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November 14, 2002

請挽狂瀾於既倒——致董建華先生(之六)

結論



寫此六期文章之前,萬國商業機器請我作二十分鐘的主題講話。我不知有記者在場,中了計。建議香港的公務員減薪百分之四十,雖然博得滿場掌聲,但朋友說,電台名家如鄭大班之流把我罵了好幾個早上。我為此要澄清觀點,順便解釋毫無惡意。一起筆就說是不能成事的建議,怎會有惡意呢?作為茶餘飯後之談,讓讀者思考一下,倒是可以的。然而,心底裡我還是想,不可能是因為既得益分子的抗拒、壓力團體的左右,處理這些困難董建華先生可能有辦法。



不久前在美國的中文報章讀到財政司長梁錦松的言論,不以為然。他說上海與香港只會互輔,不會競爭。互輔合作是對的,但競爭對殺也對。合作與競爭的並存是沒有衝突的。上海與香港是類同的城市,同行如敵國,怎可以不競爭,試把對手殺下馬來?



我說過了,如果國內廢除所有外匯管制,大事開放金融,上海的經濟會在五年之內超越香港。我又曾經提及,雖然時間相同,上海的太陽比香港的早升一個小時。紐約的太陽比芝加哥的早升一個小時,前者先開市,後者的股市、金融等行業遠遜於前者。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之前的上海比香港繁榮,有口皆碑,顯示該市也有地理上的優勢。上海是長江一帶的商業中心,香港是珠江三角洲的頭頭,各擅勝場,是二十一世紀的兩個經濟重鎮。香港的困難,是若以目前的情況發展下去,不容易與上海並駕齊驅。梁老弟錦松應該明白,同一民族,同一國家,競爭條件相若的城市其平均國民收入遲早會大致相同。



不久前我大略計算過,從物價調整後看實質收入,香港只比上海高四分之一強。這是個好現象。今天上海市民的生活很不錯,而若開放金融,其實質收入與香港看齊會是一瞬之間。只要香港的實質收入能保持不低於上海,我們今天的經濟困境不會是大災難。我擔心的是上海的經濟不斷上升,而香港的不斷下跌,到後來他們的生活水平比我們的高很多。這是很可能發生的事。如果上帝今天能與我們簽訂合約,指明香港的生活水平永遠不會低於上海,我建議立刻簽約。較為樂觀的一面也是有的。那就是香港有機會持久地勝於上海。不會勝很多,但如果上海開放金融後的必然急升,而我們還能持久地稍勝該市,那就真的很了不起。維持我們今天的經濟政策,這「持久稍勝」是不可能的事。想來想去,我認為唯一可以保持「稍勝」的辦法——讓上海開放金融還「稍勝」——是要搶先霸佔市場。這是基於先拔頭籌可以穩守的理念,歷史的經驗是支持的。



為這個問題我考慮了在五年至十年之間香港應該還有的較為優越的競爭條件,建議香港要迅速地利用這些條件去「搶市」。不談地理位置,我認為如下四項香港在可見的七、八年間還會明顯地比國內任何地方為優:(一)貨運港口:這項香港應該永遠優勝。(二)學術與醫療的人材與設備:這項再勝國內十年似乎不難。(三)通訊與信息:本來已遠高於香港的國際長途電話費用,最近國內又再提升。五年之內香港的通訊費用會遠低於國內的應該是可以肯定的吧。至於信息或訊息那方面,國內的媒體還有諸多管制,而雖然香港今天炒的熱鬧的二十三條勢在必行,對商業訊息的影響似乎不大。(四)法律保障:這主要是指商業合約的保障法律,香港目前大為佔優,而這方面五年之內國內是不容易追上的。



在上述的優越條件下,縱觀現有的多種相對價格,我問:如果香港的資源使用是以自由市場取捨,哪些行業可以興盛起來呢?最有前途應該是展銷。不是一般的展銷,而是讓國內的工廠或企業,大大小小的,帶物品與員工到香港來作長期展銷。場地要相宜(每月每呎十元八塊),而外來採購的商人要多有廉價酒店的供應。來港展銷當然要付利得稅,定居的可加一項人頭稅作為保安與公共設施的費用。



觀察到的相對價格的含意,是以繁盛但樓宇殘破不堪的地區大量改建展銷場所。通訊、信息、法律等服務香港有優越性,怎可以不利用一下?政府要放棄目前的土地政策。跟著可為的是大量增加貨運與引進國內的進出口商人。盡量增加貨運碼頭,讓競爭大幅地減低運費,而國內的進出口商人與展銷商同等待遇,自由來港,他們對香港的住宅與寫字樓的需求會大幅增加。不要強迫他們買樓才可以定居,來做生意是足夠的要求。因為目前國內的教師薪酬低,師資比不上香港的,而國內的學子要學英文。大搞教育市場有明顯的相對價格的支持,但學校要私營從事。學券制可以資助教育而又同時把學校改作私營。這樣,我這個退了休的老人家可能要東山復出了!重要的是容許大量的國內學子來港求學(是的,他們不少出得起學費),香港本土的學生學普通話,學中國的文化與中國的情況,遠為容易。這比我們今天不知所謂的母語教學高明得多了。國內的學子勤奮好學,有他們的參與,香港不成氣候的學術氣氛有機會搞起來。



比較不肯定的是以醫券搞醫療市場中心。看來比較複雜(醫券不能以人算,要以較嚴重的病算),而短暫來港求醫的怎樣處理我更是門外漢。今天公立醫療的費用大得驚人,樂善好施香港再也負荷不起。醫療改私營,而綜援等福利可免則免。二十一世紀的天下大勢,是大搞福利的經濟會成為弱者。



今天香港的人口是六百多萬;深圳的人口近五百萬,其中七成是流動人口。二者加起來一千一百萬。作為南中國生產中心的商業總匯,也作為整個中國的一個貨運、教育與展銷重點,深圳與香港加起來的人口上升至千五到二千萬之間不是誇張的數字。只要保安、公共設施等跟得上,來港的是正當的商人與學子,定居的在未交足夠的稅之前付適當的人頭稅,香港增加二百萬商業流動人口(可定居但沒有戶籍),會帶來三十至五十萬來自國內的小商戶及大商戶的小代理。縱觀國內的發展與香港還有的商業優越條件,這數字絕不苛求。商似雲來,必會增加足以挽救香港經濟的需求。這些是董建華先生的工作了。



(之六,完)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