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pril 30, 2008

五常問答室 121 - 123

網友 問:



我感歎經濟學的博大,從宏觀到微觀,從邏輯分析到數學建模,可以說每一個話題都充滿了智慧和挑戰,充滿著「趣味」。但是時間的約束下,我們應該如何在廣度和深度上權衡?





答網友:



很抱歉,不能同意你!經濟學的博大起自斯密,但到了上世紀三十年代費沙之後,日漸式微。森穆遜、弗裡德曼、阿羅等大師技術了得,天賦可觀,論著有看頭,但作品可沒有斯密或馬歇爾那種大氣。高斯一九六○發表的大文,深不可測,但真正理解的人不多。那是四十八年前,這樣的文章四十八年來沒有見過。



自己是幸運的,因為當年我是最年輕的接觸到上述大師的學子。蒙代爾、貝加等天才比我大幾歲。在我後面技術了得的無數,可惜他們對真實世界的興趣不大,考究事實來得馬虎,而跟著的一般在方程式打轉,對解釋世事失卻了興趣。很可能是大學強逼按時發表文章闖了禍。我的一位老師在六十年代出版的一本厚厚的關於法國某時期的經濟歷史書,其治學態度對我影響很大,可惜之後再沒有見過資料處理得同樣詳盡的了。弗裡德曼合著的《美國貨幣史》,在資料的考查上大有看頭,但那是大話題,對細節的深入處理是比不上我那位歷史老師了。



今天的經濟學發展一般對解釋世事沒有興趣,內容空洞,其推斷力令人尷尬。不否認有些能以方程式把模型砌得很可觀的後起之秀。但他們不能解釋或推斷世事,除了可觀還有什麼用場呢?是理論天才嗎?可能是,但衷心說,他們的理論天賦遠不及我當年。然而,當年我的老師堅持,不能解釋世事的理論,等同廢物。當年我也同意高斯說的,要解釋世事,我們要先知世事究竟是怎樣的。走這一步是艱巨的工程,今天的大學制度是不再容許這種重要的知識爭取了。



我要介紹你看一篇文章,網上可能找到。那是高斯(R. H. Coase)一九五九發表的The Federal Communication Commission(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細讀這篇文章吧。調查深入,細節詳盡,於是產出了可以永遠傳世的高斯定律。經濟學要這樣處理才對。


廣東 JIM 問:



您在《不是專家談教育》一文中,說到「垂釣或下棋之際我教他(您外甥)怎樣找重點,尋興趣」。那要怎樣找重點,尋興趣呢?




答Jim:



讀書求學,或做學問,需要付出的讀書或做功課時間不是那麼多,主要是腦子運作要多花時間,而這運作要有點安排才見效果。腦子用得過儘是大忌,可以有反效果。我的處理是久不久要「分心」一下,讓腦子休息,或想到其它與學問無關的事項去。嘗試些與讀書無關的玩意,是分心的重要法門。當然,志在學問,你不要讓這些其它玩意弄得無心向學。意在短暫分心,對玩意著了迷或上了癮也是大忌。



一九六五年的秋天,因為博士論文的進境不對頭,我每天拿著照相機到一個園林靜坐三個月,這期間想出了自己的一套玩光的攝影法門,然後再回到學校猛攻論文去。這樣讓腦子在經濟學上休息達半年,再回頭就想出了佃農理論。非常幸運,因為靜在園林想出來的攝影法門,自成一家,天下獨有,所到之處前無古人矣。是的,因為當年找到了鏡頭、膠卷與光的感應的一個「秘密」,兩年前一口氣出版了七本攝影集,再整理一下可以傳世。



回頭說當年教導自己的外甥,我見他讀得拚命,於是在每週末的兩天禁止他讀書。我要他週末到我家小住,但不准帶書來。釣魚是好玩意,喜歡鼓勵小朋友下釣,因為自己小時的經驗,是釣魚可以陪養想像力。另一個要外甥到我家的原因,是希望他能多近我。我是搞思想的,思想程序練出了節奏。凡是接近我的青年,或多或少都會受到這節奏的感染。外甥跟了我幾年,是機緣的巧合。他從本科一年級起到拿博士,只用了六年,今天是美國名校的大教授,在細胞的研究上是世界名家了。

Jason 問:



張教授, 很想知道你如何看現時的大國企, 特別是一些市場壟斷的大國企. 我買國企股票, 這些國企的業績表現都非常好, 姑勿論政府政策傾斜, 它們好像是改革成功了。




答Jason:



如果你讀我一九八一年寫的(八二發表)《中國會走向資本主義的道路嗎?》,你會知道二十七年前我就準確地推斷了某些國企壟斷的頑固性,是改革的最後難關。這樣準確的推斷天下間只我一個吧(一笑)。



如果你跟進我後來分析中國的文章,你會知道我不擔心沒有壟斷權利的國企,因為沒有政府維護的專利權,國企要虧蝕,北京不會那樣傻,不斷地資助要虧蝕的企業。又說中!這些國企從二千年起,因為地價上升,風雷急劇地賣出去,作為民營。到今天,沒有壟斷專利的國企近於不存在了。



有壟斷專利、還能賺錢而無需政府資助的呢?我怎樣看?這些國企發行股票,有朝一日,私人擁有的股權過半,就算是「私企」了。到那時,尤其是大部分的股權落在私人手上,政府不會再有大興趣維護這些國企的專利。香港昔日的電話公司是個好例子。股權差不多全是私人的,政府出錢把這壟斷專利買回來,即是以錢取締電話公司的專利。此取締也,導致我每月打到美國的長途電話費從約七千港元跌到二百。眼觀六路,一聽到政府要買回電話公司的專利,我立刻把母親持有的全部「電話」股票出售,沽得精彩。



