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rch 1, 1996

喜見覺斯神品在

中國民間可能到處都是寶!不久前看到一幅王鐸書法,簡直是蘇東坡說過的可以「洗瘴毒」的神品,但該作品卻沒有注錄,從來沒有出版過。這也可見在中國歷史上,官方對藝術作品有隨意「徵收」的習慣,往往使得民間流傳的作品越精,其物主藏之越秘也。

王鐸,字覺斯(一五九二——一六五二),是自北宋米芾(一○五一——一一○七)至今的整整九個世紀之中最傑出的書法家。這成就非同小可,因為王鐸生存的明末清初,是中國書法的全盛時期,高手屈指難算。但我們今天回顧,王鐸還是在同儕中領前,勝出一兩個「馬位」。

覺斯天分既高,又好書成癖,日夕不斷下苦功五十年,再加之創意層出不窮,在書法上能在北宋後獨當一面,不足為奇。但「神筆鐸」給識者捧到天上去,卻還是近二、三十年的事。(他的真作品市價急升,也只是最近兩年的事。)

雖然王鐸生時書法知名天下,但他歸降滿清,成了千古罪人,三百多年來,人們要贊也不敢贊出口。今天王鐸聲名大噪,有兩個原因。其一,數十年來日本盛行書法,他們就是不懂「反清復明」那一套,把王鐸放在王羲之之上。其二,我們這一代的「政治觀」改變了,認為「罪」歸「罪」,書法歸書法,不可混為一談。

關於王鐸的書法藝術,論之者多矣,這裡毋庸細說。我認為對覺斯書法藝術分析得最好的,是今人劉正成所寫的《王鐸書法評傳》(見《中國書法全集——第六十一冊,王鐸》,一至二十二頁)。

我曾對書法老師周慧珺說,單從今天還可以看到的作品(真)來品評,王鐸可能是中國歷史上的書法第一把手。這個極端的評價,也有兩個原因。其一,到了王鐸時代,中國出產的紙好墨妙,綾、絹均趨上乘。因此,王鐸所好寫的巨幅立軸,寫得氣象萬千,北宋時的大書法家是不能辦到的。

其二,雖然過了三百五十年,但今天遺留下來的王鐸真作品還是不少的。從出版的印本及原作中,我見過的就有二百多件。我曾依據各方資料作過大約(不準確)的估計,今天尚存於世的王鐸書法真(拓本不計在內),應該有五百件之譜。

從事書法的人都知道,書法作品可以寫得很多,但拿得出來示人的十中無一。大名鼎鼎如董其昌,在今天市場見到的,算是真的作品有的是,然而不可取的頗多。覺斯與眾不同之處,是作品不僅多,而且劣作極少。我曾對黃君實打趣說:王鐸用筆如神,從心所欲,要怎樣變就怎樣變,要亂來就亂來,所以市場見到的王鐸劣作,都應該是假的吧!

圖中所示的王鐸手卷,是我所見過的王鐸最佳行書作品。在書法上,行書最難寫。劉正成選出中國歷史上的行書最佳四幅作品,是王羲之的《蘭亭敘》,顏真卿的《祭侄稿》、蘇東坡的《黃州寒食詩》,與王鐸的《贈張抱一行書詩卷》。但我認為,這後者不及附圖中「籍籍無名」的手卷。(劉正成對行書「四絕」的選擇,大可商榷,因為米芾的行書不可能不入圍。)想來劉先生是沒有機會看到這手卷吧。

這手卷寫於一六四六年。當時五十五歲的王鐸,書法進入巔峰狀態。那是他降清後一年,有清朝的官職,但沒有實權,無所事事,書法朋友散的散,逝的逝,他卻成了千古罪人,內心實在不好過,於是寄情於筆墨間。一向在書法上豪氣逼人而寫來有點造作的他,這時可能萬念俱灰,於是隨意下筆,半點造作之意也沒有。

手卷說明是臨唐褚遂良等人之帖的。但王鐸很妙:他的「臨」是臨文字、臨內容,卻不是臨書法。書法是王鐸自己的。可能是因為熟記文字內容,所以寫時想也不用想,提筆(手卷分明是提筆寫的)信手而下,達到了米芾所說的「振迅天真,出於意外」的高境界。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