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pril 4, 2006

從包辦定律看今後國際貿易

區區在下的思維有點奇異,行內朋友這樣說。他們搞的學問我少管,但大家夢寐以求的有趣定律,對我來說容易。朋友喜歡向深處鑽,我倒過來,喜歡向淺中求。

幾年前在某五星酒店的咖啡廳見到十多位歡場女子,姿色不弱而又奇怪地平均,只幾秒就想出「類聚定律」。價格不便掛在胸前,顧客訊息不足,只知約價,如果姿色不類聚,不好看的賣不出去,美若天仙要虧蝕。讀到香港報章說政府考慮不准淡水蟹用濕而重的鹹水草捆綁,認為是欺騙。我立刻提出「欺騙定律」,說所有出售者都騙與所有都不騙,效果完全一樣,顧客不會真的受騙。在上海博物館看《清明上河圖》,見到排隊的人龍不動,於是發表「上河定律」,說爭取觀看的(排隊)成本愈高,輪到觀看時看得愈久。

較有深度還是「配額定律」,想了不少時日,破案靠靈機一觸。這定律說,配額減低了優質產品的相對價格,因而出口選優不選劣,而配額所值增加了成本空間。香港昔日容許成衣配額轉讓,配額價起,加大了提升質量的成本空間,質量於是大升,成衣產出不僅跑到世界首位,而且把堅持成衣配額的先進之邦的優質成衣殺下馬來。

幾天前的晚上寫印度第二篇,寫到過半恐怕字數不足,無端端地想出一個「包辦定律」,是從李嘉圖一八一七年創立的比較優勢定律(Law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變化出來的。李前輩的定律說,一個國家製造所有產品比另一個國家有絕對優勢,不等於所有產品的成本都比較低。只要這兩個國家在不同的產品上有不同的生產代價比率,一定各有各的產出成本比較低的產品。是香港中學生選修經濟必讀的課題,兩句不夠清楚,問老師好了。

我提出的包辦定律,是把李嘉圖的不同產品轉為類同產品但不同質量水平那方面看,比較優勢定律依然適用。同學會問:有什麼分別呢?教授何必小題大做?教授答曰:有兩個玄機,要表演一下。

第一個玄機是專注於一個質量水平產出一種物品,成本會大幅下降,是李嘉圖的比較優勢之外的成本下降。這是因為在同一質量水平搞得成行成市,整區互相外判會減低廠房與機械的空置率,減低類同工人的失業率,而零件、材料、維修等,都會因為質量水平相近而大家方便起來。類同產品不需要是一樣的,但要質量相近才可以賺得這成本大幅下降的甜頭。

在義烏的酒店房間我見到一本兩吋厚的介紹溫州產出的打火機的廣告冊子,滿是彩色圖片,每頁幾個不同款式,質量差不多。無可置疑,質量相近的不同款式打火機,不是珍貴名牌,溫州包辦全世界。這是因為質量水平集中而導致的產出成本大幅下降,沒有空間給其它國家打進去。不應該是今天才有的現象,但中國人口那麼多,工業搞起來這現象就來得明顯了。數之不盡的類同而質量相近的產品,今天中國包辦或趨於包辦。

第二個玄機,是人口多如中國包辦這個那個,人口同樣多的印度又開始包辦這樣那樣,李嘉圖的每國必有成本優勢的定律沒有錯,但其它國家會迫著包辦不同產品或同產品而質量水平不同的。這是說,人多勢眾的包辦起來,其它不管人少勢強還是人少勢弱,各有各的包辦好去處。絕對不壞,因為產出成本大幅下降了,大家包辦而交易互利,此利一定上升。

上述是指製造品,其它如何讀者可以按理推斷。要說的是這幾年保護主義抬頭,反映著人類智能不足,或者壓力團體天生短視,又或者政客混水摸魚。世界大變,是走位的時間了。讓市場帶位吧。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