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pril 13, 2004

儲蓄等於投資的均衡理念

一位中六同學寫信來問功課,使我感慨千萬。他問的是四十四年前我不明白的問題。當時成績好的同學們都不明白,教授說來說去我們也不懂。於今回顧,當年的教授也不懂。四十四年過去了,今天來信的同學還是不懂,可能他的老師也不懂吧。若如是,這位同學提出的基礎問題在經濟學胡混了大半個世紀,豈不令人悲從中來?

一九六三年初我才找到自己滿意的答案。那是進入研究院的第二年,老師普納(K. Brunner,是大師,今已故)向在座的十多位研究生提出該初級問題,沒有一個答得出來。普納破口大罵,罵了半個小時,大家才明白起來。

那是本科生一年級學的凱恩斯學派分析,說宏觀經濟的均衡點是意圖的儲蓄量(intended saving)與意圖的投資量(intended investment)相等。但書本又說,實際的儲蓄量(actual saving)與實際投資量(actual investment)永遠相等。為什麼實際的永遠相等,但意圖的只在均衡點相等呢?這是問題。

讓我從經濟學的供與求的類同比喻說起吧。市場成交,購買量(quantity bought)與出售量(quantity sold)永遠相等。這兩個「量」是同一回事,只是角度不同。你賣我買,是同樣的物品,同樣的量,怎可以不相同呢?這是「摩囉上街在摩囉下街之上」的套套邏輯,可能因為太淺而不容易明白,不要想入非非了。重要的是購買量與出售量是可以觀察到的,真有其量,不是經濟學者想像出來的。

但經濟學的供求分析,供應量(quantity supplied)與需求量(quantity demanded)是空中樓閣,是經濟學者想出來的,真實世界沒有這些量。是意圖之量,價格不同意圖之量不同,但我們無從觀察任何人的意圖是什麼。換言之,如果西方從來沒有經濟學,供應量與需求量不會存在。另一方面,理論不是事實,是為解釋事實而被想像出來的,不一定很有用處。今天用得頭頭是道的理論,到了明天可能被用途較佳的理論淘汰了。

回頭說實際的儲蓄量與投資量,像購買量出售量那樣,是可以觀察到的永遠相等,因為只是不同角度看同一之物。今天的收入,花不完留存下來的,是儲蓄。今天的收入,留下一些給明天享用,是投資。二者是同物,真有其物,是可以觀察到的。但意圖的儲蓄量與意圖的投資量是另一回事。像供應量與需求量那樣,是經濟學者為了理論的需要而發明的理念,真實世界不存在,是無從觀察的。

新古典經濟學的傳統,是理論要有一個均衡點。凱恩斯之前的今天所說的微觀經濟,重心的理論均衡點是供應量等於需求量,皆真實世界不存在的意圖之量也。凱恩斯學派的宏觀經濟,要找一個重心的理論均衡點,就發明了整個經濟的意圖儲蓄量與意圖投資量相等,也是真實世界不存在的。

意圖儲蓄量等於意圖投資量這個均衡理念的構思,有點牽強,而解釋經濟整體的運作,其功效到今天還不明顯。然而,對經濟整體而言,邏輯上說得通。要儲蓄,其它因素不論,利息率愈高,我意圖的儲蓄量愈大。但利息從何而來呢?要賺取利息,社會上總要有人付出代價,或借到錢,去產出而獲取回報。後者乃投資也。利息率愈高,意圖的投資量愈小。見不到的均衡點於是成為見不到的意圖儲蓄量等於見不到的意圖投資量,而見得到的市場利率就是理論上的均衡利率了。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