋果》在有虧損的情況下減價一元,每天再多蝕三十萬元。另一方面,在其它綜合性報章銷量急升之際,《蘋果》要增加收入大有困難,所以收支平衡並非易事。不過,我大約計算過一下,雖然《東方》去年盈利四億,但假若今天的報章售價持久不變,那麼《蘋果》收支平衡的機會,約比《東方》的大一倍。就是說,《蘋果》應該是減價中的第一家「守得雲開見月明」的綜合性報紙。

如果《蘋果》達到了收支平衡之後不再多求盈利,以減低廣告收費及增加紙張的方法來保持「平衡」,那麼目前大減報價的競爭者若不重整售價,遲早都要走《快報》或《聯合報》之路!

愚見以為,開始了的報業淘汰賽會繼續,但今天大幅下降了的價格不會持久。消委會主席陳坤耀建議港府立法阻止割價的行為,並說該會正草擬保障公平貿易的法例。然而就「市場認識」而言,消委會這樣做法,有待商榷。「公平」管制引狼入室,是沒有任何說得通的經濟理論支持的。


後記

如果當年《東方日報》堅持下去二元之價,本文的推斷是不會錯的。寫此後記之際(四月十三日),知道《蘋果日報》將於五月二日在台灣面市。那會是一場更大的報業淘汰賽,應該十分精彩。

Friday, December 22, 1995

從張愛玲的起落看中國文藝市場的盛衰

我年青時離港赴美,一去二十五年,而當時在那裡的中國留學生,有興趣讀經濟學的沒有幾個,所以結交的中國朋友甚少。這解釋了為什麼我那樣孤陋寡聞,要到一九八二年回港任職之後才聽到張愛玲的名字。

不久前張愛玲謝世,她那有點淡出的名字又再轟動一時。我於是讀了好些追悼她的文字,略知她的生平事跡,感慨之餘,便忍不住執筆寫此——因張愛玲謝世而觸發的聯想。

不要以為文人是那樣「清高」,可以為了文藝創作而犧牲一切,以至連飯也沒有錢吃。記載上說,張愛玲雖然為人慷慨,但重視金錢,且算得一清二楚——她曾經大量收藏印書所用的紙,堆積在自己的睡房裡,惟恐日後出書時紙價上漲。

生長在一個舊禮教的富有之家,父母很早離異,愛玲十八歲時就離家出走,與父親脫離了關係。在母親的幫助下,她抵港就讀於香港大學;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重回上海,其時母親已出國,愛玲於是搬到獨居的姑姑家裡去,靠賣文維生。

奇怪的是,自一九四三年(二十三歲)起的數年間,愛玲寫文藝小說所得的收入,顯然大有可觀。雖然她當時沒有花天酒地,但好打扮的她,新衣服多得不得了,下午茶點天天有,娛樂節目安排得密密的——她甚至有錢資助所托非人的胡蘭成。

相比之下,今天的香港,這樣的文藝稿酬收入是很難想像的。五十年代迄今的香港,賣文而賺得可觀收入大有人在,但他們要不是寫武俠或奇情小說,或寫社評專欄,或寫譁眾取寵的什麼,就是要向電影劇本方面打主意——純文學的創作很久以來都是市場毒藥,而此「毒藥」變得越來越甚——今天,純文藝創作幾乎絕了。

為什麼五十多年前,在近於戰亂的上海,文藝之作可取得寫意的生活(張愛玲只是當時表表者中的一個),而在今天卻變得那樣不成氣候?

