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February 10, 1984

賣桔者言

作為一個研究價格理論(Price Theory)的人,我對實證工作好之成癖。要瞭解玉石市場的運作,我曾經在廣東道賣玉。在美國研究原油價格時,我曾到油田及煉油廠調查了好幾個月。在華盛頓州研究蜜蜂採蜜及替果樹作花粉傳播的各種價格時,果園及養蜂場是我常到的地方。後來發表了《蜜蜂的神話》,很受歡迎,而在無意間我成為半個蜜蜂及果樹專家。

因為從事實證研究而在多個行業上成了准專家的經濟學者越來越多;理論若經不起實證的考驗,是很難站得住的。一個有實據在手的後起之秀,有時只要用三招兩式,就可把一個純理論的高手殺得片甲不留。這解釋了為什麼實證經濟學在近二十年來大行其道,威不可擋。

跟一般同行相比,我有兩個較為例外的習慣,一好一壞。好的一面是我強調實地調查的重要。這觀點是因為我在大學寫論文時引用書本上的數據,中過計,痛定思痛而產生的。壞的一面是我的興趣主要是在乎調查研究,並不在乎寫論文發表。滿足了自己的好奇心,我就欣然自得,懶得將研究的結果不厭其詳地寫下來。關心的朋友對我那些千呼萬喚也不出來的文章很是失望。他們若知道我年宵之夜在香港街頭賣桔,當會寫信來查問所得。

香港年宵市場,在年宵的那一晚,需求的變動是極快極大的。變動的方向大致上是大家都預先知道的。一千塊錢一棵桃花可在幾個鐘頭之間變得一文不值。但若不是買賣雙方在期待上有了錯誤,上好的桃花哪會有棄於街頭的明顯浪費?賣不出跟蝕大本賣出有什麼分別?同樣一枝花,有人用二百元買也有人用五十元買,是否浪費?年宵貨品的不斷變動的價格是怎樣決定的?期待上的錯誤是怎樣產生的?這些問題既困難又重要。

要在這些問題上多一點瞭解,我就決定了在年宵的那一晚親自賣桔。這算是我第二次的經驗。第一次是一年前的年宵。那次連天大雨,年宵當晚更是傾盆而下。擺了數天的桔子十之九八都因雨水過多而掉了下來。我見「空多桔少」,知道大勢已去,無心戀戰,數十元一盆成本的四季桔,以五元清盤了事。無端端地蝕了數千元。

今年捲土重來,也是意不在酒。入貨二百多盆,每盆成本四十,賣不出是不能退貨的。送了一小部分給親友,餘下大約二百盆就決定在年宵晚上八時起,在借來的一個行人眾多的空地盤出售。這數量是比一個普通年宵攤位的一晚銷量大上好幾倍。我和三個朋友一起出售的只是四季桔,而在地盤鄰近少有賣桔的人,所以到凌晨三時半便將桔子全部賣出。

全部賣出並不一定是有錢賺的;賺錢與否要看每盆桔子平均售價的高低。在我們一定要全部賣出的局限下,入貨的多少、價格轉變的快慢、價格高低的分佈、討價還價的手法,都有很大的決定性。我們二百盆的平均售價大約是每盆五十五元(最高八十元,最低二十元),若盆數減半,盈利會較高。我們所賺得的就是那些送了給親友的桔子。而我自己從賣桔所領悟到的經濟含義,卻是大有所值!

九時左右,客似雲來。年宵市場沒有不二價這回事。無論開價多少,顧客大都講價。整晚我們只有五六盆桔是照開價賣出的。因為一般顧客都知道年宵市場是討價還價的,所以實行不二價就很難成交。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開價是預備要減的。每個顧客的訊息數據不同,所以成交價格不一。賣桔的人所求的就是要以最高的平均價格,及時將全部貨品出售。我們起初開價是每盆八十元,最低以六十元出售。十一時開始下雨,開價立減;半小時後雨停了,開價立加。午夜後開價減至七十元。這一小時內顧客最多,但都是以為午夜後可買便宜貨,所以講價較煩。其後減價次數漸多,到後來每盆開價三十元。

同樣的貨品,同樣的成本,以不同價格出售,叫作價格分歧(Price Discrimination)。這是經濟學上的一個熱門題目。要在同時同地用不同的價格將桔子出售,我們四個人就要獨立作戰,盡量將顧客分開。若要將桔子出售,就要使顧客相信自己所付的是「特價」。但若沒有價格分歧,生意是很難不蝕本的。買賣雙方因此都有不老實的行為。

價格分歧的現象眾所周知,不值得大驚小怪。但在經濟學上,年宵賣桔的經驗卻使我領悟到幾個重要的含義。在所有經濟學課本上的分析,實施價格分歧必須有兩個條件。第一個條件就是要將市場分開或將顧客分開,而經濟學者都一致認為在同時同地將顧客分開是不可能的。這個觀點顯然是錯了。價格的訊息費用相當高,而這訊息賣者要比買者知得多。只要買者相信自己議訂的價夠便宜,他不會再費時去查詢,也沒有意圖去公佈自己的買價。

第二個價格分歧的主要條件,就是付不同價錢的顧客的需求彈性(Price E1asticity of Demand)必定有所不同——付較高價錢的彈性係數一定是較低。這個條件顯然也是錯了。訊息較少的人付價較高,而訊息的多少跟需求彈性的係數卻沒有一定的關係。在邏輯上,以需求彈性引證的價格分歧的分析,在基礎上有很大的錯誤。這個錯誤是不容易在報章上向讀者解釋的。

有些經濟學者認為在某些情況下,價格分歧是唯一可以賺錢的方法。那就是說,不二價是會蝕本的。諾貝爾獎獲獎人史德拉(G. Stigler)教授不同意這個觀點。但我賣桔的經驗卻認為這沒有錯。史德拉又認為價格分歧必會帶來浪費,因為付不同價錢的人的邊際價值不同。這分析看來也是錯了。在有無可避免的交易費用的情況下,不同的邊際價值總要比買不到桔子有利。若機緣巧合,史德拉能在年宵期間訪港,我會請他到街頭一起賣桔的。

賣桔的經驗也使我對討價還價及不忠實的行為有較多的認識。值得在這裡向大學經濟系的研究生指出的,就是他們抱怨找論文題目的困難實在是言過其實。要作經濟研究,香港有如一個金礦。好而重要的論文題材信手拈來,俯拾即是。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