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pril 24, 2012

《受價與覓價》的前言後記


《受價與覓價》終於完工了,是老人家與世無爭的學問,彷彿斯密當年寫《國富論》,但前輩當年完工時只四十五歲,而我還有《制度的選擇》那卷要從頭再寫。《國富論》是人類奇蹟,我的《經濟解釋》不是。以年歲斗多不知要怎樣加分才對呢?(一笑)

因為趕著去武漢為張培剛大哥的紀念講座講話,斷稿不好意思,所以在這裡把《受價與覓價》的前言與後記刊登,順便賣一下廣告。本來是沒有後記的,但葉海旋說原文的頁數剛好與紙張八開看齊,書前書後一頁空白的也沒有,不夠好看,要我多加兩頁後記,餘下來的六頁空白在書前書後分佈可讓讀者有點呼吸的空間,我就依他說的。



前言

《經濟解釋》原來分三卷:《科學說需求》、《供應的行為》、《制度的選擇》。這次大修——其實大部分是重寫——三卷變為四卷,因為《供應的行為》分為上篇《收入與成本》與下篇《受價與覓價》。只寫四卷,《制度的選擇》是最後的。七十六歲,大限將至也。

十二年前我動工寫《經濟解釋》,三卷寫了兩年。今天只重寫《受價與覓價》(《供應的行為》的下篇)就用了十六個月。昔日有其他工作,今天無所事事,容易集中,算思考與動筆時間,每字算,今天多用了不止一倍。記憶力與體力是衰退了,但想像力與分析力皆昔日桃花,依舊也。有長進的是對問題重要性的判斷,而經濟是老人的學問,在觀察上今天比十二年前老到。

《科學說需求》與《收入與成本》詳盡地介紹了經濟學的理論與概念,簡單的,但變化複雜。這可能比複雜但沒有什麼變化的理論與概念難學。世界複雜,解釋複雜的現象我堅持用簡單的理論與概念,但要用出變化才可以有系統地處理複雜的觀察。這是經濟科學的主要困難。

跟著的《受價與覓價》與《制度的選擇》是把前兩卷教的理論與概念應用到複雜的現象去。這裡說的應用是解釋行為,是推斷現象,而用上的例子多是實例,重視細節,可以驗證的假說差不多頁頁皆是。這跟同學們常見的「應用經濟學」書本教的是兩回事。



後記

《受價與覓價》分析的是傳統的公司理論(theory of the firm)。成本與租值也屬這範圍,我在卷二《收入與成本》大興土木地修改了。本卷分析的是市價的釐定與市場的現象。

阿爾欽及科斯早就認為傳統的公司理論是災區。困難主要是在長線、短線的不知所謂,以及成本曲線的闡釋。換言之,災難是在供應那方面。一九六九年我到了西雅圖華大,諾斯、麥基及巴澤爾三位同事認為我是全面革新價格理論的適當人選——他們也認為傳統的公司理論是災區。經濟學者喜歡以數學方程式掩飾災難,而更頭痛是寫教科書一般是為了賺錢,說傳統的諸般不是不容易賣出去。

公司理論是經濟學的核心話題,我選走的路是重視真實世界,跑廠跑市。不少行家這樣做,但我的考查多而雜,中、西雙方的現象皆有掌握,是比較特別的。

批評容易,改進艱難。十多年前動筆寫三卷本的《經濟解釋》時,雖然體力與記憶力比今天好,但還有其他工作,不能像今天那麼集中。當時做錯了的是只在這裡那裡修改,沒有放膽地把我敬仰的馬歇爾傳統從頭再寫。今天再沒有牽掛,在敬仰中隨意揮灑。十多年前要引進那些不好處理的交易或訊息費用感到有點縛手縛腳,今天來去縱橫,舒暢多了。同學們可能不習慣,會感到《經濟解釋》的重寫比較難讀。

二○○八年九月二十六日我發表《學術生涯的終結》,說自己的嚴謹學術論著止於《中國的經濟制度》,還會做的只是修改《經濟解釋》。我可沒有想到這修改變為重寫,算是有點自食其言了。


Tuesday, April 17, 2012

三八六:競爭市場的覓價行為


(本文是《訊息費用與市場應對》的最後第六節。)