上述的經驗說,可作投資的項目多的是,原則上不要買靠國家維護專利而賺錢的國企股票。

《五常問答室》目錄(下)

五 人物談

五常談羅雪娟退役

五常談張培剛

五常論金庸



六 貨幣政策的爭議

以一籃子物品為錨的貨幣制度最理想

再解釋以一籃子物品為錨的貨幣制度

日圓升值的教訓

人民幣應爭取成為國際貨幣

歐元



七 學術和思想

從合約看企業與國家

民主能抑制腐敗嗎?

經濟學是解釋世界還是改進社會?

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應擱置

實證經濟學的發展堪憂

如果可以重新安排學術生涯

用腦的訣竅

大小學問之別

不知超邊際為何物

分工理論何以遭受忽視

科學與藝術

原創性的根源

信仰與宗教

搞學問的要素

經濟學與數學

風險與不確定性

用什麼語言寫作就用什麼語言思考

比較中醫與西醫



八 經濟政策論

國企產權改革的關鍵

解釋中國經濟改革的基本理念

中國的市場比西方自由得多

開發西部的政策關鍵

把工商業推到農村去

取消農業稅的政策

工業與住宅用地長遠並不會侵蝕農地

樓價上升何害之有?

政府提供廉租房是大敗筆

中國對產權的維護高於美國



九 放眼看地球

美國三十年代經濟大蕭條的成因

美國對華反補貼法影響不大

俄羅斯!俄羅斯!!

為什麼中國從不稱霸

千萬不要抵制日貨

稅收奇高的北歐經濟

西方的經濟現象遠不及亞洲多采多姿

不能拿中國與俄羅斯相比

《五常問答室》目錄(上)

為《五常問答室》序



一 讀書、教育和擇業

音樂可益智乎?

考試的竅門

到哪裡求學為好?

職業選擇的原則

電子遊戲對兒童思維的影響

教育孩子的經驗之談

香港高考的經濟科

如何發掘兒童的潛能

自學經濟學的要點

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問題

大學生擇業就業的金科玉律

如何欣賞英文

中國應該讓北大清華等名校改為私立

性格與生命



二 文化和藝術

五常論書法臨帖

書法精品論

巴赫與莫扎特

《蘭亭集序》在昭陵還是乾陵?

中國的文物產業

全球化下的中國文化

初學書法說臨摹

中國詩詞勝西方

文化是非洲長期落後的原因

移植他國文化不可取

王羲之的行書不算最高

欣賞古典音樂的法門是多聽而非理解



三 漫遊中國社會

外資進入拍賣行業的影響

中國首都的次選

中國的政治體制

香港的經濟前景

五常論中國統一

人治與法治

耕地與糧食安全

中國能否自製大飛機?

浙江VS廣東、韓國

看好環渤海經濟圈

中國的人口問題不是人太多

發展海南島的辦法:旅遊與開賭場

農產品價格上升是好現象

大連的長遠發展不如青島

太湖水淺發展化工是污染之源

與長三角鬥,珠三角敗局已成

中國農民的養老前景烏雲一片

戶籍制度或有利於控制恐怖活動

江西和廣西的經濟不發展是個謎

深圳和香港一體化不一定有利

要用重罰來強迫清潔習慣的養成

能否把縣政府改成公司上市?



四 經濟話題

文物的價格

西藥的價格

中國貪污的防治方法

禁賭是為便利貪污

公司與企業之別

罰款比坐牢更適合懲治貪污

政府應否資助基礎研究

經銷商較高的是交易費用而不是利潤

Tuesday, April 29, 2008

再刊《缺糧說》

(按:一九九六年八月二十三日我發表《缺糧說》,推斷十年之後天下將會缺糧,農產品的價格會上升得厲害。幾天前一位同學把這篇十多年前的舊文放到網上去,讀者嘩然。有趣的是,二○○三年四月,該文的結集再版時,我見農產品之價還沒有大幅上升的跡象,寫了一個簡短後記,說自己推斷錯了。但薑還是老的辣,死不悔改,後記的最後我還是堅持糧價會大升。這裡再刊《缺糧說》及其後記,一字不改。《創作閒話》那系列未完,中斷一期。)



缺糧說     一九九六年八月二十三日



我認為今後(大概是十年之後吧)世界會缺糧——以較正確的經濟觀點說,糧食與其它物品的相對價格會增加,而這增加相當厲害。世界和平,人口不斷上升還在其次。最重要的因素,是近八年來舉世的共產制度潰不成軍,一窩蜂地走資去也。又因為這發展增加了國際上的生產競爭,迫使好些此前像印度那樣管制貪污而弄至民不聊生的國家,逐步走向「現代化」。



我們可以這樣看吧。在共產崩潰之前,世界上百分之七十的人口連冷飯殘羹也吃不到。只要今天舉世的改革之風能繼續,那麼十年之後,這百分之七十的一半會成為小康之家。民以食為天,收入有所增長的窮人首先要多吃一點,好一點。這樣,糧食的量與質的需求會激增,是自然的事。



