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ugust 1, 2006

中國宏觀調控只要顧兩點

複雜的經濟問題,最忌複雜地處理。最近國內的國民收入的增長率逾百分之十,樓價有上升的跡象,固定投資升幅逾百分之三十,對外貿易與生產力的增長皆強勁。這一切,其它國家求之不得,唯獨北京見而生畏,大亮紅燈,提出的宏觀調控措施花多眼亂,也顯得有點手忙腳亂了。

任何經濟問題,找到要點,簡單處理為妙。有些問題,例如今天香港搞得大而複雜的福利經濟,簡單的處理辦法不是沒有,而是辦不到。提出擴大稅基的銷售稅只能把複雜的問題搞得更為複雜。因為經濟增長精彩而帶來的宏觀「頭痛」,是另一回事。

我反覆地拜讀目前中國的「宏觀」報道,認為撥開沙石,只有兩個要點,幸或不幸,可以簡單地處理。說不幸,是這兩點的處理都落在周小川先生(或央行)的身上,責任可謂巨矣!說幸,是過往的經驗說,這兩點的處理周先生(或央行)可以勝任。

第一個重點是通貨膨脹。今天中國的通脹率徘徊於百分之一與三之間,好的,非常好。兩年前曾經達到百分之五點三,央行跟著的處理有兩手,值得一讚。佛利民認為通脹率在二至五之間最理想。但中國的經濟結構與美國的不同:中國的工會壓力、福利經濟與最低工資的局限,皆不嚴重,我因此認為中國的理想通脹率應該在一至三之間。

目前中國通脹率理想,但不等於明天也如是。處理通脹最頭痛的地方,是通脹的預期(inflationary expectation)一旦形成了,要壓制很麻煩!央行要懂得怎樣判斷與掌握促成通脹預期的資料,未雨綢繆,先發制人是也。我沒有足夠的資料在手,不敢亂說,但成功只能以效果衡量,而這衡量說,央行做得好。

曾經與佛利民研討,大家同意中國要控制通脹,最佳的方法是控制鈔票的發行量。當時中國的貨幣制度運作與今天的有差別,但我還是認為控制鈔票量是上選。不要多管貨幣量。何謂貨幣很難說,且調控不易。但鈔票是什麼小孩子也知道。經濟學者知道鈔票是銀根(base money),而高明的會知道,目前的中國,鈔票是最重要的銀根。單是控制銀根足以控制通脹,早於一九六三年由我的師兄A. Meltzer指出,所有西方國家的經驗都支持這結論,只是他們的貨幣制度比中國的複雜,銀根有好幾項,調控遠為困難。

中國宏觀調控的第二個重點,是要防止銀行借貸的壞帳比率上升。只要通脹控制得宜,銀行壞帳有適當的約束,固定投資額多多益善。投資是儲蓄,是今天不消費留待明天消費的行為,不要管凱恩斯學派的胡說八道。目今中國的固定投資急升,反映著外資與內資對中國的經濟前景看好,認為今天不消費明天的消費回報會高於利息率。是好形勢,相信費沙的分析吧。

這裡的主要問題,是通脹不論,銀行借貸投資多,有什麼風吹草動,銀行壞帳纍纍可能出現,把經濟搞垮了。日本當年就被壞帳搞得差不多國家破產,二十年也不能翻身。中國今天沒有日本當年那樣傻,幣值經不起外間的壓力而大升,禁止農產品進口搞得地價天文數字,所以中國的銀行壞帳是遠為容易改進的。

資料不足,不敢多說。敢說的是:只要央行能控制通脹及壞帳,經濟不會有「過熱」這回事。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