討價還價是覓價,絕對是。買者覓,賣者也覓。既然是覓價,出售者面對的需求曲線必然向右下傾斜。受價行為是指出售者面對的需求曲線是平線,無從覓價,不能不受。

購買或消費者的需求曲線向右下傾斜是需求定律——說出售者面對的需求曲線是平線怎可以自圓其說呢﹖傳統的解釋,是市場的需求曲線是無數購買者的個別需求曲線向右橫加的組合——即是每價加個別購買者的需求量。這樣加起來的市場需求曲線當然也向右下傾斜。然而,市場有無數個出售者,每個只佔市場微不足道的一部分,把這向右下傾斜的市場需求曲線的一小點放大,橫向拉開,就變為平線一條了——永遠不會絕對是平,但近於平。於是,只要我們不吹毛求疵,個別出售或供應者面對的需求曲線是平線,所以不能不受價。


尊重傳統但不同意

上述的受價解釋經濟學接受了不止百年了。基本上我不同意,但或明或暗地我的《經濟解釋》寫到這裡還是接受著這傳統之見。我是刻意地等到這裡(卷三最後一章的最後一節)才提出異議。太早提出同學們會讀得天旋地轉。重要的一點是真實世界的確有受價這回事,即是一個出售物品的人不能自己訂與眾不同之價而在市場生存——他要接受被市場決定了的價,否則會遭淘汰。真有受價這回事,也即是說在某些情況下這出售者面對的需求曲線是一條平線。我不同意的是傳統對這平線的解釋。在《經濟解釋》寫到這裡之前,這點相當重要的不同意對我的分析完全沒有影響,所以接受傳統的「平線」解釋不會誤導同學。然而,這裡要分析的是在激烈的競爭市場出現討價還價的行為——即是出現覓價——傳統的平線解釋就不中用了。

我是個十分尊重傳統的人,從來沒有為了標奇立異而創新。然而,雖然從前輩的論著學得很多,我認為經濟學的傳統不重視解釋行為,對現象的細節知得不多,也往往指鹿為馬。我在經濟學的興趣只是解釋現象,別無其他。面對自己知道的現象細節,認為死死板板的經濟學解釋不了。我不能更改現象,只能修改理論與概念。是不容易的瑣碎工種,一點一滴地修改,今天回顧逾半個世紀,也感到自己在一門學問上可以做到的差不多了。科學永遠可以改進,也需要永遠地這樣做。我把自己走過的路寫下來,清楚的,同學們可以選擇繼續走下去,也可以選走自己的。


需求平線再闡釋

處理競爭市場與覓價行為的並存,我對受價——出售者面對的需求曲線是平線——的解釋是市場的集中。多個的需求者與供應者集中於一室之內,或通過電訊把訊息集中起來,大家各自見價購入或見價沽出。人數不用很多,總成交量也不需要很大,但二者要足夠地使個別的買或賣不影響市價。這是期貨或股票市場的一般情況。價可以波動,但如醉酒步行(random walk),即是沒有誰可以肯定下一個價會向哪方走。是的,說受價,醉酒步行可以作為平線看,這樣,個別購買者或出售者只是看著市價來決定買入或沽出。我在第二章指出,期貨市場是最清晰的受價市場。

現在讓我轉到一間出售黃金的店子。這店子不代表整個金市,面對的顧客不集中,通常只一個。這顧客對金的需求曲線本來向右下傾斜,但因為金有期市,其價為何該店子或會以告示說明,或顧客可以方便地打開報章一看,知道不可以討價還價,買還是不買只看著價來決定,而購買多少是按著他的需求。換言之,買金的顧客的需求曲線是按著金價為平線,到了他要購買之量以外才向右下傾斜。店子老闆面對這顧客的需求曲線,即是顧客按該價購買的量那部分,也是平線。不是由一條向右下傾斜的市場需求曲線的一點向橫拉開至近於平——不用拉,絕對是平,因為價是平線。


