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y 6, 2003

經濟的看相與把脈

上文寫《中醫式的經濟學》,意猶未盡,這裡要多說一下。
話說有道的中醫有醫理,懂藥方,但用不著西醫的化驗或驗證。中醫診症是看相(看臉色、舌頭等)與把脈。看相是看靜止的現象;把脈是審查動態。轉到經濟那方面去,我們可以西方的理論為醫理,但診斷時不用數據與技術分析,而是用中醫的方法:看相與把脈。與中醫一樣,前者看靜止,後者審動態。

經濟的「看相」主要是看價格與租值。價格永遠是相對價格——物與物之價的比率。所有市場之價都是相對的。求大概,我喜歡概括地看衣、食、住、行、通訊這五項之價,加上匯率與利率(皆價也)。

從經濟整體看,相對價格要合常理。例如,如果「行」的消費一般高於「食」的消費,就不合常理。又例如,如果「住」的費用一般高於收入的一半,也不合常理。匯率、利率等皆可以不合常理。相對價格在兩三項重要的類別上明顯而持久地不合常理的國家,不會持久地欣欣向榮。這是因為一般人的需求有相當固定的圖案。消費被逼而違反了這圖案,人民大眾難以安於居,樂於業,而積蓄變得困難了。這影響了人民的生產意向,削弱了他們的國際競爭力。

租值不是指房地產的租值,而是指經濟租值(economicrent)。那是可以向下調整而不影響供應的那部分。理念變化多,不易學,我在《供應的行為》的第二章有詳盡解釋。一般而言,租值起於政府管制、協助壟斷、維護公務員、推行社會福利與公立機構等。印度的整體租值高,而十多年來香港的租值上升得很快。

一個國家的經濟租值低,代表著生產彈性高,也代表著人民的收入較為平均。這二者加起來會增加經濟運作的靈活性。

看完了相,轉談把脈。後者主要是感受消費的能量與利潤的一般性,二者皆有時度,有動態。先論消費。一個人的消費不是依照現有的收入而量入為出,而是衡量前景,把預期收入折現為財富,然後以財富乘以利率而得的收入。這是說,對前景看好,傾向是先花未來錢。所有的人各自看前景,其合併的可靠性遠勝政府的估計。

大致上,先花未來錢有兩個可能。其一是看好前景,其二是通貨膨脹。要考慮通脹率的預期,打個折扣,才衡量好景的消費行為。民以食為天,我喜歡看食肆的生意。我也喜歡從瑣碎的消費看,因為這些把前景消費帶到「邊際」上去。可坐公共車,卻轉坐計程車;傢具、衣服等可以不換,但購置新的;小帳可以不付,但多付了。可有可無的選擇,是邊際性,容易讓我們監別消費者對前景的看法。

最後談利潤。利潤與盈利不同。盈利(profit)無從預測,管不著。利潤是投資的回報。不需要看投資額。重要是投資的預期回報率不低於利率,而這預期是否一般性。預期不能觀察,我們又要找有邊際性的現象來衡量了。

小生意能否持久存在是我選擇的邊際。小生意倒閉易。中庸的經濟,過半的小生意不能維持三年。有百分之六十生存三年的不錯;百分之八十生存三年是大好時光。不要算老字號,要算新開張的。

以上述的看相與把脈來診斷經濟當然不精確,但大概很可靠。好處是診斷得快,而永遠不會像那些不成氣候的「精確」統計,往往大錯特錯的。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