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輩語文將要絕後乎?
關於香港的中學要用英語還是中語教學這個話題,近日吵得熱鬧。可能自己腦力退化了,越讀越聽越糊塗。三點不明白。一、不明白為什麼英語水平不濟的學子不准上英語中學。這豈不是不容許英語差的有翻身的機會嗎?二、不明白為什麼不讓學子自由選擇。到市場買瓜菜,或在街頭吃豬皮蘿蔔,購買者不是自由選擇的嗎?三、不明白為什麼納稅人沒有發言權。政府資助的事項,以每元算,其收益永遠低於私資的。這是歷史規律。但美國的公立學校,無論大、中、小,納稅人有比香港大得多的話事權。公立學校的經費要由納稅人投票取捨,他們說不加就不加,說要減就吵架。香港的民主人士天天高舉投票,為什麼不把政府應否資助教育這個重要問題拿出來投票一下?為什麼語文應否自由選擇不來一次納稅人投票決定呢?為什麼怕投票怕得那樣厲害?
三個不明,附帶著一個反感。後者是今天左右香港語文教育的君子們,沒有一個讓我看得出是語文專家。難道香港真的沒語文專材嗎?他們都躲到哪裡去了?不久前在《還斂集》發表《香港語文江河日下》,讀者傳來一份報告,是納稅人聘請的老外寫的,說香港學子的英語水平有長進。這位仁兄不可能比我知得清楚,而讀他寫的英文,文法沒有錯,但既無文氣,也乏文采。文法不錯就算是懂語文嗎?
我不是專家,對語文沒有濃厚興趣,只是職業上要用,下過功夫,而在英語上花的心機比中語花的多出好幾倍。今天可說自己中英皆通。水平很高嗎?讓他人說吧。可說的是自己中英二語的水平差不多。朋友一般認為,以文筆論,我的英文略勝中文,但差不多是沒有疑問的。要中英二語皆有高水平而二者差不多,集於一身,不容易,不多見,但水平可以而又二語水平差不多的卻不難找到。
這就帶來要說的話題。從英文中學起家的,中英二語水平差不多的不難遇上,但從中文中學起家的,二語水平差不多則絕無僅有——聽過,沒有遇到過。我自己有三位姊姊在國內的大學畢業,她們當年在中文中學上英文課,用的課本不淺——包括什麼莎士比亞的原著——但今天一句英文也寫不出來。目前國內的大學生無數,他們都重視英語,但沒有喝過洋水的我不認識一個可以用英語下筆成文。此乃英文遠比中文難學之故也。如果香港全面推行中語教學,我這一輩的中英二語水平差不多的將會絕後。沒有空前的絕後,豈不令人歎息乎?
想當年,以中語文藝創作名動神州的舒巷城,是香港戰前的番書仔。舒兄的弟弟王柏泉,是我在皇仁書院的同學,華叔認識的,中英二語皆通,也差不多。也是當年的皇仁同學,江潤祥可以用中國古文著書立說,韋子剛懂得填詞。(幾年前韋子要求我書法塗鴉,寫一首他的詞,忘記了交卷,韋子如讀此文,請再傳來詞句,小弟的書法大有長進,很想表演一番。)
這就帶來另一個有關的現象,也重要。我可以只讀董橋、陶傑、楊懷康、詹德隆等人的中語文章,就知道他們曾經浸過番書,受過洗禮。這可不是因為他們的中語文字有鬼氣,而是行文層次分明,應該是受到英語洗禮的影響。英譯中讀得多的人可能有類同的際遇,但沒有讀原文來得明確。
我為這個沒有人提出過的現象想了好一陣,認為不僅因為英文的表達能力比較強,而且邏輯性比較高。是的,傳統上英文的用字,用句,用標點,分段等,都講究;另一方面,中文著重的是平仄韻腳,古樸瀟灑,流水行雲。各有各的優點,但說到應用清晰,論事分明,英文勝。讀過中國古文的會知道,一句往往有不同的解法,引起辯論,但這種情況英文不多見。近代中國文豪魯迅,小說散文寫得好,但論事與推理就不怎樣,可能不是想不通,而是寫不出來。
進入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論事推理清晰的文字,又或者是解釋性的,比一百年前重要得多。因為英語的文體結構的邏輯規格比中語的強,學子要求清晰的表達,應該先拜英語為師。
寫中文,我們當然要盡量保持中文的優美與文氣。但今天再不是詩詞歌賦的時代。今天論文字,重點是推理,是解釋,是意見的表達。寫中文,這些最好從英文學起。我是個主張把中西所長合併使用的人。有了英文的邏輯結構,寫中文我自己喜歡論平仄,講文氣,蘇東坡怎樣寫我就怎樣倣傚,取之無禁,用之不竭,何樂不為哉?
還有兩個小故事要說的。其一是幾個月前一位美國律師朋友造訪神州,見到中國發展的情況,立刻打長途電話回家,催促十歲的兒子與八歲的女兒立刻學中文。跟著一個月前,一位美國名法律學院的院長也造訪神州,見到中國的發展情況,也立刻打長途電話回家,催促十歲與八歲的兩個兒子立刻學中文。這可見我們要擔心的是原子彈滅絕人類,但無恐中文會在地球上消失。只要中國的經濟繼續強勁發展,中文打進國際市場是早晚的事。這方面我還有機會看到。有英語邏輯根底的中語文字,在一帆風順之下有機會在國際上取代英語。這方面我應該看不到了。
第二個故事,是不久前在《還斂集》發表《為劉遵義辯》,支持中文大學以英語授課。同學們說,該文在香港的網上讀者眾,吵得熱鬧。大部分讀者支持我,而偶有反對的就給其它讀者罵回去。該文我說自己以中文介紹西方學術,孤掌難鳴。一位支持的讀者說,孤掌難鳴恐怕要變作孤掌不鳴。言下之意,是今天香港的中文教學趨勢,發展下去,我這一輩的中英二語皆通的人將會絕後矣。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