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y 29, 1992

為詩昆賀

一個八歲的女孩,頭上紮著兩根小辮子,身材瘦小,看來像四、五歲似的,坐於鋼琴前的凳上,雙腳離琴下的踏達一尺。她不等待掌聲停頓,小手直「揮」而下,錚錚然有金戈之聲,把我嚇了一跳。

一個十二歲男孩,長得矮矮胖胖的,褲長鞋大,襯衣白、領帶黑,頭髮齊如鍋蓋,眼鏡與臉俱圓,使我差點要笑出來。然而,這個傻得可愛的孩子,坐在琴前,右手放在膝上,左手往琴鍵上只按幾下,我就笑不出來了。是有意使在座的聽眾為之驚愕吧,這男孩選奏的是困難程度極高的肖邦與李斯特的作品。他運指如飛,彈得投入,自我陶醉,彷彿台下無人似的。假若閉上眼睛,只聽琴聲而不見演奏者,我不容易相信那是個十二歲的小童。

他的名字是盧冠元,讀者們要記住了。十年之後,盧冠元會是一位知名的鋼琴家。

是的,小盧與那個八歲的游景蘭,是劉詩昆的學生。今年四月五日,劉兄請我去聽他們的師生鋼琴演奏會,學生中我所聽到的還有另外三個,表演都很出色。而五人中的一個共同之處,是年紀雖小,卻掌握了藝術極重要的三個法門。那就是:膽、膽、膽!初生之犢不畏虎,鋼琴何足道哉!雖然劉兄的學生琴技還有待來日方長的練習,但令我衷心欣賞的,是這些學生一致地以琴為役,而不被琴所役也。

以媒介為役而不被媒介所役,是學任何藝術的重要法門。學生不畏琴,擊而攻之,撫而恤之,和而諧之——採取主動的學習,是劉詩昆學生的特色,這也與劉兄本人對鋼琴的處理如出一轍了。在琴藝的造詣上,劉兄是名師,又是明師也。

在任何藝術的造詣上,身兼名師與明師的高手著實不多。在經濟學那方面說,大宗師如凱恩斯、費沙等人,略見經傳的門生,未之聞也。畢加索不設館授徒,無話可說,但好教如命的物理學家愛恩斯坦,畫家端納,小提琴家海費滋……彼等門下可與老師相提並論的學生,半個也沒有。顯然,青出於藍是一宗困難的事。

要教出好學生,教者不可以無中生有。自己「無料」的老師,只可以教出「無料」的學生。但「有料」的老師,不一定懂得如何教。「有料」的名師,往往被盛「名」所累,負荷太重,不可能在教法上大費心機。明師可不一定是名師,但都一定「有『料』到」。明師不能成為名師,緣故不一,或因時運不齊,或因沒有創見。「有料」的明師,是不一定需有創見的。沒有創見難以成名,但一位老師若對某項造詣有深入的體會,不秘技自珍,懂得學習的法門,有啟發、感染力,對學生關心,就是明師也。

在鋼琴藝術上,名師不難找,但名師與明師兼於一身的,劉詩昆是我所知的罕見例子。

據說,一些人聽到劉詩昆搞「鋼琴藝術中心」,設館授徒,就略有微言,認為劉兄過於商業化。真是不知就裡了。昔日揚州八怪之首的鄭板橋賣字畫,指明以真金白銀交易,特別過癮。張大千、黃永玉、朱屺瞻、林風眠等近代高手都以鄭前輩為師,不在話下。畢加索更是為錢而繪也。時至今日,在香港,再清高的作家,發表文章,也需要論稿費。例子不須細舉了。

劉詩昆既是名師,也是明師,設館授徒,是香港之幸,可喜可賀也。其實,人家請他義演,他不推卻;學生過多,分身乏術,他也不懂得加價。這才是他「設館」的弱點和不足之處。在這方面,他要拜我為師。從經濟學的角度看,以顧客出價的高下作取捨,對社會有莫大的貢獻。不管是姓「資」還是姓「社」,這是促使社會繁榮的經濟定律。