收費莊家替代免費拍賣官

讓我再解釋一次。我提出的集中市場是把瓦爾拉斯(L. Walras)的免費拍賣官轉為事實看。瓦氏之見,是無數的購買與供應者表達著他們對某物品在不同價格下的供或求,一個義務的拍賣官整理供求相方表達著的意欲,找到一個可以清貨的市價就是均衡點了。我說的期貨是一個集中市場,免費的拍賣官由多個莊家替代。跟瓦氏有別,這集中市場的交易費用不是零,因為莊家的服務不是免費的。他們的收入一方面從出售價與購入價的差距獲取,另一方面他們掌握著買賣雙方的落單資料,可以私下沽出或購入而獲利。莊家的收入是在他們互相競爭下決定的。

買價與賣價有差別不會左右受價的行為:上述的情況是二者皆平線。這裡的關鍵是從以物為本的角度看,可成期市的物品只限於品類不多的質量有嚴格量度準則的二、三十種。這關鍵我在第二章解釋過了。回頭再說出售黃金的小店子,老闆與顧客單對單地交易,什麼都可以談,只是價格由集中的期貨市場決定了,其變動也跟著期市變,是沒有空間可以討價還價的。這是受價。


沒有預先決定了的價

現在的問題是我們常見的市場顧客與出售者的交易是沒有期貨那種釐定了買賣雙方不能不接受的成交價。出售者面對購買者的個別需求曲線因而向右下傾斜,於是要覓價,買賣雙方皆覓。這樣,在好些情況下討價還價的行為會出現。

我曾經提及,經濟學傳統說的壟斷或專利,是指一個出售者面對的市場需求曲線向右下傾斜。然而,這裡分析的競爭市場,不是什麼壟斷或專利物品,只是因為沒有莊家集中處理,沒有一個預先決定了的價,出售者面對一個購買者的需求曲線是向右下傾斜的,面對不同購買者也如是,這競爭出售者面對的市場需求曲線當然也是向右下傾斜的了。重點是有訊息費用存在,尤其是物品質量的訊息與其他出售者的售價訊息,顧客知得不足夠,半點與眾不同的特徵也沒有的物品也可能出現討價還價的行為。事實上,出售同樣物品的小店子往往彼此相連,競爭激烈,但出售者與購買者互相覓價,開頭的叫價與最後的成交價可以相差幾倍!

沒有疑問,這種在激烈競爭下的覓價行為起於出售者面對的顧客的需求曲線向右下傾斜,推上去,不像黃金那樣,這曲線傾斜起於沒有一個集中的市場預先決定了一個買、賣相方不能不接受的價。理由明顯:物品質量的訊息不足與市場沒有莊家清貨帶來的不知價的訊息困難,顧客要覓價,而這覓價的簡單方法是先出低價,投石問路。顧客覓價,出售者衡量一下顧客的來頭,也覓顧客願意出的最高價。


價格分歧再闡釋

這裡有一個大家可以接受的推理:一個顧客的訊息費用愈低,或這顧客的時間成本愈低,在上述覓價的情況下,他的需求曲線的傾斜度會較小,也即是說他的需求彈性係數會較高。這觀點支持傳統的以需求彈性係數不同來解釋價格分歧的假說。我不反對,但認為是次等貨色。在第七章第二節我指出,以彈性係數不同來解釋價格分歧容易找到反證的例子,而我提出的以訊息費用及資源空置來解釋價格分歧,不容易找到反證。既然引進了訊息費用,我們不再需要考慮需求彈性係數。再者,彈性係數難以觀察,事前更難猜測,但從以物為本看訊息費用的或高或低是不難排列的。

這裡要補一個註腳。如果上述的訊息費用夠低,市場的傳言會促成買賣雙方一起認同的價,而價有變大家知道得快。這是另一種集中市場,不需要有很多的出售者及購買者,也不需要有期貨市場的莊家專業清貨。農產品在很多鄉鎮市場出現這種大家隨時知價的情況,在神州大地應該有悠久的歷史了。常見的農產品一般可以,某些金屬上世紀五十年代在還沒有期市引導的香港也可以,但製造品期市也無能為力。只要大家知價而又認同,出售者面對的需求曲線是平線。傳統提供的需求平線解釋怎樣看也不對。這傳統漠視訊息費用,更沒有從以物為本的角度看交易或訊息費用帶來的現象。

