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October 29, 1993

畢加索與維斯

賣花之人插竹葉——多年沒有看書了。最近有機會看到兩本書,是關於兩位畫家的,使我有很大的感慨。

第一本其實是兩本一套的。它是Ingo F. Walther所著的《Pablo Picasso, 1881-1973》,一九九二年出版。一般的評論認為,這是三千多本關於畢加索的書中最為傑出的。有些評論家甚至認為自此以後,關於畢加索的書不用再寫了。對繪畫藝術有興趣的朋友,這套書是非買不可的:兩大本,近八百頁,印刷精美,但因大量印製的緣故,價錢僅為港幣四百九十元,相宜之極也。

第二本不見經傳,但被評論的對象是美國大名鼎鼎的畫家維斯(Andrew Wyeth, 1917-)。該書一九九一年出版,作者是Rich Meryman。書薄薄的,只有九十二頁。對維斯的介紹來說,其內容是遠為不足的。不過書寫得很不錯,大可一讀。

在二十世紀的眾多大有成就的畫家當中,我最佩服的是畢加索與維斯。他們二者有兩點共同之處。其一,他們的繪畫技巧無與倫比。其二,他們的創新能力令人咋舌。

除了上述的兩點外,畢、維二人的作品是截然不同的。畢氏的作品印象化、形象化、抽像化,與實物相去甚遠,且從少年到老年,風格不斷轉變,層次井然,使人一看就知道哪些畫是哪個時期的作品。維氏的作品有工筆及意筆兩種,精益求精,但沒有明顯的不同年代的風格轉變。以水彩畫工筆,可能是維斯發明的。起碼,天下間沒有誰可以達到維斯的水彩的工筆境界。維斯對光與實物處理的細緻,令人歎為觀止。但維斯自己說:「我的畫絕不真實。」這是對的。以工筆畫得精確無比,但看起來又令人感到絕不真實,彷彿維斯把靈魂畫到畫中去,使人覺得他的作品越看越耐人尋味。

當代中國大陸學西洋畫的畫家越來越多。據說他們當中好些人,受維斯的影響最大。一位懂畫的朋友說,維斯的名字,在中國可能比在美國還要被畫家尊敬。這可能是因為在中國的藝術傳統中,工筆與意筆並行有悠久的歷史,而在西洋的繪畫大師之中只有維斯一人有這種工、意兼用的「習慣」。受維斯影響的中國西洋畫家,都缺乏維斯的天分。他們的工筆西洋畫有如實像攝影,寫實就真的是寫實,沒有什麼「實」外之意。

我把畢、維二氏相提而並論,是由於下述緣故。我在書中讀到關於他們幼年時的事,使我覺得繪畫之難,難於登天!這兩位繪畫大師從幼年起就開始繪畫,天才一早就被發現,然而他們所下的苦功,令人讀來心酸。對他們來說,因為興趣所在,痛下苦功可能是很過癮的事,但像我那樣的門外漢讀來,簡直為之「驚心動魄」了。他們二人日夕不倦地學習,一月復一月,一年復一年如醉如狂地堅持,鍥而不捨地追尋、嘗試……其所付出的一切,使我不期然替他們痛苦起來了。

說實話,我自己也算有點超人的耐力,也屢曾痛下苦功。但最近讀了關於畢、維二氏的書,就覺得自己的所謂苦功與耐力,微不足道了。即使上帝能把我的時光倒流五十年,讓我從頭做起,我也不可能成為一個偉大的畫家。天分上有所不逮是一回事,但不能像畢、維二氏那樣鍥而不捨地痛下苦功卻是另一回更重要的事了。

我們實在不應該見到畢加索與維斯在繪畫上的大有成就而感到嫉妒,或覺得眼紅,或認為上帝給人的天賦是不公平的。就算我們有畢、維二氏的天賦,但我們怎能有他們那樣的幹勁可與之一較長短呢?