這其中還有另一個重要的因素。今天,美國百分之七的人口是農民。這先進之邦,百分之七的人口不僅供應整個國家的糧食,而且還有大量農產品出口。相比之下,中國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是農民——好些落後的國家也如是。要大事改革,使經濟「現代化」,這些國家要大量把人口轉到工商業那方面去。那是說,假若中國大陸的一般經濟情況,要達至台灣那樣的水平,那就大約要有五億人口棄農從工或商了。這等於要增加八十個「廣州」!如果舉世之邦都這樣做,農民人口的大幅度下降就難以避免,這對糧食的供應是有約束的。



世界將會「缺糧」——我有這樣的觀點已經好幾年了,而個人也在這「缺糧」的前景上作了一點投資。我寫這篇文章,是因為不久前在報章上讀到,去年中國對美國華盛頓州紅蘋果的需求,大幅度上升,進口二百五十萬噸。這個數字似乎太大,可能是「印」錯了。然而,華盛頓州的紅蘋果園的價值,近幾年來大幅上升,卻是事實。



經濟學者永遠都是那樣的不幸。他們可以推斷哪一個賭馬場有機可乘,但進了場內,他們卻往往買(下注)錯了馬!我自己為「缺糧」的推斷而作長線投資時,怎樣也想不到,目前還說不上是富有的中國人,竟然特別喜歡吃華盛頓州的紅蘋果!話雖如此,其它有關糧食供應的投資,還是上算的。



先進的農業科技,當然可以助農民人口的減少與糧食需求的激增。但這些科技有其局限性。飼養雞鴨之類,高科技可使之密集生產,用地不多。但飼養牛、羊或種植,科技對生產供應的彈性就沒有那樣神乎其技的效果了。農地的供應可以增加,但費用不菲;水利要大費思量——美國加州的農地一流,但水利供應越來越傷腦筋;過冷的天氣,要補救就得揮金如土——日本溫室水果的價錢,香港人是領教過的。



對北京意圖經濟改革的執政者來說,本文提到的「缺糧」前景,他們好像仍在五里霧中,還老是說著自供自給的口號。說實話,要搞經濟現代化,糧食自供自給是不可能的事。從外地進口是唯一的解決辦法,而經濟搞得越好,糧食的進口量必定越來越大。



無論從理論或經驗的角度看,由他人供應自己成本較高的產品,而自己則以那些成本比他人較低的產品輸出換取前者,是最可靠、最有利的途徑。香港的資源、耕地缺乏,但除了日軍佔領那幾個年頭外,缺糧從來沒有發生過。在同一國境內以自由貿易來解決自己之不足,和國與國之間的自由貿易,在原則上是完全一樣的。



不同之處,是國與國之間,多了一些無良政客在左右。近幾年來非洲某些國家的大饑荒,都是一些視人民如草芥的什麼強人政客搞出來的。



中國既然無可避免地要大量進口糧食,及早推行國際自由貿易是先見之明。必須避免的是由政府辦糧食進口——自由的貿易,是要由商人自由來干的。賺、蝕皆不「入肉」(並無切身之利害感)的官員,對市場的動向,怎會知得一清二楚!更何況,國際貿易有了政府的管制,官員就大可渾水摸魚,越摸越甚,其後果會是大饑荒。勞苦大眾,豪華汽車可以不坐,但連稀粥也沒有得吃卻是另一回事了。



我認為北京政權應該以開放進口、不抽關稅這一高招來跟美國打個招呼。美國農民當然大聲叫好。這樣,美國的政客不能不拍手附和——如此一來,中國的產品要自由輸入美國,就易辦得多了。



後記     二○○三年四月



此文在一個重點上推錯了。因為忽略了飼養行業在中國大行其道,我低估了農業產品的大彈性,以致缺糧之說到七年後的今天還看不到跡象。但非糧的棉花是農產品,其價今天在上升,長此下去,因為農地的替代,糧價早晚會被帶起的。

Tuesday, April 22, 2008

學術桂冠是風格嗎?(創作閒話,之三)

學術是思想工作。思想傳世需要有風格嗎?可以有風格嗎?都是深問題。學術文章當然有風格,但那是指文字藝術那方面,不是學術思想的本身。有藝術風格的學術文字,傳世機會較高,但那不是因為思想風格使然。清晰的文字傳世的機會也較高,使我們惋惜一些思想家因為文字不夠清晰而被時日淘汰了。



昔日芝加哥大學的奈特(F. H. Knight),大思想家無疑問。感染力極強:他有五個學生後來獲得經濟學諾貝爾獎。然而,佛利民曾經告訴我,奈特講課沒有人知道他在講什麼。更不幸的是,奈特的文字艱深難明。他那一九二四發表的大文,我要反覆重讀才體會到是偉大之作。奈特在諾貝爾經濟學獎開始頒發後幾年才謝世。我曾經抱不平,質詢一位諾獎主事人為什麼奈特成為漏網之魚。回應是他的話事權不足。



說到經濟學諾獎漏網的,英國的魯賓遜夫人(Mrs. Joan Robinson)可能是最巨大的魚了。夫人比奈特謝世遲好幾年,在情在理諾獎是囊中物,竟然拿不到。沒有認識過一個經濟學專家不認為夫人應該獲諾獎。這樣一致的看法歷來罕有。好些朋友(包括佛利民)認為,夫人拿不到經濟學諾獎有政治因素:她在文革時期支持中國共產黨。政治與學術有什麼相干呢?觀點不同是不應該把夫人的貢獻減一分的。