我為在激烈競爭下製造品出現討價還價行為的解釋想了很長的時日,十多年前找到大致上可取的答案。這次重寫《經濟解釋》,在上頭成本與直接成本之間的灰色地帶有了深入的體會,提出了擠迫效應,讓我以訊息費用及資源空置這二者的合併,給價格分歧作了一個圓滿的解釋。討價還價的解釋就變得遠為清楚了。討價還價帶來的效果是同樣物品不同顧客付不同的價,是價格分歧。


不二價先遭淘汰

讓我假設有多間小店子一起零售相同或很相近的物品,每店按期付租金,有兩三個銷售員工,而購進物品所有店子皆付同樣的批發價。購進的物品賣不出可以退貨,付出的批發價因而是直接成本。租金是上頭成本,而員工的工資在空閒時屬灰色地帶,邊際成本曲線畫不出來。這樣,在員工閒置的情況下,物品的零售價只高於入貨的直接成本少許,小店子偏於出售,但收那麼低的價這小店不夠交租及發工資,所以要可收盡收,價當然愈高愈好——這是爭取租值的方法。在競爭下生存,眾多店子的平均售價要足以彌補貨價、工資、租金等成本,但在競爭下店子的平均售價不會高出足以生存的平均價多少的。

這裡有一個關鍵問題,一九六四年困擾著老師阿爾欽和我的。我們問:如果在相同的多家店子中有一家的老闆選擇一個可以生存的平均價,決定打死也不減,其他的店子會為了生存而跟著同樣施行不二價嗎?後來我想到的答案是不會的:因為如果有閒置員工存在,先被市場淘汰的會是打死也不減價的店子。

想想吧。零售行業,店子一時水盡鵝飛,一時擠迫爆滿,而不同的店子可有不同的冷熱。你實行不二價,其他有員工閒置的競爭店子會把價減至低於你的,而只要生意夠多,生存沒有問題。這樣,生意好時大家好,生意不好時你獨自淒涼,怎會不先遭淘汰呢?


討價還價的規律

另一個關鍵是訊息費用存在,顧客無從肯定物品質量及市價為何。因為價高通常代表著質量高,出售者偏於誇張地先開高價,希望偶爾碰中一些不知就裡的。這樣,同樣足以生存的平均成交價,其變差數(即方差,variance)會上升。一般而言,訊息費用愈高成交價的變差數愈大。市場的觀察支持這點:名牌皮包、手錶之類,從百分率看,討價還價的空間一般遠比冒牌貨為小;遊客多的市場會有較大的成交價變差數;凡是顧客需要重複購買之物,訊息費用比較低。在深圳有多間店子比比相連的文具中心與電子用品中心,同樣物品的成交價變差數遠比賣冒牌貨的為低。

還有兩個規律。其一是以上述的競爭店子為例,生意興旺時物品成交價的變差數會下降。這是因為擠迫使邊際成本變得明確:流失甲顧客是招待乙顧客的成本,討價還價的時間成本上升。其二是生意興旺時,出售者的開價不是較高,而是較低。理由也是邊際成本變得明確,速戰速決需要開較低的價。

不是凡有不菲的訊息費用及閒置員工就會出現討價還價的現象。到餐館進食,顧客看著餐牌價叫菜,不議價,因為壓價可使送來的食品減量。訂婚禮酒席有議價的行為,但跟餐館訂出的價差別不大。這也是因為食品還沒有產出,大手壓價對後來產出的食品會有不良影響。


詩中密碼

在大商場或百貨公司之內購物,久不久有折價的現象,但通常不討價還價。這是因為老闆不在現場,同樣物品容許討價還價,帶來的成交價有變差數,會鼓勵銷售員出術,「落格」也。

有趣的是在香港某些檔次不低的商店,就是在大商場之內的,只要老闆或其親屬在場,討價還價的行為往往出現。說有趣,因為這些商店老闆之外有多個銷售員,分頭作戰,各自跟顧客討價還價。他們的設計是在物品上用線掛著一個小紙牌。紙牌的一面寫上物品的銷售價,其實是該物品的開價。紙牌的另一面寫著幾個顧客讀不成理的中文字。這幾個字是從一首耳熟能詳的五言或五律詩的兩句抽出來的,每個字代表一個數字。例如詩云「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小紙牌的一面寫著「晚後秋」就是說八百五十元了。這代表著最低的出售價,顧客不知道,但三十多年我跟一位老闆賭猜得中,勝了。我很佩服這些商店的銷售員。一個陌生客進門,只幾秒鐘銷售員會知道此客是否意圖購物,應酬幾句知道該客是哪一類,價應減多少有了打算。有導遊帶顧客進店是另一回事。導遊把兩個指頭輕輕地按在櫃枱上,是說他要分成交價的兩成,銷售員要打進售價去。導遊知道他帶著的遊客是哪種人物,我見過一位導遊把整個手掌放在櫃枱上。


