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rch 24, 2009

受教的經歷——為老師的課本序

老師赫舒拉發(JackHirshleifer)的課本——《價格理論及其應用》——的中譯終於出版了。是英語原著的第七版,老師謝世前一年(二○○四)定了稿,由我選兩位懂經濟的翻譯,搞了幾年,工程可真不小。這本教科書的英語本初版於一九七六,逾三十年冠於美國的同級課本的市場。第五版加進了A.Glazer(也是經濟學教授)為合著者;第六版由赫師的兒子D.Hirshleifer(是金融學教授)合著;今天的第七版是三者合著了。美國的經濟學傳統,是得享大名的課本到後來都加上合著者的安排,希望可以不斷地傳諸後世。從風格、內容、處理手法這幾方面看,第七版還是第一版的面目,但題材增加了不少,書是厚了的。

一九七六初版之前,赫師寄文稿給我提供意見。我一看就知道自己不可能賺教科書的錢!需要的苦心經營嚇倒了我。一九六三年左右,赫師開始詳盡地寫下他的講義筆記。這些講義整理得非常用心,逐個學期加上去,打字、手寫密密麻麻,例子個案有程有序,腳注、重點等皆作了記號。後來赫師把厚厚的講義一分為二,比較深而專的關於投資理論那部分先出一本書,那是一九七○。六年後的《價格理論及其應用》是另一本較厚的,遠為全面,調校淺了。

我是一九六一年的秋季進入洛杉磯加大的經濟研究院的。當時每年兩個學期,高級價格理論分兩科,兩個學期,是規定要修的。前者教資源使用,後者教收入分配。赫師當時成了名的投資理論屬後者。他出自哈佛,在芝大教過,轉到加大時已經是名頭不小的價格理論人物了。他把費沙(IrvingFisher)的利息理論發揚光大,後來被認為是今天金融學說的開山鼻祖。我對費沙理論的掌握,全部來自赫師的闡釋。

必須修的兩科高級價格理論,我的老師是RobertBaldwin。此師也出自哈佛,教得非常清楚。讀物作者主要是馬歇爾(AlfredMarshall)、魯賓遜夫人(Mrs.JoanRobinson)、希克斯(JohnHicks)、森穆遜(PaulSamuelson)、史德拉(GeorgeStigler)等人。修過的科目不能再修學分,只能旁聽。一九六二的秋季我開始旁聽赫師的價格理論,一連聽了六個學期(即三年)。一九六三年的秋季加進旁聽艾智仁(ArmenAlchian)的價格理論,也是聽了六個學期。赫師的主要讀物出自費沙與佛利民(MiltonFriedman)。艾師之課是沒有讀物的!他的「貴客自理」的要求,是我決定住進圖書館的一個原因。我的博士論文是在赫師與艾師的指導下寫成的。

有兩件瑣事重要,這裡要對同學們說一下。第一件是一九六五的秋天,我走進赫師的辦公室,他說:「史提芬,有一件事我要問你很久了。你的成績那麼好,博士試早就考過了,為什麼還要繼續旁聽我的課呢?不要誤會,我喜歡你坐在那裡,但坐了那麼久,難道我的經濟學你還沒有學全嗎?」我回應:「你的經濟學我早就從你的論著中學得通透,繼續旁聽你的課是要學習你的思考方法。」他聽得高興。今天我要對同學們說,讀赫師的《價格理論》,要跟著書中的思路去想。

第二件事是一九七五年,赫師到我任職的西雅圖華盛頓大學講話,過後幾位同事對我說:「大家都知道你是赫舒拉發的學生,他喜歡用數,你不用,其它風格也毫無相似之處,所以大家也認為你不可能是赫舒拉發的學生。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同學們可以想像嗎?跟足赫師五年,竟然毫無相似之處,怎麼可能呢?我當時打趣地回應:「我是他歷來最好的學生,所以不同!」是說笑,雖然老生常談:赫師喜歡對人說我是他教過的最好的學生,而有一次他發了神經,在推薦信中把我與費沙相比。但上帝知道,偉大的可不是我,而是赫師。一位老師能教出一個毫無相似之處的學生,古往今來很少見。炎黃子孫學書法、學國畫,其風格不是永遠與老師相近嗎?西方的文化沒有那麼大的約束力,但佛利民、貝加等教出來的學生,明顯地有老師的痕跡。張五常與赫舒拉發的風格毫無相近之處,主要是赫師用的是放開的教法。他沒有成見,永遠鼓勵,站在旁邊讓我走自己的路,見路向不對才提點一下。