我把這個經濟學上的問題提出來,與同事王於漸研討。他的解釋,是當年的上海,優秀分子階層(elite class)明確,而這階層既好文藝,也有共通的意識,所以文藝作品有市場。然而,今天的香港,優秀分子階層似乎早已不復存在了。

回顧香港昔日,何鴻燊、張愛玲等人在香港大學求學的年代,優秀分子階層(包括戰時國內許多南來的作家)顯然是存在過的。這階層的劃分之界,今天不知所終,也是事實。那所謂優秀分子階層的昌盛與文藝作品的昌盛連帶在一起,中外皆然。而我們這階層的解體,比歐美的來得早,也似乎比我們的文藝市場較諸歐美的跌得快,有所吻合。

問題是,為什麼那優秀分子階層的劃分,在今天會去如黃鶴呢?這一問,倒使我把王於漸的解釋倒轉過來看。我認為那所謂優秀分子階層是由共同興趣維繫而成的。失卻了共同興趣,優秀分子階層就潰不成軍。文藝當然是維繫這階層興趣的主要項目。那是說,是文藝的不振而使優秀分子解體,而非這些分子的解體而使文藝不振。

個人認為我們對文藝作品失卻了共同興趣,有兩個相連的原因。其一是我們的國家多災多難,人們東飄西泊,過著不安定的生活,工作上人浮於事,對賺不到錢的東西不感興趣,更不要說多下功夫了。其二是文藝不像什麼奇情小說,可以走馬看花地閱讀。是的,欣賞文藝作品是要每字每句地細讀,慢慢咀嚼,甚至有時重複地思量才可以領會的。但今天,我們不容易有昔日的環境與時間。

好些張愛玲的評論者,見到她在四十年代光芒四射,而此後不再,就說她的天才是曇花一現,跟著就失去了蹤影。這論點,我不敢苟同。

我認為張愛玲在一九五五年秋末赴美後,沒有用功於文藝創作,其主要原因,是這創作的收入不足餬口。我們可不要忘記,天才也要吃飯、穿衣的。五十年代之後,張愛玲一度轉寫電影劇本(她怎會不知道自己這方面的才能並不超凡);讓台灣重印她的舊作,或寫一些「交差」的文章賺點稿費——這一切,都是為米折腰的證據。

可憐張愛玲:她在美國四十年的主要收入,不過是來自一些所謂研究助理基金,以及一些不固定的、報酬有限的在大學作翻譯、校正、註釋等工作。其腰之折何其甚也!世界上沒有什麼基金,沒有什麼大學,會長期資助他們語言不通的文藝創作的。

說起來,我們在香港的富有者,在某程度上應該有點內疚。自古天才鳳毛麟角,而文藝天才更是少之又少。張愛玲是個文藝天才,沒有誰會不同意吧。為什麼當年可以出得起錢的人,不對愛玲慷慨資助,過癮一下?

我又想,香港的富人投資,也算有眼無珠。要是當年他們懂得資助張愛玲,換取她的手稿來收藏,今天把這些手稿拿出去拍賣,高舉其手的何止我一人?

我自己也有點難辭其「咎」。若干年前,曾經兩次得到瑞典的邀請,要我提名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其意應該是要我提出一些中國人的名字來。我當時覺得自己讀過而又健在的中國文學家之中,沒有誰值得提——而且當時又沒有讀過張愛玲的作品——就把寄來的提名表格擱置一旁了。

當然,張愛玲的大名應該早已有人對諾貝爾委員提出過,但多一把聲音,多少總有點幫助吧?

Friday, December 15, 1995

從大海撈針看羅中立

一位在香港收藏中國近代油畫的朋友,收藏甚豐,而且甚廣——包括了很多位油畫家的作品。另一位朋友,是油畫家,對上述收藏家的廣泛撒網方法不以為然,說那是「大海撈針」,命中率甚低,要賺錢談何容易,非投資之上策也。

毋庸諱言,在藝術上,能成為國際大師的機會很小。今天數以百計的中國油畫家之中,將來能在國際上稍見光芒的——姑勿論是否大師——充其量不及一掌之數。「大海撈針」當然不是好辦法,但藝海茫茫,要找到針之所在,怎樣去找呢?