老友的好文章

訊息費用導致討價還價的行為,而這些行為增加了交易費用。如果所有銷售同樣物品的商店一律不二價,交易費用的節省可使幾方面得益。我認為這是某些名牌商品的廠商或批發商試圖管制零售價的原因。一九六○年芝加哥的Lester Telser發表的關於廠商管制零售價的文章,老師阿爾欽和我皆認為是精彩之作,但不同意。Telser之見,廠商管制零售,不准低於某價出售,是希望能藉此強迫銷售員多花時間示範產品的優越性。該文邏輯嚴謹,考慮到廠商有多方面的選擇,佳作也。

然而,上佳之見不一定對。上世紀六十年代起香港的名牌手錶管制零售價,但手錶是沒有什麼需要銷售員多花時間示範的——跟Telser提出的吸塵機例子不同也。零售價管不容易,香港的名表批發推出這種管制經不起時日的蹂躪。雖然今天還有管制零售折頭的名表,但商店的職員可有較大的折頭。像我這樣的顧客會托職員購買。

名牌手錶是有壟斷性的物品,覓價理所當然,但物品相同的競爭市場出現討價還價則要靠訊息費用與資源空置來解釋了。


(本章完,卷三也完。本章有三個附錄:類聚定律、欺騙定律、收藏第一定律——皆與訊息費用有關,是發表過的散文,這裡不再登。卷四《制度的選擇》是最後一卷,也打算從頭再寫。)


Tuesday, April 3, 2012

三八五:藝術收藏與拍賣現象


(五常按:本文是《訊息費用與市場應對》的第五節。)



元代畫家黃公望(一二六九——一三五四)老年時畫的長手卷《富春山居圖》今天約值五十至一百億元人民幣吧(我以五釐折現率及看一眼的入場費算出)。即是約值十億美元,西方的畫作拍賣從來沒有相近之價,不知達芬奇的《蒙娜麗莎》拿出來拍賣值多少。上蒼有知,收入場觀看費,我賭《蒙娜麗莎》鬥不過《富春山居圖》——炎黃子孫人多勢眾也。

畫了三年,完工時黃公已逾八十,不可能再多畫一卷同樣的吧。三百多年後的乾隆皇帝竟然收藏了兩卷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這不奇,奇就奇在乾隆認為是真的那卷今天的專家認為是假,乾隆認為是假的那卷今天的專家認為是真。我同意今人認為是真的那卷畫得比較好,但較好是真的證據嗎?今天認為是真的一六五○年被燒過,之後分為長、短兩卷,但被燒過可不是真的證據。我最不能接受的,是今天的人貶低乾隆皇帝的鑑證能力。乾隆當然可能錯,但此君凡事苛求,魄力雄強,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藝術收藏家,而且他可以起用的鑑證專家無數。我沒有詳細地跟進今天的專家認為乾隆把《富春山居圖》看錯的理由,而如果上蒼作判斷,我要賭的錢會押在今天的專家那一邊。這裡我只是要指出鑑證藝術作品不容易達到一致的共識。


專家判斷常有分歧

《富春山居圖》只是名作中的一個例子。王獻之的《中秋帖》,懷素的《食魚帖》,米芾的《研山銘》——皆著錄無數的名作,但今天皆有鑑證名家說不是獻之,不是懷素,不是米芾。古書畫當然比近代的較難鑑證,但近代的也絕不容易。約二十年前一套十六幅的傅抱石畫作在香港某拍賣行推出,有專家為文說是國寶級的真品,跟著該專家再寫文章說假假都沒有那麼假。我有兩位深懂傅大師作品的朋友,一說是真一說是假。當時拍賣行收回不拍。我不懂,但純從邏輯推理看,認為是真的機會不小:如果多如十六幅可以假得連一些專家也看不出,傅大師的畫作今天不會那麼值錢。齊白石的畫比較容易假,也很值錢,可能因為齊老寫的字難假。我因而推理,買齊老的畫不要選字數少的。兩年前某君出版一本自己收藏的林風眠畫作的結集,有多張,大部分不是精品。兩位專家說大部分是假,也有懂的說全部是真。我不是專家,但認為全部是真。