既然寫閒話,我想到兩件往事,這裡說一下。其一是我進入研究院之前,兩位英國經濟大師到我母校講話,相隔只幾天。一位是大名鼎鼎的希克斯(John Hicks,後來獲諾獎),另一位就是魯賓遜夫人了。後來跟老師艾智仁談到這兩位的功力水平,艾師對希克斯沒有好評,可能因為知道希氏的名著的主要部分,是從費沙(Irving Fisher)的博士論文抄過去的。(費沙的論文剛好再版面世。)但說到夫人,艾師敬重萬分,極力推薦她的名著,《The Economics of Imperfect Competition》。這本書真好,雖然與我後來的思維發展各走各路,我從這本書學得很多,今天的同學千萬不要錯過。第二件往事,是我的兒子出生,取名Ronald,那是高斯的名字,他非常高興。後來女兒出生了,高斯問取了個什麼名字,我說是Cecile,他說:「為什麼不是Joan?」當然是指Joan Robinson,魯賓遜夫人是也。可見高斯對夫人也仰慕已久。夫人已矣,燕子樓空,在這裡終於找到機會表達一下我對她的仰慕與感激之情。



回頭說風格或面目,學術或科學究竟有沒有這回事呢?不能以學術的文字風格衡量,因為那是藝術那方面的。要衡量的是思想。思想究竟有沒有風格這回事呢?原則上應該有吧:下象棋也有個人的棋風。然而,思想本身相當抽像,我們不能像拿起一幅畫作那樣來品評作者的面目。



從我熟知的經濟學說說吧。文字本身不論,經濟學有不同的派別,有不同的傳統。這些是風格嗎?很難說。想深一層,某些經濟學者的姓氏之後,會給內行的君子們加上「-ian」三個字母,例如Marshall的傳統或什麼的被稱為Marshallian。凡在姓氏之後給人加上「ian」的,傳世機會激增!但那是代表著什麼呢?深不可測,可能是說傳統,或說派別,或說品味,也可能是說風格或面目了。說是分析的風格可能最適當,如果是,那也是說思想的風格了。



有「ian」在姓氏後不一定是好事,雖然對傳世的能耐有助。四十年前一位朋友出版了一本名著,題為《On Keynesian Economics and the Economics of Keynes》,內容主要是說凱恩斯學派(Keynesian economics)是二流貨式,但凱氏本人的經濟學(the economics of Keynes)卻是一流。孰是孰非這裡不論,但凱恩斯的姓氏後被加上了「ian」,其大名傳世可以斷言。真頭痛,凱氏的「ian」應該是指學派,不是風格,雖然這二者不容易分開。



很不容易在姓氏後給人加上「ian」這個稱呼。二百多年來西方的經濟學者中,能獲此殊榮的不到二十個,其中常被提及的不到十個。自諾獎頒發以來,獲獎者不下五十個吧,但被人在姓氏後加上「ian」的只四個:Samuelsonian、Hicksian、Hayekian、Coasian。其它獲該獎的頂級名家,例如Arrow、Friedman、Stigler、Becker等,到今天還是與「ian」無緣的。你說奇不奇?



想來想去,我想不通被外人掛上「ian」這個桂冠的條件是些什麼。有時我認為可以讀得朗朗上口有著數,例如Shumpeterian、Fisherian的音韻悅耳,易記。然而,不是那麼好讀的Pigouvian也大名鼎鼎。近人中沒有Arrowian可能因為不好讀,沒有Friedmanian或Stiglerian可能因為他們涉及的題材過於廣泛,但沒有Beckerian我是想不通的。後者的經濟分析自成一家,作品題材專於社會問題,教出博士不少,除了一兩個都是走老師的路。Mundell呢?今天還沒有Mundellian,但有機會跑出——買馬我會買這隻。這是因為此公對貨幣與黃金的看法數十年不變,今天世界金融大亂,他的貨幣觀看來是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了。



我的老師Alchian應該有Alchianian的桂冠,但沒有。「ian」重複成雙有點怪,但過癮易記。我這位老師非常了不起,對學生及同事的感染力極強,而四十年前不少行內人認為他是天賦最高的經濟學者,對價格理論的掌握前無古人。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我離開母校後他的研究題材有了頗大的轉變。今天的同學要拜讀艾師的第一篇重要文章。天才無疑問,後學的人讀上幾天不僅會提升智商,也會知道何謂學問高人也。資料如下:Armen A. Alchian, 「Uncertainty, Evolution and Economic Theor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June, 1950)。



藝術作品要傳世,風格獨到是重要的,非常重要。學術作品要傳世,思想風格獨到有助,但不是那麼重要。

Tuesday, April 15, 2008

風格何物?(創作閒話,之二)

英國數學大師凱迪(G. H. Hardy)多年前出版過一本小書,題為《一個數學家的自白》(A Mathematician』s Apology),起筆的第一段常被學術界提及——哲理湛深,文采煥然。我曾經翻譯發表過,這裡先英後中地再饗讀者:



It is a melancholy experience for a professional mathematician to find himself writing about mathematics. The function of a mathematician is to do something, to prove new theorems, to add to mathematics, and not to talk about what he or other mathematicians have done. Statesmen despise publicists, painters despise art-critics, and physiologists, physicists, or mathematicians have usually similar feelings; there is no scorn more profound, or on the whole more justifiable, than that of the men who make for the men who explain. Exposition, criticism, appreciation, is work for second-rate minds.



