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pril 19, 2003

匯率戰略論:考慮雙層調控

世界經濟進入了一個大轉變時代。十多年前,因為舉世廉價勞力的供應暴升,我推斷的巨變要到最近幾年才開始明顯。這「延遲」有幾個原因,其中重要的是廉價勞力的產品質量歷來比先進之邦的差很遠。然而,這幾年,南韓、中國等地,無論汽車、電器及其他日用品,擇其佳者,肉眼所見,與先進之邦分不開來,尤其是外資到中國設廠的產品。算是奇跡,因為美國的資本家到墨西哥等地設廠多年,其質量差別還是一望而知。
國際產出大比並,外資到中國設廠急升,世貿協議火上加油。中國的匯率處理於是對世界經濟有關鍵性。是簡單的搶生意問題,價廉物美者勝。先進之邦的工資向下調整需要很長時間,而他們的貨幣在國際上貶值又恐怕會引起通脹。是的,先進之邦進入了日本十多年前開始的命運,會有多年的一蹶不振。

今天人民幣的強勢已成。解除所有外匯管制,其勢會更強。匯率不變,這強勢是會增加外匯儲備的。縱觀中國的出口的急升與外資的急進,這儲備的增加會變本加厲。匯率偏低容易維持,多印人民幣買外匯就是了。偏高不易維持,因為要有足夠的外匯儲備去托價。

外匯儲備是不宜太多的。讓匯率提升,以外幣算,國民平均收入立刻增加,而消費享受也有長進。但匯率略為偏低,外匯儲備的變動是正數,除了維護匯率之外中國還可以有第二個層面的調控:以貨幣政策調控本土的、外貿外資之外的經濟。不會有傳統央行那樣大的本土調控幅度,因為我們的假設,是中國的貨幣政策會不變地優先處理匯率。但如果處理的匯率在狹窄波動下的平均是略為偏低,外匯儲備的變動是正數,那就冒了出來一個以貨幣政策調控本土經濟的空間。

比方說,中國今天的通脹率近於零,但百分之二至五的通脹率比零優勝。如果中國要選走百分之三的通脹率,匯率持久地略為偏低可以魚與熊掌,二者兼得:有小通脹,也穩守匯率。

記著,要二者兼得,即是說要守匯率而還有某程度調控本土經濟的空間,貨幣政策要有次序排列:先管匯率,有空間才作本土調控。匯率管得好,本土經濟已可穩定發展,略為偏低的匯率讓出來的空間,只是容許補加調控而已。

愚見以為,針對美元與人民幣的匯率從事,雖然比較容易處理,久非善策。中國應該考慮以一籃子外幣,而更好的是以半籃子外幣、半籃子期貨,來釐定人民幣的匯率。外匯儲備是另一籃子,不是用作保障匯率的。以一籃子外幣與期貨決定人民幣的匯率,為的是要得到一個長遠可靠的指數。電腦發達的今天,這指數的變動可以一按鈕就知道,而人民幣對任何外幣的匯率,可以在這指數的約束下自由浮動。

以一籃子外幣與期貨作為人民幣的匯率指數有兩個好處。其一是不會受到一個外地國家的幣值變動的影響。其二是外國要求人民幣升值(不久的將來一定會這樣要求),中國不同意容易回應。

我認為北京當局不應該公佈外匯儲備的數字,而如果以一籃子處理匯率指數,籃子內的外幣是什麼、期貨是什麼可以公佈,但各種的成分不說為妙。讓外人猜一下不是很有意思嗎?

(《匯率戰略論》五之五)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