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September 30, 2007

五常考室 7 - 8

7、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has imposed a strict and severe no-smoking law, prohibiting smoking in most public areas. Milton Friedman said that each and every individual should have the freedom to harm himself, including committing suicide; however, in doing so he may inflict damage on others and create a social cost problem. One who smokes cigarettes enjoys smoking, but may inflict damage on the health of others nearby.

(a) How would you assess the social gains and costs of our new no-smoking law? Can anyone be certain that the social gains are greater than the social costs?



(b) What is the relevance of the Coase Theorem here? In what sense is this theorem not operative in the no-smoking case?



(c) Emissions from automobile engines are said to inflict far more damage on health than smoke from cigarettes. Why does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not impose a no-driving rule?

(a) The student is expected to run down the standard divergence-between-private-and-social-costs argument and show how society may gain or lose as a result of this new law.



It is virtually impossible to show whether the social gains are greater or smaller than the social costs in this case, because there is no guideline to properly estimate these gains and costs. When people are not asked or not required to pay, as they do in the market, any such estimate is not reliable.



(b) The relevance of the Coase Theorem here is that if the right to smoke or the right of not getting health damage from smokers is clearly delineated, then market transactions between smokers and non-smokers would occur to settle the divergence. However, given the presence of transaction costs—in this case very high indeed—such market transactions would not occur. The outstanding students, however, would perhaps point out that some restaurants choose to allow smoking, while some prohibit smoking, based on their respective judgements on whichever smoking policy would generate a higher income. In this case, the divergence between private and social costs would in fact be handled through the market, requiring no imposition of the no-smoking law.



(c) The government’s defence must be the costs of no driving being higher than the gains from no emissions. However, since such estimates are also virtually impossible, whatever the government says would have more to do with politics than economics. No politicians in the present world could expect to survive in their positions if they advocate a law prohibiting driving.

8、The school voucher system is a way to subsidize education while allowing students a free choice of schools. At the same time, upon receiving vouchers and turning them into cash from the government, public schools may become private and turn into money-making enterprises.


(a) The proposed school voucher system in Hong Kong kindergartens prohibits the schools receiving vouchers from turning into money-making organizations, i.e. schools receiving vouchers must be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What would you expect the key differences in kindergarten performance to be, whether or not money-making is allowed?



(b) The government has said that the voucher system is not meant to help school owners make money for themselves. Could schools make profit through the cash-convertible vouchers under competition, if money-making is allowed? Could they earn rent?



(c) Suppose, instead of subsidizing education through the voucher system, the government passes a law, forcing parents to pay fully for their children’s schooling. Would you expect better or worse students to be produced when the schooling is fully financed by parents, 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voucher system?

(a) The school voucher system, whether money-making or non-profit, allows school children the free choice of schools, as compared to assignments based on localities or student performance. This will increase competition among schools to recruit students. However, if the schools are non-profit in nature, their incentives would be restricted to recruit enough students to sustain a comfortable survival, with no incentive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so as to enjoy the sharing of higher incomes. If the schools are money-making organizations,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will vastly improve along with the free choice of schools.



(b) If money-making is allowed, the cash-convertible vouchers, under competition, will not yield profit for any schools, since profit is a windfall, totally unexpected. However, some schools will be earning rents, or imputed rents, attributable to their superior or effective teaching. It is because this rent capturing possibility that the voucher system was strongly urged by the Friedmans, implying the voucher system must be profit-oriented (actually rent-oriented) to blossom.



(c) If the parents are required to pay for their children’s schooling,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produced will be higher than under the voucher system allowing money making. This is because the parents will drive harder bargains with the schools when they have to pay out of their own pockets, and they will monitor their children to study harder. This is no more than saying customers going to restaurants tend to complain more if they had to pay for themselves, but complain less if they themselves do not have to pay.

五常問答室 87 - 92

北京 han_q 問:



為什麼文化厚度對經濟發展重要,從經濟學上如何理解呢?