中譯如下:



「一個職業數學家寫關於數學的事是悲哀的。數學家的本分是做點什麼,創出一些新的公理,替數學增加一點,而不是談論自己或其它數學家做了些什麼。政治人物鄙視評論政治的人,畫家鄙視藝術評論者,生理學家、物理學家,或數學家通常都有類似的感受。沒有任何嘲笑,能比創作者對解釋者的嘲笑來得深奧,或在整體上更為合理。闡釋、批評、欣賞,都是只有二等腦子的人的工作。」



是精彩的哲理。作學生時讀到,同意,佩服,影響了我對學問的意識。為了行規的要求,有時寫文章我們總要評論一下他家在同一題材上的觀點,但這是應酬編輯的無聊玩意,重要是自己說的是些什麼。另一方面,他家對我的思想的品評,我是懶得顧及的。正如凱迪說,一個學者的本分是做點什麼——do something,要為自己從事的增加一點——add to。後者是說要創作了。



也不儘是凱迪說的那麼簡單。我分析佃農的第一篇作品,一九六八年十月發表於《政治經濟學報》,被排於首位。跟著不同意的批評文章多,幾家學報的編輯收到文稿,要求我作出回應。初出道,知道文章發表數目愈多職業前途愈好,但認為文章既然發表了,有它自己的生命,多管無益。要求我作回應的編輯來信愈來愈多,一九六九年的春天,在芝大,我找史德拉(George J. Stigler)求教。他想也不想就說:「史提芬呀,在學術的思想史上,我從來沒有見過一篇回應他人批評的作品可以傳世。批評或回應是無聊的玩意。」這與凱迪之見類同:二等腦子的工作可以不做不要做。四十年過去了,我的佃農分析穩如泰山,當年批評我的不見經傳,是凱迪說的二等腦子吧。



關於經濟思想史,史德拉是二十世紀最傑出的人物。這方面,從文字數量算,熊彼得等人比較多,但熊氏對經濟理論的掌握乏善足陳,與史德拉不可以相提並論:自己不懂,品評他家豈不是有點兒戲了?當年被公認為經濟思想史的首席人物的史德拉,有一天跑進我的辦公室,東拉西扯地談了好一陣,他有所感慨地說:「在經濟學上我自己什麼條件都有,只是沒有原創性的思想,傳世不容易。」歷來佩服他,聽到這句話就更佩服了。思想高人要有自知之明,於今回顧,史氏對自己的缺乏原創的評價是中肯的。沒有任何算得上是認識史德拉的人會不同意,史氏的智商高不可攀,文采獨步天下,學究天人,也是個幽默大師。然而,從師級水平衡量,他的原創能力似乎是低了一點了。可見原創這回事,不一定是與智力掛鉤的。說原創,我當然不是指那些毫無深度的怪思維,或那些譁眾取寵的術語創造者。另一方面,沒有原創性的思想,不容易傳世。



要思想傳世,原創(originality)或新意(novelty)是需要的,但不足夠。個人的風格也是個關鍵。說到風格,藝術作品顯然遠比學術思想重要。先談藝術作品吧。



相對來說,藝術作品重視風格,學術作品重視思想。當年拜讀法國繪畫大師梵高、塞尚等人的言論,對藝術的闡釋確實高明,但今天看,收藏畫作的人一般不重視畫家的思想。毫無思想的蠢畫家的作品當然不可能傳世,但在藝術作品足以傳世的條件中,風格獨有無疑是重要的。



不容易解釋風格何物,簡單地說是有個性,外人可以一望而知是誰的作品。中國傳統稱之為「面目」。藝術作品有個人的面目或風格是奇怪地困難。天生下來,每個人的相貌有別,個性不同,但為什麼嘗試藝術創作,個人風格的形成是那麼困難呢?我的答案,是藝術的研習,一般是從倣傚開始,往往要倣傚一段長時間,到技術練得有看頭時,要擺脫老師或自己臨摹多年的他家風格不容易。



十七年前我開始研習書法,初臨米芾,三年後轉臨王鐸,共臨了五年。雖然老師周慧珺說我臨誰不像誰,但嘗試脫臨而寫自己的書法,一塌糊塗,自己目不忍睹。問周老師為何如此,她說自己當年要脫臨時也是目不忍睹的。學書十年後,作品開始有自己的面目,但不妙,有點走火入魔。後來決定無拘無束地寫自己,務求下筆舒暢,感受怎樣就怎樣。面目開始明確,但這樣隨意下筆,可取的作品要碰巧,交得出去的十中無一。今天寫六尺紙,約六十個字的,達到五可選一之境,於心大慰。如果進到二可選一,純按自己的感情變化,則大功告成矣。我的盤算,是到了二可選一之境,一般水平會高於五可選一的。



是的,藝術研習起自倣傚,技術的爭取要倣傚多年,是不容易找到自己面目的主要原因。天生的個性是否突出也有關連。我自己的經驗,是嘗試寫中語文章,只幾個月行家一致說風格明確,化了灰也認得云云。為何為文章風格容易,書法風格困難呢?答案顯然是以中文下筆我從來沒有真的學過,沒有真的拜過師,也懶得參閱他家之作,所以寫了十多篇後面目就是自己的了。



在中國書法歷史上,沒有自己面目但還稱得上是書法大師的只有一個。那是宋人吳琚。此公寫米芾的行書字體,一模一樣,沒有自己的面目。奇跡出現:吳琚的書法實在好,不下於米芾,神采飛揚,今天找到一張真跡恐怕不止千萬港元了。



