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淡化貿易衝突
去年底與一些朋友談及今年初取締紡織品出口配額的問題,大家都意識到開頭幾個月出口會急劇上升。有三個原因。其一當然是配額的取締。其二是去年後期配額的灰色市價急速下跌,反映進出口商可待則待,希望配額取締後能較為廉價地成交。其三最頭痛。這是歐美頻頻說正在考慮各種措施,約束配額取締後的紡織品進口量。有這樣的威脅,機不可失,進出口商當然一開波就踢到盡矣。
政客擾亂市場
今年首季中國紡織品出口以倍數上升,何怪之有?行內的朋友沒有一個不事前知道大概,外地的進口商與製造商也應該早有心理準備,只是增幅相當驚人,產生了一種有震盪性的形象,政客可說是擾亂市場也。於是,二月二十二日我在《蘋果日報》發表《翻譯的嚴重失誤》,其實是朋友年多前就告訴我可能有的麻煩。世貿協議中有一條規例,說明如果市場受到擾亂,進口國可以採取「救濟措施」,約束進口。中譯說這措施期限一年,「不得重複適用」,但英語原文是期限一年,「除非再申請」。把「除非」譯作「不得」,很麻煩。這應該解釋了不久前美國商務部提出重施配額,每年中國紡織品進口上升約束為百分之七點五—含意著年年「重複申請」了。看來是這個威脅導致中國大幅提升紡織品出口從量稅作響應的。
如今薄熙來手起刀落,取消多項紡織品出口稅。北京做事,取消了的不會加回去,那麼,今後的發展會是怎樣呢?
一個可能是紡織品進口國再引進限額。這方面中國最可取的回應,是重施配額。配額的分配由薄熙來處理,適當不過。有三點。一、政府千萬不要出售配額,不要拿一分錢,要讓配額的價值留在紡織品廠商的手中,從而提供以增加成本來提升產品質量的空間。二、要設計一個比香港當年優勝的每年重新分配配額的方程式。三、讓配額在市場自由轉讓。上文說過了,後者會增加配額的市值,而又能鼓勵配額落在善用者的手中。此前中國的紡織配額制度,是不容許買賣或轉讓的。然而,在灰色市場的配額買賣,無日無之,政府不可能不知道。如果配額再施行,容許自由轉讓是明智的。
從爭取最高總市值入手
這裡有一個沒有人提出過的配額黃金定律。不管怎樣安排,不管怎樣分配,有了固定的配額,其總市值愈高,對整個紡織行業與中國的經濟整體愈有利。(這類推理我從來不錯。)所以配額的安排與分配要從爭取最高總市值的目標著手。如果新的配額制實施得當,中國的紡織質量量會再提升,目前的國際一哥位置可以保持。其它廉價勞力地區的紡織業發展,則要看他們有沒有配額或其它出口約束了。如果這些地區毫無約束,他們會攻佔今天中國還有的低價紡織品市場。從國際貿易市場的競爭發展看,薄熙來要擔心的不是上頭的名牌—中國早晚會打上去—而是下面的廉價競爭者。名牌的銷量不多,養不活十三億人。
第二個可能的發展是紡織品進口國提升進口稅。這個可能性看來較小。一者是關稅比較明顯地違反了世貿協議;二者是如果進口稅歧視中國,政治上不好看;三者是進口稅是抽了本地人的錢,進口商與消費者的反對不容易處理。是有趣的現象:配額也會損害進口國的消費者,但不明顯,他們一般不知道,而進口關稅他們是容易知道的。
毌懼開放市場
第三個可能的發展,機會相當高。那就是紡織或其它中國產品進口多的國家,會討價還價,強迫中國開放對他們有利的市場,例如金融、保險、知識(包括出版)、專利保護等。作為經濟學者,我想不出反對的理由。就是從中國人的立場看,我看不出開放這些市場對中國整體有壞處。問題只有一個,知識產權或專利的保護,例如防止盜版,費用甚巨。這些費用應該由哪方支付呢?
布殊總統說在經貿上,美國與中國要有公平的競爭。如果說中國的紡織品價格太相宜,進口太多,所以不公平,我是不同意的。讀書考試鬥輸幾十分,沒有什麼不公平。但如果說美國讓所有中國的製造品自由進口,而中國不讓美國的服務行業自由進口,所以不公平,我就不容易替中國辯護了。這方面,世貿協議怎樣寫下是另一種「公平」約束,我沒有深入研究過。
保護主義難持久
自瑞典頒發經濟學諾貝爾獎的三十六年來,獲獎的絕大部分是美國學者。我大約認識一半,沒有一個會反對中國的產品自由進口。歐洲的意識我掌握不夠,但自由貿易是美國根深蒂固的潮流。所以我認為今天大吵大鬧的國際貿易,聲浪多於實際,保護主義的抬頭不容易持久。任何國家,早晚守不住的行業不要堅持守下去。搶佔有可為的市場才是明智的競爭之道。
我認為中國要繼續堅持經濟開放,今天的逆來不可畏,大可順受。這是說,中國千萬不要採取貿易上的報復行動,英語說的retaliation避之則吉也。千萬不要報復,但也千萬不要說出來。薄熙來不妨穿上寬衣袖,彷彿其中暗藏八寶,多多少少會有點阻嚇作用吧。
本文為昨天「薄熙來『兵三進一』」續篇,提前於今天刊出。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