Friday, May 22, 1992

我的女兒

龍生九種,各各不同!我只有一兒一女,但還是各自不同。哥哥比妹妹大十四個月,對他倆,我無分彼此——同樣的愛,同樣的教導。然而,哥哥與妹妹的個性各走極端,沒有相似之處。

哥哥興趣廣泛,妹妹對任何事都缺少興趣;哥哥凡學習什麼都全力以赴,妹妹不聞不問,「一於少理」——她求學也似乎只是為了「應酬」爸爸;哥哥好奇,有書必讀;妹妹呢,不到考試臨頭,連書也懶得翻一下,課外讀物更不用說了。

是的,我很少見到一個作風比我女兒更散漫的青年。去年聖誕,她回港一行,我到機場接機,見到她有兩大皮篋行李。我把行李一提,感到輕得出奇,回家後打開一看,原來內裡的衣物,亂七八糟,像廢物那樣七零八落。女兒的房間,更是奇觀也。衣服、雜物舖滿了一地;連床上也是雜貨攤似的。她睡的地方,只佔床上的一小角!

女兒十九歲了。她三歲時進了西雅圖的一間幼兒學校——那是當地華盛頓大學為一些特別幼兒而設的。她九個月時,未學行就學會講話,但因為家中不說英語,初進幼兒班時英語完全不懂,於是在班內哭個不停。哭了一個星期,幼兒學校的校長給我電話,說我女兒這樣哭不是辦法,而又因為教師與她言語不通,無從勸導,希望我每天早上能陪同女兒上課。我於是每天陪著女兒上課數十分鐘,但當她發覺我溜走了,就大哭依舊。如是者過了三個月,教師和我都束手無策。一天,女兒在班內突然不哭了,對老師開口說話,一口流利的英語把老師和我嚇了一跳。

華大的幼兒學校是為天才兒童而設的——叫作「實驗學校」——要進去不容易。因為我當時在華大任教,該幼兒學校就額外通融,特許我的兒女無須考試而收取。女兒讀了一年,幼兒學校的校長對我說;「你的女兒是個天才,我們想把她特別處理,要嘗試一個新的教天才的方法。」我吃了一驚,堅持女兒不是天才,婉謝了。這是個高明的否決。後來女兒到了十多歲時,問她什麼也說不懂,向她解釋一些問題,說來說去她也不明白,令我既頭痛也擔心。但見她學校成績很不錯,也就算了。

我這個凡事不懂的女兒,有一種特別的功能。有一回,在香港的英童中學讀書時,數學要大考。明天要考試,她今天才發覺自己不明白。臨急抱佛腳,她請了一位補習先生,教了她兩個小時。就這樣,考該試的成績是全班之冠。

自小請人教女兒彈鋼琴,她學得很懶散,勉強學了八年,我不再堅持,放棄了。我見女兒對畫無師自通,畫得很不錯,就極力勸她拜黃黑蠻為師。黑蠻教得很用心,大讚她的進境。殊不知女兒靜靜地對也在學畫的黎智英太太說:「妳不用再買宣紙了,我可以將全部宣紙送給妳!」

十七歲,女兒進了華大,問她要選修什麼,她說不知道。於是隨便選科。她的法文成績如有神助,於是每個學期都選一科法文,貪懶而非好學也。她與哥哥是一起進入華大的。兄妹同選一科只有一次,那次選的是人類學。大家要交文章習作,哥哥老早就寫好了,天天修改,修改了一個月才交出去,獲一百零三分——那三分是特別獎。妹妹等到交習作的前一天,晚上十時才開始動筆,一個小時後就睡覺去也。她那習作所獲的,也是一百零三分。妹妹於是向哥哥哈哈大笑。

