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pril 5, 2011

代序:不可思議的中國


(五常按:此文是為楊松林《見證老綿陽映像》寫的序言。是短序,但有一句精彩的,不知讀者能否猜中。該書由中國圖書出版社出版。)



為了滿足好奇心,我曾經勞師動眾,請朋友搜查幾年前看到的一個玉壺的來龍去脈。那是個大得發神經的玉壺,要四個大力士才抬得動的。屬西漢的風格,刻工精好。玉壺下方的兩面各有一個同樣的標誌,圓形的,上刻「清涼有喜」(「喜」字下面有個「心」字)。



朋友們遍查資料,結論是圓形標誌取自西漢時期的瓦當。再查下去,漢高祖劉邦建造未央宮時,在該宮的北面建造了一個「清涼殿」,而我見到的巨大玉壺下方刻著的「清涼有喜」,應該是該殿的瓦當用的。為什麼玉壺造得那麼大呢?記載說,西漢時期的貴人喜歡把玉石放在室內,有減低溫度之效。未央宮在西安一帶,盛暑奇熱,玉石放在室中有減溫之效,而玉件愈大其減溫之效愈高。那是說,我見到的那大得近於不可思議的玉壺是劉邦時期發明的冷氣機了!



兩個問題困擾著我。其一,為什麼巨壺那麼新,看不到有入過土的痕跡呢?不可能是近代造的:風格、圖案之外,只有漢代才有那種玉,只有漢代才有那種工,只有漢代好於製造巨大的玉件。其二,未央宮建於二千二百多年前,玉是非常堅硬的石,那時的科技怎可以鑽那麼大的一個需要彎進去的洞,而又彎得那麼精妙呢?



不可思議,難以解釋,這是昨天的中國。



想到上述,因為一位朋友委託我替另一位朋友要出版的一本攝影集寫一個簡短的序言,可能因為他們知道我對攝影有興趣。攝影集的書名是《見證老綿陽映像》。綿陽是今天四川的第二大城市,人口五百多萬。記載說,綿陽是個古城,始建於公元前二○一年。我想,又是劉邦,綿陽的興建與未央宮的興建是同時的了,絕對是,怎會那麼巧?細看該集的攝影作品,不可思議的另外兩個問題又在我腦中呈現。



問題一。集名稱「老」,但攝影作品可不是那麼老:最早的一幀攝於一九六九年,最新的攝於二○○八。見到什麼呢?作品三百幀,見到汽車只幾部;人物無數,但沒有一個穿著稱得上是華麗甚至是現代化的衣服。是樸素、善良的老百姓,過著沒有什麼值得勒碑誌之的生活。看似平凡,然而,我們大家知道的事實,就是這些老百姓,沒有半點自我炫耀的老百姓,一下子把國家建設起來,震撼整個地球!



問題二。二○○八年五月四川大地震,綿陽屬重災區,遇難及失蹤者加起來近三萬人!任何其它國家的城市遇上這樣的不幸,恢復元氣會是二十年的事。但我找到的資料,說災後一年的二○○九,綿陽的生產總值增長百分之十四點四,人均收入增長百分之十二點三,財政收入增長百分之三十六點二,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百分之一百二十五點八。



上述提出的兩個問題帶來的觀察,不是有點不可思議嗎?這是今天的中國。



四川盛產天才人物,自古皆然。唐代的李白與宋代的歐陽修皆生於綿陽。《見證老綿陽映像》這本攝影集,通過鏡頭對我們說很多話。全部是黑白攝影,有古意,而景物與人物皆有古味。然而,以時間衡量是不古的。哲理明確:經濟發展得夠快昨天也是古時!中國可沒有那麼厲害,只是有點不可思議而已。



張五常

二○一一年一月十七日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