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問答室 83 - 86
廣東偉問:
您在一篇文章中說過,您學東西學的很快,原因是懂得欣賞.我想問,學英語,應該欣賞它的什麼?
答偉:
曾經寫過兩三期《我學英文的方法》,指出英文難學,也談了些自學英文的方法。你問的是怎樣欣賞英文,是比較困難的問題了。
英文無疑是上佳語文,用得好很細緻,表達能力強。今天自己的中文也寫得稱意,認為也是上佳語文,比英文容易學。中文用得好要在詩、詞、古文等方面多下功夫,即是說要喜歡欣賞傳統了。中、英二文或多或少要靠背誦入手,不欣賞就不容易背出來。中文比較著重音律與長短句的字數,所以背誦中文要比背誦英文多下點工夫。
欣賞英文,選擇是困難。文學作品比較容易選。英國的我欣賞狄更斯與Robert Louise Stevenson(尤其是後者);美國的我欣賞愛倫坡與海明威(尤其是前者)。是個人的品味,其它一等的寫手無數。經濟學的英語文字比較難選,頭痛是有些文字寫得非常好的其思想有問題。比較古老的當然首選史密斯的《國富論》。史氏的文筆絕對頂級,今天看是句子與分段過長了。《國富論》還是要推薦的重要讀物,值得天天朗誦三幾頁,取其神韻。史前輩的思維與列舉的史實偶有錯失,但的確是大思想家,數世紀一見。那是真真正正的大學問,歎為觀止,我們要學其大氣,多讀會懂得跪下來。
近人史德拉(G. J. Stigler,一九九一謝世)是我認識的經濟學者中文筆最高的:生動過癮,幽默風趣,瀟灑鋒利。你也不妨試讀我的英語文章,因為我是中國人,無可避免地有中國文化的底子混進去。我可以寫得出的英語水平,其它炎黃子孫也有機會達到。困難是今天的青年整天電腦電腦,沒有機會像我當年那樣,多花時間欣賞、朗誦,然後倣傚。
山東小於問:
請問五常老師:您認為中國農民的養老保障應該如何解決?
答小於:
你提出的是嚴重的問題,但米已成炊,解救不易。一九八五年我發表《沒有兄弟姊妹的社會》,極力反對一家一孩政策,說再過數十年,除了父母什麼親戚也沒有,舉目無親,老人院與孤兒院建之不盡。這些年,雖然農村對生育的管制沒有城市那麼嚴,但因為有管制,老了的農民減少了子女及親屬的照顧是可以肯定的。如果一家一孩的政策再堅持下去,後果不堪設想!
一個老了的農民,積蓄不夠,沒有後代的照顧,怎麼辦?政府的照顧不可靠,何況幹部們可以上下其手。親戚不及子女,而過些時日親戚也沒有。朋友嗎?他們也老了,自身難保!
對中國老農民的前景,我怎樣看也是烏雲一片。今天放開生育對將來有助,但遠水難救近火,十年後總有一大群老人家沒有人照顧。
我只能想到兩個折衷的辦法。其一是北京大量容許與鼓勵私營慈善機構的存在。其二是北京大量容許與鼓勵教會的復興。我不反對禁止某些宗教,但有悠久歷史而又對社會有貢獻的,今天應該放寬而加以鼓勵。如果讓我選擇把錢捐出去幫助無依無靠的老農民,首選是親自交給他們,其次是捐給教會,再其次是捐給私營慈善機構。但親自交給需要幫助的老農民要花很多時間,因此,如果能在農村找到善於幫助老農民的教會,我會是個慷慨的人。
不要忘記,史密斯在發表《國富論》之前,曾經寫過另一本重要的書,說人類天生下來有同情心,有惻隱之心也。北京要盡量利用人與人之間的一點天生下來的互愛,來協助中國農村的無依無靠的老人家。
佛山小蔣問:
戶籍制度如何影響經濟活動?
答小蔣:
中國的戶籍制度對經濟有不良影響,但今天看也有點好處。昔日在戶籍管制下人口不能自由流動,對經濟發展當然是負面的。十多年來人口流動放寬,對經濟發展的貢獻有目共睹,尤其是在地區之間的激烈競爭下,這流動幫助很大。其次是有幾類人口劃分,地區的人均收入計算搞得一團糟,也有點娛樂性。為此我曾經發表《廣州巧設空城計》,網上點擊率奇高。我也認為這幾年中國農民的人均收入增長,政府公佈的遠低於實情,因為政府以戶籍人口算,「忘記」了離鄉別井的打工去也。
歷來大家批評戶籍管制的重點,是約束了人民的行動自由,削弱了私隱的保障。可幸嚴厲的戶籍管制今天在中國不復存在了。有趣的是,歷來被外人抨擊的戶籍制度,不無好處。四年前「非典」事發,中國處理得很不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再起用昔日的戶籍監管。我當時在上海,對這監管略知一二,認為是控制瘟疫的一個可取辦法。
今天恐怖活動在世界多地出現,這方面中國是比較安全的。政治上的小心應對有助,但因為有戶籍制度,恐怖分子不容易在中國操作。明年在北京舉行的奧運是試金石。多年來,因為恐怖分子曾經在奧運活動過,觀眾人數暴跌,在北京舉行可能起死回生。君不見,上屆雅典奧運,風聲鶴唳,弄得門前冷落車馬稀。
這就是問題:戶籍管制約束自由不可取,但對瘟疫擴散與恐怖活動的處理有可取的效果。最理想是可以不管不要管,為了國家的安全有需要時才起用戶籍管制。問題是怎樣判斷管與不管的劃分。
網友問:
張教授,您如何看待經銷商利潤大大高於生產者的利潤這種現象?
答網友:
首先要澄清一些概念基礎。盈利(profit)是風落(windfall),無從預測,不是你說的利潤。利潤一般是指投資的回報(return)。在競爭下,任何行業的回報率大致相若,大致與利息率看齊,雖然市場的波動與或大或小的「風落」成分會左右這些均衡現象。還有就是專利性的回報了。這後者是租值,四十五年前弗裡德曼稱為壟斷租值(monopoly rent)。好些時因為產出者的本領不同,imputed rent出現,不需要有壟斷性。
你提出的經銷商的利潤遠高於生產者的利潤,一般與上述的無關。主要有關的是成本(cost)有別——交易費用奇高也。
四十年前香港的資料說,運到美國零售一美元的產品(稱dollar item),香港的廠家平均只收十八仙美元。運費與稅項皆不高,而廠家收到的十八仙,其中律師、寫字樓、推銷等費用不少。三十年前,在美國華盛頓州,帶子女到果園採摘蘋果,自己動手,當然選最佳的,每磅五仙。但在超市,同樣的蘋果零售每磅五毫,價高十倍。如果不是為了興趣,帶孩子到果園見識見識,散心一下,算進所有汽車與時間費用,成本高出百倍不止也。
在「先進」之邦,零銷的成本比一般人知道的高很多。運費與倉租,店租與銷售、管理費用、稅務等等皆昂貴,而在美國,最頭痛是顧客退貨的問題。有如下的一個真實故事。一位美國朋友到某名店購買了一雙皮鞋,穿了一年,破了,發覺自己的腳某小部分長出厚皮。此友拿著破舊的皮鞋到該店投訴。經理千道歉萬道歉後,免費送一雙新的。我認識的中國朋友一般不會那樣做,但美國朋友不認為是苛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