歷史只有一個吳琚。一般而言,藝術作品要傳世,個人風格是需要的。這就帶來另一個重要問題:個人風格突出不一定是好事。刻意地「自創」風格的藝術家不少,但這樣刻意地與眾不同,要不是近於怪,就是俗不可耐。這是另一個層面的困難:足以傳世的風格的一個起碼要求,是作者真的要表達著自己。另一方面,一個純真的藝術天才,例如梵高,不同時期的作品,風格上可以有很大的不同。一個不斷地追求自己的真情實感的藝術家,往往要通過不同層面的轉變。比方說,我很喜愛Jackson Pollock的後期抽像畫作,可惜價太高,買不起。二十年前他的早期畫作價還低,有資格問津,但早期的確實不好看,沒有下注。於今回顧,就是難看的Pollock早期,當時買了下來今天賺大錢。



作品面目獨有,既不怪誕,也不做作,不等於風格可以成家。足以傳世的風格還有兩個要求。其一是風格要可愛,這等於說在某方面作者一定要是個可愛的人。其二是這風格多多少少要反映出作者的學問。不需要是學者,但才氣總要呈現一下。有才有貌的面目明確只是藝術作品傳世的一個重要條件,還有其它的。



藝術家要有思想,但這思想的重要性是遠不及學術或科學的要求。倒過來,我問:學術作品要傳世,需要有風格嗎?

Tuesday, April 8, 2008

傳世的基因(創作閒話,之一)

有些人——好些人——喜歡搞點創作。不一定是學術或藝術作品。母親當年不識字,但老是要建造些小石屋,永遠不賣,只租出去。每間她要親自設計,落手落腳,其實每間差不多。不美觀,看不出是藝術,但她喜歡建造。有些人愛賺錢,要賺很多很多的,然後把錢拿出去做些什麼,給我的感受也有點創作味道。



我自己喜歡做些與金錢扯不上多大關係的玩意,但要有些拿得在手的實物:一篇文章,一幅攝影,一張書法,或一個可以白紙黑字表達出來的思想。主要是為滿足自己。他人欣賞當然重要,但創作時無從估計他人會怎樣想,創造出來給自己看了再算吧。今天比古時差得太遠太遠了。要找人欣賞自己的作品嗎?開個博客打到網上去,全世界的人可以立刻看到,無問津者不免失望。另一方面,好些廢物可以「顧」客甚多,一般短暫,過不了多時沒有誰記得。是的,短暫熱鬧但傳世機會絕對是零的作品,可能比無人問津更令作者傷心。



莫扎特的音樂天才自小名動歐洲。那時音信無憑,電話電報都沒有,報章像小傳單,限於當地,而書信是由馬車遞送的。這樣的環境,莫扎特只幾歲就名動歐洲,家喻戶曉,不可謂不奇。到了十五六歲,過了童年,不再是神童了,莫扎特的大名走下坡。如果不是十九歲寫出了K271,跟著精品如長江大河,今天不會有多少人知道他。莫扎特是個現象。重視莫扎特,因為論到作品傳世的耐力,古往今來沒有誰比得上他:今天每百年兩次——他的生與死五十週年——舉世會花一年時間播出他的音樂。他死時只三十五歲。我們可以從莫扎特現象學得些什麼呢?



我們的蘇東坡比莫扎特早生七百年,音信更是無憑了。然而,蘇子少年就名震京城,長大後被左貶右貶,仇家無數,但神州大地讀書識字的人沒有一個不知道他。也是個現象。今天看,蘇子的傳世能耐比不上莫扎特,因為音樂沒有文字不同的約束,舉世的人都可以聽,何況今天音響科技神奇,只按一下隨處都可以聽到。



有兩方面蘇東坡比莫扎特偉大。其一,蘇子的作品是為自己欣賞而寫的;莫扎特重視很多人包圍著他,不斷地頌讚、叫絕。我到過黃州,今天的黃州,基本上什麼都沒有,但蘇子最好的作品出自他的黃州日子。當年他在那裡寫成《赤壁賦》,怕開罪上頭,不敢示人。其二,蘇子的詩、詞、文、賦、畫、書法、藝術評論,等等,無一不精。當然,莫扎特的音樂,從小曲到歌劇,有多種形式,也無一不精,但比較起來蘇子的變化似乎是較為廣闊了。



這裡要提出一個觀點。故老相傳,莫扎特的鋼琴技巧了不起,是當時歐洲的一個大演奏家。沒有理由懷疑。這裡要說的,是演奏這回事,不容易傳世。今天視聽錄碟高明,可以增加演奏家的存世機會,然而,聽眾對已故的演奏家的唱片或影片的重視,遠不及看到一個有血有肉的人親自演出。當年在芝加哥,一位比我懂得多的古典音樂朋友就堅持要聽真人演奏才算,說:「寧願聽到他彈錯,總要比聽他彈得毫無瑕疵的唱片好得多。」這就是了,作品或造詣要傳世,可以讓我們觸摸到其真實性是重要的。一幅油畫,一篇文章,一首樂曲,甚至一個思想,是好是壞都很真實,這似乎是作品傳世的一個起碼要求。



是不容易明白的哲理。人死了,身後事自己管不著,爭取傳世豈不是有點發神經?但當我們回顧古人的取向,才華比我們高得多的,不管他們怎樣說,總有點爭取傳世的意識。王羲之寫《蘭亭集序》,希望文章傳世的意識溢於言表,跟著陶淵明寫《歸去來辭》,王勃寫《滕王閣序》,李白寫《春夜宴桃李園序》,李華寫《弔古戰場文》,杜牧寫《阿房宮賦》,蘇東坡寫《赤壁賦》……每一篇都給我有爭取存世的感受。事實上,古人的賦、序、記、銘等,應酬不論,永遠給我們一點爭取存世的味道,雖然寫得足以傳世的機會甚微。