前年聖誕節,我到西雅圖與兒女相聚,見到計算機打字機旁擱著一篇文稿,一讀之下,甚感詫異。該文行文簡潔,內容充實,清楚明白,文采斐然。我想,這不可能是兒女寫的吧?或許他們練習打字,把他人的文章作「練打」之用。殊不知一問之下,才知道是女兒寫的。

我於是帶著沉重的心情,要女兒坐在身旁,對她說:「你寫文章的天分很高,應該是你祖父遺傳的吧?像你那樣毫不做作的文字,我也不容易寫出來。我唯一的批評是,形容詞可以不用就不用;在你那篇習作裡,有幾個形容詞是可以省去的。你應該考慮一下選修英文創作。」

自此以後,女兒果然多選修一些英文科目,而且閱讀得較多了。她交出去的文章習作,大都獲得滿分。作文獲滿分是不容易的事。但願我這個對什麼學問都沒有興趣的女兒,會在文字上找到她的興趣。

英文很難學。由於學術上的需要,我曾經下過二十年的英文苦功。跟一般人一樣,我初學時英文寫來有點花拳腿,左扭右曲,不能單刀直入。我要經過很多時日,才知道簡練之可貴;才懂得把要說的話,簡潔地「直」說出來。

女兒懶惰成性——懶讀,也懶寫。在中學時不知文章為何物,她進了大學,要交出「作文」功課,就下筆成文。這個現象的唯一解釋,是女兒把任何事都看得很簡單。對她來說,世界上似乎沒有什麼複雜的事。要她清理自己房間的雜物,她就一腳兩腳地把雜物掃進衣櫃去。她寫文章似乎也如是。毫無機心地下筆,文章寫來好像「不食人間煙火」,不用轉彎抹角而複雜化。那是沒有受到「污染」的文字了。

是的,無論怎樣複雜的問題,我的女兒總是有她自己的一套簡單的看法。自己認為好的就說好,壞的就說壞;對的、錯的、美的、醜的、清楚的、難明的,女兒似乎都把這些各歸各地處理。在日常生活中無所事事的她,下筆時句法「直入」,用字肯定,如刀落下,切得深、讀得明。於是,文章讀來使人有入木三分之感。

真的,文章之道,有時應該是這樣簡單的吧。

Friday, May 15, 1992

書法的困難何在?

不少對國畫與書法大有研究的前輩認為,在學習上,書法比繪畫困難得多。我問他們為何如此,他們都答不出來。其中有一些談了不少有關的理論,但不能令我信服。

對我而言,說書法比繪畫難學是不容易置信的事。論筆力,論輕重,論大小的比例,繪畫與書法同樣重要。但論構圖與「像樣」,繪畫顯然比書法重要。是的,一些上佳的書法,也可以像小學生的字體般不像樣的。另一方面,繪畫有彩色,而書法沒有。設色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而研習書法者大可置之不理!

那麼,說學習書法比繪畫困難,又從何說起?這是個不容易解答的問題。這問題我想了很久,但還是到了最近有機會幾乎遍觀二千年來的書法,才有點感受。

任何藝術都是以某種媒介作某種闡釋。書法也是一種藝術媒介,也是用以闡釋某些事或物的。問題是,一個書法高手在白紙上振筆直書時,他在表達或闡釋些什麼?這也是說,倘若不是為了要闡釋些什麼而「出現」的書法,無論字體如何美觀,不可能是書法藝術。

那麼書法究竟要闡釋些什麼呢?書法既不是文章,也不是詩詞歌賦,不可能說故事,或談什麼風花雪月。書法算不上是畫面,不能具體地「畫」出什麼物體。它唯一可以表達或闡釋的,是書者的感情。但感情是抽像之物,以文字或畫面來表達它也不容易,更何況是書法呢?