這些及無數其他類同的例子證實我要再說的觀察:藝術收藏品的或真或假不容易有一致認同的專家。西方的畫作比較容易,因為油彩有厚度,一個作者的筆觸比較容易鑑別,而他們的藝術發展時日比較短,也較為重視整理作品與存案。另一方面,上節提到的翡翠玉石專家對孰真孰假的判斷很一致,對玉質的高下排列也很一致,雖然在市價的判斷上專家之間可有相當大的差別。中國的藝術收藏傳統以真、精、新排列重要性,其實那所謂「精」也是說「真」,因為一個作者的精品比較難假。


概率取捨與價變規律

為什麼藝術品的專家鑑證會遠比變化複雜的翡翠來得困難呢?我想到兩個原因。其一是鑑證人為之物一般比鑑證天然之物困難。藝術作品的價值主要是作者的思考與手藝,但翡翠的價值主要是天然的石頭。人為之物遠為容易複製,因而遠為容易假冒。其二,任何需要專家鑑證的物品,善於其道者一定要看得多,最好是能親自買賣或收藏,賺錢或虧蝕皆會對物品有較為深入的體會。翡翠玉石無數,市場成交也無數。然而,大有收藏價值的藝術品,尤其是屬於某一作者的,不容易多見,更勿論親自買賣了。這些日子藝術品在神州大地的拍賣市場升得急,主理拍賣生意的要提供鑑證——雖然次等拍賣行出售的很多是假。也是這些日子,拍賣行業的一般意識,是求物品易,求鑑證專家難。

因為藝術收藏品難有一致性的專家認同,購買這些物品的真偽之辨只能是一個概率上的選擇。稱得上是精品的比較難假冒,所以在大市上升時精品之價升得比較多,大市下降時精品之價跌得比較少。這樣,假以時日,同一作者同樣大小的作品,精品與一般之作相比,前者的相對價格會上升。這規律好些收藏老手知道,加上市場有競爭,投資的利息成本不菲,除非遇上這些年中國那樣的高速經濟增長,初入門的要收藏投資的回報率高於利息率是很困難的事。學習是漫長的過程,不容易,但有趣。經濟不論,幸運不算,投資於藝術收藏賺的是訊息費用的工夫錢。


名堂效應影響市價

是真是假的概率不一定對,所以市場出現了其他準則的協助。例如作品有沒有著錄是重要的考慮,而著錄是何方神聖,出版的日期是否夠老等,市場皆重視。以國畫或書法而論,收藏家或鑑賞家的印章稱得上是專家的可以背得出來。雖然電腦可以容易地複製印章,但今天懂的可以辨別,而印泥顏色的考究也是一門學問。因為是真是假的概率可變,用心的收藏家會花時間去考慮資料,希望在市場購得他人不知道證據的作品,或增加自己擁有的作品的證據。

來源重要,這方面西方比中國遠為有系統地處理。名堂也重要:是誰收藏過或今天是誰放出來。最有說服力的名堂效應可能是清代的瓷器。一家在歐洲稱為什麼堂的瓷器收藏,其價高出同樣水平的很多。可能我知得太少,認為鑑證舊瓷器沒有鑑證舊書畫那麼困難,但從名堂效應作判斷,舊瓷器的鑑證是比舊書畫困難的。

我有一個不嚴謹的觀察:愈是初級的鑑證家愈會偏於說一件藝術作品是假。如果這觀察是對的話,可不是因為說假、假、假會提升自己的身價,而是說假的代價比較小。說是真,人家依你說的買下來後,發現是假,你的聲名代價會下降很多。說是假,害得人家走了寶,你是不用付多少代價的。