答han_q:



文化厚度對經濟發展為何重要是個深問題。歷史的經驗,是文化淺薄的地方經濟搞不起來。這些地方的名字不說算了。歐洲的文化厚度了不起,而美國雖說新興,其文化傳統來自厚度深不可測的英國。



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等歐洲國家,文化都了不起。可能因為懂英文,我對英國的文化傳統認識比較深,是五體投地的。奇怪是意大利。當年讀西方藝術史(也教過),知道該國的文化非同小可,而在今天,意大利時裝、機械、跑車等,皆屬頂級的思維,但經濟發展並不見得有過人之處。這是令人失望的例外吧。



我認為文化厚度對經濟發展重要,有幾個原因。其一是前人的智慧,可以使今天的人對自己增加了自信,做起事來走得大步一點。其二是文化夠厚,傳統可以一脈相承。比方說,雖然我認為英國的文化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學習,但如果把英國的文化搬到中國來,不是上策。美國的英國文化是由英國人親自帶過去的。英國昔日要把自己的文化帶到印度去,搞得一團糟,而清三代管治中國管得頭頭是道,主要是那些皇帝極為重視中國的文化傳統。成吉思汗不重視,元朝不可觀。



如上可見,我們要學習他家的文化,要懂得欣賞,要深入地理解,但不可以搬過來作為己用。一個有厚度的文化傳統,自成一家,把他家的移植過來,混為一體會變得不倫不類,沒有什麼可以拿得準,少了一個傳統的主導,動力容易出現問題。



實不相瞞,我認為自己是中、西兼通的——說是中、西兼精也不會有很多人不同意吧。我欣賞西方文化,他們的什麼藝術科學我可以設館授徒。但在文化的思維上,奇怪地,我怎樣也是中國的。中國文化有很多地方我不滿意,但先入為主,我的思維是李白、蘇東坡等人的路,而不是我萬分佩服的莎士比亞。文化傳統不同,我不敢說自己知道莎翁怎樣想。但當李白說一句「輕舟已過萬重山」,蘇子說一句「一蓑煙雨任平生」,我有他們的感受,彷彿知道他們怎樣想,而這些話,西方文化是說不出來的。這就是我要說的文化有厚度的傳統了。



有厚度的文化,或明或暗地提供了一種想法,一種可靠的思維方式,對經濟的發展當然是重要了。同學們明白嗎?

江西 依然有感覺 問:



當下各地經濟水平都大有進步,但感覺我們江西特別的沒有這樣氣氛.想聽聽教授對我們江西乃至南昌經濟發展的一些看法和建議.





答依然有感覺:



從地理位置的角度看,中國有兩個省份的經濟發展比較落後,不容易明白。一個是廣西,一個是江西。



廣西沿海,氣候溫暖,且江山如畫——可能冠於地球——但經濟發展遠不及廣東。是令人失望的觀察,因為一過兩廣邊界,經濟情況高下分明。當然,珠三角的優勢不容易打平,但相差那麼遠是不對頭的。一個可能的解釋,是廣西屬壯族自治區,中國獨有的地區競爭制度在那裡可能起不了大作用。這是個人的猜測,沒有調查研究過,作不得準。這樣的研究題材,是博士論文的好去處,同學們要注意了。



江西我只去過婺源一帶,認識甚少,但經濟搞不出大看頭,則聽得多了。如果眾人說的是對的話,有點奇怪。這是因為江西的地理形勢不差,有大湖,而文化上,一千三百多年前王勃不是在南昌大做文章,說什麼人傑地靈嗎?舉世知名的宋朝名瓷——世稱宋影青的——產自江西,而景德鎮的瓷器產出,名滿天下有幾百年了。我不懂,不明白,希望有機會能到江西去觀察一下。



毫無認識,但自己的經驗說,如果江西真的經濟搞不起,應該找到一些關鍵問題,鎖住!要找到這些關鍵,手起刀落處理,必有奇效。

江南小草 問:



教授可曾研習王羲之的<蘭亭序>?是否同意此作品為中國書法史上的頂峰之作?





答江南小草:



王羲之的《蘭亭序》有幾個名版本,都是臨摹,不是雙鉤,所以無從道原作是怎樣的。痛惜羲之沒有一件原作遺留下來。



《蘭亭》的《神龍本》是好的,很好很好。我認為王羲之是個天才,書法之外,文章也頂級。他對書法的貢獻,是有創造性,對後人的影響是無與倫比的。但貢獻歸貢獻,影響歸影響,書法的造詣究竟達到哪個層面是另一回事。以行書而言(《蘭亭》是行書),我認為王羲之寫不過顏魯公,寫不過米芾,也寫不過王鐸。純行書很難寫得好。一般衡量,我認為米芾最高,王鐸次之,魯公再次之,都是頂級的了。幾種書法都達頂級的,歷史上應該首推王鐸。他的楷書、行書、大草、小草——都寫得九十九分,差的一分是有時略嫌賣弄,略嫌做作。



說到重要的天真自然,則首推米南宮及楊瘋子了。瘋子留存下來的墨寶極少,不容易評價,而自然的感情流露,能寫到像元章那樣排山倒海而來的,可謂奇跡!我寫書法,偶爾用一個閒章,上刻「書羨南宮」四個字,可見我對米芾的衷心佩服。

下裡巴人 問:



您怎麼看公辦和私立教育?