就算一位書法家能像張旭那樣,有「揮毫落紙如雲煙」的本領,他怎樣才可以把自己的感情表達於紙上?假若一位市井之徒,只識幾個字,完全不懂書法,有一天大發脾氣,忽然拿起筆來,蘸了墨,在白紙上大書幾筆,寫得如寒鴉赴水,又怎可以令我們看得激動,不能自已?在感情的表達上,張旭與這位市井之徒的區別何在?

以沒有文字內容或沒有具體畫面的書法來訴心中情,書法只能憑字體的大小、寬緊,筆劃的輕重、快慢、枯潤等法門來表達。而這些法門,要配合得宜才能恰當地表達的,運用這些法門時,要有原則,要按規律。好的書法可以狂,但不可以亂;可以危,但也要安;可以放,但不可以浮。亂寫的文章,或亂畫的畫,不足以表達感情。書法也是一樣。

人的感情,不管喜、怒、哀、樂,都必有和弦。這是大自然定下來的規律。沒有和弦的藝術,是無法觸及欣賞者的感情的。於是,中國的詩詞文字有平仄,歐洲的音樂結構有和音,繪畫的構圖也有黃金定律。《道德經》的哲理可不是亂作的。

因為書法既無文字的內容,也無具體的畫面,所以書法要千變萬化才能表達一點純真的感情。另一方面,變化要按規律,要有和弦,也要一氣呵成。於是書者下筆時連多想一下的時間也沒有。因此,學書法的一個要點是:要學得非常熟練。這可不是因為熟能生「巧」,而是上佳的書法,寫時要像做夢像魂遊似的,純以感情下筆,不顧其它,但寫來還是法則井然——這是書法的困難所在。

王羲之說張芝練書法練到「池水盡墨」,是可以相信的。近代書法家如周慧珺、黃苗子等人,對每一個字的不同寫法,出自何帖等等的記憶之強,幾使後學者不敢問津。

古人與今人練書法的比較,前者的條件是遠為優勝了。古人有的是時間,且寫得一手好字還往往可以陞官發跡。在今天,我們只可以在公余之暇研習,縱有右軍的天才,也無能為力矣。

書法如果變化不多,或寫來較為簡單的,寫得再好也難以表達感情,算不上是高手。大名家如柳公權、張即之等,字體雖然美觀,但因為簡單,就只是美觀而已。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所存下來的雖然不過是臨摹本,但其感情溢於紙上,名不虛傳,比王氏的其它名帖優勝得多了。論狂草,我認為張旭不及懷素,這是因為我覺得懷素的字,在狂中易見真情。而單以狂草的感情論英雄,懷素看來又不及黃庭堅了——雖然後者的狂草是從前者學來的。以漢碑而言,《婁壽碑》的感情無與倫比也。

自古以來,論書者多矣。以經濟學者的身份大談書法,我應該是第一人。這是狂妄之舉了。我認為,從中國歷代書法家的筆跡看,純以闡釋感情為準則的話,最優秀的書法家是宋代的米芾。

在現代化的今天,書法藝術遠不及繪畫值錢。我們可以向大名家免費求字,但不容易向小名家免費求畫。這個對書法家不公平的現象,是不難解釋的。懂得欣賞書法的人實在不多。過於湛深的藝術,曲高和寡是必然的事。沒有學過繪畫的人也可以懂得欣賞畫,但沒有稍事臨池者,是不容易體會書法上的感情的。


後記

習書九載,漸進大成之境矣!回顧當年自己對書法的見解,頗有淺陋之處。我把這些文章保留下來,是要使讀者體會一個初學的人的觀感,及這個人後來對書法的觀感的轉變。在此之後的文章裡我有再談書法的,今後有機會我也會再談。

本文提到在狂草書法上,懷素勝張旭。那是我八年多前的看法。今天,我認為張旭勝懷素。

Friday, May 8, 1992

屢敗屢戰易,大勝從容難

很多人在失敗之餘心灰意冷,但也有不少人屢敗屢戰,後者是成功的必需條件之一。另一個重要的成功條件是,在大勝之後不感到自滿,泰然自若。在成功的路途上,這後一條件也是必需的。雖然這樣還不足夠,然而,能有上述後者條件的人少之又少,所以能成大器的人確實不多。

