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萬八千的幼兒班說起
最近一位親戚移居上海,兒子入讀一間私辦學校,每年十個月的學費是美元二萬。聽猶未了,另一位親戚的女兒到同校讀幼兒班,十個月的學費是美元一萬八千。據說該校生意滔滔,學費往往是由父母工作的機構支付的。
學費由誰支付是一回事,私辦學校的學費多少是由市場決定的。商業機構不是慈善機構,可以少付學費而得到同樣的教育,當然少付為妙。我沒有理由懷疑該私辦學校的質量高,也不是說他們濫收學費。但可以收那樣高的學費,一個重要原因是國內政府不多發私辦學校的牌照,不容許多間私辦學校競爭。
算一下吧。幼兒班每月學費美元一千八百,一班十六個學生是二萬八千八,即是每班的每月學費是港元二十二萬四千六百。慷慨地撥出一半作為學校的其它費用,還有十一萬多作為一班教師的每月薪酬。我自己的兒女在美國念幼兒班時,是名牌私辦,十多個學生的一班只有一個老師。據說上述的學校補加助理教員,而正規老師的月薪大約港元三萬,房屋補貼大可豪華一番了。
不要誤會,寫這篇文章絕對不是投訴該校的學費高,更不是說他們賺錢多(我沒有證據)。私辦教育,有客光顧,你情我願,學費再高也難以批評。我的投訴是中國政府不應該約束私辦學校的牌照。今天國內要大事推行教育是眾所認同的事。不容許私辦的在自由市場競爭,怎可以說得通呢?
不要告訴我教育是那樣神聖的事,政府非管不可。這類言論我聽了數十年,老生常談,越聽越覺得老土,而令我反感的是說這些話的人一般沒有學問。他們代表什麼大家都知道。
教育與一般物品無異,好與壞最可靠的判斷者是顧客,而教育的顧客是學生或學生的家長了。也與一般物品無異,教育的質量是私營產出的最佳。美國最佳的二十間大學全屬私辦,而私辦的中、小學優於公立是慣例,每個學生的成本私辦的不及公立的一半。
香港不同。昔日香港的私立中小學,優質者眾,但後來政府大手資助公立,教師的薪酬高出私立的很多,於是公立的紛紛申請入政府補貼之局。香港的經驗,是政府大手資助公立,見不到教育的質量上升,只見到是私立的被殺下馬來。
國內的情況與香港的不同。今天國內的公立學校,政府補貼不多,教師薪酬低,不少要想辦法賺取外快。這風氣造成了一些不好寫出來的行為。入息不足以餬口,或收入的水平與學問的水平不相稱,賺取外快無可厚非。另一方面,國內的學子數以千萬計,要推廣教育,因為某些壓力而不容易安排借錢給學子求學,又或者因為某些壓力而不容易推行學券制,資助公立教育,只要不把私立的殺下馬來,我們也不斤斤計較了。
怎樣也說不通的,是政府管制辦學牌照,不容許私立的學校在市場自由競爭,也與公立的比並一下。難道很多人患上鄭大班的恐懼症,說為了招徠私辦的學校會放小電影給學生看?
所有歷史的經驗,是只要政府不大花公立之錢而逼使私辦的學校出局,讓私辦的有點賺錢的空間,他們皆力爭上游,在競爭下提升教育質量。不要貶低學識不足的父母。我自己的不識字的母親,一九七九年在香港見到我的老師艾智仁,要酒店侍應拿來清茶一杯,親自雙手獻上,然後立正作三個深鞠躬。艾師坦然受之,要我翻譯,說:「你的母親重視學問!」
國內的朋友,有什麼反對自由私營辦學的理由都拿出來吧!我讓你保存現有的公立,你可以提出什麼理由來反對私辦的參與競爭呢?私辦的有本領教一課收十萬,有傻佬願意支付,對社會何傷哉?行騙嗎?法律何在?私辦的收低廉學費提供劣質教育,有何不妥?這樣的學校只能收取沒有公立學校收容的學生,而願意付低廉學費的學子或他們的父母,顯然認為劣質教育比沒有教育好。
我唯一想到國內反對自由私辦學校的理由,是政府恐怕一間私校會聘請區區在下,在課堂上說馬克思錯了。但今時不同往日,老馬的對或錯,今天只可能是學術性的研討。如果我發了神經,帶學生上街,不會被校方解雇嗎?君不見,美國昔日的學生上街活動,全部是公立的大學。歷史說,與學問或知識無關的教育,市場無價。
幾年前我說中國大學的學術氣氛非常好,雖然師資一般不足,但學生好學如斯,早晚大有可為。然而,年多來讀到或聽到的國內學校發展,令我失望。說公不是公,說私不是私,而從我是專家的經濟學看,那些所謂學術文章不知所謂,一塌糊塗,「博士」之銜往往莫名其妙,教授升職的準則更是天旋地轉。
大量放開私辦教育這個市場吧。國內有的是人類歷史上最龐大的教育市場,從幼兒班到小學到中學到大學到研究院,甚至到專業學校,私辦都有利可圖。讓出售教育的賺點錢吧。市場的競爭會約束他們的行為,會決定他們應得的回報,也會讓教育的購買者決定教育的質量。
其它的我可能不懂,但大學我知得很多。是的,我認為中國今天的大學發展,遇到很多問題,一般不易處理。以經濟學而言,制度上,清華最近走的有點近於私辦的路線,有點看頭,但剛起步,衷心希望他們走下去會成中國的哈佛。哈佛者,私辦也。
我可以斷言,如果國內容許自由私辦學校,公立的會在十年之內被逼而有所改進,而優質的公立名校會紛紛改走私辦或准私辦的路。二十年後,重要的國內學府會是私辦的。到那時,國產的學術大師屈指難算矣!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