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ugust 31, 2010

宏觀分析的失誤1:皇帝的新衣還要穿多久?

宏觀分析的失誤(之一):皇帝的新衣還要穿多久?



儘管我不同意,經濟學有微觀與宏觀之分。微觀是指價格理論,別無其他。傳統上,價格理論分析資源使用與收入分配,其廣闊度通常止於市場。起自凱恩斯的宏觀經濟學不是指國家或人口的廣闊度,而是著重於傳統微觀分析少注意的項目,例如國民收入、政府債務、調控政策、失業話題等。有些題材,例如國際貿易,是微、宏二觀皆涉及的。



二百多年前起自斯密的傳統,資源使用屬微觀,收入分配屬宏觀,但他沒有用上這些術語。凱恩斯重視失業與經濟不景,宏觀的範疇改變了。貨幣問題與商業週期的分析一般落在宏觀的範圍。上世紀六十年代興起的新制度經濟學,今天搞得不稱意的,屬微觀。如果我們不管不稱意的一面,回覆到六十年代的看法,這門「新」學問了不起。當時新制度經濟學的出發點是從侷限轉變的角度看世事——我是這樣看——其分析牽涉到的侷限變化遠超傳統的微觀與宏觀分析,原則上這發展可以圓滿地處理這二「觀」有所不逮的話題。可惜當年持有這看法的行內朋友不多,而後來還堅持下去的只有幾個。博弈理論與無從觀察的行為術語引進得太多,壞了大事。



我自己堅持的路向是清楚明確的,可惜不易走:真實世界的侷限要調查得深入。範疇也清楚:理論主要是需求定律,把所有的侷限轉變闡釋為價格或代價的轉變,把所有約束競爭行為的安排處理為合約安排。這樣,無論宏觀、微觀、貨幣觀、政治法律觀等話題皆可通過這範疇作分析。侷限轉變是真實世界的事,要有充分的掌握;需求定律要運用得老到。因為侷限轉變可以翻為價格或代價轉變,這範疇屬價格理論。不容易,侷限轉變的掌握往往是艱巨工程。可幸操作熟習了會容易一點。世事重複,經驗可教,有解釋力的經濟學要講年歲。



歷來不用傳統的宏觀分析,但回顧以往三十年,自己寫下的「宏觀」推斷可真不少;也有好些沒有寫下來,只是對朋友說了。比他家的推斷較為準確嗎?讀者可自行判斷。我不走傳統宏觀分析的路,因為我認為這分析有嚴重的失誤。



凱恩斯——尤其是凱恩斯學派——對世事的解釋力弱不是我首先提出的。上世紀六十年代不少學者注意到。當時他們要發展「微觀基礎的宏觀經濟學」,是大話題。沒有大成,可能因為「微觀基礎」掌握不足。侷限的轉變坐在辦公室內不容易猜中;需求定律不是簡單的學問——讀者可參閱拙作《科學說需求》的神州增訂版。



讓我分點說說傳統的宏觀經濟學的不足處吧。是當年的「宏觀」,我沒有跟進後來的發展。認識幾位新宏觀的主將,但沒有跟進他們的學問。比我知得多的同學要看看本文提出的「宏觀」失誤是否還存在。



(一)儲蓄與投資不是兩回事



凱恩斯及其學派把儲蓄與投資看作兩回事:前者是漏失(leakage),使消費減弱因而導致不景及失業;後者是注入(injection),因而增加經濟活力。該理論說,一個經濟的意圖儲蓄量與意圖投資量在邊際上相等是均衡點。這分析說,雖然可以觀察到的儲蓄與投資難分,但意圖的可不一樣,後者只能在均衡點上相等。



跟凱恩斯同期的費雪,在他的經典《利息理論》中,含意著的是儲蓄與投資永遠是同一回事,只是從不同的角度看,不分什麼意圖什麼不意圖。他沒有言明,是我反覆重讀得到的結論。費前輩之見:收入消費後餘下來的是儲蓄;今天不消費改作明天才消費是投資。換言之,費雪的儲蓄是今天看收入不消費餘下來的,投資是今天餘下來的用作明天的消費。二者是同一回事,只是時間的角度不同。因為投資一定要讓時間走一程,利息於是出現。利息一方面是投資的回報,另一方面是提前消費之價。



