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23, 1999

驚回首,感慨話千年(四之二)

千年以來,中國最好的皇帝是康熙(一六六二——一七二二在位)。毛潤之在他的《沁園春》低貶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斯汗等人,但卻沒有提到康熙。要是提到康熙,他應該不敢說:「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康熙是個獨裁者,對政敵或爭位的人絕不手軟。但他對人民的生活與自由,永遠放在第一位置。這個皇帝聰明、勤勞、客觀、好學。凡有傳教士不遠千里而來,他必虛心求教,要多知一點怎樣才可以改進人民的生活。後來慈禧太后動用海軍軍餉來建頤和園,是因為差不多二百年前康熙訂下「永不加稅」。

一個明智的獨裁者,當然理解繼承問題的重要。康熙看中不是長子的雍正,也看中年僅幾歲的孫子乾隆,使清代能連貫地有三個好皇帝,國泰民安一百三十多年。這是個歷史奇績。

我認為康熙最聰明的地方,就是作為外族管治神州大地,他重視中國的文化。這與元代是截然不同的。自康熙到垂簾聽政的慈禧,每個清代的統治者都學中國的書法。雍正的書法最好,有近於書法家的水平。不是皇帝的成親王算是個書法家。乾隆寫得笨,而其詩俗不可耐,但他是歷史上最重要的中國藝術品收藏家。慈禧的書法很難看,但她的畫「了不起」,顯然是槍手代筆的。喜歡「請槍」而把自己的印章蓋上去也算是重視中國的文化了。

令我拍案叫絕的,是納蘭容若(一六五五∣一六八五)。這個早逝的滿族皇室子弟的詞品,可與宋代蘇東坡、李清照、辛棄疾等大師平起平坐。精於騎射的納蘭容若肯定是個天才絕頂的性情中人,但他的詞藝能雄視神州七百多年(稼軒之後到今天),顯然是自小父母就要他在中國的文學上痛下功夫。

乾隆之後,繼位的幾位皇帝不是暴君,而是庸材。這是中國二百年前開始走下坡的一個原因。然而,與歐洲相比,我們給老外節節追近,在相對上步步敗退,卻起自康熙。最好的皇帝也保不住我們的相對優勢,有兩個原因。其一是我們歷來科學落後於人;其二是歷來閉關自守的意識,應付不了無可避免的對外貿易的發展。這後者起於歐洲工業革命之前,讓我先談吧。

一六六四——康熙登位後兩年——大約一公斤的中國茶葉運到英國去。茶杯也同時運到。老外不懂得用,把保熱的杯蓋放在杯底下,後來演變成為今天我們喝咖啡的杯與碟。但茶老外不僅懂得喝,而且認為是天下妙品。

半個世紀後,一位英國紳士說:「中國有天下最佳的飲品,茶;最佳的糧食,米;最佳的衣料,絲。有這一切,他們是不需要與我們貿易的。」據說這是當時老外的一般意識。他們渴望與中國貿易,屢派說客到中國來,要求貿易開放。但康熙與他的孫兒乾隆一樣,對老外的產品沒有興趣。

這個後來被歷史學者笑掉牙齒的「沒有興趣」、「夜郎自大」的意識,其實有點道理。一八四○年鴉片戰爭強迫中國開放貿易後,老外商人到中國大力推銷刀叉、鋼琴之類的產品,與中國的文化格格不入,力竭聲嘶也賣不出去,又使歷史學者笑掉牙齒。

康熙為了應酬,謝世前兩年(一七二○)在廣州設立了「公行」,起初是七家,後來增至十三家。這就是今人在廣州的老人還依稀記得的、曾經是大名鼎鼎的「十三行」。(一八四二年取締,但地區之名解放後仍在。)一家公行的主事商人叫作「行商」,每家公行指定與一個老外國家貿易,有絕對的壟斷權。對中國貿易最有興趣的是英國,而成交量也最大。英國方面的中國貿易也是有壟斷權的,由東印度公司御准主理。因為有大利可圖,英國到中國的走私商人不計其數,而其中最有名的走私英商是今天香港怡和的創辦人。

公行於一七二○年成立後,與老外相安無事大約半個世紀。中國的茶與絲在歐洲大行其道,但老外商人卻沒有什麼產品是廣州的行商樂意接受的。行商最喜愛的,是金與銀,尤其是銀兩,因為當時中國的貨幣是以銀為本位的。

以銀換絲、茶,皆大歡喜。說當時主要是英國人喜歡喝中國的茶,是不對的。一七七四年數以噸計的茶把美國的波士頓海港染了色(美國歷史上著名的Boston Tea Party),全部是中國的茶葉。

不幸事情的發生,起於一七八○年的前前後後。英國老早就禁止本土的銀兩出口。英商運到中國的銀兩,是從歐洲大陸搜集的。主要是西班牙,因為該國與盛產銀的墨西哥有密切關係。但一七七六起,西班牙有一連串的戰爭,又與墨國不和。這導致銀兩的供應短缺。

英商與中國貿易,銀兩不足,就想到盛產於印度的鴉片。中國在一七二九年就禁止鴉片進口,但走私易過借火。起自銀兩短缺的英商鴉片走私,廣州的行商有暴利可圖。這暴利與鴉片進口在中國急升的數字,有很多不同的版本,而任何版本都是驚人的。

以鴉片代替銀兩,中國的銀兩進口立刻減少,理所當然。但過了不久因為鴉片進口量大,銀兩就開始外流。因為銀兩是中國的貨幣,這外流引起通縮及經濟不景。這應該是十九世紀初,乾隆謝世後不久的事。

再過三十年,江河日下,銀兩外流變本加厲,林則徐見勢頭不對,給皇上的陳辭擲地有聲,在廣州大燒鴉片。可惜林前輩不明白一百年後經濟學者才弄清楚的貨幣理論,所以他的分析差之毫釐,失之千里。這是後話。

(四之二)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