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rch 6, 2009

保護主義及其它——與貝加商榷之二

貝加的文章提及中國實施保護政策這個老話題,他的理解看來是錯了。當然不能說保護主義在中國不存在,但我認為這傾向遠比昔日甚至今天的日本為小,而理由可不是一般之見。

一般之見,是保護主義起於兩方面。其一是保護國民就業,其二是保護初階工業(infantindustry)的發展。跟進中國三十年,閒言不論,我從來沒有聽過北京有這些意圖,或政策上有這樣的傾向。關於就業的問題,三十年來只是今天頭痛︰目前的失業潮主要起於人民幣升值及新勞動法,金融之災是跟著的雪上加霜。就是在今天失業嚴重的情況下,北京可沒有什麼抗拒進口的「保護」動作。當然有貝加指出的「購買國貨」的言論,但這些話凡有什麼風吹草動都聽到。永遠是雷聲大雨點小。至於保護初階工業,北京彷彿沒有聽到過。他們不傻,讓我說說往事吧。

一九八三年初,北京的朋友問我關於工業發展的路向。我說︰「除了手工藝,你們什麼可以出口國際的工業都沒有,就是香港賣二十元一隻的計算器你們最近才見到。唯一可走的路是引進外資,向他們偷師學藝吧。」就是那麼簡單地決定了。幾年前見到一位同學不知從哪裡弄來的好些中外合資的合約,要「學師」的條款明確。那時外資已經容許獨資,可能學師學夠了。雖然容許獨資,不少外資還是選與中資合作,因為運作比較方便。結論是明確的:什麼國際級的工業產品都沒有的國家,從零開始,不可能有什麼初階工業需要保護。那次跟北京的朋友會面時,我直言:「大膽地開放吧。讓中國人自由參與國際產出競爭,我會把身家押在他們那邊。」這麼肯定,是見炎黃子孫窮得要命,然而,只開放幾年他們的拚搏是我平生僅見。中國人吃得苦,捱得餓,抵得冷,天生的智商也不俗。有這樣的條件,還需要有什麼「保護」呢?

不是說中國沒有保護政策,有的,而且不少,但不是西方的老生常談。我罵過無數次了。有壟斷專利的國企北京要保護(我一九八二就這樣推斷了);關於思想或言論的,例如出版、傳媒、教育等,北京「保護」。但貝加看來沒有想到,非國企的工業的保護要求,主要來自外資。例如幾年前北京宣佈要逐步減低汽車進口稅,外資的汽車廠紛紛投訴。

這就帶來一個我想了很久才解通的話題。讀者要知道,中國的工業發展,地區性的類聚集中度高得驚人,例如陽江造刀,溫州造打火機,番禺、深圳造手飾等,動不動霸佔百分之九十的世界市場。不是說其它國家沒有類似的工業類聚的情況,但從極端性衡量,中國是特別誇張的。原因為何這裡不談了。問題是,為什麼工業重鎮如蘇州、昆山、浦東等地沒有這樣的工業類聚的情況呢?我終於找到的解釋,是這些重鎮收容的工業主要是外資,而外資有個別實力的,不喜歡在同地遇到同行的競爭。他們於是或明或暗地要求地方政府約束競爭,而只要外資實力足夠,為了招徠地區政府樂得賣個人情。不會寫在合約上,只是君子一言。算是保護,而這類外資要求的保護有沒有伸延到省甚至到國家去,我沒有考查,只是有時在報章讀到的有這樣的含意。

還有另一類保護。那就是多年來,北京恐怕國內的資金流失到外地去。這就是到今天中國還有外匯管制的一個原因。我屢次解釋——甚至得到佛利民的同意說他也那樣看——愈是禁止資金外流,流了出去的愈不會回來。這恐怕資金外流的意識今天大致上不再存在了,而曾經「偷渡」出境的資金不少。另一方面,當年的進口關稅——雖然下降了——不容易消失。海關的既得利益與權力是不容易一朝取締的。歷史滿是招狼入室的例子:法例通過,機構形成,跟著權力擴大,要取締很困難。香港昔日的租務管制開頭只打算施行一年,跟著一年復一年地延續,再跟著懶得再延了,結果是施行了半個世紀。目前香港正在考慮推出最低工資,我敢打賭,如果通過不會取締。

轉談央行購入美國債券吧。貝加認為中國的二萬億美元儲備,絕大部分是美國債券。應該不對:我的估計是約總儲備的三分之一。貝加又認為中國不智,因為債券的回報率低。但事實顯示,起初不論,這幾年中國購入美國債券是在政治壓力下才入貨的。貝加再認為,雖然北京沒有以沽出債券作恐嚇,就是恐嚇成功機會不大,因為中國持有的只是美國債券的一小部分。這觀點我不同意。要使債券之價暴跌,不需要持有很大量然後一手沽出。前些時不記得是誰說了一句對美債不利的話,該市立刻下跌十多點。兩年前北京某教授建議央行沽美債,布殊總統立刻親自發言,要求北京否認。我也不同意貝加認為美國債券是最安全的。沒有人懷疑在財務上美國言而有信,但七十年代越戰之後,美國的三十年債券跌得很誇張(孳息率高達十九厘),怎可以說是安全呢?目前美國的債券算是強勁,因為一、有通縮預期,二、在金融之災下美債是個避難所。我認為目前美國推出的救災政策有過半機會導致高通脹。若如是,有一天歷史會重演,美國債券會跌得誇張。伊拉克之戰的費用是太高了,加上救金融之災,美國的赤字會高得驚人。佛利民說天下沒有免費午餐,國債當然也不是免費的,問題是付費的形式是哪一種或哪幾種而已。

貝加認為中國及亞洲國家的儲蓄率高是十年來舉世利率偏低的一個原因,帶動了美國及其它國家的樓市泡沫,也間接地促成金融災難的出現。這點我也不同意。不同國家的儲蓄率有不同的算法。中國的儲蓄率高有兩個原因。一、中國人的投資率(也是儲蓄率)高,尤其是二○○○至二○○七這幾年,中國的投資環境實在好。二、中國的強迫養老金不高,而數以億計的流動人口,好些不管法定的養老金製度。不靠強迫養老金,人民會自己作養老的打算。是上帝的祝福吧。以收入的比率算,新加坡的強迫養老金可能冠於地球。此金也,聽說在最近的金融災難中輸得叫救命!

最後一點,是貝加察覺到雖然中國的出口大跌,但貿易順差卻大升了!一年前我推斷一年後中國會出現貿易逆差。這類推斷我歷來準確,這次怎會跌了眼鏡呢?告訴讀者吧:一年前我沒有想到舉世的原料價格會跌得那麼厲害,而中國進口的一個主要部分,是原料。貿易逆差是還會出現的,但要多等一些日子了。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