既然不知針之所在,在大海亂「撈」一通是被迫之舉,難以厚非。老實說,我算是一個小小的收藏家,數十年來對藝術很感興趣,但對今天眾多中國油畫家的選擇,無論個人怎樣觀察、衡量,總覺得自己也是個「大海撈針」之人。

也毋庸諱言,收藏藝術作品之主要目的,是希望賺點錢。不是要賺很多錢。收「藏」是賭眼光的玩意,「博」中了很有滿足感,所以只要藏品的升值率可與利率看齊,就很容易心滿意足了。

是的,收「視」與收「藏」很不相同。前者是買到了油畫後,掛在牆上觀而視之。這是半投資、半享受之舉,其市價會否升值不大重要。收藏呢,是「藏」而不「視」也。升值於是成為主要的回報,不可不談。所謂油畫收「藏」家,家中根本沒有那麼多的牆壁,可以「容納」得起所有的藏品。這聽來似乎是一個怪論,但收藏家朋友應該同意我之所說,因為他們有苦自知也。

我曾經提及,中國大陸開放後,油畫家蜂擁而出,若干年後,有兩三位可成國際大師的,大有可能。倘若我們今天有先見之明,發個小財並不難於上青天。我也曾分析繪畫大師的必備條件。如果按著這些條件而選自己認可的畫家下注,豈不是十拿九穩了?

非也!有兩個困難。其一是,雖然明知條件是什麼,但判斷某畫家有否這些條件,談何容易?我們不要忘記,今天大名鼎鼎的梵高當年去世後,葬禮完畢時,他的弟弟請在場的藝術家朋友免費選取梵高留下來的油畫遺作,但誰也不想要(一說只有塞尚有先見之明,選取了兩幅)。

其二,有些畫家自暴自棄。例如,分明是有大好前途的,卻由於急功近利而粗製濫造,自動降級。又例如,某畫家眼看自己的某作品賣得高價,就自己仿製自己的畫(依原貌再畫),試圖以「真」亂真。

個人當然不想大海撈針,但要知道針的所在才撈之,卻難於登天也。在這藝海茫茫尋尋覓覓的困境中,我想到了羅中立。難道他是大海之一針乎?我想,今天只能說:這個可能是存在的——很明顯的存在。

我對羅中立的成名之作——在中國曾獲第一獎的《父親》——的評價,不像一般人所說的那麼高。我認為這幅寫實的作品,使人看來實在真實,卻因此缺乏了「物外之情」。我也認為羅中立的早期作品——今天在市場上被搶購的作品——雖然基本功夫有的是,但思想平平無奇,作品不夠成熟,與師級相去尚遠。

然而,近幾年來,羅中立的畫風大變,其進境一日千里,驟然間使我意識到一個師級人物正在悄悄地冒升起來。是的,羅氏的畫,思想越來越深入而明確,風格越來越明顯而強烈。筆觸粗獷,大有「原始」之味;造型越來越誇張,越來越擺脫了寫實之法——但他這些作品給人的真實感,比他早期的寫實還要真實!

羅中立顯然對中國的農村生活有很深的體會,能在畫裡明確地表達出痛苦的生活中也有溫馨的一面。太甜的畫是「月餅派」;太苦的畫不值錢。苦中帶甜是好藝術(甜中帶苦也是)。羅氏的畫顯然有這樣的能耐。可以說,羅中立的作品是對中國痛苦農民(尤其是他們的孩子)的頌讚。

把實物描繪得絲毫不差的國際大師維斯(Andrew Wyeth)說:「我的畫絕不真實!」但畫得完全不像實物的印象派大師們卻說:「我們要以不真實的方法來表達真實的感受,這才是真正的真實。」

是的,藝術之所以成為藝術,必須表達作者的觀感或感情。大致上,這表達只有兩個法門。其一是以實而虛之;其二是以虛而實之。餘下來的實而實之,是「攝影派」;虛而虛之,是不知所謂的新潮「假抽像派」——不足道矣!