答下裡巴人:



英國的劍橋、牛津,美國的哈佛、耶魯、史坦福等大學,都是私立的,沒有公立的可與一較高下。美國的中學,私立的一般比公立的好,而以每學生算,私立的經費不及公立的一半。這些不是說得很清楚嗎?



香港的經驗是大悲劇。當年有幾所公立的中學辦得很不錯,私立的名校更多。後來政府大事資助公立,老師的薪酬,公立的比私立的高出一倍以上。私立的不能生存,紛紛申請轉為公立。學生的水平大幅下降,到今天香港的所謂會考狀元,半篇文章也寫不出來!



公立教育有一個嚴重困難,那就是顧客不能有效地監管質量。經費是由納稅人出的,他們沒有發言權,也懶得管,由官方管治,政治問題一籮籮,有真才實學的教育官員是不容易立足的。想當年,香港的高官曾蔭權曾經對我說,香港的大學,政府給每個學生提供的經費,可以把他們送到哈佛或其它世界名校去,政府可省一半錢,為什麼我們不那樣做?今天曾兄是特首了,為什麼他不那樣做?政治政治,可怕得很。歷來高舉學券制的曾蔭權,兩年前推的幼兒班學券制,貌似神離,不知所謂,令人惋惜。曾兄是聰明人,不能也,非不為也。



佛利民在美國大事推舉學券制,五十多年,一事無成,此制在加州兩次民主投票,佛老身在加州也輸幾條街,面目無光也。



學券的主旨是政府資助私立教育,學生有選擇學校的權利,增加了學生及他們的家長對教育的發言權。然而,因為學費不是由學生或家長提供,不入肉,不傷身,美中大為不足也。舉個例子。香港今天的大學生,上課到場的通常不到一半,但要自己出錢的補習社,學生一定到齊。



如果我是中國的教育主事人,我會給北大、清華等很有份量的名校一筆錢,一次過的,然後對他們說:你們去辦私立,自生自滅,我不管,必有佳績。先選有斤兩的名校入手,然後擴散,是正著。至於那些貧窮的學子,要幫助,給他們學券吧。

yuwu 問:

城鎮發展侵蝕了很多農田,以後肯定仍然是這樣。您認為在耕地面積不斷縮減的情況下,中國農業該何去何從呢?




答Yuwu:



你的看法不對。工業用地,從土地百分比的角度看,其實不是那麼多,何況這幾年國內大幅地增加了工業用地的容積率。中國的農地,在過去十多年,流失於工業用途的不少。今天緩慢了下來,會繼續減慢,十年後就差不多了,不會再明顯地流失農地了。



住宅可建於山頭,風景好,而工業是用不著山頭地的。

數字電視 問:



世界銀行有個報告比較了中國和俄羅斯近6年來的經濟發展情況,說從經濟發展對低層民眾的生活改善來看,俄羅斯的發展模式更加適合於窮人。張老您怎麼看這個事情?




答數字電視:



世界銀行蠢到死!俄羅斯大地物博,人口稀疏,單是賣天然資源就可以養起所有的人,中國是沒有這樣的條件的。這些日子石油之價高企,俄羅斯派錢給窮人派到手軟,雖然遠不及既得利益分子那樣過癮。



我們神州大地有些什麼呢?來來去去都是人、人、人。僧多粥少,還是大家拚命工作吧。話得說回來,上蒼有知,天下間最有價值的資源是人——人、人、人。有哪些資源能比人的腦子寶貴呢?這樣看,人家利用他們的礦藏、原林,我們要利用自己的腦子了。



所以我認為,長遠地看,炎黃子孫要出人頭地,主要是提升知識資產。可惜今天國內的教育制度不妥,很不妥。

Thursday, September 27, 2007

短期不想談經濟

最近因為次按風波及其它市場動盪,要求我發表意見的讀者無數。我提不起勁動筆。數十年來,沒有像今天那樣,對任何經濟話題沒有興趣。不知這冷感會持續多久,屈指一算,已有好幾個星期了。

原因是清楚的。我為高斯明年的中國經改研討會議寫好了文章初稿,跟著再下一城,修改成次稿,還要再修的,但累極,暫時沒有魄力再修了。離明年的會議還有大半年,不用忙,但自己在文章中說過的話,作過的分析,今天在腦子中還是驅之不去。集中力用到盡頭就是這樣的吧。要等多久才回復「正常」不得而知。當年寫《佃農理論》等比較重要的文稿時,也是持久地集中思維,也是食不知味,但完稿後可沒有像今天那樣「驅之不去」。這使我意識到思想這回事,過了頭可以是危險的玩意。

