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December 30, 2005

誤導的指數

中國發展得快,加上外人不瞭解情況,這些日子有不少鬼子佬以指數給中國打分,錯得離譜,把事實說歪了。



二○○四年一月,以維護自由市場知名的美國傳統基金公佈一年算一次的自由經濟指數,一百五十五個國家香港連續十年排第一,而中國則排一百二十八,近於包尾。我當時發表《侮辱自由經濟的指數》,力斥其非。香港早就大搞福利經濟,自由經濟是多年前的事;中國大陸市場的自由,是我平生僅見。傳統基金核算自由指數的目的,是要證明自由經濟是發展的重點。當時香港的經濟節節敗退了六年,自由指數卻排第一;中國的經濟發展是人類紀錄,自由指數卻近於包尾——整個傳統基金的報告只是否決自己的信念!



二○○五年二月,世界銀行說: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三年,農民更苦,要求中國改變制度。又是發神經。別的專家得把口,但周其仁和我不斷地跟進,知道十多年來世銀指的三年是中國農民的生活改善得最快的。



二○○五年十二月,聯合國公佈中國人民收入的堅尼係數(Gini Coefficient)開始不能接受,是指貧富懸殊開始惡化。怎麼可能呢?農民的收入上升得快,在人口流動變得自由的情況下,好些地區出現民工荒,不可能帶來堅尼係數的上升惡化。



從一些簡單數字說起吧。中國自中至東的農村,五年前聘請一個耕田種菜的農工的月薪大概人民幣二百,三年前是三百,今天近五百——較好的要六百——城市同期沒有那樣急速的百分比增長。農民兼職工業的愈來愈多,使農業本身出現了人手不足的現象:荷蘭豆成熟時農民請我自由採摘,免費,因為豆主付不起工資收成。是比較極端的實例,但由於工資過高而棄置田野的現象開始出現了。



工廠最低的每月市場工資(連包食宿的費用),今天大約是人民幣七百,是指沒有技術的工人。一位朋友以此工資聘請了三十個,過了幾天二十五個跑掉。據說可以使工人比較安定地留職的每月最低市場工資(也包食宿費用),大約人民幣九百。聯合國指中國下崗工人多,處境極苦云云。又是誤解的胡說。下崗工人的確多,因為他們頻頻走位,另謀高就。話走就走,過不到兩天就在待遇較佳的上工。一家工廠說每年的工人流動量超越百分之一百,另一家沾沾自喜,說他們每年只流失大約百分之二十的員工。



北京說:人口百分之六十是農民,產出的原料與農產品的所值只佔國民總收入的百分之十三點一。農民兼職工業的數據重要,但沒有誰知道。不管怎樣說,農民繼續轉往工業去還有一大段路程吧。



今天,可以勞動的農民在勞作上的金錢收入大約低於工業的百分之三十,算是打平了,因為農作的生活比工業的舒適,有天倫之樂,而瓜瓜菜菜之類低於市價。這打平是因為人口自由流動,好!目前中國勞動農民的實質收入,大約等於工業的最低市場工資,可惜這工資不易提升,因為受到外間多個廉價勞力國家的約束。要怎樣發展下去呢?有三方面值得拍掌:



一、讓工業的工人增加知識而加薪,使最低市場工資的工人的百分比愈來愈小。二、到了某一點,中國會像香港當年,放棄那些不需要技術或知識的工業,讓落後的國家做吧。這樣,最低的市場工資會提升。三、農民的人均耕地增加,農產品的市價上升,使農民的人均實質收入與工業的打平。到那時,中國的人均實質收入會與日本的看齊,但那是十個日本,天下無敵矣!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