為了要寫這篇文章,我重觀羅中立的繪畫發展程序,發覺他十多年來,從實轉虛,而又從虛轉實,又再從實轉虛……好幾次了。今天,他還不能像維斯那樣實而虛之,但像印象派那樣虛而實之,卻算是登堂入室了。

很想知道羅中立的下一次轉變會是怎樣的。

Friday, December 8, 1995

情似梵高、才勝梵高的徐渭

在拙作《憑闌集》裡,我曾主觀地排列了中、外歷史上的十個藝術天才的位次。那是四年多前的事了。在那以莫扎特為首和路狄士尼包尾的「十傑」排列中,炎黃子孫佔了兩位:蘇東坡與王羲之。

說來糊塗,我竟然忽略了徐渭!要是今天再試排列,我會把徐渭放在前五名之內的。說得誇張一點,從一人而有多方面的藝術成就來看,徐渭應名列前茅,大概不會有很多人反對吧。

歷史上,多方面都表現得不凡的藝術天才有的是,但樣樣都達至大師級的例子甚少。我們的蘇東坡與意大利的米開蘭基羅,兩人都可以拿出四項來炫耀(前者可舉詩、文、書、畫;後者可舉畫、詩、雕塑、建築),但徐可以拿得出六項來。他的詩、文、書、畫、戲劇、樂曲,每一項都創意驚人,均有大師之風範也。

中國的藝術發展至明末清初之間,大放異采,是中國藝術自唐宋之後的第二個高峰時代。由於性格上的狂放,徐渭(一五二一——一五九三)的藝術顯然是走米芾(一○五一——一一○八)、楊維禎(一二九六——一三七○)、陳淳(一四八三——一五四四)等人的路線。其後,他也顯然地影響了陳洪綬(一五九八——一六五二)、朱耷(一六二六——一七○五)、石濤(一六四一——一七○七)、鄭板橋(一六九三——一七六五),以及近代的齊白石(一八六四——一九五七)等人。

雖然徐渭被認為是「有明文章第一人」,但很不幸,他甚少為文說及自己對藝術的心得或理論。如果他能像董其昌(一五五五——一六三六)那樣,對自己的造詣誇誇其談,那麼我們今天對明、清藝術的欣賞,大概也可以理論縱橫地誇誇而談了。我家中有一套四吋厚名為《董其昌的世紀——一五五五至一六三六》的英文版書,把董氏高舉為該世紀的首要藝術大師。真是失之毫釐,謬之千里矣!董氏與徐氏是同時代的人,但才華的差別,董豈及徐哉?

說來令人歎息,在中國歷史上,對藝術高下的品評,往往都是以皇帝或高官的品味為準則的。北宋時,書法推蘇東坡為第一——當時皇帝、高官都喜習蘇體。但我們今天知道,以書法而言,蘇學士不及同期的米芾或黃山谷。元朝書法推趙孟俯為冠——皇帝、高官看重也。但趙孟俯怎可以比得上楊維禎呢?明朝的皇帝與高官,一致地高舉達官貴人董其昌。董無疑是大書法家,然而我們今天的品評卻是:其書法不僅不及與他同時代的王鐸(一五九二——一六五二),即使倪元璐(一五九三——一六四四)也勝過他。

在皇室或宗教「審定」藝術準則的社會中,狂放的天才難以出頭,中外皆然也。但我總是不明白,為什麼從少小時就寫得出擲地有聲、瀟灑絕倫的文字的徐渭,過目不忘而又精於古書的徐渭,竟然連秀才也屢考不中!(考上秀才等於今天中學畢業,舉人略如大學畢業生,而進士則算是博士了。)於是,他一生命途多舛,落魄江湖。

徐渭的狂情和際遇,與百多年後歐洲(先荷蘭後法國)的梵高極為相似。他們的畫賣不出去(梵高僅賣出一幅,徐多賣一點),生活無著(梵有弟弟照顧,徐有朋友幫忙),而他們後來的癲狂差不多是如出一轍的。梵高自割耳朵,徐渭則以錐穿耳;梵高自殺而死,徐渭則自殺數次不死。狂比狂,徐「勝」:他壯年時因精神失常而誤殺其妻,入獄七年。這樣不幸的人,在四百年前竟能活到七十三歲,其體能應該是好得出奇的。