該文用英語下筆,題為《The Economic System of China》,一萬七千多字(翻成中文約三萬字吧)。可以寫得更長,長得多——侯夫子讀後說要以一本書的編幅來處理才對。但我只有九十分鐘的時間讀出來,而題材複雜湛深,我寫到一萬字就感到筋疲力盡矣——何況單是初稿就修改了十多次。

幾個原因促成這次近於災難性的寫法。首先是高斯九十六歲了,還要親自舉辦這研討會議,且數次來信說我的文章是開場重點。我欠他實在多——中國也欠他不少——不能馬虎從事。其次,當高斯於去年底決定於○八年舉辦這會議時,大家可沒有想到那是中國開放改革的三十週年。三十週年是大日子,文章寫壞了我不知要躲到哪裡去。再其次是中國的經濟制度實在湛深——歷史沒有出現過,要解開中國的制度密碼我沒有其它經驗的依憑。

當年想佃農分成制,我只一個晚上就把該理論的大概想了出來。中國的經濟制度呢?我苦思三年才知關鍵的大概,去年大略地在《中國的未來》那系列文章說了,但還不夠完善,於是多想了一年。今天寫成的英語文稿是稱意的,找不到再有「缺環」,但還要修改。隆重其事,因為中國經改的成果是個奇跡,將來肯定是經濟歷史的一個重要話題。搭一下順風車,文章要傳世就容易了。

高斯讀文稿後,雖然以powerful與great等字眼來形容,但今天收到他傳來七頁評論,建議修改的有二十七處之多。其中一處倒也有趣。我在文中幾次用上miracle這個字,其中一處說是small miracle,他不同意,說中國的經改是人類歷史最偉大的,small這個字不能用。

上述的幾個「隆重」原因,可能比不上如下的。這就是覺得如果不由我動筆,沒有其它人可以寫出來。是天意。一九七九年起開始跟進中國的經濟改革,凡二十八年,可謂走足了全程,知道這改革的發展歷史。一九八二年五月回港任職,是當時最適宜觀察中國變化的職位。懂中文,對炎黃子孫的文化傳統有認識。從合約的角度看制度是我的專業,而中國的承包合約的發展正中下懷。佃農分成是我的博士論文,而中國今天的制度是佃農分成制。多年以來,無論是北京上頭還是地區政府,協助我作調查研究,提供的方便使我沒有任何借口寫不好該文。

這些條件大吉大利,寫不好這篇文章,可以向誰投訴呢?困難只有一處。我已經七十一歲了。智力不減當年,但短暫的記憶正在離我而去,明顯的。這是說,在思維的細節上,處理是明顯地出現了毛病。重要的大話題還沒有影響,但細節的記憶很不對頭。今天想到的一小點,要放進去,明天就忘記了。想到時立刻筆記下來嗎?奇怪地不成,因為細節這回事,通常是一連串的,要記得就要全部筆記下來才對。思想推理,大話題當然重要,但文章的深度與說服力,主要是靠細節支持。細節記不起,或這裡那裡失去了一些,整篇文章就顯不出自己的功力了。

我為這個老人家一般遇上的困難左衡量右衡量,決定的方法是一口氣把整篇文章寫出來。準備的方法是先在《南窗集》一連寫了十期《從安排角度看經濟缺環》,綜合自己數十年來在合約與產權理論的心得,來一次沙場秋點兵,希望溫故知新也。跟著馬不停蹄,一口氣在英語稿紙上寫了一百五十頁,再跟著是局部地這裡那裡修改或重寫。過程共三個星期,除了累極稍事休息,基本上沒有睡過覺,減了五磅。那是初稿,跟著再修是次稿了。

上述的寫法無疑是自己的發明,有沒有其它人嘗試過不得而知。可行嗎?文章是寫出來了,有一般性的理論,也有頗為詳盡的細節。然而,用其它比較常用的寫法——例如初稿寫三個月——會不會有更佳的效果,我無從判斷。

有傳說,人類歷史上智商最高的米爾,寫他的厚達兩吋多的《政治經濟學》巨著,只用了六個星期。我拜讀過該巨著的原作——一般人只讀簡化版——絕對精彩,認為六個星期不可能!要抄也不止抄六個星期吧。另一方面,米爾的過人之能,我們凡夫俗子是無法想像的。不知米爾當年脫稿後,有多少時日拒絕談經濟!他當時四十六歲。