我們唯一可以做到的,是培養自己對藝術的興趣、知識,使我們可以欣賞畢、維二氏的偉大作品。然而,讀了關於畢、維的書後,我每次看到他們的作品,內心就覺得有點不好受——看著他們的作品,我總要聯想到他們少小時學藝的艱苦歷程。

畫家朋友我認識不少,但算得上是深交的大師只有黃永玉一人。永玉大有天分,且聰明絕頂,而事實上,他繪畫用功之勤,真是說來話長了。我想,藝術成功之途,肯定是以血汗舖出來的。

我又想,欣賞藝術最好單從作品本身去欣賞吧。作者在藝術追求的歷程中所流過的多少血和淚,我們毋須知道,因為一旦知道了,充滿歡欣的作品也會使知者看得心酸的吧?

Friday, October 22, 1993

奇妙的自由思想

今天的社會,要真正地享受自由差不多是不可能的事。事實上,自由的定義,從來都不是指絕對的自由,而是指有約束、有局限性的自由。道理很簡單:社會是眾人的社會,某一成員若擁有毫無約束的自由,其它社會成員的自由就會受到侵犯了。這是產權經濟學的出發點。

不久前在《壹週刊》看到「民主等於自由」的言論,不禁搖頭歎息!我不僅不同意「民主就是自由」,即使佛利民所說的,資本主義或私有產權會帶來較多的自由,我也不同意。誰說共產政制是沒有自由的?昔日的毛澤東與四人幫,在中國不是很有自由嗎?我想不到在今天的香港或美國,有誰的自由能勝於昔日的中共高干所擁有的。

我們說在暴政之下沒有自由,指的不是暴君,不是暴君之助手或寵臣,而是指暴政下的蟻民而已。我們只能說,不同的政制有不同的自由,但我們無從衡量,也無從排列,不同政制的自由「量」。

眾人都說:「言論大可絕對自由。」這是胡說八道。言論的自由,也是以不侵犯他人為局限的。在私產的制度下,言論確比共產的自由得多。這是因為在沒有私產的制度下,人們以等級排列權利,言論觸犯他人的機會就大大地增加了。房子是我的,你說我壞話,無傷大雅,因為房子還是我的。但假若房子是國家的,我靠輩分等級來享用,你說我「思想不正確」,對我的等級排列有影響,我可能連享用的房子也失去了,我怎會不加以反對,怎會不設法約束你的言論自由?

眾人又說:「宗教信仰大可絕對自由。」這也是胡說八道。他相信他的,不相信我的,那怎成?共產政制不容許宗教自由,理所當然,但就算是以「自由」見稱的香港,宗教又何嘗絕對自由?不同意的朋友,不妨到教堂聽聽牧師或神父的教導吧。要是宗教真的可以絕對自由,《聖經》中是不會有「十誡」的。

較少人說,而有時卻可以辦到的,是思想的絕對自由。僅僅用腦子思想,半句話也不說出來,應該是可以絕對地自由了吧?但實際上並不一定如此。實際上,「純」思想也往往受到他人思想的約束,縛手縛腳,有時寸步難行。當然,有時一些人可以胡思亂想,思想自由之極,不過那是近乎「黐線」的那一種。

不受傳統約束而又算不上是「黐線」的思想自由,海闊天空,獨自魂遊,其舒暢之情非筆墨所能形容。我可以這樣說,因為曾經有兩次這樣的經驗。

第一次是一九六五年,在攝影上我發明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處理光的辦法。自己每天跑到一個人跡罕至的園林去,天馬行空地獨自遐思,在思想中為所欲為。每得一作,就拿給當時幾位拜我為師的徒弟過目。這些徒弟看得手舞足蹈,但無論怎樣教導,他們也不能依我之法從事。後來他們也自創新法,成為今天美國加州的攝影新潮派。

第二次是七十年代初期,我把產權經濟學的「租值消散」理論倒轉過來,創立了「價格管制理論」。這一「倒轉」,前無古人,不受傳統的約束,思想來去自如,如入無人之境。與我一起倒轉來思索的巴塞爾(YoramBarzel)與諾斯(DouglasNorth),今天已成為經濟學的大師了。

人是萬物之靈。腦子可以思想,可以推理,是億中無一的機緣巧合。這思想一旦擺脫了傳統上的約束,其舒暢之情自成一家,妙不可言,使思想者有不負此生之感。試想,在廣闊無邊的思想空間裡遨遊,他人怎樣想與自己無關,彷彿是到了另一個世界,一個沒有競爭對手的世界,那豈不是盡善盡美哉?

