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pril 26, 2005

相逢一笑泯恩仇

國民黨的頭頭與共產黨的頭頭相逢一笑,暢論天下,不亦快哉?這是我那輩的老人家期待了很久的事了。

一九二四年一月,孫中山主持的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舉行,蔣介石在場,毛澤東也在場。據說當時毛氏代表湖南的國民黨出席。小蔣三十五歲,小毛三十,不是頭頭,說不上是國、共什麼的。

第一次國、共頭頭相會,是一九四五。該年八月十五日本投降,八月二十九至十月十日蔣與毛舉行了長達四十三天的重慶談判,後稱雙十協議。談得不好,毛於十月十一日離開重慶赴延安,周恩來與王若飛留下來繼續談,顯然互不信任,後來的發展如何是不堪回首的近代歷史了。不堪回首的往事,何必回首呢?

六十年是一個甲子,整整一個甲子過去了。本月二十九日,台灣的連戰將於北京會見胡錦濤。一個是國民黨主席,一個是共產黨總書記——頭頭會頭頭也。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情況,不同的人物,我們有理由樂觀。

連戰西安出生,在那裡讀過小學,對中國的文化應該有點歸屬感。他家境富裕,太太漂亮,芝加哥大學攻讀政治,在美國作過教授,二子一女皆成材——這些都令人羨慕。我聽過的對連戰最高的評價,是李登輝說他不懂政治。是的,連戰不是個政客,是個不喜歡搞政治的人。知道胡錦濤的朋友說,這個人勇敢,能幹,不多說話,當年陳雲與鄧小平都看中他。一位熟知北京高干家庭的朋友說,在貪污的話題上,胡氏一塵不染。我個人的感受是胡氏也是個不喜歡搞政治的人。

如上可見,連戰與胡錦濤大有共通之處,可以談得來。時代的轉變會幫一個大忙:連戰訪神州,會像不久前美國某法律學院的院長那樣,嚇一跳,跟著刮目相看。別的不說,單是昆山就有三千家台商設廠,都有規模,廠房動不動越十萬平方呎。這冰山一角的發展只用了大約八年時間,還達不到其它地區的世界名牌大集會或一家鞋廠員工十二萬等氣象。

至於胡、連必談的「台獨」與「統一」問題,我不妨客觀地說幾句:

(一)台灣的朋友一致認為,台灣民眾反對台獨是大多數,但統一更上一層樓,是另一回事。北京要的是統一,以武力解決不是好辦法。

(二)台灣的科技與農業人材在神州大地可以大展拳腳,相得益彰。換言之,經濟統一的互利是明確的,問題是政治上怎樣統一才對。

(三)台商到大陸投資還在急升。再過十年八載北京會持有很大的經濟籌碼。以經濟強迫統一遠勝動武,但不是首選。

(四)首選的做法,是說服台灣的民眾,國家不統一不能大事發揮經濟統一的效能。原則上應該對,雖然說服民眾是另一回事。想想吧,別的不說,統一後單是國防或軍備費用的節省與兩岸永不開戰的訊息,何止價值連城呢?

國共不和八十年,有權力之爭,有主義之爭,有不著邊際的口號術語,也有我到今天還不知為何物的民主爭論。可幸的是,「主義」時代過去了,炎黃子孫一般對政治再沒有興趣,懶得吵個半天沒有結論。

這次胡、連相聚,將來會見經傳。既然大家皆以民生為己任,他們的話題是要以兩岸的經濟發展為重心的。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