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與統一
記不起是誰說過,特洛伊(Troy)之戰是歷史上他唯一認可的戰爭,因為參戰雙方都清楚明白為什麼會打起來。這有名的特洛伊之戰(曾出現於荷馬史詩中),究竟為什麼會發生呢?是雙方為了爭奪一個風情萬種、名喚海倫的女人。
在白居易的筆下,昔日中國唐明皇為了楊貴妃而「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以致後來「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我明白。楚霸王烏江自刎,之前吟道:「虞兮虞兮奈若何」,我也明白。
一般而言,戰爭——為什麼打起來——是不容易明白的。雙方錯估了彼此的實力,而糊里糊塗地打起來,是愚蠢也。(如果大家都知己知彼,知道誰勝誰負,怎會打起來呢?)由於愚蠢而引起的戰爭,不容易明白。為了面子或政治「斗」法而戰,也不容易明白。(為了面子或政治職位,總比不上為了海倫或楊貴妃吧?)
二十世紀末期的今天,最難明白的應該是為「統一」而戰。古時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個概念,早已去如黃鶴。在今天文明的國度中,擴大領土取不到他人的產權,被「統」的人也不會做奴隸,而美人可不能讓政客招之即來的。
以古時的概念,或什麼光宗耀祖之類的意識來搞「統一」,是二十世紀末期有識之士難於認同的。今天,唯一說得通的統一,是互相有利可圖。
如果人民有利可圖,不「統」也罷。說得直白一點,如果把中國分為若干之「邦」而能肯定大家得益,人民生活有所改進,我會舉手贊成。
我以為,在原則上,中、台「統一」是可以互相得益的。台灣的科技人材,與大陸的人力和土地資源結合起來,應該是相得益彰。大家既然有共通的語文及文化,這結合之後的「交易費用」不高,互相得益的機會確實很大。問題就是大家要坐下來,切實地研討兩岸統一而「交征利」的遊戲規則。
香港的經驗是一個例子。我曾經屢次提及,如果中國走回頭路,舊制復辟,香港萬事皆休。但若中國大事改革,香港人可為協助這改革而賺大錢;中國一搞什麼「宏觀調控」——「控」而不繼續大事改革——香港地產則會在「控」中下降,失業率急升。
相比之下,中、台統一在原則上應該比中、港「統一」的利益大得多。這是因為百多年來——尤其是中國開放後——中、港兩地早已相依為命。香港人對九七的恐懼,是怕回歸後大陸會不會因為高山壓頂而多取其利;香港的執政者會不會因為忙於「擦鞋」而忽略了他們的職守;而香港的商人與大陸的高干子弟,又會不會搞底關係而把香港變成印度的孟買?
中、台統一有兩個比中、港優勝之處。其一,中、台在經濟上歷來沒有真正而全面地合作過。雖然「國家」的定義並不簡單,然而友好的統一總會減低「交征利」的交易費用。其二,比鄰若天涯,海峽之隔總會給台灣一點保障,減少了像香港人那種對九七後的憂慮。
我認為北京的領導人要搞統一,他們應以兩岸人民的經濟利益為大前提。既然蔣氏當年否定有兩個中國,從雙方的利益角度入手可以說得理直氣壯的。台灣彼岸,李登輝把統一問題說得吞吞吐吐,使人覺得他要搞「台獨」。我自己的感受是,李先生愛權如命,要維護自己的既得利益。
原則歸原則,事實歸事實。事實上,我認為在目前,中、台「和平」統一是不容易辦到的。這主要是因為台灣搞「民主」——搞他們始創的拍拍凳民主,而且近幾年來又開始推行「民主貪污制」。在這種的政制下,即使李登輝支持統一,又從何著手呢?
不難想像,在台灣的什麼民主大會議中談統一,每個議員爭著為自己的利益發言,於是拳腳交加,皮鞋亂飛,得不到什麼結論,徒使外地的電視觀眾「笑甩大牙」罷了。
愚見以為:北京當局最好暫時擱置中、台的統一問題,集中精力於改革目前的國營企業(要私產化)與金融制度(也要私產化)。這樣做,香港在九七後會一帆風順,而中、港結合的競爭能力會使舉世失色。於是,台灣的工業會節節敗退,資金大量外流。到那時無論「民主」怎樣說,利益所在顯而易見,統一會真的「水」到渠成了。
以實惠的(現實而非將來的)經濟利益或經濟壓力(二者可以是一樣的)來搞統一,乃「大道之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