不過,美中的不足,是這個世界使人感到很孤獨,有時覺得寂寞得怕人。所以,在沒有任何約束的思想世界中,每過一段日子,我就不能不跑回世俗之處,與知交朋友暢談自己在另一個世界所想到的事。這好比陶淵明筆下的武陵人,進了桃花源之後還再要跑出來。雖說「不足為外人道」,但還是要為「外人」道個不休。

到頭來,這豈不是沒有絕對的思想自由了?

Friday, October 15, 1993

港大的經濟金融學院——廣告一則

香港大學的經濟學系兩年前改為經濟學院後,餘興未盡,綜觀天下大勢,衡量中、港前途,就決定於一九九四年九月增加金融學士課程。同事們和我在這新項目上花了近兩年的心思;對課程的策劃感到滿意,校方就批准了。

事實上,自今年九月起,我們的經濟學院改名為:經濟金融學院(Schoo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在香港,「Finance」一向譯作「財務」,但我們認為「金融」較為適當。這是因為Financial Arrangement是「融資」而不是「財資」,而「務」有「任務」、「事務」、「服務」之意,與一門科學的本質相去甚遠。還有,「財務」不免使人想起香港某些「財務公司」,有點那個。更何況,以「金融」代替「財務」,會使我們與其它大專在名目上有一點分別,可取也。

是的,金融學(Finance)是一門科學——有四位這門學問的學者獲得諾貝爾的經濟學獎。金融學是經濟學的一個支流,但由於二十多年來市場的需求大,精於此道者在研究上有建樹,就自立門戶起來了。說起來,金融學始於六十年代初期美國加州。我當時在洛杉磯的加大,而我的老師赫舒拉發(JackHirshleifer)可算是這學問的開山鼻祖,所以在那初期的發展中,隨著潮流,我也參與其事。

事情是這樣的。本世紀初期,美國耶魯大學的費沙(Irving Fisher)是經濟理論的絕頂高手。(費沙才華橫溢,創意數之不盡。)他在三十年代所發表的《利息理論》(《The Theory of Interest》),是投資學說的經典之作,今天讀來還是令人拍案叫絕的。可惜的是,三十年代時舉世面臨經濟大恐慌,英國劍橋的凱恩斯(J.M.Keynes)對症下「筆」,紅極一時,把比他天才更高的費沙之名掩蓋了。

到了五十年代,費沙的《利息理論》變得少為人知。赫舒拉發某天讀了,驚為「天書」,在一九五七年發表《投資決策的理論》(《On the Theory of Optimal Investment Decision》),純是為介紹費沙的偉論而下筆的。這篇介紹文章果然了得,不數年間,費沙又再次聲名大噪了。

今天的金融學,說到底,是以費沙的利息理論中的「分隔定律」(Separation Theorem)作為基礎的。這個定律邏輯井然,但卻出人意外。它說:在沒有風險及交易費用的情況下,投資的決策與消費的決策互不相干,可以分開來處理。金融學的產生,簡而言之,是在費沙的「分隔定律」中加上風險及交易費用,以至千變萬化。

我不想在這裡大談先進的金融學,但我認為,從市場需求的角度看,今後在香港及中國,金融人材是大熱門。我也認為,作為一個金融中心,香港今天在世上屈居第四,但領前的紐約、倫敦、東京近幾年卻節節敗退,彼消此長,十多年後,香港位列前茅的機會是存在的。

事實上,彼消此長姑且不論,香港市場對金融人材的需求,確有驚人的增長。一九七五年,有關金融的僱員是總勞動人口的百分之二點二;到了一九九二年,就升為百分之四點九。在總金融僱員的數字上,十七年間上升了三倍半!而這急升僅指私營企業的需求而已,政府幾個部門的需求量尚未計在其內也。

