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September 9, 2005

中文有機會成為國際語言嗎?

看官要讀清楚本文題目。我不是問「可不可以」,或「會不會」,而是問「有沒有機會」。「可不可以」是蠢問題,因為原則上任何文字都可以成為國際語言。會不會呢?昨天我說不會,今天很難說。有機會嗎?昨天認為沒有,今天認為有的。



五十年代到北美求學,英文之外不少學子學法文、德文、西班牙文,而到了六十年代後期日文也有不少問津者。無可置疑,七十年代起國際通訊的費用開始下降——今天跌到近於零。統一國際語言不難理解,而英文是被選中了的。六十年代美國的大學,博士生被規定要有第二語言(asecond language)。但到了七十年代,這規定一般取消了。國際通訊發達,英文佔了先機,普及國際,要取代談何容易?



要把英文趕出國際市場是不可能的。問題是中文有沒有機會成為國際通訊的第二語言呢?最近再考慮這問題,認為有機會,而且看來機會不少。理由如下。



(一)說過了,英文的表達能力比中文強,但效率不是那麼高。別的不說,單是我花了年多時間編輯、校對自己的英語論文結集,勞師動眾,不容易清除錯漏。電腦幫一點忙,但幫助不大。同樣的工作,中文容易好幾倍,其中原因說來話長。



(二)昔日中文不能自己打字,今天用電腦打中文字如斬瓜切菜,快的一分鐘打二百字。據說鬼仔不需要懂中文字,用拼音打進去,中文字會跑出來。



(三)英文實在難學。一個中文中學畢業生的中文寫得通一般文章,一個中文本科畢業生的中文可以寫出讀得通的論文。英文呢?十之七八的鬼仔本科畢業寫不出可讀的論文,不以英文為母語的更是過於苛求了。



(四)這些日子網上有些鬼仔說,中文的文法遠比英文容易,開始懷疑英文的嚴謹文法規格是否多此一舉。他們顯然認為中文可以不計較文法而讀得明,解得通,而說到英文動詞的變化,就是我這個曾經千錘百煉的,不用幾年也要溫故知新。



(五)據說在英國本土,修外文的學子今天選修中文的最多。在美國,教中 文的老師今天供不應求。



上述五項的確大幅地提升了中文國際化的可能性。但我要再說清楚,英文雖然難學,始終是一種很幽美的語言,變化多,表達力強。我還是反對香港推行母語教學。學術上的讀物大部分還是英文,翻譯翻得好的不多見,而在世界任何地區職業要攀升,不懂英文總要打個大折扣。就算中文會國際化,為時甚久,而取代英文則遙遙無期了。



另一方面,我要強調,說中文比英文容易學,是說一般應用的比較容易。要把中文學得卓然成家,談何容易!中文真的要寫得好,不能不管古文,不能不管古詩詞的平仄與長短句。要達到「成家」的層面,中文絕對不比英文容易。中文看似簡單,其實是一門湛深的藝術。只是論到中國語文國際化,鬼子佬用不拜蘇東坡為師。



語言是一種通訊工具,今天見到鬼仔學拼音,我驕傲,而想到發展下去中文有機會國際化,我高興。但不要忘記,語文還是一種藝術享受,內裡代表的文化傳統,無論中或西,可以使一個人的生命豐滿起來。我自己就因為中西文化都懂得欣賞而感到不負此生。這樣看,中英二文兼通是起碼的要求了。也是這樣看,中英二文一起國際化是個好主意。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