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行業是經濟發展的唯一出路嗎?
在今天中國的熱鬧發展中,有些地區發展得好,快得神奇,另一些平凡得很,荒地遍野,房子破落。是的,中國不同地區的發展很不平均。不是指沿海勝於內陸這個老生常談,而是同一省份,甚至同省的同一部分,不平均的發展不難見到。有些擺明地點較為優勝,卻落後於位置較差的。
兩年來為了攝影在神州到處奔跑,所到之處,凡與地區官員傾談,他們老是問怎樣可以把經濟搞得好一點,彷彿我是個無所不知的經濟專家。搞得頭頭是道的我容易回應:「你們辦得很好呀,應該你教我!」但不成氣候之區,彷彿考試不及格,我就不容易回應了。
寫這篇文章,因為察覺到一個圖案:考試及格之區必定有行業集中的發展。先舉一些例子吧。
水鄉周莊集中於搞旅遊,搞得成功。每年遊客三百多萬,連入場票,每客平均消費二百可能低估,加起來是六億多人民幣了,而周莊面積不大,鄉人不多。昆山、東莞等集中於工業,成功有口皆碑。溫州更神奇,據說平均樓價高於杭州。集中於工業再集中,溫州的皮鞋產量(不是名牌之量)打遍天下無敵手。廣東好些工業區也是集中再集中——中山燈飾、東莞塑膠、樂從傢具、番禺首飾等。
以神奇集中論英雄,浙江的義烏可能冠絕天下。這個小商品市場十多年前由擺地攤起家,後而簡陋房子,今天大有規模。我沒有機會到過,但朋友皆說非看不可,有趣之外物價低得離奇。不少外商跑到那裡批發採購。今天義烏每天到訪買家十五萬,每天出口貨櫃一千個,每年生意總額美元二百億。
中國的情況,成功的行業集中可分四類:商業、工業、旅遊、銷售。搞到成行成市的例子不少,而每類中可再分類。一個成功的大城市通常由幾類行業集中組成。農業集中當然有,但沒有聽過經濟搞得矚目的例子。集中於教育的大學城有嘗試,但到今天還搞不起來。
看不到有明顯行業集中的地區,經濟搞不起來。
這就帶來一個重要的問題。以集中行業起家,是否需要地區政府主導與協助呢?還是讓地區本身自由發展?是重要問題,觀察到的兩方面都有支持。
首先要說的,是沒有任何地區是毫無政府策劃的,所以自由發展與政府指導不是黑白分明。東莞、溫州等的工業發展,偏於自然,因為看不出政府當年有龐然大計。另一方面,昆山的工業發展一開頭就由政府策劃,以低地價及強迫工業投資起家,不能不說是成功例子。義烏的崛起肯定發於自然,雖然多多少少政府加以協助。大學城絕對是政府的策劃,尚未成功,同志是否仍須努力是個大問題。
要集中行業發展,政府的參與策劃應該是多還是少呢?很難說。自由市場發展起來的肯定不會有大錯;政府主導搞起來的有成功的實例。政府可以搞出大錯。市場搞不起應否由政府搞起呢?我不知道。
另一方面,解釋集中行業為何成功不困難。兩個因素。其一是本科一年級教過的,專業有比較成本優勢之利。其二更重要:集中行業可以大幅地減低交易費用(包括訊息費用)。
集中行業是經濟發展的唯一出路嗎?以上述兩個因素推理,從一個人口無數的大國看,應該是。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