回頭說《中國的經濟制度》這篇文稿,應該是自己最後一篇英語文章了。嚴格來說思想期長達二十八年,比此前想了十三年才動筆的《公司的合約本質》多了十五年。從廣闊度與深度這兩方面衡量,前者比後者高出相當多,不止高一倍。我這個老人家看來還是寶刀未老。

諾斯等人說我早就放棄了經濟學術研究。他是搞新制度經濟學的——不知天高地厚!以他們認為不可能是學術的中文下筆,四分之一個世紀過去,驀然回首,不亦快哉!

Thursday, September 20, 2007

偉大與到家是兩回事

不久前,一位網上讀者問及王羲之的《蘭亭序》書法,問是否書法歷史上最好的作品。我作了如下的回應:

「王羲之的《蘭亭序》有幾個名版本,都是臨摹,不是雙鉤,所以無從知道原作是怎樣的。痛惜羲之沒有一件原作遺留下來。

《蘭亭》的《神龍本》是好的,很好很好。我認為王羲之是個天才,書法之外,文章也頂級。他對書法的貢獻,是有創造性,對後人的影響是無與倫比的。但貢獻歸貢獻,影響歸影響,書法的造詣究竟達到哪個層面是另一回事。以行書而言(《蘭亭》是行書),我認為王羲之寫不過顏魯公,寫不過米芾,也寫不過王鐸。純行書很難寫得好。一般衡量,我認為米芾最高,王鐸次之,魯公再次之,都是頂級的了。幾種書法都達頂級的,歷史上應該首推王鐸。他的楷書、行書、大草、小草——都寫得九十九分,差的一分是有時略嫌賣弄,略嫌做作。

說到重要的天真自然,則首推米南宮及楊瘋子了。瘋子留存下來的墨寶極少,不容易評價,而自然的感情流露,能寫到像元章那樣排山倒海而來的,可謂奇跡!我寫書法,偶爾用一個閒章,上刻『書羨南宮』四個字,可見我對米芾的衷心佩服。」

上述的簡短回應在好幾個網站出現後,其中一個點擊達二萬,而此站也,讀者把我罵得要命,說張五常何物,懂書法嗎?有膽批評右軍書法?《蘭亭》是無數人認為是歷來最高的,老頭子豈不是老糊塗了?

寫這篇回應,當然不是因為給孩子們罵了──我這個老人家是刀槍不入的,而是中國的文化傳統──那種盲目崇拜前賢的傳統,的確有點問題。敬仰歸敬仰,佩服歸佩服,但前賢的不足之處我們要知道,要懂得取其長而捨其短,社會才有進步。

先說王羲之這個人吧。天才無疑問。客觀地看,我認為他的《蘭亭集序》的文章本身,是古文中最好的一篇了。我是寫不出來的。很多大名鼎鼎的文章,好是好,精彩是精彩,但撫心自問,神來的文思一到,自己也有機會寫得出那個水平,但《蘭亭》的文思水平是另一回事,我沒有機會。可幸數千年來,神州大地出現過這樣水平的文章,不及兩掌之數,否則我這個老人家早就被氣死了(一笑)!

逸少的書法呢?我也寫不到那個水平。但我認為,或起碼在感受上,如果我不是五十五歲才開始研習書法,或早學二十年,寫到右軍的水平,甚或過之,有機會。這絕對不是說我的書法天賦比右軍高──應該不可能,那所謂「王體」對後人的影響是無與倫比的。然而,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不應該是很困難的事,否則世界不會有進步了。

敬仰前賢無疑是美德,但認為前賢不能超越,不敢批評前賢,是盲目崇拜,我從小就不苟同。說實話,雖然這樣的「盲目」傳統在今天的中國存在,可不知起自何時。難道是儒家的三從四德哲理種下了禍根乎?若如是,當年的紅衛兵又怎樣解釋了?思之愴然!