還有的是,梵高的畫風與徐渭的都使我有同樣的感受:二者都是在極度的狂放中法度井然,因此他們的感情,在表達上,像挾著排山倒海之力似的湧到我心底裡。

有一點梵高倒是比徐渭幸運的。梵高死後,他的弟弟要把他的遺作送給朋友,但沒有人要(一說塞尚拿了兩幅)。八個月後,弟弟也謝世,但弟婦眼光獨到,把梵高的幾百幅遺作珍藏起來。梵高的作品絕大部分沒有簽名,但因為集中一處,天才就易於被後人發現了。

徐渭去世時籍籍無名。七年之後,一位名重一時的才子——袁中郎——在朋友家裡見到一本徐渭的殘破不堪的文章結集,翻讀之下,驚為天人,深夜中大呼大叫,以至僕人紛紛披衣而起。袁才子跟著找人資助,精裝出版了徐渭的著作,一時洛陽紙貴,使徐氏聲名大噪。

由於在世時無人重視他的書畫(也沒有像梵高的眼光獨到的弟婦),徐渭遺留下來的書畫作品甚少。這樣,縱有袁中郎的大聲疾呼,徐氏在今天的藝術史地位,還是算不上家喻戶曉的。

不久前,我在文聯莊買到了一卷南京博物館藏的《徐渭雜花圖卷》,是十二年前僅制五十卷的木版水印。這是徐氏的生平代表作。卷長三十四呎,畫了十多種花卉,一氣呵成。據我所知,沒有誰看過這件作品而不拍案叫絕的。

徐渭,字文長,號天池,又號青籐。幾個月前,我到上海一行,在書法老師周慧珺之家看到一本鄭板橋的書法「冊頁」,其中最後而又最大的一個印章,刻道:「青籐門下牛馬走」!這是個很有名的印章,我能一睹真跡,算是不枉此行了。傲視古人的鄭板橋,竟然說自己是徐渭門下的牛馬,若非對徐公五體投地,難道他是給嚇破了膽,故刻章為證?

齊白石也說恨不得早生三百年,以便有機會能替徐渭理紙、磨墨。

發現徐渭天才的袁中郎又怎樣說呢?在他協助出版的近四十萬字的《徐文長三集》之中,有一段追悼徐渭的文字,深得我心。袁才子如此寫道:「予謂文長無之而不奇者也,無之而不奇,斯無之而不奇也哉。悲乎!」

我不禁歎一聲:梵高的才華,不及徐渭!

Friday, December 1, 1995

說亂來

不久前,我花了港幣四千大元買了一幅書法,是印刷的複製品。原作為上海博物館所藏,印製得神乎其技,可以亂真。書法作者是晚明的徐渭,書寫的是自作的一首七絕,詩好,書法更好——好得不得了。詩云:

一篙春水半溪煙,
抱月懷中枕斗眠。
說與傍人渾不識,
英雄回首即神仙。

實不相瞞,我是徐渭的崇拜者。在中國歷代的藝術家中,以多才多藝而論,我特別欣賞而衷心佩服的有兩個人。一個是北宋的蘇東坡;另一個是晚明的徐天池——又名徐文長,徐渭是也。下一篇文章,我會跟讀者談談徐渭的才情。

這裡要說的是:個人要在書法上下了幾年苦功才能欣賞徐前輩的書法精華。驟眼看來,徐渭的書法是亂寫一通,好像完全不成章法。但在書法上下過苦功,讀遍了書法理論的人,細看徐渭的作品,就知道不是亂來那麼簡單。我自己也曾屢試亂來的寫法,但效果連自己也目不忍睹!問題明顯不過,要亂來而能得可取的作品,必須具有一級的基本功,也須有絕頂的天分。