我提到這些,是因為香港的學生根本不知金融學為何物,而港大在九四年九月收生(未來的「金融」學生),是要現在申請的。

賣花當然要贊花香,但為人師表,我可不能誤人子弟。說老實話,從金融學師資那方面看,香港的科技大學的確辦得有聲有色,是東南亞一帶的表表者了。港大不是新開的大學,在經費上(加上其它局限條件)遠不如人,是不能一下子就大顯光芒的。

但我們有兩個優勝的地方。其一,港大鄰近中環,金融之中心點也;其二,港大的經濟學有悠久的歷史,對中、港有深入認識的經濟人材雲集。於是,我們設計的金融學士課程,就著重在這兩個優點上發展。

我們的金融學士課程有兩個特色。其一是我們會「利用」中環的金融專家,安排他們在好些科目上作一些客座式的授課,好叫學生們在理論之外獲得香港金融的實際知識。其二,我們以費沙的投資理論作為基礎重點,在加上風險及交易費用的複雜演變中,把港、中的金融與投資作為主要的個案示範。

二十多年來,美國學者發起的金融學大行其道,但差不多是美國「獨佔」的。港大會以他們的理論為基礎而發展出一門有「港、中特色」的金融學。有朝一日,說不定在彼消此長的情況下,港大會青出於藍呢。


後記

七年多之後,港大的金融學還可以,但沒有大成,這主要是因為港大是一間老大學,要發展新的項目在經費上大有困難。要是香港所有的大學都是私營的,當作別論。今天,在香港,科技大學的金融人材最多,因為那是最新成立的大學。

搞金融學,港大的地點比科大優勝得多。港大若要在金融學上勝科大,唯一的希望是政府推行學券制。

Friday, October 8, 1993

拜中國的經驗為師

作為一個追尋經濟知識並以之為生的人,我對中國經濟革命的經驗是充滿感激之情的。

一九八一年,在一個聚會中,高斯(Ronald H. Coase)勸我回到香港或中國工作。他認為我專長的產權經濟學,對中國的改革很重要,而且我又懂中文,是適當的人選了。我從來沒有改革社會的意圖,對高斯的建議,當時不置可否。

殊不知過了幾個月,得悉香港大學有空缺,我就試行申請。八二年回港後,我知道自己對中國無足輕重,但為了中國年青人的前途,遂以中文下筆,義不容辭地發點牢騷。十一年過去了,中國沒有受到我的影響,然而到頭來,我卻從中國的經驗學到了大量的新知識。這是意外的收穫,使我覺得不枉此回港之行。

也是一九八一年,在同一的聚會中,佛利民反對高斯的說法,認為我應該留在美國,繼續發展我的合約理論。七年之後——一九八八年——佛利民夫婦和我暢遊中國,有十多天日夕相聚的機會,我詳細地向他解釋中國的問題,表達了自己的見解。臨別時他說:「八一年時我反對你回港任職,但現在我認為當時的觀點是錯了的。七年之間你從中國的經驗中學得那麼多,回港任職看來是正著。」

是的,中國十多年來經改的經驗,史無前例,天下間到哪裡去找?我不是一個幻想理論家。我要有事實的依據,然後靠想像力推斷出有一般性應用效驗的理論。我認為,單憑幻想想出來的理論,大都荒誕不經,沒有實際的用場。愛因斯坦憑空想出相對論的例子,是愛氏的天才專利,與我這個凡夫俗子是扯不上關係的。

機緣真的是巧合了。我在香港大學的職位,是舉世獨一無二的中國經濟訊息接收站。無論是學術性的、在商言商的、多個研究中心的、北京智囊的——種種有關中國的訊息,每天都傳到我的辦公室。這些訊息,大都很容易就得到證實,那就使我一步一步地想下去而作出推斷。