回顧史實,盲目崇拜這個傳統其實也不是那麼根深蒂固。昔日謝安問羲之的兒子獻之:「你的書法與父親的怎樣比呀?」子敬答:「故當勝。」謝安說:「其它人可不是那樣看。」子敬答:「時人那得知。」好一個王獻之,他認為自己是青出於藍了。今天的人怎樣看呢?一般認為羲之勝獻之。我認為獻之勝,因為狂草是他搞起來的。沒有獻之,後來可能沒有張旭,沒有懷素,也沒有毛潤之了。

米芾也認為獻之勝羲之。過癮是此公曾經說:「回視二王,頓有塵意!」這樣說,深受二王影響的米南宮,是認為自己的書法高於二王了。不無道理,與元章相比,二王書法多多少少有點俗氣。

偉大歸偉大,到家歸到家。在中國的盲目崇拜的文化傳統中,這二者有了混淆。中國的書法,歷史上可能沒有一個比得上王羲之那樣偉大,但受到他的影響,得到啟發,比他更為到家的大有人在。這是人類進步需要的。

在經濟學上,我敬仰英國的馬歇爾說過不知多少次。我今天的經濟學水平比馬氏昔日到家嗎?那當然!概念與理論的掌握比他高,修改過他的不足之處無數,而對現象的解釋力,我勝來更容易。如果問,我的經濟學天賦比馬氏高嗎?應該差一點,可能不差太遠。再問:我對經濟學的貢獻比馬氏大嗎?應該是輸了,但如果中文作品也算進去,增加了一倍多實力,將來的思想史可能發神經,不這樣看。最後問:作為經濟學者,我比馬歇爾偉大嗎?不可能,因為差得太遠、太遠了。

偉大這回事,可遇不可求!說是什麼時代,什麼天賦,什麼魄力,加起來也不容易解釋史密斯怎可以寫得出他的《國富論》,馬歇爾怎可以寫得出他的《經濟學原理》。愈想愈不明,恐懼與敬畏之心怎樣也禁不住!這就是我說的偉大了。我們作為後學的可以青出於藍嗎?應該可以,因為這是我們要嘗試的責任。說青出於藍是說較為到家,與偉大相比,微不足道。

王羲之是個偉大的書法家,青出於藍我這個老頭子辦不到,但辦到的曾經出現過。

Thursday, September 13, 2007

選擇敗訴是高棋

區區在下起訴陳逸飛後人索畫,是逼不得已,但敗訴卻是自己的選擇。本來不打算寫這篇文章,但傳媒報道雖然正確,可不知內情,讓我澄清一下吧。

首先要說的,是陳逸飛是朋友,英年早逝,留下太太與幼兒,我怎會起訴他的後人呢?朋友之間欠錢,遠不及少了一個朋友重要。問題是有六幅畫我在背後簽上了名字,是我的,不拿回來將來可能有好些複雜問題。為此,在逸飛兄謝世後,我托朋友找他的遺孀找這六幅畫,但怎樣也聯絡不上。後來聽到好些令我不安的消息,不知是真是假。例如有說逸飛別後,他的畫室有好些作品不見了,不知我那六幅是否也失了蹤。又例如有說逸飛的遺孀與他的長子在家產上打官司,不知我那六幅是否在官司行列。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建議我訴之於法的朋友無數。其中最有說服力的,也不知是真是假,是逸飛遺留下來的作品被法庭監管著。若如是,訴之於法,我可能順利地在這些監管的作品中找到自己的。

要收藏一些陳逸飛的畫,因為認為他的畫技了不起,極難假冒。歷史上,藝術市場支持這樣的作品。單憑技術超凡而畫出風格面目的,很不容易。水彩有英國的W. R. Flint,蛋彩有美國的A. Wyeth,而油彩可能要數中國的陳逸飛了。有人說逸飛兄的畫作好些是讓他人代筆的。在程序上有助手我不懷疑,但陳逸飛這個人很執著,認為算不上是自己的不會交給我。另一方面,懂畫的朋友一致認為逸飛的風格明確,不容易以假亂真。

一九九五年初逸飛兄跟我借了一點錢,答應以畫回報。前前後後共欠十幅。大約兩年後,他邀請我到他的畫室選畫。當時我的太太在場,逸飛兄的汽車司機也在場。他親自協助我挑選,一共選了六幅,都是水鄉作品。還沒有畫好,但離完工不遠。這六幅水鄉比我們議定的大,他問我同不同意只收這較大的六幅,作十幅算。我說如果完工後滿意,無所謂。他於是拿出箱頭筆(國內稱記號筆),要我在畫背後的帆布上簽名。我還記得問他會不會損害布前的油彩,他說不會。我於是在畫背的左上角簽了,字寫得大,六幅皆簽。

又過了兩年,逸飛托朋友帶我一個口訊,說那六幅畫快要完工了,叫我準備去拿取。我想,完工後留在他的畫室沒有什麼不妥。逸飛歷來言而有信,不可能把我那六幅水鄉賣給其它人,何況背後有我簽了的名字。