我買到的複製的徐渭書法,在他的作品中算是很規矩,很不亂來的了,但還是狂態畢現,很有點亂來。

話說我得到這幅複製品後不久,幾位朋友到我家作客,飯後我讓大家看,他們都爭著托我訂購。「是四千大元一幅的印刷品呀!」我這樣強調說,是希望避免做中間人的麻煩。他們響應道:「四千美元要考慮,但四千港元就非買不可!」可憐徐渭,在他的一幅今天價值連城的「墨葡萄」畫作中,竟然有這樣的題詩:「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筆底明珠無處賣,閒拋閒擲野籐中!」

朋友們走了。夜闌人靜,我獨自沉思:這些朋友都沒有學過書法,而四千元一幅印製品,值得嗎?但他們為什麼要搶購呢?我又想:要是這印製品的原作者是王羲之、蘇東坡、董其昌等大書家,四千大元他們肯定不會買。徐渭的書法魅力何在,究竟有什麼過人之處會令他們如醉如狂?

我前思後想,得到的答案是:徐渭的狂放與亂來,觸動了他們內心深處的和弦,使他們不能自已,要把這印製品拿到手,掛在自己家中的牆上。事實上我自己也是這樣做了。買到這「復」品後,我把家中牆上的一幅心愛的畫拿下來,換上徐渭。

在日新月異的新潮藝術中,亂來的作品觸目皆是,不過,總是令我看得反胃,半點激動之情也沒有。無他,這些所謂新潮之作大都毫無基本功,亂來就只得一個「亂」字耳!

人的感受與思維就是那麼奇怪。我們天生下來就自覺某事某物都有某一規律。在感情上我們有《道德經》所說的規律,在思維上我們有邏輯的規律。要掌握這些規律,不可以亂來,必須苦練基本功才行。另一方面,我們在感情或思維上的成長,總要有一點新意,有一點創意,好叫我們不負此生。然而,要有新意或要創新的話,是往往非「亂來」一下不可的。

沒有基本功而亂來創新,掌握不到人類的自然規律,就難以在人與人之間溝通,缺乏後者會使人覺得只是「怪」而沒有共鳴的感受。另一方面,若在基本功上墨守成規,沒有新的變化,就不免使人覺得沉悶,有點麻木感。

我是個崇尚傳統基礎的人:我認為無論是科學、攝影、書法、文章等等的基礎訓練,絕不能馬虎。但日夕在基礎上鑽研,卻苦不堪言,基礎的約束會使人連氣也喘不過來!苦悶之餘,我很想大叫一聲:天啊,什麼時候我才可以亂來地過癮一下?

這個要「亂來一下」的意圖,往往如洪水氾濫,控制不了。於是,久不久我就索性亂來一下。但亂來的所得,通常都是一盆淋頭的冷水,清醒之下,又迫著要回到基礎訓練那裡去。

偶然一次亂來而不令自己尷尬的,其舒暢之情,不足為外人道也。可以這樣說吧:我凡是學習什麼,其最終的目的就是可以「亂來」。

記得三十年前,在洛杉磯的加州大學寫博士論文。試行亂來寫之的,都不敢交出去。規規矩矩地寫的大綱交出去後,教授們都說「好」,但我卻自覺沉悶得不能忍受,都放棄了。如是者轉來轉去,過了兩年後,我花了三天時間,從早到晚亂來地寫了十一頁紙,自己覺得舒暢,過癮之極。我於是替那十一頁紙起了一個題目:《佃農理論——引證於中國的農業與台灣的土地改革》。

這論文的大綱交給加大之後,開研討會時眾多教授都在座。他們一致反對我的所有論點。但反對之中他們又似乎不敢肯定,因此大家爭論不休。過了兩個小時,一位教授忽然大聲對我說:「史提芬呀,你怎可以這樣亂來的?」我當時實在沉不住氣,答道:「你想清楚了沒有?我的理論基礎分明,不可能是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