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anuary 24, 2004

香港文化的創傷

這幾天在電視看追憶梅艷芳的片斷,悲從中來。羅文、張國榮、梅艷芳先後在十多個月內謝世,都是很了不起的演藝天才!香港文化的幾個重要人物怎可以這樣短壽呢?如果還不心酸,我可以多加一個林振強。香港究竟是受了什麼詛咒呢?

不要誤會,我不是新潮演藝的專家。藝術的欣賞我是個古人:音樂聽莫扎特,繪畫看塞尚,文學服莎士比亞,才華羨蘇東坡,而電影老是把《北非諜影》看完又看。然而,個人品味是一回事,天才判斷是另一回事了。上述的早逝藝人不僅天分明顯,而更重要的是:除了香港天下間到哪裡去找呢?

二十年前余英時教授說香港沒有文化,我不同意。細想之下,如果余教授說的是中、西傳統的文化,香港有不足之處,但香港的文化很特別,自成一家,了不起,而這是出於彈丸之地,歷史上不容易找到這樣的例子。

我幼年時的兩位文化英雄,是小明星與唐滌生。雖然來自廣州,但他倆的主要創作期是在香港。小明星創始的腔韻歷久不衰,而唐滌生的粵劇曲詞則只應天上有。橫看直看,唐滌生值得拿一個諾貝爾文學獎,可惜西洋鬼子不懂我們的語言。又是香港的悲哀:小明星與唐滌生皆短壽。

我少年時的香港文化英雄,是發明新派武俠小說的梁羽生與金庸。於今回顧,五十年代的攝影藝術香港也大有看頭,可惜後來國際沙龍的約束把當年的天才埋沒了。我是一九五七年離港赴北美碰運氣的。當時的粵語時代曲,肉麻兼俗氣,不能入耳。但二十五年後回港工作,聽到許冠傑唱的衷心佩服。是的,許氏兄弟也是天才。

可以說,香港歷來的文化天才不少,都特別,有新意,而風格的轉變相當快。天下間到哪裡去找另一個小明星,一個唐滌生,一個查良鏞,一個李小龍,一個許冠傑,一個梅艷芳……?天才到處都有,為什麼小小的香港會產出了那麼多的獨樹一幟、大有成就的呢?

答案不容易,我還要多想。我的感受,是協助我們找這答案的關鍵人物,是周星馳。這是因為雖然上述的文化人物是香港獨有,但只有周星馳我無法想像其它地區可能產出一個。成龍、周潤發等都是非常「香港」的,但沒有香港的社會環境不可能有周星馳的無厘頭文化。這是說,如果要選一個角度解釋香港文化,以解釋周星馳作為起點不會錯。

香港的文化不僅標奇立異,而且重要。國內開放已還,從哪處進口的文化最多呢?無與倫比的是香港。余英時教授當年認為台灣的文化遠超香港的。從傳統的中國文化看,可能對。但今天,香港的文化——無論是菜式、歌舞、演藝、文字,甚至香港話——在國內皆大行其道。這是說,國內的人認為香港的文化遠比台灣的可愛。

梅艷芳與她的幾位天才同事的早逝,在那麼短的時日一起發生,是香港的創傷。死者已矣。我認為何志平的一項重要職責,是有系統地整理香港的文化傳統。有朝一日,香港與國內的文化會打成一片。但在這之前香港獨有的,既然政府替納稅人出了錢,研究整理一下對人類的文化歷史會有貢獻。從唐滌生開始吧。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