法庭最後聆訊的那天,本來不打算出庭,但法官傳來的口訊,是我本人不出庭不成話。可憐我這個老人家,天大熱,穿上白襯衫,結上領帶,恭而敬之地到法庭去也。

整件案的關鍵問題,是上述的六幅畫不知下落。法官找到好些法庭存有檔案的陳逸飛作品的照片給我看,水鄉作品甚少,而大小的尺寸不對,沒有一幀我認為是我簽上名字的。在聆訊中對方的律師說逸飛謝世後,遺留下來的作品都交了給馬勃洛畫廊。然而,法官給我看的作品照片,其中一部分是該畫廊提供的,我那六幅沒有一幅在其中。另一方面,逸飛的後人如果把畫作交了給馬勃洛畫廊,不可能沒有清單一紙。法官於是要求對方在三天內交出清單,跟著的消息是對方拒絕交出。

因為那六幅我在背後簽上了名字的畫作不知下落,我算是拿不出證據。要拿畫,沒有證據當然要敗訴,但我還有兩個其它選擇。其一是與逸飛的後人洽商,拿回一點錢。這個選擇有兩點不妥。一是聽說逸飛的遺產還有其它債務官司,混進去很麻煩。二是上文說過的,我不想拿一個朋友的後人的錢。另一個選擇是法官建議的:我撤訴,等到日後有證據時再起訴。考慮後,這一著也選不過。

最高明的選擇是由法庭判我敗訴了。這是因為有朝一日,這六幅畫的任何一幅出現,就是證據,而因為法庭判了我敗訴,我可以遠為容易地拿回來。歷史上有不少這樣的實例:畫作報失,或被盜了,轉手過無數次,被發現,證據充分物歸原主。

我自己當然肯定上述的六幅相當大的水鄉畫作曾經存在過,也肯定自己在每幅的背後簽了名字,只是今天不知花落誰家。我不相信交了給馬勃洛畫廊:對方拿不出清單,而該畫廊是舉世最有名的──老闆我認識,不會漠視畫背有人簽上了名字。

有趣的問題,是用箱頭筆在帆布上簽上了名字,可不可以用化學藥品洗掉。答案是洗得一乾二淨,了無痕跡,不可能。何況洗擦得太甚會損害布前的油彩。可不可以塗掉呢?我不懂,但有說塗而蓋之,科學可以驗出我的原字。有人說拿得這些畫的人,割掉一部分,餘下來的也值錢。但我的簽名簽得大,割掉一大幅豈不是不倫不類了?

目前的情況,是如果我的簽名留在畫背,除了我本人之外,其它人拿得不值錢,可能是負值,因為有機會牽涉到刑事。這就是選擇敗訴給我的一點保障了。話得說回來,如果這些畫失而復得,經過這樣的波折,我會捐出去。

中國象棋有一招叫「沉底穴,打死車」。這是說一方只有單車,另一方有一車一炮。不懂殺法是和棋。懂的有車炮那方必勝單車,條件是車要搶佔中線。如果只有單車的佔了中線,有車炮的怎樣也勝不了。在最近索畫的官司上,我無從判斷自己是有車炮還是只有單車。但知道有「沉底穴」這一著,於是把車平五,搶佔中線。選擇敗訴是把車平五,立於不敗,將來有機會才走那著「沉底穴」吧。

Thursday, September 6, 2007

是誰害了沈詩鈞?

九歲神童沈詩鈞被取錄進入浸會大學,讀數,預料十四歲可獲碩士。一時間傳媒大事渲染,茶餘飯後論之者眾。我想,是誰害了這個聰明的小孩子呢?

數學的天賦,像下棋那樣,早出,但也像下棋那樣,從小因為天賦奇高而「專業」起來,忽略了童年應有的生活,長大後的生命並不好過。就算是人類歷史上被認為是智商最高的米爾,十一歲就掌握了當時的所有數學,二十歲出頭精神出現了問題。其後米爾自己「調控」,康復,要到四十六歲才發表他的經濟學巨著。我認為如果米爾的父親不是見到兒子的天賦驚世駭俗,日夕強迫兒子學習,米爾的成就會大得多。

是的,數之不盡的神童,因為明顯地是神童,被長輩或父母或媒體大事宣揚,長大後一般沒有好收場。《傷仲永》的故事大家都聽過。當年在洛杉磯加大,有個十一歲的男孩被取錄,報章大事渲染一番。該男孩我認識,在加大的成績是中上,很不錯。但同學們就是要嘲笑他:「你是天才,我是蠢才,為什麼你的成績跟我差不多?」同學不放過他,媒體不放過他,壓力那麼大,後來還是「天才」不了,黯然消逝。這是悲劇。