這就帶來另一個觀察。古時紙張昂貴,還沒有印刷這回事,當時的人不可能不知道,人去樓空,要作品流傳下去談何容易。我們今天能讀到那麼多的古人之作,顯然是經過很多人花了很大的心血保存下來的。傳言說,李白寫詩信手拈來,俯拾即是,這邊寫了那邊拋掉。是真的嗎?今天的書店到處都有李白全集,厚厚的,文字無數,是假的嗎?當時有誰跟著李白到處跑,見他拋掉一首詩就替他拾起保存下來了?我可以肯定,如果我們讀到的李白的詩真是他寫的,那麼這個天天當歌對酒的狂士,醒後一定悉心地把自己的作品整理,把較為稱意的保存下來。無疑是為了爭取傳世,與眾有別是李白的詩才千年一見,作品終於傳到今天。



說不希望自己的作品可以傳世是謊話吧。已故好友舒巷城,能詩能文,為人樸素淡泊,永遠不求聞達。在生時屢次對我說他沒有整理自己的作品,無所謂。然而,舒兄謝世後,他的太太與花千樹合作出版他的作品結集,記不起出了多少本,打油詩與遊戲人間之作,甚至一九五七年七月三十日晚上,我離港赴美的前一晚,他替我寫在記念冊上的幾句也保存下來了。



我的經濟學老師艾智仁也是謙謙君子,說到什麼傳世他總是一笑置之。然而,若干前年有人把他的文章結集成書,一篇我認為重要的,編者認為不重要而刻意地不放進結集中。對艾師提到那篇不幸的漏網之魚,他的惋惜之情一望而知。



我才是真的懶得保存自己的作品的人。幾年前整理自己的英語論文結集,要到處找舊學生舊同事幫忙,找了兩年多才算是齊備──只一篇不是那麼重要的找不到。發表權不在我手的、有兩本打字共五百頁的關於石油的文稿,艾智仁曾經說是他見過最好的實證研究,今天不知放到哪裡去。應該有機會找回來。不能發表,找回來要怎樣處理才對呢?中語文章的結集多本,漏失了約三十篇。懶得找尋。



作品傳世對我重要嗎?當然重要。花了幾年整理自己的英語文章,構思了不知多久才動筆寫下三卷本的《經濟解釋》,而目前又正在準備大興土木地把自己的文章與攝影作品再整理一次,不是希望爭取傳世嗎?應該是,但問到為何如此我答不出來。上蒼照顧,我的書法作品傳世容易:選取較佳的放出去就是了。正因為知道容易,這些日子我拚命求進!傳世傳壞了嗚呼哀哉。



我老是想,是人體細胞內的哪些基因促成那希望傳世的意圖呢?其它動物有沒有這樣的傾向?一九七五年Richard Dawkins發表了重要的《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那本書,說自私是遺傳的,人類與其它動物沒有兩樣。我想,人類喜歡作品傳世與要生養後代也沒有兩樣吧。其它動物也生養後代。是因為自私的基因而生養後代嗎?還是因為生養後代是天生的機能,所以動物不能不自私了。我取後者。這樣看,人類不是因為自私而存在,而是存在的本身含意在自私的基因。由此引申,我們希望自己的作品可以傳世,不是因為自私,而是從生物本身的生養機能帶過來。讀者看得懂嗎?還是我有點老糊塗了?



如果人類不重視作品傳世,不創作,社會不可能有多少進步吧。

Tuesday, April 1, 2008

佃農專家倒楣記

少小時在廣西的農村生活過,對田園與農作有感情。戰前戰後在香港長大,母親把房子建在西灣河的山頭,鄰居零落三五家,高低不平的山地還是一小幅一小幅地種著蔬菜、花生之類。後來難民湧至,山頭給木屋佔了,田園一去不返。再跟著是高樓大廈出現,詩人田漢頌讚過的「筲箕灣的月色」與「鯉魚門的歸帆」再也看不到了。對我這一輩的人來說,高樓大廈是可怕的世界。



留學美國,課餘之暇喜歡到園林靜坐,有時拿著照相機去,腦子胡亂地想著些什麼,有時一片空白。然而,就是在這樣的沒有刻意地想什麼的狀態中,往往靈光一閃,此前沒有想過的新思想跑出來。後來到西雅圖工作,主要是為了愛海,也愛田園,而這些西雅圖一帶多的是。購買了海旁別墅,跟著是這裡那裡作點小投資,要不是耕地蚝灘就是樹林果園之類。我可以在一個四顧無人的環境中,足不出戶好幾天。美國的田園景色是好的,非常好,只是缺少了中國農村那種蒼煙落照,不讓我們看到一個李白,或一個蘇東坡,或一個李清照。沒有中國的田園,不會有中國的詩人。



幾年前尋尋覓覓,在國內的農村找些休閒之境,希望每年能過幾天古詩人的生活,讓自己的遐思回到少小時的感受去。價格相宜,但有可取環境的卻不易找。後來得到朋友的協助,找到兩處。在大江以北承包了些魚塘,萬畝荷花之中竟然有一塊小小的干地,只此一塊,也承包下來,希望築小居,讓愛好攝影的朋友在夏天有個去處。大江以南呢?找到一個果園,不大不小,在小丘上,也承包下來了。



