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pril 21, 2009

從造園林看中國農民的產出成本

從造園林看中國農民的產出成本——再評新勞動法

我喜歡親自建造園林。沒有真的學過,但研究過,建造過,曾經在美國獲得一個園林大獎。由我出錢,由我設計,由我指揮,從早到晚工作一個月,造成後讓承包工程的仁兄拿去比賽,獲大獎後此君生意滔滔。

說自己沒有學過可能不對。參閱過蘇州與日本京都的園林書籍,認為日本的較合心意。到京都幾個園林靜坐幾天,心領神會,再找一些建造園林的技術書籍參考一番就是了。自己的本領,是攝影時構圖看得快,看得準,用於之園林,石頭、草木、小丘、水池等的擺佈,建造時意之所之地發揮可也。技術的要點是不同物體的動工及安置要有先後次序。根底是日式,中國品味是加進柳樹——日本的園林不用柳——是「楊柳岸,曉風殘月」的影響吧。讀者不要給我誤導:植柳是名樹中的最差投資。

喜歡親自造園林,因為作為一門藝術,那是最容易發洩情感的玩意:創作時作者身在園中,整件作品包圍著作者。我不先作任何圖樣設計,建造時在場中指揮,晚上細想這裡那裡怎麼辦,日間見到不滿意的這裡那裡修改一下。

親近的朋友知道,在學術思想時我是個集中力很強的人,可以持久地集中多天,外人說什麼往往聽不到。當太太及孩子們見到一下子我魂遊四方,知道發生著什麼事,也知道怎樣吵鬧我是聽而不聞的,於是不管。奇怪,集中思想時我喜歡孩子們在旁邊搞得天翻地覆。這樣的一個人,久不久要找藝術的表達來鬆弛一下,造園林是個好去處。

造園林的機會在美國的西雅圖多得很,在香港的機會是零,而今天在神州大地的機會,比美國還要好。是的,中國沒有美國那種發神經的環保法例,僱用農工一律相宜,而中國農工對種植的知識,冠絕天下。今天老了,不能整天站在園地指揮。只是久不久去看一次,作些建議或改動,成果遠不及自己能長駐場地那麼好。然而,有機會我還是喜歡染指一下園林的。

這裡還有一個不能漠視的話題。造園林是一項可以穩定地賺點錢的投資。困難是要找到一間有足夠空地及宜於造園林的房子。找到了,自己的勞力不論,一元投資房子可升值三至五元。還有,園林這回事,保養得宜會按年升值。這與室內裝修年年折舊有很大的差別。

最近要在一個園林種植約四十株桂花樹。這種樹常綠,清潔,花香,而每年的增值可觀也。我選較大的,樹幹直徑八至十公分。售價包運、包種、包活一年。要天晴起碼三天才移植,要懂得怎樣挖掘,要懂得怎樣用草繩把樹根連泥土紮成球形,而某些樹要懂得怎樣切枝。準備工作做好後,搬運移植桂花樹那天,六個農民,四女二男,從清早七時工作到晚上七時也植不完。當我知道該天他們每人的工資只約四十元,不是天天有工作,心酸起來,每人補給五十。異日繼續,只半天就植完了。當時我不在場,電話堅持要等我趕去看看才放農民走,其實是趕去每人再補給五十。我不要把錢給他們的老闆轉交,要親自交到農民手上。

上述的平凡現象有兩個不平凡的經濟含意。首先是這樣的園林移植,連樹帶工,美國要多少錢一株呢?答案的第一步是美國的園藝專家不懂。五年以上的樹他們不敢移植。我移植的桂花樹逾十年。中國的農民可以移植逾五十年的老樹,一律是包活的。

讓我假設技術上美國也沒有困難,那麼同樣的一株樹,包運包種包活的,在美國需要多少錢呢?我的大約估計是美元六千一株,比中國約高五十倍。這是較為誇張的例子,但數字的估計大致上對。六千美元一株,選植兩株也是過於奢侈了,做夢也不會想到四十株那邊去。

現在的問題,是從植樹那方面看,中國的勞動力與美國的沒有多大差別,樹的欣賞價值也差不多,但從國民收入那方面衡量,我選的誇張例子是中國只有美國的五十分之一。國民收入是不算消費者盈餘的——應該算,但無從算——作為欣賞者,這盈餘比在美國高得多了。這些大差距的解釋,是植樹這個行業不能賣到美國去,而中國的貧苦農民實在多。我遇到的那六位植樹農民上了年紀,識字不多,而他們的植樹知識雖然了不起,沒有其它值錢的用途。享受著他們的產出是我這種人,市場說廉價,我就付廉價,除了趕到場地多給他們一點錢,我還可以做什麼呢?說過了,按照經濟原則幫助農民,我們要鼓勵農民轉到工業去,然後讓市場壓力使農產品之價提升。這是唯一的最有經濟效率的法門,其它的一概不妥。

這就帶來第二個更為重要的問題。上述的六位農民是打散工的,既沒有白紙黑字的合約,也不遵守最低工資的規限,而新勞動合同法的所有條例顯然是一律違反了。我們應該為這些農民而堅持新勞動法的執行嗎?

我的大略估計,如果新勞動法被堅持引進,桂花樹的培養與移植的成本上升,會使市價高出一倍。有些還能繼續移植工作的勞動農民的收入會提升,但因為顧客見樹價上升了,會減少購買量,植樹的勞動需求量會相應下降。樹園的老闆會因為新勞動法的執行而選聘那些生產力較高的勞工,生產力較弱的要不是失業,就是被迫轉向收入較低的、勞動法管不著的小販工作,或行乞,或盜竊。鄧小平先生昔日站起來搞經濟改革,在第十一屆三中全會中不是說得擲地有聲,說得清楚,要給每一個人自力更生的機會嗎?

如此類推,轉到工業那方面看,我不否認,新勞動合同法會促使還沒有倒閉的廠家多置較為先進的機械,也會多向較為優質的產品打主意。淘汰了接單工業,餘下來還可以繼續操作的會好看一點。中國的改革是為了好看嗎?還是為了改善勞苦大眾的生計?是誰想出來的經濟謬論,支持著科技的改進由法例逼出來會有好效果的?高舉騰籠換鳥的汪洋先生最近說大家要耐心等一下,要忍一下,忍得雲開見太陽。看來汪先生是忘記了中國的窮人是沒有煉過仙術的(一笑)。

我沒有反對過幫助那些因為某些不幸而不能工作的人,但像中國那樣人口多資源少的國家,大搞福利經濟愚不可及——也沒有資格。新勞動法的執行有一個肯定的效果,那就是生產力最低的人受到損害。這是淺的經濟學。較深的經濟學說,像中國那樣的國家,只要最低下的人能有自力更生的機會,層面高一級的眾君子的生活用不著我們操心。

回頭說我遇到的那六位上了年紀的植樹農工,他們的前途怎樣了?很不幸,就算新勞動法不存在,我看不到他們的生活會在他們有生之日大幅地提升。衣服破舊,鞋子看不出是什麼,到死那天還會差不多吧。我想,他們工作得那麼起勁,應該是為了他們的後代。這裡那裡多賺幾塊錢,寄回鄉下孫子們或可購買一件新衣。他們是希望見到子孫有成而活下去,不是希望自己會富裕起來。這些人偉大,國家是因為他們吃得苦而建設起來了。

寫到這裡,脾氣頓發,要問︰上蒼究竟授予了什麼人那麼大的權力,可以連最苦的人的一絲希望也不放過?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