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October 7, 2004

逆來大可順受

報載美國商務部副部長訪中國,要求依照在世貿協議的規定,於明年一月一日撤銷紡織品配額制度後,中國自動限製成衣出口。報章又載,西班牙排華,發生了華人鞋店被焚燒事件,而較早時港商在德國參與鞋展受到侮辱。

何前倨而後不君子也!不明白西方國家的頭頭為什麼那樣短視,更不明白他們的經濟大師顧問為什麼不張大眼睛看世界。十八年前我說得清楚:因為中國開放改革,世界上多了很多廉價勞力參與國際生產競爭。跟著東歐的發展與蘇聯瓦解,而印度、越南等地也要過一下開放賺錢之癮,一九九一年末在瑞典我對佛利民說:一時間整個地球多了數十億廉價勞力參與國際競爭,世界將會有巨變,大搞社會福利、最低工資、工會林立的國家將會大難臨頭矣。

當時佛老問:「真的多了數十億嗎?」我在他面前數手指,減除了老人家、小孩子之類,國際廉價勞力暴升二十億是起碼的了。佛老當然同意我對社會福利、最低工資等的看法,但認為經濟學有一條比較優勢定律,廉價勞力暴升對先進之邦有好處。我同意「有好處」之見,但認為有早晚之分。過度調整不容易處理,而如果讓政治及壓力團體多加左右,適當的調整遙遙無期。

後來我的思維有了長進。比較優勢定律這回事,只是在貨品換貨品的國際市場才正確無誤。一旦加上貨幣,不同貨幣之間的匯率可以使該定律失靈。更麻煩是今天西方國家盛行的完全不以實物為錨的fiat money制度。這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以控制貨幣量的增減來調控國家經濟,不容易顧及對外貿易的匯率與比較優勢定律的所需。

想想吧。今天一個工程師在中國大約是月薪美元四百,印度是美元七百,美國是四千。工廠技工的差距更大。連食宿費用算,中國一個普通技工是每月美元八十,印度的我沒有數字,而美國政府規定的最低月薪是一千三百,通常更高。論技工的質量高下,我不懷疑要講體力及知識的,西方優勝,但從手工藝那方面看,中國的了不起。手指靈活、吃得苦,是中國人的本質。設廠的朋友說,中國的女工可能無敵天下。這解釋了為什麼在紡織品、皮具品等項目上,中國產出的價廉物美,這些年使外國的廠家叫救命。

我是個重質量但不論牌子的人。太太給我購買的衣服,要先把牌子割掉才給我穿上。質量的感受,我一試而知。這些年來,不管有沒有通脹,同樣感受、耐用的衣著,價格下降了大約八成。是的,如果所有的人都像我那樣不管牌子,名牌可以休矣。

回頭先說美國要求在撤銷紡織品配額後,中國自動限製出口。如果中國唯命是從,要怎樣辦理才對呢?世貿協議的一個主要目的,是撤銷配額。自動限制,難道要把配額放回去嗎?重施配額,豈不是違反了世貿協議?我曾經解釋得清楚,成衣配額是出口成衣質量提升的主要原因,弄巧反拙,當年的配額使香港的成衣質量急升,把美國的成衣商逼得節節敗退。目前中國的紡織業因為撤銷配額的期待而增加了不少競爭者,大家磨拳擦掌,如果配額重臨,成衣的質量再會提升,美國還生存的一些名牌恐怕守不住了。

如果不配額,自動限製成衣出口要怎樣處理才對呢?增加成衣出口稅是違反世貿協議的基本原則;由政府分配誰可出口多少,必會帶來嚴重的貪污問題;由政府約束成衣製造商的牌照數量是叫中國走回頭路。事實上,成衣這個行業,歷來外判盛行,一個牌照可以供應全世界。

從今天世界的局限看,以保護主義來抗拒價廉物美的產品進口的確是短見。有四個難關。

(一)滿是廉價勞力的國家多得很,中國只是較早開放改革,首先獲得「世界工廠」之譽,於是首當其衝地受到外地的留難。但抗拒了中國貨,其它的怎樣抗拒呢?事實上,我認為北京今天的政策有不是之處:他們開始搞勞工福利、最低工資等,是過於自滿、有點輕敵了。

(二)就算一個先進之邦成功地禁止廉價產品進口,保護自己的同行,但這同行的貴價產品,怎還可以出口競爭呢?沒有出口,只供應自己的國家,今天的世界不容易有名牌製造商可以生存。

(三)為了爭取廉價勞力,外資到中國及其它地區設廠愈來愈多。難道這些外資的國家要反對自己投資的產品進口嗎?前些時在這裡發表《日日貿易的啟示》,說日本的經濟輿論對中國愈來愈客氣,因為日本的出口是運到身在中國的日本人與日本廠家,而進口的是日本廠家在中國的產出,使日本的經濟有了生機。保護主義會扼殺了日本仔這項日日貿易的發明。

(四)守得第一關守不了第二關,轉口貨可以暗渡陳倉。舉個例,如果美國成功地限制中國的成衣進口,但加拿大不限制,中國的成衣先由加拿大進口,然後轉銷美國,多一重手續費只害了美國的消費者,對美國的成衣廠家不會有大幫助。可以成功地禁止中國的成衣從加拿大賣到美國去嗎?嚴加禁止,在美加交界的加境之內,會出現中國成衣商店林立,美國人過境入貨可也。這不是我的想像力:美加之間的越境購貨促成邊界商店林立,屢有前科。

因為以上種種,在今天的國際壓力下,我認為北京不需要回應什麼。中國要走的是自己的路,讓市場的廠家找自己的好去處,在自生自滅的情況下他們總有辦法生存。這是說,逆來大可順受,守得雲開見月明。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