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ly 31, 1992

李先念去世及其它

在中國的文化傳統上,「死」有多種不同的意義。一說輕於鴻毛,另一說重於泰山。王羲之說:「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但阿Q卻說:「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

李賀早逝,李商隱認為是天妒奇才。楊修之死,令人歎息。秦始皇死得過癮,不相信的可到西安去看看。楊貴妃死得比唐明皇有「名」,她地下有知,當可告慰,也顯得白居易的《長恨歌》功力之深也。楚霸王烏江自刎,但我們今天所想到的還是「虞兮虞兮奈若何」。中國自古「重女輕男」,可以信矣。

清朝早期的三位好皇帝——康熙、雍正、乾隆——他們的「死」少見經傳,這也可見「輕於鴻毛」之死,是要把國家治得頭頭是道才可以辦到的。一個政治家之死若重於泰山,其政績不會高明到哪裡去。毛澤東便是一例。當台灣的蔣經國死時,我以《天之驕子,死也逢時》為題發表文章。在該文的末段,我指出小蔣的豐功偉績,是他在生前已盡可能把自己的死推至輕於鴻毛這一高境界。殊不知該文在台灣轉載時,題目被改了,而「輕於鴻毛」的結論也被改了。這是對小蔣的「侮辱」,不知其本人若地下有知會作何感想?

不久前,中國的李先念去世,北京當局淡然處之——既不輕於鴻毛,也不重於泰山。這比起當年毛澤東辭世時的過百萬人的瞻仰遺容、周恩來死時人們的淚下如雨,或胡耀邦長眠後的六四事發,差得遠了。

自馬克思逝世後,世界上好些地方變色,資本家惴惴不安——這也顯得馬老兄之死是重於泰山了。而如今李先念之死,其效果卻與馬老兄的倒轉過來——這可見共產氣數已盡矣!若問:李主席死後有什麼可說的事發生?沒有誰可以想得出來。但事實是,暴升後而一連下跌近十天的香港股票市價,在李主席死後就立刻止跌而且回升數百點。這可能是「酒醉步行」之類的機緣巧合,但也似乎是香港的資本家(投資者)看風駛,見到一位中國的所謂「保守」領導人去世而停沽轉買也。

眾所周知,股市的上落是一個經濟繁榮與衰退的重要指數:股市的升降,往往反映出經濟前景的好或壞,也反映出人民是否對政府有信心。美國的經濟領先指數,股價的升或降是有決定性的。

幾個月前,謠傳趙紫陽復出,香港股市大幅躍升。假若鄧小平比「保守」的中國共黨元老早逝,恆生指數下跌一千點應該是濕濕碎碎矣。要是陳雲比鄧老早去,香港的股市應該會上升的。我這樣想時,感慨良多。因為據我所知,陳雲是一個正人君子,為國為民之心,數十年如一日;但由於一念之差——「保守」——就會被股票市場貶值了。

寫到這裡,我忽發奇想。香港的李柱銘與楊森以「直選」為民主的座右銘。李、楊二兄不妨考慮,與其投選票,倒不如以投股票來決定什麼議席。在香港,大多數的選民也是股民。投選票不傷身,不入肉,是無關痛癢之舉也。投股票——買或賣股票——稍一不慎,入肉傷身,怎可以不慎重考慮呢?

既然股市的升降代表著民生的好或壞,而保障民生是民主的真諦,我就妙想天開,想出如下的投股票制度。

第一,香港的議席要逐個選。第二,選時每個選民必須買入或賣空一百分之一張恆生指數期貨。入選的議員,是以期指上升的幅度為依歸。若期指下跌,就立刻除名。

一經提名而期指暴升的,是港督人選也。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