很幸運,在回港之前,我接受了英國經濟事務學社(Institute of Economic Affairs)的邀請,在一九八一年寫出《中國會走向資本主義的道路嗎?》那本小書(八二年出版)。其中有一章是純理論的,作出實證分析,又有一般性應用效驗,是我後來用以推斷中國發展的基礎。這個理論基礎讓我舉一反三,使我能看到某些變化的一點蛛絲馬跡就推斷跟著而來必會發生的事。自一九八三年末起,我在《信報》及《經濟日報》發表了逾百篇關於中國經改的文章,其中屢下推斷,差不多百發百中。這不免使人覺得(誤解)我這些文章對中國起了「影響」作用。

在推斷中國經濟發展的演變中,我只犯過一次大錯——並非理論不成,而是用得不夠小心。那是關於放開價格管制的問題。當鄧、趙在一九八八年春天要硬闖而放開價格時,我是贊成的。特權分子因為有價格管制而從「倒賣」中得益,放開價格可以廢除這特權而一舉兩得,「硬闖」看來是正著。但我當時的重要失誤,是忽略國營企業林立,而這些企業中的員工,做與不做都有差不多的收益,一旦放開價格,問題就出現了:生產不會因為放開價格而跟著急速上升。這樣一來,放開價格沒有生產急升的支持,工人只見物價起,而工資卻裹足不前,怎會不怨聲載道?特權階級反對,員工也反對,是以為難。

一九九一我在瑞典見到佛利民時,就對他解釋:在國營企業林立的情況下,價格不可以隨便地「放」;放開價格是需要有大量私產化的支持的。他聽後,點首同意。

在這一連十篇關於中國問題的文章之結尾處,我要重複表達我對中國經濟革命的欣賞。然而個人認為,雖然政府可以不放棄資產的所有權而維護社會主義的形象,在政治上大為可取,不過,總是要付出點縛手縛腳的代價。東歐的捷克,開門見山,擺明要放棄共產,不管社會主義為何物,以大手筆出售「國產」的辦法來推行私產制,只三年工夫就欣欣向榮。要顧全「社會主義」的面子而不放棄所有權,在理論上可行,但在意識上這會給特權分子諸多借口,左推右搪地維護或增加自己的權益。

十多年來,中國經濟革命真的是一日千里,可是到了今天,困難重重。捷克看來是後發先至,再過幾年,甚有可能走在中國的前頭。當然,捷克國小,事情遠為容易處理,但我們不可忽略,他們執掌政權的頭頭,曾經在芝加哥的經濟學「少林寺」學藝,對共產或社會什麼主義視如糞土也。


二○○二年後記

此文最後提到東歐捷克的例子,一九九三年的高評價是對的,可惜曇花一現,過了幾年我到那裡的布拉克一行,覺得其經濟情況遠不及中國。後來我與佛利民提及捷克使我失望,他說曾在芝大學藝的那位頭頭似乎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變了質。

個人認為中國的經改比東歐的辦得好得多,一個重要因素是中國沒有把政改放在經改之前。那是說,改革是不可靠民主投票的指引而有大成的。民主投票是要有相當完善的憲法,清楚地界定了人民的權利與保障,才可以考慮推行的。

Friday, October 1, 1993

一塌糊塗的稅制

外資在深圳投資房地產,增值稅或利潤稅是百分之四十,而這還沒有計算其它的徵收及某部分資金需以公價匯率換取外匯券。在香港,只要證明是較為長線的投資,房地產的增值稅是零。一位大陸朋友在福建開辦小型工廠,利潤所得稅是百分之五十五。這與香港百分之十五至十七的相比,簡直是大巫見小巫了。

近七、八年來,香港的稅率有提升,而稅項也比以前變得複雜了。在香港經濟起飛之初的五十年代,稅率比現在的低,而稅項也遠為簡單。簡單稅制與低稅率,是香港繁榮的一個重大原因。

中國今天的稅率不僅奇高,稅制不僅複雜無比,而且往往朝令夕改,使投資者無所適從。這還不止:在稅收之外的左抽右取的政府項目,五花八門,令人歎為觀止!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的經濟增長尚有令人刮目相看的驕人成就,是一個奇跡。這奇跡不難解釋:私產制是經濟發展的靈丹妙藥,稍事推行,就有起死回生之效矣!