我知道的唯一需要強迫天才兒童學習或練習的玩意,是古典音樂演奏。有兩個原因。其一是彈琴或拉琴手指的肌肉與靈活性要從小練起。其二是曲譜要記得很多,而長大後是不容易記的。不從小苦練,不從小強記,就算天才絕頂,成為大演奏家的機會不大。話雖如此,一將功成萬骨枯,我既同情也可憐今天無數的中國兒童,從早到晚被父母打生打死,迫著練琴。音樂天才本來就不是那麼多,無端端地被父母認為是音樂天才的無數,打餐死也練不上去,當然是悲劇。好些的確有點天賦,打餐死之後比賽獲獎無數,但要成為大演奏家還有八千里路雲和月。

我曾經寫過的音樂神童牛牛,今年十歲,天賦百年一見是沒有疑問的了。這是說,如果牛牛不是鋼琴天才,天下間不會有鋼琴天才這回事。簡直不可思議,不親眼見到不會相信。神童如此,我也很懷疑牛牛的父母是否逼得過甚了。想想吧,一個十歲的孩子可以背出鋼琴協奏曲四十多首,彈得流水行雲,破了世界紀錄,你相信不相信?然而,上蒼有知,真的要背那麼多嗎?是否遠為過分了?如果牛牛將來成不了大演奏家,是誰之過?是否父母有意或無意間逼得太緊,壞了事?

離開了音樂演奏,任何天才神童被迫而自小急攻或進什麼大學的,都是長輩的愚蠢行為。理由無數,讓我提出幾個重點說說吧。

一、天才兒童需要的,與非天才兒童一樣,是一般兒童的生活與玩意。缺少了這些,長大後精神狀態多多少少會有點問題。這樣,成敗得失姑且不論,生命的意義總會打個大折扣。何必呢?

二、一個天才兒童長大後能否成為大師,絕對不是因為早進大學或早拿什麼碩士博士就增加了機會。事實上,所有的證據,是大師的成就與早拿什麼名頭無關。

三、如果一個兒童真的天賦奇高,會成大器的,那就根本不需要提早發勁。孔夫子十五志於學,三十而立——時間安排得對。從三十到六十有三十年的創作期,是很長的了,例外不容易。九歲進大學,十七歲博士,創作三十年只四十七,悶了,厭了,要做什麼才對呢?不可以返老還童,到了四十七歲才重溫小孩子應有的美夢。

四、不管是什麼天才,我相信在生理上人的腦子細胞有成熟的層面。創作三十年是個好打算,而這樣算,你要選腦子最成熟的三十年,那大概是二十五至三十之間才開始的。換言之,九歲是神童,那很好,但不用忙,在重要的創作關頭,二十五至三十之間才發勁是正著。

五、曾經說過,求學是長途賽跑,提早發勁是愚蠢的行為。九歲大學,恐怕不到二十五歲就累了,再也跑不動。

不要誤會,我不是說沈詩鈞不是天才,也不是說這麼早進大學將來不會有成就。我是說在人生的路程上他缺少了兒童應有的享受,是說在心理與精神上搞出亂子的機會大升,也是說如果這個孩子將來要在學術上有成就,或然率說,這麼早進大學成就的機會是較小的。

我是過來人,二十四歲才進大學。不敢說自己少小時的天賦比得上詩鈞小友,但姊姊們的記憶,是年幼時我過耳不忘,而兒童的玩意,無一不精,所向無敵,對一般棋手可以閉目讓雙馬——只是讀書不成罷了!有什麼打緊呢?二十四歲才發勁讀書,三十三歲正教授,可能因為誤打誤撞,用盡了長途賽跑的法門。

不久前在這裡發表了一連十期《從安排角度看經濟缺環》,認為有創意,說自己的創新期長達四十二年,破了紀錄,自滿之情溢於言表。那十期文章真的有創意嗎?是個問號。但我跟著三個星期不睡覺(累極時稍作休息),減了五磅,一口氣為高斯寫了《中國的經濟制度》那篇英語文章,長達六十三頁。今天收到高斯的助手來信,說老人家讀了初稿後,評價是a powerful piece。這是我聽過的高斯對文章的最高評價了。

七十一歲還有後勁,還可衝刺,顯然是因為我二十四歲才起步。詩鈞小友,慢一點起步吧。來日方長,上蒼不會那麼小器,給了你天賦然後拿回去的。今天的香港再不能放風箏了,但釣魚的確是個好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