明拍與暗拍的選擇

這就帶到今天收藏市場中最熱門的名堂:拍賣行。次等的不說,大有名堂的無疑給問津者有提供「真品」的訊息,雖然孰真孰假常有爭議,而今天的拍賣行一般不敢保證。另一方面,有疑問的作品也往往拍賣——可以肯定的是太少了。拍賣行的專家有他們的專業水平,但免不了也有問號。他們自己很少收藏,也不是專於某時期或某作者。大師如吳冠中曾經幾次看錯了自己的畫,何況我們沒有聽過拍賣行有吳冠中專家。經過多年的觀察,我認為從個別作者的角度衡量,拍賣行之外的收藏家往往比有一般性的專業鑑證家高明。

藝術品拍賣是公開舉手的。這跟翡翠原石下暗標或在巾下以手指出價不同。有趣的問題是明拍與暗拍這二者哪方會帶來較高的成交價。答案是清楚的:雖然有時明拍價高,有時暗拍價高,但選擇明或暗的最終權力是在出售者的手上,所以一般而言,哪種拍法被選中是成交價較高的。

翡翠原石拍賣,物主只在石皮上開幾個淺而小的水口,由專家選擇最佳玉質的示範位置。主要的買家要求暗拍是為了保護他們苦學多年看皮賭石的知識。這要求物主接受,因為一般而言願意出高價的人對該原石的產品市場有專業認識。倒過來,代理眾多藝術品出售者的拍賣行要買家舉手明拍,是希望後者能集中表達拍賣行之外的眾多收藏家的知識。因為這些知識的集中,一件藝術品的拍賣成交價往往高出估價多倍。是的,藝術品拍賣,舉手的人是誰或是代表著哪位買家不少人知道。有些初入門的人會跟著朋友說是大收藏家的舉手。


造價的行為

瞞騙的行為當然存在,一般沒有趣味,不好說。拍賣行的聲譽值錢,屬下的職員混水摸魚常有,中、外皆然,也不好說。但造價的行為是要分析一下的。公開拍賣鼓勵造價,因為拍賣的成交價不僅會公佈,而且傳遍天下。這公佈之價不一定是真的。價高是不凡的象徵,造不實的高價對好幾方面的人有好處。在幾種情況下造價的行為會出現,這裡要談的是藝術品的作者刻意地把自己作品的拍賣成交價造高。要付的兩頭佣金加起來約下錘價百分之二十。有時請朋友把價叫上去,其實是自己間接地買回來;有時預先約好買家,暗地裡答應會附送些什麼。算是欺騙的行為,但下文解釋,算不上是不道德。是的,今天不少朋友恨不得二十年前曾協助藝術家造價。

西方的藝術市場也有造價的行為,可能比中國為早。十九世紀,兩大繪畫天才——梵高與高庚——就有不造與造的比對。梵高不為自己的畫作造價,平生只出售過一幅畫,整生貧困;記載說高庚有造,也懷疑他喜歡用別名寫文章稱讚自己的畫。二十多年來,中國畫家的收入上升得快,其中有造與不造價的。造的不公佈,但不是大秘密。

這裡的有趣問題,是造價會否增加一個藝術家的財富呢?答案是有不少成功的例子,但造價失敗可以是災難。有家境富裕的造價造足整生也沒有什麼作為。長遠地看,市場對藝術品的判斷很少出錯。足以傳世的藝術作品早晚在市場有可觀的真價,但像梵高的作品那樣,要等到死後一年才有人搶著要,是多麼令人惋惜的事。

成功的造價行為是協助基本上在市場有可為的藝術家提早增加收入,因而增加財富。我也認為有些很不俗的藝術家,因為不造價永遠在市場消失。造價因而可以挽救這些不足以傳世但應該有可觀收入的准天才。問題是造價要成功可能要不斷地造一段日子,成本不菲,而最頭痛是不知造哪個價才對。把價造得太高,吸引不到買家,減價帶來的形象是藝術家的大忌。把價造得太低,要加價很困難。原則上,一個有真實本領可以打進市場的藝術家,造價可以協助提早入市,但選錯了價會是災難。

在訊息費用奇高的藝術收藏市場,造價的行為是作者對收藏者說:你們看看這邊吧——我是天才,你們怎可以不知道呢?從負面看造價是欺騙的行為,但從正面看作者是意圖減低市場的訊息費用。中國詩人中天賦最高的李白也有造價之嫌。在《與韓荊州書》中他寫道:請日試萬言,倚馬可待!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