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熱與虧本
前為美國總統夫人而後為船王夫人的積琪蓮,大名鼎鼎之女人也。謝世後,她把世人開了個大玩笑:她的一千三百件遺物,於上月(九六年五月)在紐約蘇富比拍賣,成交價之高,拍賣者的瘋狂,史無先例,故被稱為「世紀拍賣」。
一些數據很容易證明其驚人之狂熱程度。遺物總數原本估值四百六十萬美元(這應該是偏高的了),成交的總值卻為三千四百五十萬美元,相差七倍半。一套舊的哥爾夫球棍,估價八百美元,成交七十七萬二千五百美元,高出九百六十五倍。其它一些物品的估價更屬無稽:三個舊椅墊,估價五十至一百美元,成交二萬五千三百美元(據說甘乃當年可能沒有接觸過);一堆舊雜誌——應是一文不值的吧——成交一萬二千六百五十美元!我可以肯定,以將來的出售市價而論,這次「世紀拍賣」的所有得主必定虧本,會虧損得一塌糊塗!
一九八七年有一次瘋狂不及但類似上述的拍賣,是名人溫莎公爵夫人的遺物。一位紐約的古董商,當時以三十倍於估價的價錢把一條公爵夫人的項鏈買下來。去年十一月,該商人在香港的亞洲藝術博覽會中,欲以當年成交的半價出售,卻無問津者。他告訴我當時他以為「執到寶」,但這項鏈他賣了八年也賣不出去。以市場利率計算,八年後的今天,其成本大約上升一倍。以原價之一半求售,是成本的四分之一,但也賣不出去,真的是血本無歸也。
據說,溫莎公爵夫人遺物的拍賣得主,血本無歸是一般性的。因為那項鏈的市場命運並非例外而是一般性,所以就成為一個需要解釋的經濟現象,經濟學書本或專業文章似乎沒有提及過。我對這現象百思不得其解,但最近好奇地閱讀有關積琪蓮遺物拍賣的報道,一位評論家之言使我茅塞頓開。
這位評論家說,積琪蓮遺物的拍賣成交價,是基於三個成分的組合:其一是物品本身所值,其二是積琪蓮與兩位前夫的名氣所值,其三是拍賣場中的氣氛,使好些人瘋狂起來,黐了線,在出價時失了分寸。
我同意這三個成分的分析。至於我那狂熱場中的得主日後必定虧本的論點,是基於第二與第三——名氣與狂熱的成分不能持久!
先談「狂熱」吧。好些時候,由於拍賣場氣氛熱鬧,而叫價時又沒有時間仔細推敲,一不小心就很容易中了招。拍賣行怎會不知道買家的弱點,於是,當行出色的拍賣官就是那些懂得製造現場氣氛的人,在底價之下,即使明明沒有人出價,也會手晃腳劃地亂叫一通。這樣的造價是司空見慣的。又有一些時候,賣家要造價,就安排好些朋友在拍賣場上舉手,以壯威勢。老行尊戲稱這些人為「舉手黨」。
當然,上月積琪蓮遺物的拍賣,是毋需「舉手黨」助陣或「造價」的。但熱鬧氣氛可以誤導「有心人」,卻是事實。
氣氛誤導,其成功機會最大的是拍賣場中「初哥」雲集。去年香港佳士得秋季的一項次級玉器拍賣,因為說明沒有底價,來的大都是第一次「躬逢其盛」的人,於是叫價離譜,中招者眾矣!積琪蓮的遺物拍賣,場中絕大部分也是「初哥」。
拍賣成交價中的「狂熱」成分,在一夜之間——充其量是數天之後——會煙消雲散。據說拍賣場中一些因「狂熱」而中招的人,根本在經濟上買不起!
拍賣場中的狂熱是短暫的。然而,非拍賣式的市場狂熱,有了「牛群現象」的協助,卻可以持續地「黐線」幾年。歷史上最有名的例子,是十七世紀時荷蘭的一次「鬱金香危機」,持續了大約三年,使全國的經濟受到影響。其「危機」之起,是由於人們爭炒鬱金香球莖。據說當時一個球莖的高成交價,可以買五百五十隻羊。大家明知球莖可以繁殖,但竟然達至那樣的成交價,你說黐線不黐線?後來球莖市場崩潰,使得很多人破產,成為歷史上的經濟悲劇中之笑話。
且讓我轉談拍賣價中有關「名氣」的成分吧。「狂熱」的價格成分,消失得很快,但「名氣」的卻消失得較慢。所以我認為積琪蓮這次的遺物拍賣,其物品今天的市價已應下跌了一截,今後的十年八年中還會繼續下跌。
一件物品的「名氣」價值不斷下降,有三個原因。其一是拍賣前的大事宣傳,不免誇甚其詞,而這樣的宣傳,可一而不可再也。其二,一個拍賣場中的買主——亦即得主——對「名氣」的佔有,今天覺得新奇刺激,過了些時日,就不免覺得有點俗氣。這好比新車擁有得久了,就算還是新的,對車主而言,也貶了值了。
其三——這是最重要的——就是積琪蓮的遺物,絕大部分都很平凡,好些是普通的或假珠寶之類的飾物,市場到處可見,而即使是真寶石,其品味往往俗不可耐,沒有特別的「性格」。這樣,過了一段時期,拍賣場中所得,你會覺得好像許多人都有,一模一樣的,豈非掃興之至?此外,如果你是那堆舊雜誌的高價得主,十年之後你可能會覺得舊雜誌畢竟還是舊雜誌,況且又不知積琪蓮究竟有沒有真正看過,以復利率一算,成本二十多萬港元,你會感到欲哭無淚矣!要賣出去嗎?物品如此普通,你怎能證實那一定是積琪蓮的遺物?
當然,拍賣得主可以自我安慰:為了喜歡積琪蓮,要出高價收購她的物品以為紀念,將來的市價如何無關重要。這種「偉大」想法的漏洞,是有朝一日,你會在市場上見到一件比你所擁有的更好的積琪蓮遺物,其價格不及你的成本十分一。這樣,你再「偉大」也會後悔而感到中了招,應該等一下在拍賣行之外的市場下注。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