同學們今天讀赫師的《價格理論》,不要相信書中說的任何話。赫師當年沒有這樣要求過。他只是要求同學考慮,要求同學衡量。他永遠是說,這裡有一個觀點,邏輯推理是如此這般,支持的假設例子是這樣,實例是那樣,反證的例子同學可以想到嗎?在課堂上他喜歡提問:「這裡有一個問題不知你們怎樣看?」問題提出後,他遊目四顧地等回應。見不到回應,會問我:「史提芬,你有意見嗎?」答得對他鼓勵,答得新奇他讚賞,認為答錯了他要你多想一下。永遠不會像我那樣,說:「蠢到死!」

有一次,赫師教投資風險,他問:「資料顯示,結了婚的人較多購買人壽保險,那是為什麼?」當時在座的同學不少是上上之選,知道結了婚的人責任增加,風險的代價上升了,所以偏於買保險。我見赫師問得那樣傻,要跟他搞笑一下,說:「因為出售人壽保險的經紀不斷地到婚姻註冊處查詢,知道你新婚就來麻煩你!」同學們大笑。赫師等笑聲停下來,評曰:「你說的有理,保險經紀真的很麻煩。」同學們又再笑起來了。是這樣的氣氛教出一個張五常。同學們今天讀赫師的《價格理論》,不要相信,要考慮,要衡量,而更重要的是不停地提出問題,找其它同學或老師出氣吧。

價格理論的正確意義是選擇理論(theoryofchoice)。這是假設每個人的任何行為都是個人選擇的結果。是武斷的假設,英語稱postulate或axiom,任何科學的起點皆如是,意思是大家不要在這出發點爭議,把理論的含意推了出來大家才不妨針鋒相對。永遠是個人的選擇:經濟學沒有集體選擇的理論。是自由選擇嗎?經濟學不管絕對自由,也沒有完全不自由。經濟學的整個範疇,是以局限下的「自由」選擇來解釋人的行為,而所有經濟現象皆受到這範疇的約束。從那所謂自由社會到暴君專政,人的行為一律是局限下的選擇結果。選擇理論之所以被稱為價格理論,因為局限是價。價的變動導致的行為變動要有理論的約束,這理論的重心就是需求定律了。沒有市場當然沒有市價,但局限的轉變還可以用代價的方法處理,需求定律還在。所以價格或選擇理論適用於任何經濟制度,只是離開了市場的分析,同學可能要在博士之後才有機會自我發揮。

赫舒拉發的經濟學問的重點,是任何問題他永遠從局限條件的指定起筆處理。他稱為opportunityset(中譯「機會集」,有點怪)。這一詞很可能是赫師發明的,今天流行,我在一九六二就聽到赫師用過多次。我稱之為「局限條件」,簡稱「局限」,英語的constraints是也。

《價格理論及其應用》來來去去都是局限的變化對選擇行為的影響,其思維與推理清晰。同學們不要多花時間去找書中的邏輯有沒有錯,而是要考慮每個局限變化的處理手法,衡量這些變化與真實世界的關係,提出問題,不斷地到處跑,嘗試找推翻《價格理論》的實例。我用例子的方法,是從赫師的教誨學回來的。奇怪當年華大的同事看不出這個重要的秘密。

同一教科書,教師怎樣評價與學生怎樣吸收,瞭解作者的意圖有很大的決定性。希望這個簡單的「序」說清楚了赫師當年教我,只著重引導與啟發,從來沒有要求過我同意他。我可以在上帝面前作證,赫舒拉發是個沒有一絲成見的人。

張五常

按:《價格理論及其應用》在國內由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