談談這個不大不小的果園吧。種著的主要是荔枝、龍眼、黃皮之類,品種上乘。舊園主聘請了一對夫婦農工,好的,刻苦耐勞,也懂得植果之術,我當然一起「承包」了。一年只有機會到那裡三幾次,一位當地的朋友替我監管該夫婦的操作。本來相安無事,但不久前監管的朋友把該夫婦炒掉,換了另一對。徵求過我的意見。朋友要「炒」的理由,是該夫婦頻頻偷偷地到外間工作,每人每天可獲百元,荒廢了果園的打理,百勸不聽,於是非炒不可。



歷來做得好的農工,要炒我當然有保留,但想不到解救之法。我提供的待遇應該不錯。夫婦二人的月薪提升至一千七百,電費電話由我出錢,鑽了個科學井,食水是好的,而有什麼病痛我會出手。更重要是替他們建造了一間約八百平方呎的房子,內裡有臥室,有客廳,有廚房,有浴室,也有儲物室。當然不是星級酒店,但作為農居是好的。聽到他們要電視,我把家中客房的交出去。聽到他們要空調,我的回應,是該房子的樓底刻意地建得高,也刻意地斜頂用瓦,不可能太熱,給他們風扇算了。



該對夫婦沒有要求加薪,而我也沒有提出加薪挽留。關鍵問題是我的朋友只能久不久到果園一次,無從查察農工外出打散工的行為。這幾年中國農民的收入急升,一百元一天大有吸引力,我們這邊加薪,總不能保證農工不違約地出外工作。我們於是只能希望某些農工的個性有別,言而有信,轉換一下或會有幸運的效果。



讀者要知道,果樹的培植還有另一個關鍵。那是殺蟲、施肥、剪裁等,時間要來得相當准。尤其是花開時節必需的殺蟲,可取的時間只有三幾天。一次錯失會失收。一季失治,補救不易;一年不管,整個果園可能廢了。殺蟲每年要殺好幾次,施肥與剪裁的時間也要准,與其它果園或農植的繁忙時間往往衝突,在重要時刻農工外出賺外快果園就完蛋了。



作為一個懂農業而又曾經嘗試過其它生意的經濟學者,我當然預料到會有上述的麻煩,所以承包該果園時,我給那對夫婦的口頭承諾是佃農分成合約。我說明每年的水果收成的收入,減除費用餘下來的會與他們瓜分。說得清楚,承包果園是為了消閒,減除費用後的收入,要怎樣分我無所謂。他們當時是高興的。然而,我這個數世紀一見的佃農專家(一笑)也真倒楣,竟然沒有想到水果之價到今天還不值錢,與正在急升的農民工資是各走各路的!



你說奇不奇?我早就料到農產品之價會急升,但可料不到在這幾年農產品價格急升的情況下,水果之價竟然下降了!只有水果一項其價是下降了的,或然率跟買中彩票差不多吧。天下可以跌價的產品那麼多,為什麼偏偏選中水果呢?你說倒楣不倒楣?一斤上佳的荔枝批發三元,扣除工資及其它費用是負值,何況這幾年風雨不順,失收,水果之價不升反跌。



沒有作過深入的調查,但為水果之價一枝獨「瘦」這個怪現象我想過。得到的不能肯定的解釋,有兩方面。其一是這些年果樹很多種到山上去,山坡無數,地租近於零,而滿佈山頭的果樹,這幾年長大了,產出進入高峰期。讀者不妨細看南中國的山頭,果樹無數,以荔枝為主,再細心看,你會發覺好些果樹,其上荒籐滿佈,其下野草叢生,擺明是被放棄了的。另一方面,海南島的農業發展大有看頭,尤其是果樹的培植,溫高早熟,輪到我這邊消費者都吃厭了。



同樣是水果,需要平地培植的、蘇浙一帶的水蜜桃,精品每個批發達八元之高。水蜜桃的培植比荔枝龍眼等更麻煩,治蟲要出盡八寶。看來水蜜桃之價還要上升,因為其用地極宜建造樓房,轉用途地價上升動不動數十倍。近城市的農民發達無數,與發展商對立的釘子戶今天到處皆是。



不容易明白為什麼剝削農民的神話可以持續那麼久。昔日的中國我沒有機會實地考查過,但今天要剝削農民嗎?你去試試看。為了消閒,也為了跟進農民的生活,作了點小投資。以養魚為例,我怎樣算,費用之外自己所得的要不是負值就是零。魚價上升了,但費用的上升更多。五年前蘇浙一帶的農工月薪三百,今天九百不容易找到,較為壯健的千元以上。



只有兩個機會可以在中國的農地投資賺到錢。其一是若干年前廉價承包了農地,今天地租上升了,轉包出去可賺點錢,但自己主持操作多半要虧蝕。其二是拿得很大的農地,千畝以上的,作有系統的研究、選擇品種、引進科技、新法管理等。贏面不高,但機會存在。



最高明是選走我的路了。花小投資作消閒,每年過幾天陶淵明的生活,體會一下「農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於西疇」。這樣,投資其實是消費了。既然是消費,農工不聽話大可一笑置之。告訴你吧:這種消費今天在國內還算相宜。上升了不少,但還算相宜。以消費者盈餘算,我是賺了的,可惜到今天還沒有機會把這盈餘享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