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被誤解了
已故的史德拉(G. J. Stigler)數十年前對我說,如果對一個新相識的朋友介紹自己是個物理學家,他會回應:「啊,物理學,我完全不懂。」然後不再說下去。但如果對他說自己是個經濟學家,他會回應:「啊,經濟學,我完全不懂,但我認為……」然後偉論滔滔,大談他對經濟的各種看法。史老言下之意,是讓外人知道你是個經濟學家會惹來麻煩。此見非虛也。
我不看計算機,但知道每篇文章都有好些網站轉載,讀者反響多,一些同學久不久告訴我這些反響怎樣說。據雲,香港的讀者偏於討論我的觀點,但國內的則喜歡提出反對意見。反對無所謂,問題是那些不同之見往往顯示著不知經濟學為何物,雞同鴨講,格格不入。這是史德拉所說的現象了。
經濟學的範疇其實很簡單。解釋現象或人的行為,永遠是從利益與成本合併的角度入手,加上一些約束行為的定律(例如需求定律)。變化可以很多,可以搞得妙不可言,或複雜無比,而像其它學問一樣,高人與低手的分別可以大的驚人。但範疇還是一樣,脫離了就算不上是經濟學——或起碼不是我知的經濟學——是不能彼此研討的。
我不反對任何人高舉民族大義,或贊成投票,或反對專政,但如果你提出這些而不讓我意識到有利益與成本的變化含意,我就不認為你說的與經濟學有關。四十多年天天在一個範疇內打轉,我對任何言論有沒有經濟理論的內容,判斷得很快。不管這內容而反對分析,我不認為你是反對我,而是反對經濟學。這樣看,絕大部分在網上反對我的分析皆如是:以非經濟分析反對經濟分析。這也是史德拉所說的現象了。
當然,如果我談藝術或文學,是另一回事。這些通常不論分析,與科學更扯不上關係。主觀之見,一般是不能反對的。
我不認為一個人一定要選修過經濟學才可以在經濟問題上發表意見,也不是說一個沒有讀過傳統經濟學的人不可能成為一個經濟學家。當今之世,我沒有聽過一個沒有讀過物理的人成為物理學家,但對我影響很大的戴維德(A. Director),不少人認為是二十世紀的一個重要經濟學者,只有一個哲學學士。一百零四歲還活著的戴老,曾經是芝加哥大學的名教授,在那裡的法律學院教經濟,桃李滿門,而有口皆碑的芝加哥經濟學派,他是個重要元老。
戴維德很少發表文章,但自修讀過很多書,日夕思想,學問高不可攀,教人拜服。我不同意香港的大學制度,一個主要原因是這制度不可以容納戴維德那種人。
我不同意國內的一些網上客的治學態度,但知道國內有不少人——有年輕的也有年長的——走的是戴維德的路。他們自修經濟,讀不少書,喜歡思考。可惜他們讀的主要是中譯,一般譯得不好,而很多重要的論著是沒有中譯的。加上他們不容易找到同好的研討,也沒有高人影響,他們的自修際遇是比不上戴維德的了。然而,有幾位認識的我欣賞,而不少來信提問的國內同學,說明是自修的,提出的問題比香港的大學生的水平高。
到外地求學的不論,我老是希望見到國內能土產一些重要的經濟學者。人口那麼多,天賦不後人,求知意欲高,然而,像我那樣老了的不論,我還沒有見過一位近於半個世紀前的戴維德。中國的教育與學術制度看來有點問題吧。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