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October 25, 2005

接單工業是中國命脈

數次提到中國的接單廠家,同情他們,認為他們的存在對國家的經濟發展非常重要。這裡細說一下吧。



一個純真的接單廠家,其製造的產品沒有自己的發明專利,也沒有商業秘密或註冊商標,廠內沒有研究部門,連設計也沒有。這些廠家只接單,人家拿出產品設計或樣品,叫你依樣葫蘆地造出來。接單者自設廠房機械,聘請、訓練員工,可以做得很大,但利潤低得很。



外地的採購商如Walmart、Nordstrom等大客,在中國聘請員工數以千計,到處查詢,到處打價,而不少在東南亞各地也有採購代理的。你不做,他家做;中國價高,跑到印度或馬來西亞等地區去打價。今天滿是廉價勞力的競爭國家那麼多,一個接單佬除成本外,每件產品賺幾分錢不容易也。



我調查過,純接單的,如果產品常有變化,或性質複雜,或質量要求嚴格,廠家可以有點利潤。好比造紙盒,複雜的有利潤,簡單的利潤毫無,就是虧蝕一點,有時為了養著員工,廠家也把單接下來了。有些接單佬直言,他們要靠出口退稅生存。



是的,接單生意中國今天做得非常好,無敵天下,是出口增長得那麼快的主要原因。這了不起的發展歸功於一種有趣的成行成市。以廣東及溫州一帶為例,再大的訂單任何有關的廠家都接,自己做不來就發出去。你發給我,我發給你,互相競爭,但有飯同吃,減少了任何一家需要空置機械或多僱員工來應付大訂單的需要。這減低了產出的平均成本,交貨準時,訂單件數近於天文數字的常見,只是賺錢很困難。



產品有專利權的外資到中國設廠,賺大錢的機會存在,對這類廠家人民幣兌美元升值百分之二十沒有大問題,有可能賺錢更多。但接單廠家是另一回事。是的,我認為北京當局過於重視國際大名牌,忽略了接單佬的重要。我認為接單工業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命脈,因為他們站在工業發展的邊際。



有人說中國不是世界工廠,而是血汗工場。說得對。但不這樣起家中國怎可以發展起來呢?從農轉工是重心所在,而要成為經濟大國,還有數億農民要轉到工業去。這些農民學識不多,好些連飛機也沒有見過(電視見過,真的沒有),你要他們跑到城市去作經理嗎?搞科技嗎?與鬼子佬溝通嗎?不可能。他們要從接單的工廠做起,月薪四百加食宿,進入工廠學習,勤奮的逐步爬上去,技藝高了,知識多了,收入自然增加。



是這樣,就是這樣,昔日的香港經濟是這樣搞起來的。我的父親昔日是天祥洋行的電鍍學徒,先作雜工,那是一個世紀之前的事了。自修識字,他後來被稱為香港電鍍之父,而跟他一起捱上去的,不少富裕起來。



外資名牌能在中國賺錢是好事,替他們高興。但對中國的整體發展而言,他們的存在比不上接單廠家那樣重要。沒有外資,中國還可以發展起來,但沒有接單工業,顧不及中國的農民轉到工業去,像我父親當年由雜工學起,中國經濟是不可能發展起來的。今天長三角搞得風生水起,不要忘記二十年前香港的接單佬跑到珠三角奮不顧身,頭破血流。香港昔日的經驗—也是今天中國的經驗—是接單廠家會像雜工一樣,逐步爬上去,有一天會搞起科技來。



我認為北京要張大眼睛看著接單工業,我稱之為邊際工業。不要提升什麼最低工資,或搞什麼社會福利,而是要維護他們的發展環境。什麼電力短缺,醫療失靈,清潔糊塗等,都要改進,而目前最重要的,是匯率的釐定要集中於以接單工業作考慮,其他層面不要管。只要這邊際工業發展得好,中國的經濟不會有大問題。這是張氏定律。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