我自己的兒子,自小屢敗屢戰。進了大學,他變得屢戰屢勝。不幸的是,他在大勝之餘,竟然驕傲、自滿起來了。也許驕傲是應該的,因為好成績是自己用功所得,但自滿就大有問題,不可取也。我於是對他說:「你的考試成績比我當年還要好,應該感到驕傲,但你今天在學術上的成就還遠不及我,而我卻沒有半點自滿之情。你好自為之!」這「孺子」還算可教。聽了這幾句話,他的態度就改變了。

大成姑且不說,我見過不少人在有小成之後一敗塗地。理由不是他們稍有小幸之後就遭到不幸,而是他們在稍有成就之際,就變得自滿起來,不可一世,以為可以獨霸一方,視他人如無物。但在人生的競爭歷程中,不進則退,怎可以那樣糊塗,見自己略有所成就顯得旁若無人了?

有幾位從中國大陸到外國讀經濟學的青年,不數年就拿到了博士之銜,文章能在有名的經濟學報發表,其自滿之情,令人側目。我對他們說:「我對你們很佩服,因為在文革大劫之後還有這樣的建樹,我自問不如。但你們後來所發表的文章,方程式多,內容卻乏善可陳!」這是掃興之言,但為著他們的前途,我應該這樣說。

有大成的人都一致地很驕傲(若表面不驕傲,內心還是驕傲的),但也一致地不自滿。先說佛利民吧。他是本世紀最傑出的經濟學家,舉足輕重。他周圍的朋友都仰慕他。他對自己的成就感到很驕傲,然而卻不自滿。在一篇舉世知名的文章內,他向一位籍籍無名的學生致謝;他也曾讓我這個無名小卒替他改文章。與他辯論,他從來不把自己的觀點放於特別的位置上,客觀地把對手的觀點接納而改進。

高斯將名留千古。當我這樣對他說時,他回答說:「在這一點上,我肯定你是錯了的。」艾智仁天馬行空,思想深不可測,但他老是像小孩子那樣,有不懂的地方就天真地求教。赫舒拉發認為自己博而不深,史德拉說自己的創見不多,引以為憾。這些人都是當世的經濟學大師了。

世界上為什麼有那麼多人略有所成就感到那樣自滿,認為自己不可一世,旁若無人?這是個不容易解答的問題。我思前想後,得到兩個結論。

其一,一些人是井底之蛙,不知天高地厚,也不知山外有山。於是,這些人稍有所成就變得目中無人,是無所見也,非視若無睹也。其二,以成就來說,一些人是暴發戶之流,其心態亦「暴發」也。這些人一向沒有成功過,一旦有小成,就變得飄飄然,認為成功只是反掌之間的事,再沒有什麼進取心。

中諺云:「滿招損,謙受益。」「滿招損」是對的,但「謙」字應該強調其隱藏的「虛」字了。若有了成就,便不用「謙」(讓),但「虛」還是必要的。中諺又云:「虛懷若谷」,這是指有大成的人的胸懷了。在這方面,我認為說得最好的是林則徐。他說:「海納百川,有容為大;山高千仞,無慾則剛。」

一個人若能「海納百川」,則大勝之餘會感到很從容,會對成功處之泰然的。「海納百川」的本領,一小撮的人行之易如反掌,但大部分人卻「難」於登天。這其中的分別,是求知慾的無限與有限而已。求知慾有限的人,稍有小成,就感到從容難矣哉!求知慾有限的人可以屢敗屢戰,但卻不可以大勝從容。

Friday, May 1, 1992

再遇何藩

不久前,朋友開畫展,雞尾酒會嘉賓雲集。當我在那裡遊目四顧之際,一位「陌生」的人跑到我面前,伸出手來與我相握,說:「張五常,我是何藩。」我仔細一看,認出果然是他,喜出望外。一時間許多往事都注到心頭。