較為難以解釋的是,為什麼中國的稅率要那樣高?左抽右抽的項目為什麼要多得那樣一塌糊塗?是因為局勢緊張,要備戰嗎?不是的:今天的世局,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國與國之間最少敵對的日子。是因為中國要學英國或瑞典的社會福利制,樂善好施嗎?不是的:今天中國政府給人民大眾的福利,遠不及香港,更勿論瑞典了。

我們可以從另一角度看這個不容易解釋的問題。香港公務員的薪酬是近於世界之冠;香港政府對教育的資助也是近於世界之冠;以大城市而論,香港的治安高人一等,這可見警的支出不菲也;香港的公共建設,在先進的城市中算是一等的了。政府縱有上述各種支出的負荷,但為什麼香港要抽的稅率不及中國的三分之一呢?說是因為香港有地可賣嗎?當然不是。中國可賣的土地及國營企業,多到計之不盡也。

我前思後想,中國的稅制搞得一塌糊塗,有如下三個原因:

其一,中國的稅率雖然奇高,但納稅的人只是少數。事實是稅率越高,逃稅的意向就越大。要個體戶依法交稅,難乎其難也。另一方面,要幹部落實稅項的徵收,絕不容易。這是因為幾乎「凡干皆商」,幹部本身也樂得不付經商之稅,正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更何況這些泥菩薩大都是貪污高手,在底徵收小量的比在面徵收大量的,來得利益更多。

其二,在中國半私半共的情況下,需要政府資助的國營企業甚多不在話下,而需要政府出糧的幹部,多如天上星也。

其三,地方政府收稅後,其處理方法如何亦成問題。各種的開銷可使有關的官員得益。這是另一種「走私漏稅」,而在那些所謂「發展中」的國家裡,例子是屢見不鮮的。

如上可見,香港五十年代經濟開始起飛時,與今天起飛的中國相比,前者的稅率大約是後者的四分之一。而在高稅率中,中國今天還有有目共睹的驕人的經濟增長,是反映著從「共」轉「私」的威力而已。但長此下去,高的稅率是大患。今天,這高稅率的不良效果還不大明顯,到了明天,產權制度的改革改得差不多了,高稅制就變得「猛於虎也」。

高稅率的不良效果,所有經濟學的書籍都大部分申述過了,這裡不須重複。但有一點是重要而又較少提及的,是重稅不容許資金大量地落到懂得賺錢的資本家或投資者的手上。而懂得賺錢的投資者是經濟發展的中堅人物,資金是應該大量地落到他們的手上去的。

自古以來,稅率是易加難減的。由於形勢所迫,中國的經濟革命,到了半途就走上重稅的歪路。這可說是「養虎為患」了。倘若中國不迅速而又大幅度地減低稅率,到了明天,印度之路姑且不談,出現「大政府」的形勢是無可避免的。

很顯然,中國的經濟前途,要按著產權體制的改革而逐步減低稅率。如下四點是應該立刻推行的。

(一)北京當局應規定全國的總稅收不能超過國民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而政府的總支出也要有同樣的百分比約束。

(二)政府可大量出售土地及國營企業,以應付財政上的困難。但這出售資產的收入,要用以取代稅收而使稅率下降。

(三)依靠國家薪俸度日的幹部實在太多,以分期付遣散費的辦法而大量解雇幹部是刻不容緩的事。

(四)應設立地方稅務局而加以嚴厲管理。稅務局的幹部要加薪,但所有其它「好處」都要廢除。

以上四點若一起推行,而房地產每年徵收百分之一的物業稅的話,所得稅在十年之後會減至百分之十五以下。只要政府能公佈這些政策而又使人覺得那是可信而非空話,投資者看到低稅率的前景,豈有不如魚得水、蜂擁下注之理?

今天存在的外資或特區的稅務優惠,應該一概取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