弗裡德曼曾經提出一個有趣的問題,不少朋友認為深。當時我接受了費雪,加上自己的闡釋,認為淺。弗老問:一位仁兄花巨資購買了一幅油畫掛在牆上,是消費呢,是儲蓄呢,還是投資?我的答案三者皆是,只是消費那部分通常不大。油畫掛在牆上,每次觀看或讓親友欣賞是消費。原則上該畫作可以租回來,付出的租金是消費。不租,自己買下來,掛在牆上,每天放棄了的租金收入,或放棄了的利息,是消費。餘下來的畫價所值既是儲蓄,也是投資。儲蓄與投資皆可賺可蝕,該畫價的上升是投資或儲蓄的回報。當然有機會虧蝕,但收藏藝術作品的人一律希望其價上升,或希望在通脹下保值,消費只是放棄了的利息。擁有該畫作的物權帶來的滿足感有其所值嗎?當然有,但任何儲蓄或投資或多或少會帶來類同的滿足感。我認識一些朋友喜歡天天在家中算身家,或數著自己擁有的鈔票為樂。這些行為也算是消費。



把錢存放在銀行是儲蓄,但也是投資,有利息的回報。銀行一定要轉貸出去給其他消費者或投資者才可以不虧蝕。銀行不付息或負利率的情況出現過,但那是起於貨幣政策有所失誤。把錢藏在家裡,放在床下底,不用,稱作貯藏(hoarding)。這是最接近凱恩斯學派的「漏失」概念。同樣,我的母親二戰逃難時攜帶著一些黃金,不到危難之際不用。這樣的行為是購買安全或購買保障,像上文的購買油畫的仁兄那樣,利率的放棄屬購買保障的消費,貯而不用的屬儲蓄,也是投資。



四十多年前弗裡德曼告訴我,不少人奇怪地在家中貯藏著很多鈔票。這種行為,如果只在今天的發展中國家出現,我會說貪污是原因。弗老當年說的是美國,那是四十多年前,不知今天這樣的行為是否還普及。我不懷疑有些人不相信銀行,有些人數鈔票為樂,但更可能的解釋是四十多年前有鈔票在手使用時最方便。



我認為凱恩斯及其學派把儲蓄與投資作為兩回事看,主要因為不同的投資對就業與物品產出往往有著很不相同的效果。購買土地是投資(也是儲蓄),但如果購入土地的人不動土,只是持著土地等將來,對就業半點貢獻也沒有。很多投資(儲蓄)事項對就業與產出的貢獻不大,這些貢獻的大、小分歧項項不同,可以有很大的變化,說之不盡。



引起混淆的關鍵似乎是:當經濟不景,或前景不明朗,或有戰亂的恐懼,很多人會避去投資於產出或增加就業的項目。他們會偏於轉向不事產出物品的投資,因而減少工人就業的機會。自衛的行為可能被凱恩斯學派視作儲蓄的意圖增加,投資的意圖減少。這看法不對,因為只是改變了投資(儲蓄)的性質。另一方面,說「自衛」的行為會導致消費下降卻沒有錯。從交易費用的角度看,前景不對頭時較多的投資者會採取自衛行為,因而增加失業的看法是不大正確的。正確的看法,是因為交易費用的存在,投資於物品產出不容易脫身而拿回自己的投資。轉向較為容易脫身回本的項目,對就業與國民收入皆不利。這可不是因為投資的意圖下降了或儲蓄的意圖上升了。



我認為起自凱恩斯的宏觀經濟學是受到上述的誤導而得到儲蓄與投資不同的謬誤。然而,當我說一個經濟的前景大勢甚佳時,人民會轉向增加就業產出的投資,卻不是一個有一般性的規律。十年以來,中國的經濟大勢很不錯,收藏品之價急升。是的,十年以來,在北京的拍賣行拍出的古書畫之價不少上升了逾百倍!這種收藏行為是物品產出為零的投資,舉國的人一律這樣做是會一起餓死的。



如果本文解釋的是對——意圖儲蓄量與意圖投資量相等的均衡觀點是錯——整個宏觀分析的理論架構會塌下來。我認為該均衡是一件皇帝的新衣,不知還要穿多久?



(宏觀失誤之一,未完待續)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