我是在一九五六年認識何藩的。早一年,我有兩張作品入選香港攝影沙龍,兩張都被選印在年鑒上,於是中了「英雄感」之計,搞了好幾年攝影「創作」。我曾為文談及過,當年指導我攝影的是關大志。但當時對我的攝影有大影響的還有兩位:一位是簡慶福,另一位是何藩。簡兄的大場面風景氣度非凡,如有神助,要學也學不到。何藩的專長,是街頭巷尾的小品,以心思取勝,使人覺得可以學,但沒有相當的天分,會弄巧反拙,顯得拾人牙慧。

何藩從事藝術攝影,比我早兩年,而陳復禮在香港嶄露頭角,大約比我遲一年。一九五七年我離港後,不兩年陳復禮就全國知名,而何藩則轉到電影業謀生去也。在香港,以電影藝術謀生不易,何藩於是轉向藝術「三級」之作,也以此成了名。這樣一來,今天很多人不知道,何藩點只「三級」咁簡單?

幾年前,余英時指責香港沒有文化。一位朋友以此而問我的意見,我的回應是:「余教授沒有看過何藩的攝影作品吧。」是的,香港不僅大有文化,且自成一家,而在這「獨特文化」的貢獻者中,何藩是一個重要人物。

我從拿起相機的第一天起,就欣賞何藩的作品。但我認為他是個攝影天才卻是多年後的事:在外國生活二十五年,看過眾多世界大名家作品,我才意識到何藩的天分非同小可。如果他不是在香港長大,而是在美國搞攝影創作,那麼他聲名遠播是可以肯定的。我認為以街頭巷尾之作論英雄,何藩當年的攝影天分前無古人,而據我所知,到今天還是後無來者的。

試舉一些例子吧。一「幅」很高的白牆,牆腳下有一個穿黑衣的女人站著,黑房放大時將畫面對角地加上一半陰影,就獲得國際獎章無數。一個警察站在「台」上指揮交通,行人不少,(黑房)放大時把相紙傾斜,把人物的影子拉長,就增加了十字街頭的忙碌感。一個樹林上群鳥低飛,放大時把相紙垂直,群鳥變得好像真的在飛行。

說上述的例子是取巧,是對的,但只有何藩才可以想得出來。通過「黑房工作」取巧的攝影家數之不盡,但要巧得恰當才能增加畫面的感染力,不能亂取其「巧」也。要形容一個女人的辮子很長,何藩把畫面裁得高而窄;要形容一張橫放的長椅,他把畫面裁得「矮」而寬。高比闊大三倍,或闊比高大三倍的畫面,在今天的新潮藝術中頗盛行。然而很多人不知道,這些「高矮」法門是何藩遠在一九五六年時始創的。

其實在攝影上,何藩不取巧的作品也別開生面,令人歎為觀止。我還記得他曾送我一幀名為《日暮途遠》的作品。畫面是香港西環的海旁,堤岸轉角,一輛三輪車在右下角駛出畫面去。這幀作品違反了構圖的黃金定律,但越看越耐人尋味,越看越覺得舒暢。主要原因是,在夕陽殘照的氣氛下,堤岸與海水的交界處有一線閃著銀光的白浪,把觀者的目光從三輪車的背後「帶」回畫面中去。

我回港任職十年了。在這十年間,何藩與我咫尺天涯,沒有舊的機會。我幾次在文章上提到他,而想不到他竟然是我的長期讀者,真的咫尺天涯也。更想不到的是,三十五年,得來全不費功夫,無意之間我就那樣再見到他。一下子大家都覺有很多話要說,於是就說個不休。往事如煙,時光不再,彼此的頭髮都變得白的多、黑的少,老了。

稼軒寫道:「白髮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問何物能令公喜?」令我喜歡的是再見到何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